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仪式论文-李向振

集体仪式论文-李向振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体仪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体仪式,村落生活,共同历史,公共精神

集体仪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振[1](2019)在《日常生活的隐喻:作为公共领域的村落集体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乡村生活和秩序观念受现代性等因素冲击而日益呈现出"个体化"特征,与之相悖的是,村落宗教信仰并未完全退居私人生活领域,其在公共领域的作用甚至有所增强。以信仰为核心的集体仪式既为村民制作共享的历史记忆提供叙事场合,又为村民打破世俗规则挑战世俗权威提供狂欢情境,同时还为村民积累社会资本提供生活场域。本文立足田野作业及日常生活整体研究视角,尝试解读集体仪式生产村落公共精神的过程及具体表现,进而理解集体仪式的社会意义及其存续的内在动力。(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李慧,尹可丽,陆林[2](2018)在《丧失后集体仪式的心理意义:从个体接纳到群体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丧失是人类生活中不能避免的事件,亲人的去世或亲密关系的结束通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悲痛。集体仪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而传承下来,而且也因为其要素、特征与功能可以为经历丧失的个体提供心理支持而延续至今。集体仪式的要素及特征有利于个体接纳丧失。具体而言,因果不透明为个体提供意义表达的空间;情绪唤起使个体情绪得以宣泄与共享;同步动作帮助个体抵抗死亡恐惧与失控;刻板、重复、冗余的特征为个体创造一个缓冲期。集体仪式的两个功能均通过提供控制感,最终改善了个体的应对方式,通过群体认同而构成了一种应对丧失的社会治疗。(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邹小燕,尹可丽,陆林[3](2018)在《集体仪式促进凝聚力:基于动作、情绪与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仪式对群体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心理人类学家提出的"宗教模式理论"深刻阐述了集体仪式产生群体凝聚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集体仪式的心理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集体仪式促进凝聚力、同步动作影响亲社会行为,以及集体仪式导致群际偏差等方面。未来的研究需要对集体仪式促进凝聚力的心理机制进行系统地考察,并将激发愉悦情绪的集体仪式也纳入到研究范畴中。(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朱雪琴[4](2018)在《让童年在这里定格——小学班集体仪式创新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理想校园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成功的仪式教育。我们把班集体的各项生活进行仪式化的规范和创新,让学生在每一件学校生活中,通过仪式这一实践方式来践行礼仪、文明、仪态等各种规范,这是我们班集体建设的一大创新,也是班集体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一、班集体需不需要仪式仪式包含在礼仪教育中,是礼仪教育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它(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期刊2018年05期)

周慧梅[5](2018)在《集体仪式与国家认同——以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为考察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1937年间,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曾连续举行识字运动大会、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禁烟纪念日、儿童节纪念大会、集团结婚仪式、国历新年纪念等集体仪式,社会影响较大。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机构,民众教育馆对"再造民众"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举办具有象征意义的集体仪式是其常用的教育手段。从国家政治角度看,作为一种权力的实践,国家透过它向社会成员传达官方话语,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增强人们的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它是国家力量向民间社会渗透的重要方式。(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贯磊[6](2017)在《磕头拜年、集体仪式与社会整合——基于豫北农村拜年仪式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村庄共同体联结纽带的减弱,集体仪式在乡村社会整合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磕头作为豫北农村地区新年时节重要拜年仪式,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通过磕头仪式,村庄内的新人群体获得了准入资格,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同时,个体习得了社会规范与地方性知识且加以内化,实现了对村庄共同体的认同;拟亲式社会关系网络在代际间进行传递,彰显出村庄内部的等级关系。经由磕头拜年这一集体仪式的实践,实现了集体仪式、村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和村庄社会整合之间的有效联结。(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甘金凤[7](2015)在《集体仪式与村落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盘王节作为全球瑶族同胞一种共同的民族认知外化表现形式,是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恭城瑶族水滨村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十六日都举行盘王节活动。届时,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欢度节日,使得整个村落都活跃起来。盘王节节庆活动,不仅集中体现了水滨瑶族人们的信仰,也为水滨村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一个平台。盘王节已在各地热火朝天地盛行着,学者们也纷纷对盘王节进行研究。笔者以恭城水滨村瑶族盘王节为研究对象,从村落集体仪式视角出发,就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村民日常生活细节着手进行研究,深层剖析水滨村落如何在盘王节中得以整合运作,探究村落集体仪式过程中维系的群体情感意识,反思新时代下水滨瑶族以盘王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全文主体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描述盘王节衍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第叁部分时间上分两个时间段描述水滨盘王节历史脉络,空间上论述盘王节传承主体——叁排六姓的族源,借姓氏之间与村落之间的地缘与血缘关系探讨村落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探究村落如何在盘王节中得以实现社会整合。第四部分从整体上掌握水滨村盘王节及其相关传统文化构成及传承现状,主要通过盘王节在新时代的恢复与展演,重点探究以“还盘王愿”集体祭祀仪式为核心的水滨瑶族村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村落文化整合。第五部分结合上下五排流域的整体文化环境背景,分析以政府为主导的盘王节旅游文化节和以村落自发发展村寨旅游为盘王文化传承新途径,探索水滨村落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第六部分为结语。在新时代下盘王节的恢复与展演,结合水滨村落文化背景与村落整合功能进行反思盘王节传承之路。从社会层面上,村落社会整合是村民共同的行动形成了村落集体性仪式事件,使得村落社会得到再生产与社会秩序的维持,村落共同体在血缘上与地缘上得以凝聚;在文化层面上,村落文化整合是村落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为村民提供了情感基础,使得村落共同体在血缘上与地缘上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笔者认为,在整个盘王节举办的过程中,水滨村民通过互动实现了血缘和地缘的凝聚,稳固了村落社会关系网络,实现村落社会整合。伴随着节庆活动的举办,梅山武术、吹笙挞鼓舞、瑶族民歌等水滨传统文化得到展现的舞台,使得村落文化整合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在以还盘王愿为核心的集体仪式展演的过程中,水滨安龙保土仪式、庙祭仪式等集体仪式的恢复,也使得村落共同体宗教信仰上实现集体认同。因此,村落集体性仪式既是村落整合的结果,也是村落整合的过程,更是村落整合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陈相超[8](2013)在《风险视角下的社区集体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仪式对社区秩序的意义历来受到人类学家的关注,而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区仪式对其社区及当地文化的意义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以风险文化理论为观察视角,考察作为社区集体仪式的挵龙仪式对于当地社区的意义,及其在社区转型中如何进行自身调适和应对社区转型风险所进行的努力。通过采取并以参与式观察为核心的田野研究手段,本文作者力图以写作微型民族志文本的方式,对位于浙东南一个传统渔业社区——钓艚社区的挵龙仪式进行细致缜密的录写和析读。通过对社区构建的信仰共同体、居民的集体记忆和观念及与仪式相关的各方面的考察,本文发现,挵龙是深嵌在当地社区文化中的集体仪式,它因风险而生,应风险而变。近几十年来,钓艚社区的几个变迁阶段表明原来作为生计模式的传统渔业已迅速没落,社区日益空心化,且个体化趋势显着。相应地,极具风险意识的挵龙仪式进行了如功能分化、道具改造、出巡路线调整、起止周期改变乃至神龛合并等一系列主动的、富于创造性的调适,以谋求自身的持存。在社区转型这一特殊语境之中,挵龙仪式通过对风险的戏剧性放大,力图从仪式层面上消解风险。挵龙仪式对内明确界定群体与社区的边界,它着力于消除潜在失序、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当地文化和强调仪式的集体取向,借此实现社区内部秩序的维持;对外则试图在更大范围上拓展社区交往的规则,使“投庙”活动成为增强社区间团结的途径。在借鉴风险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挵龙这一集体仪式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综合研究,以期贡献出基于田野洞见和社会现实的可资借鉴的案例。(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4-15)

龚丹韵[9](2013)在《企业需要怎样的集体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集体仪式,还是为内容服务。不要过于强调外在的表现,忽略人的内心感受。 企业就是小社会,企业文化和宏观环境有关,和老板想法有关,和员工素质有关。归根结底,和社会文明进步相匹配,与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认同感息息相关。 嘉 宾:苏勇(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3-01-29)

汪青梅,刘铁梁[10](2011)在《集体仪式传承和变迁的多重动力——当代黔中屯堡地区“抬汪公”活动的田野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黔中屯堡地区历史上曾有"抬汪公"的集体仪式,后因特殊历史原因中断。至20世纪80年代复兴,随着现代性诉求日益凸显,该集体仪式保有其族群发生学预设的特有精神信仰内涵,同时又为屯堡地区内外多元主体及其多重竞争驱动合力重塑。重新构建的"抬汪公"集体仪式无疑是屯堡文化当代传承和创造的具体实践,本文对作为仪式主体的人及其实践和文化体验,予以微观层面关注。(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集体仪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丧失是人类生活中不能避免的事件,亲人的去世或亲密关系的结束通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悲痛。集体仪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而传承下来,而且也因为其要素、特征与功能可以为经历丧失的个体提供心理支持而延续至今。集体仪式的要素及特征有利于个体接纳丧失。具体而言,因果不透明为个体提供意义表达的空间;情绪唤起使个体情绪得以宣泄与共享;同步动作帮助个体抵抗死亡恐惧与失控;刻板、重复、冗余的特征为个体创造一个缓冲期。集体仪式的两个功能均通过提供控制感,最终改善了个体的应对方式,通过群体认同而构成了一种应对丧失的社会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体仪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向振.日常生活的隐喻:作为公共领域的村落集体仪式[J].世界宗教文化.2019

[2].李慧,尹可丽,陆林.丧失后集体仪式的心理意义:从个体接纳到群体认同[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邹小燕,尹可丽,陆林.集体仪式促进凝聚力:基于动作、情绪与记忆[J].心理科学进展.2018

[4].朱雪琴.让童年在这里定格——小学班集体仪式创新的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

[5].周慧梅.集体仪式与国家认同——以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为考察中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张贯磊.磕头拜年、集体仪式与社会整合——基于豫北农村拜年仪式的实证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7

[7].甘金凤.集体仪式与村落整合[D].广西师范大学.2015

[8].陈相超.风险视角下的社区集体仪式[D].复旦大学.2013

[9].龚丹韵.企业需要怎样的集体仪式[N].解放日报.2013

[10].汪青梅,刘铁梁.集体仪式传承和变迁的多重动力——当代黔中屯堡地区“抬汪公”活动的田野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集体仪式论文-李向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