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养规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亲本培育,大规格河蟹
放养规格论文文献综述
任黎华,潘云生[1](2019)在《放养大规格亲本扣蟹需注意几点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闸蟹是风靡全国的特色优质水产品,深受大众喜爱,是秋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绝顶美味。如何选择质量上乘的大闸蟹,不仅有许多成型攻略,也有很多积累的实战经验,前有"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的地域倾向,后有"好蟹不问出处"的豪迈选择,然而,"大"一直是大闸蟹选择的首要标准。如何养出规格更大的大闸蟹,优质的苗种、良好的养殖环境、高超的养殖管理技术、恰当的饲料选择都是大规格河蟹养殖的重要环节,想要取得突破,都实为不易。(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8期)
李为,蔡杏伟,郭传波,张堂林,刘家寿[2](2018)在《浅水湖泊人工繁育鳜放养规格对其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标志放流回捕方法评估了人工繁育鳜放流规格对其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2年5—6月选取3种不同大小规格的人工繁育鳜鱼苗各800尾,中等规格鳜苗种和大规格鳜苗种分别采用剪尾鳍和编码金属标标记后放入试验湖泊小赛湖, 2012年12月试验湖泊逐渐降低水位,回捕收集放流鳜并鉴定身份。结果显示3种规格放流鳜的总成活率为40.5%,其中大规格放流鳜的成活率为63%,明显高于中规格放流鳜(39.1%)和小规格放流鳜(19.5%)。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随放流规格的增加而增加,且3种规格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呈现显着差异。放流鳜的产量和净收益在大规格处理组最大,在小规格处理组最小。结果表明鳜放流规格对鳜放流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建议长江中游湖泊鳜的最佳放流规格应不小于50 mm。(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倩,苏胜彦,刘思辰,叶伟,朱伟凡[3](2017)在《不同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下吉富罗非鱼体长生长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放养规格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的体长生长规律,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Brody 4种生长模型对吉富罗非鱼体长的生长进行拟合,使用R-Studio软件自行编程求出模型中各生长参数,以AIC统计量作为确定吉富罗非鱼体长最优生长模型的准则。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吉富罗非鱼生长曲线,其中平均体长为0.8 cm(SL1)的试验组以Gompertz模型为最佳,平均体长为(2.8±0.14)cm(SL2)的试验组以Logistic模型为最佳。体长生长瞬时生长速度曲线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SL2试验组比SL1试验组更具养殖优势,养殖密度为15尾/m~2(D1)的个体生长状况优于养殖密度为30尾/m~2(D2)和60尾/m~2(D3)的个体生长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吉富罗非鱼的育种研究、规模化养殖及养殖管理模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2期)
张恒[4](2017)在《不同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鳝又称鳝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名优淡水水产品之一。黄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黄鳝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野生资源日益稀缺。黄鳝的产量满足不了市场所需,供给矛盾突出。另外,当前黄鳝的养殖模式不够规范,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也不够成熟,为此,本试验从黄鳝的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入手,探究黄鳝标准化养殖模式,旨在通过试验找到有利于黄鳝生长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从而提高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以黄鳝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2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放养密度:本试验为了寻找适宜的放养密度,以体长为(28.65±0.52)cm,体重为(21.73±2.24)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按照放养密度设立了6个试验组,分别为5尾/m2(SD1)、10尾/m2(SD2)、15尾/m2(SD3)、20尾/m2(SD4)、25尾/m2(SD5)和30尾/m2(SD6),组内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60天,测得生长、存活和水质指标。结果显示,放养密度对黄鳝的生长和存活有极显着的影响(P<0.05)。25尾/m2试验组的末重最高,达到60.88g,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5尾/m2组的末重最低,仅有37.22g,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5尾/m2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与20尾/m2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鳝的成活率逐渐降低。5尾/m2试验组黄鳝成活率最高,达到95%,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经过60天的投喂,各黄鳝试验组黄鳝的肝体指数显着升高(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各试验组的pH和DO逐渐降低,养殖水体中NO2--N、NO3--N、NH4+-N的浓度上升。到试验的中后期,高密度组的pH和DO比低密度组低,而NO2--N、NO3--N、NH4+-N的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经济效益分析显示,15尾/m2、20尾/m2和25尾/m2的回报率都达到20%以上,其中25尾/m2试验组经济效益最高,回报率高达48.68%。结果表明放养密度对黄鳝的生长和养殖水质有极显着的影响,最佳的放养密度为25尾/m2,20尾/m2次之。(2)网箱规格:本试验为了寻找适宜的网箱规格,本试验设计了5个网箱规格处理组,面积分别为1m2(A1)、1.5m2(A2)、2m2(A3)、4m2(A4)、6m2(A5),组内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60天,测得生长、存活和水质指标。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间黄鳝末重差异不显着(P>0.05)。6m2试验组的末重最高,达到53.03g,与其他试验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随着网箱规格的增大,黄鳝的特定生长率呈上升趋势。6m2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但与1.5m2、2m2、4m2试验组差异不显着(P>0.05)。网箱规格对黄鳝的存活有极显着的影响(P<0.05)。随着网箱规格的增大,黄鳝的成活率逐渐降低。1m2试验组黄鳝成活率最高,达到90%。,经过60天的投喂,各黄鳝试验组黄鳝的肝体指数显着升高(P<0.05)。6m2试验组的肝体指数最大,达到6.14%。随着试验的进行,各试验组的pH和DO逐渐降低,养殖水体中NO2--N、NO3--N、NH4+-N的浓度上升。到试验的中后期,大规格较试验组的pH和DO比小规格组低,而NO2--N、NO3--N、NH4+-N的浓度显着高于小规格组。经济效益分析显示,4m2的回报率最高,经济效益较好,回报率高达28.76%。结果表明网箱规格对黄鳝的生长和养殖水质有极显着的影响,最佳的网箱规格为4m2(2m×2m×1.2m)。(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7-04-01)
金勇[5](2017)在《不同规格海参苗种放养效果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刺参有限的天然资源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市场需求的加大促进了刺参产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仅十几年时间,养殖地域遍及辽宁、山东、河北,直至福建。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状况良莠不齐,苗种的养成、投放环节对养殖生产过程彰显重要。(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7年01期)
李瑞达,邵泽轩,黄金义,王相盼,樊梅荣[6](2016)在《池塘套养黄颡鱼最佳放养规格、放养时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的背景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嘎鱼、嘎牙子,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青睐,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人工繁育技术的进步,全雄黄颡鱼因其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已经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我市的养殖池塘,多是几十亩到一百多亩的大水面池塘,主养的鲤鱼、草鱼、花白鲢效益不高。在这(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6年03期)
张墨,高霄龙,李贤,曲善村,刘鹰[7](2016)在《放养规格对银化期大西洋鲑生长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分泌系统在调节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的银化过程中,除了要尽快建立更高效的渗透调节机制外,鱼体自身的生理反应变化还要更好地适应降海后的生活。试验研究了平均体质量(30.25±2.12)g(SW1)、(24.27±1.59)g(SW2)和(18.05±2.46)g(SW3)大西洋鲑,1~42 d光照周期为12L:12D;43~84 d为全光照下(24L:0D)的生长及生理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W2组大西洋鲑的肥满度、日增质量、饲料转化率、净增质量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显着(P<0.05)。SW2组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各组间体质量、体长变异系数差异显着(P<0.05)。试验前6周不同处理组大西洋鲑体长变异系数差异不显着(P>0.05)。后6周全光照时,SW1、SW2组体长变异系数显着增加,且SW1组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SW3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较大。前6周光照期为12L:12D时,SW1、SW2两组体质量变异系数差异不显着(P>0.05),后6周改为全光照时,3个处理组间体质量变异系数差异减小。但在84 d时,SW3组体质量变异系数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养殖规格的增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红细胞数目增加,说明鱼体需氧量增加。SW3组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最高,表明鱼体抗病能力强。红细胞数目在SW1和SW2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SW3组(P<0.05)。血栓细胞数目随着放养规格的增加而下降,且在3个规格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中性粒细胞数目在3个规格组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SW2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最高,且各组间差异显着(P<0.05)。总胆固醇、甘油叁酯浓度随鱼体规格增大而增加(P<0.05),表明大西洋鲑血液和体内对能量的利用增强。SW2组代谢产物尿酸、尿素浓度最高,且SW1、SW2组的浓度值均显着高于SW3组(P<0.05)。SW3组大西洋鲑血清中总胆红素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间大西洋鲑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SW3组肌酸激酶浓度最高,但各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建议选择体质量(24.27±1.59)g的大西洋鲑开始银化,利于优化养殖条件、以较低成本增加单位水体养殖产量和苗种规模化生产。(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墨,李吉方,温海深,步艳,倪蒙[8](2014)在《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大规格鱼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杂交鲟大规格鱼种(达氏鳇♀×史氏鲟含,初始体重约243g/尾)为实验材料,研究在6、9、12和15kg/m~34个放养密度条件下,饲养70d后,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密度产生的拥挤胁迫能引起大杂交鲟鱼种血液生理指标和主要生化指标发生明显的改变。随着放养密度的升高,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血栓细胞数量增加,说明鱼体自身处于免疫应激状态;红细胞数目在最高密度条件下降低,说明呼吸能力在高密度养殖备件下受到抑制;鱼体内血清中总蛋白、尿酸和尿素浓度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显着升高(P<0.05),葡萄糖、甘油叁酯、总胆固醇浓度随密度增大而降低(P<0.05),表明高密度养殖对大杂交鲟血液和体内消化酶活力具有一定负面影响;鱼体内血清中的谷丙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叁种酶活性也随着放养密度增大而显着增大(P<0.05),而总胆红素浓度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显着降低(P<0.05),这均表明过高放养密度下鱼体肝脏组织受到一定损伤。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该规格下大杂交鲟的适宜放养密度不超过12kg/m~3,否则对鱼类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组份均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4年02期)
冯杰,张林秋,徐平[9](2013)在《主养长丰鲢鱼种塘放养密度和生长规格试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试验塘条件经过选择,确定该项试验主要放在嘉定区菊园新区青冈渔村进行,2011年选用试验塘2口,2号塘、8号塘,水面积分别是3.5亩、9亩,共计12.5亩;2012年选用试验塘2只,分别6号塘、7号塘,面积分别为3.5亩、2.6亩,共计6.1亩。试验塘东西长、南北宽,塘深2.2米,水深2米,塘埂四周用水泥楼板做好护坡,塘埂坡度1∶0.8,塘底有一定的倾斜度且有少量的淤泥,进排水系统配套,水源充沛,水质清新,达到池塘养殖用水标准。二、试验塘清塘、消毒工作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试验塘开始实施清塘、消毒工作,进行干水清塘,每亩水面使用10千克强(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3年09期)
鲁媛媛,白海锋,李晓光,赵冰海,高健[10](2012)在《海蜇苗种放养规格对其成活及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是我国近海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浮游动物,全国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场所在黄、渤海以及浙江沿岸。近年来由于海洋资源量的减少,海蜇产品市场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沿海地区海蜇池塘养殖迅速发展,到2003年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2年09期)
放养规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采用标志放流回捕方法评估了人工繁育鳜放流规格对其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2年5—6月选取3种不同大小规格的人工繁育鳜鱼苗各800尾,中等规格鳜苗种和大规格鳜苗种分别采用剪尾鳍和编码金属标标记后放入试验湖泊小赛湖, 2012年12月试验湖泊逐渐降低水位,回捕收集放流鳜并鉴定身份。结果显示3种规格放流鳜的总成活率为40.5%,其中大规格放流鳜的成活率为63%,明显高于中规格放流鳜(39.1%)和小规格放流鳜(19.5%)。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随放流规格的增加而增加,且3种规格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呈现显着差异。放流鳜的产量和净收益在大规格处理组最大,在小规格处理组最小。结果表明鳜放流规格对鳜放流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建议长江中游湖泊鳜的最佳放流规格应不小于50 m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养规格论文参考文献
[1].任黎华,潘云生.放养大规格亲本扣蟹需注意几点风险[J].科学养鱼.2019
[2].李为,蔡杏伟,郭传波,张堂林,刘家寿.浅水湖泊人工繁育鳜放养规格对其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英文)[J].水生生物学报.2018
[3].陈倩,苏胜彦,刘思辰,叶伟,朱伟凡.不同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下吉富罗非鱼体长生长模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张恒.不同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D].长江大学.2017
[5].金勇.不同规格海参苗种放养效果试验分析[J].农技服务.2017
[6].李瑞达,邵泽轩,黄金义,王相盼,樊梅荣.池塘套养黄颡鱼最佳放养规格、放养时间的研究[J].河北渔业.2016
[7].张墨,高霄龙,李贤,曲善村,刘鹰.放养规格对银化期大西洋鲑生长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理[J].农业工程学报.2016
[8].张墨,李吉方,温海深,步艳,倪蒙.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大规格鱼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4
[9].冯杰,张林秋,徐平.主养长丰鲢鱼种塘放养密度和生长规格试验总结[J].科学养鱼.2013
[10].鲁媛媛,白海锋,李晓光,赵冰海,高健.海蜇苗种放养规格对其成活及生长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