酶作用特性论文-唐亚男

酶作用特性论文-唐亚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酶作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细胶黏物,生物酶,失稳特性,净化

酶作用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唐亚男[1](2018)在《生物酶作用下的白水微细胶黏物失稳特性及其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纸已成为当前造纸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但是废纸中的胶黏物问题对纸机运行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生物酶技术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受限于微细胶黏物检测技术的滞后,生物酶的作用结果缺乏精确的数据支持,桎梏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选用纤维素酶、酯酶、漆酶和脂肪酶等四种作用机理不同的生物酶,分别以单一和复配的方式作用于白水微细胶黏物,利用激光流式技术结合荧光示踪剂示踪的方法,分析生物酶作用后的微细胶黏物在系统条件影响下的特性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生物酶作用后的净化方法及其可能的机理,还就此方法对工厂网下白水中富集的微细胶黏物的净化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单一酶作用后,白水微细胶黏物被降解为尺寸更小的粒子,由于酶作用机理和用量影响,分散后的微粒尺寸分布特点各不相同,与聚集行为往往同时发生,分散或者聚集程度强弱又受系统条件的影响各有不同:(1)纤维素酶间接作用后的胶黏物,其微粒的分散/聚集同时存在,酶用量不同微粒尺寸分布特点不同。当低酶用量作用后,小尺寸范围内的胶黏物微粒数量较多,受到剪切力较弱时,随着时间的持续,发生聚集;当较高酶用量作用后,小尺寸范围的胶黏物微粒数量减少,变化相对复杂,在小粒径范围内的微粒受升温影响会出现分散,而大粒径范围内的微粒则出现明显的聚集。(2)酯酶直接作用于胶黏物后同样出现分散/聚集同时发生的现象,但是酶作用后的微粒尺寸分布受酶用量的影响不大,但是分散/聚集状态较为敏感,受时间持续、温度升高和剪切作用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不稳定现象加剧;同时,剪切力较小时,随着白水温度的升高,被切断分散的微细胶黏物粘性增大易于聚集。(3)脂肪酶直接作用于含有甘油叁酸酯成分的微细胶黏物微粒促使其分散,同样出现分散/聚集同时发生的现象,酶用量对胶黏物微粒尺寸分布特点影响不大。当酶用量较低,作用后的胶黏物微粒受到的剪切作用增强,分散趋势较强;当酶用量稍高,作用后,胶黏物微粒在低剪切作用下分散,在高剪切作用下聚集。(4)漆酶间接作用于胶黏物微粒,促使其分散,并同样分散/聚集同时发生,受酶用量影响胶黏物微粒尺寸分布特点不同。当酶用量较低,作用后的微细胶黏物随时间的持续出现明显的聚集,剪切作用对其分散/聚集影响不大;当酶用量较高,剪切作用促使漆酶作用后胶黏物微粒趋于聚集。纤维素酶和酯酶复配作用后,当两种酶分别占据优势的用量作用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小粒径范围内的粒子聚集比其他尺寸范围内的更为明显;当两者用量相等条件下作用后,随时间延续,大粒径范围内的微粒分散加剧,同时小粒径范围内分散同时的聚集趋势也更为明显。此两种酶复配作用后的胶黏物微粒分散/聚集受温度和剪切作用影响较小。经过纤维素酶、酯酶、脂肪酶、漆酶作用后的样品以及空白样的微细胶黏物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35.99%,27.20%,18.87%,18.55%和11.45%,酶作用后的微细胶黏物净化效率有明显提高。可能的机理为:生物酶作用后新生成的小粒径微粒的新截面表面能相比原有的颗粒表面更高,该面更容易黏附在疏水性材料表面,因此净化效率提高。但生物酶作用后的胶黏物粘性降低,随着时间持续,黏附在疏水性材料表面的部分颗粒会在外力作用下脱落,从而引起净化效率出现较小程度的波动和降低。酯酶、脂肪酶、漆酶作用后的工厂网下白水样,用同样疏水性材料黏附净化的效率分别为2.46%、19.50%和1.14%,比空白样的黏附效率0.91%提高许多,符合上述机理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22)

陈黎斌[2](2003)在《酿造酵母的应用研究—不同酶作用对固形物和蛋白回收物以及风味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啤酒厂的酿造酵母中得到酵母萃取物,这个过程包括了胞内蛋白酶、胞外蛋白酶,5'-磷酸二脂酶和腺苷-磷酸(AMP)-脱氨酶在内的组合酶作用。酶的组合方式,酶的用量,作用的次序,这些都会对固形物和蛋白回收物、风味特性产生影响,都属于研究的内容。胞外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离、水解(DH)的程度和感官特征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使用最佳的胞内蛋白酶和胞外蛋白酶组合(0.6%Protamex~(TM)和0.6%Flavourzyme~(TM))作用酵母细胞,就可以得到高含量的固形物(48.5%~53.1%)和最佳的风味。在多种酶的不同作用次序中,先蛋白酶后核苷酶的作用可以得到浓度最高的5'-鸟苷一磷酸(5'-GMP)。5'-磷酸二脂酶和AMP-脱氨酶的最佳用量都皆为0.03%。在使用最佳酶组合,包括四种酶的酶用量和作用次序,可以得到最高的固形物产率55.1%和最高的5'-核苷酸浓度3.67%。(本文来源于《啤酒科技》期刊2003年03期)

谢占玲[3](2002)在《纤维素酶解饲料酶源菌筛选及酶作用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土样中分离筛选到产纤维素酶真菌No.0143菌株,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定种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Qudem,T.koningii),其湿固体发酵物含15u/g滤纸酶活力(FPA)。No.0143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后,获得一株突变株No.0143p,其湿固体发酵FPA为20u/g,是出发菌株的1.33倍。再对No.0143p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作用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T.koningii No.0143p菌株在麦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起始pH 7.0、28℃培养6天的条件下产酶最高,以此产酶优化条件处理No.0143p菌株,其湿固体发酵物FPA可达32u/g,为出发菌株的1.6倍;(2)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50~55℃和4.8。综上可见,T.koningii No.0143p菌株可作为纤维素酶解饲料酶源菌,具有良好的饲用前景,可做进一步的酶化纤维素饲料研究。(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2-06-01)

魏丽雯[4](1999)在《对“酶作用特性”实验的几点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1)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由于新鲜肝脏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剧烈,常会有泡沫溢出试管,给实验带来不便,因此实验中宜采用较长的试管(如15×18型号),并在距离试管口约3cm处加少许棉花,这样,既可防止泡沫外溢,又有利于无火焰卫生香的复燃,效果甚好。2)在...(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1999年03期)

酶作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啤酒厂的酿造酵母中得到酵母萃取物,这个过程包括了胞内蛋白酶、胞外蛋白酶,5'-磷酸二脂酶和腺苷-磷酸(AMP)-脱氨酶在内的组合酶作用。酶的组合方式,酶的用量,作用的次序,这些都会对固形物和蛋白回收物、风味特性产生影响,都属于研究的内容。胞外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离、水解(DH)的程度和感官特征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使用最佳的胞内蛋白酶和胞外蛋白酶组合(0.6%Protamex~(TM)和0.6%Flavourzyme~(TM))作用酵母细胞,就可以得到高含量的固形物(48.5%~53.1%)和最佳的风味。在多种酶的不同作用次序中,先蛋白酶后核苷酶的作用可以得到浓度最高的5'-鸟苷一磷酸(5'-GMP)。5'-磷酸二脂酶和AMP-脱氨酶的最佳用量都皆为0.03%。在使用最佳酶组合,包括四种酶的酶用量和作用次序,可以得到最高的固形物产率55.1%和最高的5'-核苷酸浓度3.6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作用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唐亚男.生物酶作用下的白水微细胶黏物失稳特性及其净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2].陈黎斌.酿造酵母的应用研究—不同酶作用对固形物和蛋白回收物以及风味特性的影响[J].啤酒科技.2003

[3].谢占玲.纤维素酶解饲料酶源菌筛选及酶作用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

[4].魏丽雯.对“酶作用特性”实验的几点建议[J].生物学通报.1999

标签:;  ;  ;  ;  

酶作用特性论文-唐亚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