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罗瑜莹

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罗瑜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缓冲包装,多孔材料,微波成型,泡孔参数

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罗瑜莹[1](2018)在《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包装材料的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循环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本质要求。在所有包装形式中,缓冲包装所占比例最大,目前,我国缓冲用包装材料以发泡聚苯乙烯(EPS)和发泡聚乙烯(EPE)为主,虽然其质轻、防水、耐油、廉价、压缩性能良好,但无法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由于没有更好的替代品,EPS和EPE的使用已成为无奈之举,而植物纤维类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由于其原料的广泛性、环境的友好性和成本的低廉性,在缓冲包装材料中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优势。木质纤维因其木质化增厚的细胞壁和纤维本身的多孔性及适宜的长径比,是制备绿色缓冲材料的最佳原料,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新产品和新成果不断涌现。本论文以杨木纤维和木粉为主要原料,以发泡剂、胶黏剂等为辅助材料,研制一种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主要确定材料泡孔结构参数及定量表征方法,确定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制备配方,表征材料的静、动态缓冲性能并建立力学模型,研究材料发泡机理及发泡过程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调控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结构奠定基础,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根据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特点,确定孔隙率、泡孔平均直径和孔径分布标准差为表征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结构的参数,引入基于体视学原理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定量表征方法——显微镜-数字图像处理法为泡孔结构参数的定量表征方法。(2)通过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微观形貌、成分构成、泡孔结构参数、静态特性和设备能量消耗的影响,确定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成型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成型工艺制备的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均匀,静态特性优良,且微波成型工艺升温迅速,热效率高,确定微波成型工艺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成型工艺,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微波功率280 W,时间3 min;第二阶段微波功率700 W,时间7 min。(3)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最佳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选定6.8%、7.1%和7.4%作为正交试验木纤维用量的3个水平,61.0%、61.4%和61.8%作为正交试验加水量的3个水平,1.2%、1.4%和1.6%作为正交试验AC用量的3个水平,9.0%、9.5%和10.0%作为正交试验木粉用量的3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出最佳配方为木纤维用量6.8%,加水量61.8%,AC用量1.6%,木粉用量9.0%,且通过验证试验证明优化后材料性能有明显的改善。(4)采用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评价材料的静态和动态缓冲性能,并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和动态缓冲性能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与几种常用缓冲包装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相差较小,适合作为脆值较大产品的缓冲材料;材料的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呈凹谷状,开口向上,在同一跌落高度和冲击载荷的条件下,厚度越大,材料的动态缓冲性能越好;材料的静态应力-应变曲线符合正切加双曲正切型模型,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符合二次型模型。(5)通过探讨纤维打浆度对材料泡孔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杨木纤维多孔缓冲材料泡孔壁形成机理,采取将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过程逐步分解的方式,研究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发泡机理;通过探讨PVA用量和微波功率两个因素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胚体黏度和温度对材料气泡增长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壁是由木纤维与木粉搭接而成的纤维空间网状结构,泡孔壁的结合主要通过氢键结合力,木纤维和木粉与胶黏剂的胶结力;混料胚体的均匀性、成核剂的添加、发泡体系产生的外部压力与泡孔内压的合理调控以及固化时间是原料混合、气泡成核、气泡增长、气泡稳定固化4个阶段的关键要素,决定了多孔缓冲材料泡孔参数的合理性及发泡质量和效果;胚体黏度通过调控气泡在增长过程中所受的外压,温度通过控制发泡剂的分解以及气泡的内压,影响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直径大小与均匀性,当PVA用量为3.3%,微波功率280 W时,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结构参数综合情况较好。(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9-01)

罗瑜莹,肖生苓,李琛,穆丽新[2](2016)在《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已有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研究文献的梳理,将已有研究从原料及组分、发泡方法和成型工艺等3个方面进行分类,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应用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轻泡沫塑料对环境的压力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发泡机理等问题,为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6年07期)

陈玉芬,钱怡,孙昊,龙青[3](2015)在《混合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玉米秸秆与废纸混合纤维微波发泡缓冲包装材料制备工艺的关键问题。以玉米秸秆粉末和废瓦楞纸板为主要原料,通过微波发泡研制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环保缓冲包装材料。通过对发泡剂添加量、丙叁醇含量、胶黏剂用量及秸秆与废纸纤维比例4个参数的优化,通过试验制备了环境友好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并利用静态压缩试验的方法,对该新型缓冲材料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包装与食品机械》期刊2015年03期)

李方义,管凯凯,郭安福,刘鹏,李剑峰[4](2014)在《纤维/淀粉复合处理对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优良的成型状态及微观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质纤维淀粉基包装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物理使用性能,降低加工难度,对其主要原材料中的稻草纤维进行洗水、碱化处理,淀粉进行综合塑化处理。针对不同的处理组合进行了发泡成型实验以及相应材料制品的抗压强度、拉伸强度、静态压缩性能测试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对纤维、淀粉的最佳处理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材料的抗压(拉伸)强度随着纤维碱处理程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纤维碱处理为碱溶液浓度8%浸泡4h(6%-4h),最佳塑化剂浓度为8%(质量分数)的甘油、乙二醇混合塑化剂。最后,结合SEM图像分析了纤维处理/淀粉塑化对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微观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机理。(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4年14期)

薛栋杰,李泽龙,黄崇杏[5](2014)在《纳米纤维素在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蔗渣纤维和阳离子淀粉为主要原料,纳米纤维素为增强剂,聚乙烯醇为胶粘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为复合发泡剂,制备植物纤维类缓冲包装材料。通过静态压缩曲线实验,研究增强剂用量、胶粘剂用量、发泡剂用量等因素对缓冲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能显着改善缓冲材料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吕艳娜,何北海,欧建志[6](2013)在《白炭黑对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蔗髓为原料,亚硫酸氢镁法制浆废液为胶黏剂,并向其中添加白炭黑制备新型缓冲包装材料。文中分析了沉淀法白炭黑的用量和比表面积对缓冲包装材料的密度、吸湿性和静态压缩强度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对不同表面特性白炭黑补强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质量百分比用量0.5%的白炭黑即可显着提高缓冲包装材料的静态压缩强度,随白炭黑添加量的增加,包装材料的密度增加,吸湿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白炭黑比表面积增加,包装材料的压缩强度增大;对比发现,沉淀法白炭黑的力学补强效果优于气相法白炭黑。该材料可自然降解,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3)

库尔班江·肉孜[7](2013)在《棉浆粕纤维缓冲发泡包装材料的研制及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棉浆粕为原料,加入胶黏剂、填充剂和发泡剂后烘焙发泡,制备了新型植物纤维发泡缓冲材料。对制备纤维素棉浆粕纤维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胶黏剂的添加顺序为聚乙烯醇、明胶、甲基纤维素,质量比为2∶1∶1。制备发泡缓冲材料的优化工艺为:纤维素棉浆粕添加量为30%,胶黏剂用量为20%,发泡剂用量为2%,填料用量为23%。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发泡材料外观量化评分为10,密度为0.092 g/cm3,回弹率为20.5%,初步达到缓冲包装材料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3年05期)

肖俊芳,肖生苓,高献策[8](2013)在《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是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而且缓冲性能好,可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该材料是目前替代EPS泡沫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高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该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专利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介绍。(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朱向东,韩涛,孙红旗[9](2012)在《植物秸秆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国内外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研究了以植物秸秆纤维和氧化淀粉为主要原料来制备新型缓冲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进而提出了利用植物秸秆纤维作为主要原料来制造绿色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进而来替代不可降解的泡沫塑料,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工业》期刊2012年17期)

刘杨,乔兆磊,李珊珊,黄崇杏[10](2012)在《木薯渣纤维制备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薯渣为原料,加入可溶性淀粉、交联剂、催化剂和发泡剂后烘焙发泡,制备了新型植物纤维发泡缓冲材料。分析了木薯渣粒度和胶粘剂、发泡剂、催化剂用量等对发泡缓冲材料静态缓冲特性的影响;通过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 9.0软件对实验进行了中心组合设计。结果显示最佳发泡条件为:胶粘剂、发泡剂、催化剂添加量分别为2.0,6.0,2.4g;发泡温度为63~68℃,发泡时间为14~17h。(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2年19期)

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综述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已有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研究文献的梳理,将已有研究从原料及组分、发泡方法和成型工艺等3个方面进行分类,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应用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轻泡沫塑料对环境的压力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发泡机理等问题,为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罗瑜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2].罗瑜莹,肖生苓,李琛,穆丽新.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包装工程.2016

[3].陈玉芬,钱怡,孙昊,龙青.混合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5

[4].李方义,管凯凯,郭安福,刘鹏,李剑峰.纤维/淀粉复合处理对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4

[5].薛栋杰,李泽龙,黄崇杏.纳米纤维素在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2014

[6].吕艳娜,何北海,欧建志.白炭黑对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C].2013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3

[7].库尔班江·肉孜.棉浆粕纤维缓冲发泡包装材料的研制及性能测试[J].广东化工.2013

[8].肖俊芳,肖生苓,高献策.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13

[9].朱向东,韩涛,孙红旗.植物秸秆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与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2

[10].刘杨,乔兆磊,李珊珊,黄崇杏.木薯渣纤维制备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J].包装工程.2012

标签:;  ;  ;  ;  

纤维缓冲包装材料论文-罗瑜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