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矩阵论文-刘波,李金昌

非正规矩阵论文-刘波,李金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规矩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账户设计

非正规矩阵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李金昌[1](2018)在《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的框架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正规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亟须一个系统性框架。阐释采用社会核算矩阵研究非正规经济活动的3个必要性,厘清非正规经济运行机理及其与正规经济之间的4条作用路径,在阐述非正规经济SAM各账户的基础上设计非正规经济SAM的表式结构和基本框架,归纳非正规经济SAM的3大功能。对非正规经济SAM的理论分析与框架设计可以为非正规经济SAM的编制与效应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8年04期)

刘波[2](2015)在《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正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张,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农经济。因在提供产品、创造就业和增加收入方面作出贡献,非正规经济受到ILO、OECD、IMF、WB等权威机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合理评估这种经济关联有助于科学制定非正规经济的引导政策,有利于充分释放非正规经济的多重功能。然而评估这种关联需将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社会核算矩阵(SAM)将不同类型的交易和部门置于一个综合框架中进行考察,既保持独特性又不失整体性,是一个综合的宏观经济数据框架,是对宏观经济进行系统性分析的非常有效的现代工具(李宝瑜和马克卫,2011)。因此编制包含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的社会核算矩阵(FISAM),是评估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关联的有效工具,是准确判断非正规经济功能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0.16%增加至2004年58.69%(胡鞍钢和赵黎,2006),若考虑农村,半工半农不受劳动法律保护的非正规经济劳动人口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则高达83.20%(黄宗智,2013)。非正规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0.09%上升至2009年29.98%(胡鞍钢和马伟,2012)。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学术界对中国非正规经济开展了多视角多层次探讨,但较少将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纳入统一框架进行专门研究。为了准确把握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功能定位及其效应,须对中国FISAM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理论为指导,以SAM及其分析方法为主线,按照“理论阐述→方法设计→应用实践”逻辑思路,对中国FISAM展开系统研究,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FISAM研究框架。基于此,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为非正规经济理论基础。本章是全文理论基础,起着理论支撑的作用。首先,梳理非正规经济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概念,明晰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概念和范畴。其次,从二元分离主义、结构关联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叁个角度论述和比较非正规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在中国的适用性。再次,简述和评价非正规经济的间接估算法和直接调查法,阐明本文对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增长、就业和收入叁个视角阐释非正规经济的宏观效应,为FISAM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准备。第叁章为FISAM基本框架设计。本章为中国FISAM编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简述了 SAM的概念、蕴含经济联系、编制方法和平衡方法。然后从现实困境、理论要求和国际经验叁个角度论证了编制FISAM的必要性。接着根据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的作用机制,从非正规经济视角对商品账户、活动账户、要素账户、企业账户和居民账户的设置情况进行阐述,进而设计了 FISAM基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SAM 一般特征和非正规经济研究现状,分析了FISAM优越性和局限性。第四章为中国FISAM编制方法研究。本章基于FISAM理论框架,在SAM编制流程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了中国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编制方法,为后文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第一,设计了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表式结构。第二,展示了 FISAM编制的基础数据,提出了 FISAM编制的整体思路。第叁,设计了宏观NSAM编制方法。涉及NOE估算方法,投入产出表和资金流量表调整方法,以及NSAM账户数据获取方法。第四,设计了宏观FISAM编制方法。包括中间使用模块、最终使用模块、最初投入模块和资金流量模块编制方法,并对其中的流量分解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通过对活动账户和居民账户的划分,设计了细化FISAM编制方法。第五章为中国FISAM实际编制研究。本章是对第四章FISAM编制方法的实现过程。首先,测度了非正规经济规模及比重、分行业非正规就业人数及工资份额,为编制FISAM提供权重数据。其次,采用“居民消费储蓄边际倾向法”估算NOE比重,系统调整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再次,通过“直接分配法”和“收入转移法”确定宏观NSAM账户数值,编制了维度结构为10×10的宏观NSAM。第四,综合运用“工资份额法”、“产出份额法”、“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法”模块化编制了维度结构为13×13的宏观FISAM。最后,采用“自上而下法”对活动账户和居民账户进行分解和数值确定,尝试编制了维度结构为48X48的细化FISAM。本章编制了 1992、1997、2002、2007和2012年5个年份的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中国FISAM应用研究。FISAM编制只是一个起点,其更多优势在于经济分析(李宝瑜等,2014)。本部分创新性地运用编制完成的FISAM分析非正规经济最重要的叁种效应。第六章研究非正规经济的增长效应。基于宏观FISAM的投入产出模块数据,采用Leontief逆矩阵及其结构分解技术考察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的关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强化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的联系,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第七章探讨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基于细化FISAM数据,采用就业乘数分析方法测算非正规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及其行业差异,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事实佐证。第八章探究非正规经济的居民收入效应。基于合并的细化FISAM(或称中观FISAM)数据,采用乘数分析方法和结构化路径分解技术研究非正规经济对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探析非正规经济对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为研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供新视角。第九章为结束语。本章概括了全文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5-12-01)

刘波,徐蔼婷,李金昌[3](2014)在《中国非正规部门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总结归纳国外关于非正规部门社会核算矩阵(FISAM)编制及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非正规部门社会核算矩阵的基本架构。然后基于最新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统计资料编制了15行业细化SAM。进一步利用国内关于非正规部门的研究成果,详细测算了除农业以外14个行业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就业人数、平均工资以及工资总额。并且以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份额"作为权重,对15行业细化SAM的中间使用(中间投入)、最终使用、增加值(初始投入)及部门间资金流量等交易量进行拆分和重组,构建了带有正规、农业和非正规3个部门的中国FISAM。最后,本文提出了关于FISAM编制与应用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来源于《经济统计学(季刊)》期刊2014年02期)

李靖[4](2010)在《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小企业非正规金融融资中的应用——一个基于SWOT矩阵分析的融资理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在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较大的缺口。文章试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来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SWOT矩阵分析框架,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0年12期)

唐蕾,仰枫帆[5](2006)在《稀疏生成矩阵的低编码复杂度非正规LDPC码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生成矩阵的高性能非正规LDPC码的构造方法,并研究了其性能。与传统的由校验矩阵定义的LDPC码相比,在相同的译码复杂度前提下,非正规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更低。模拟结果显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非正规LDPC码的性能要显着优于传统LDPC码。(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期刊2006年03期)

林平[6](1988)在《非正规矩阵的近似不变子空间的特征值估计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等式 AQ-QT,=R (1) 其中Q是n×j列满秩矩阵,A是n×n矩阵,T_j为j×j矩阵。当||R||很小时,可以设想Q的列张成的空间是A的近似不变子空间。我们讨论T_j的特征值与A的特征值的关系。 当A和T_j均为对称时,Kahan(1967)(见[2]或[3])得到如下结论:设T_j的j个(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期刊1988年04期)

非正规矩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正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张,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农经济。因在提供产品、创造就业和增加收入方面作出贡献,非正规经济受到ILO、OECD、IMF、WB等权威机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合理评估这种经济关联有助于科学制定非正规经济的引导政策,有利于充分释放非正规经济的多重功能。然而评估这种关联需将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社会核算矩阵(SAM)将不同类型的交易和部门置于一个综合框架中进行考察,既保持独特性又不失整体性,是一个综合的宏观经济数据框架,是对宏观经济进行系统性分析的非常有效的现代工具(李宝瑜和马克卫,2011)。因此编制包含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的社会核算矩阵(FISAM),是评估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关联的有效工具,是准确判断非正规经济功能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0.16%增加至2004年58.69%(胡鞍钢和赵黎,2006),若考虑农村,半工半农不受劳动法律保护的非正规经济劳动人口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则高达83.20%(黄宗智,2013)。非正规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0.09%上升至2009年29.98%(胡鞍钢和马伟,2012)。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学术界对中国非正规经济开展了多视角多层次探讨,但较少将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纳入统一框架进行专门研究。为了准确把握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功能定位及其效应,须对中国FISAM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理论为指导,以SAM及其分析方法为主线,按照“理论阐述→方法设计→应用实践”逻辑思路,对中国FISAM展开系统研究,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FISAM研究框架。基于此,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为非正规经济理论基础。本章是全文理论基础,起着理论支撑的作用。首先,梳理非正规经济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概念,明晰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概念和范畴。其次,从二元分离主义、结构关联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叁个角度论述和比较非正规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在中国的适用性。再次,简述和评价非正规经济的间接估算法和直接调查法,阐明本文对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增长、就业和收入叁个视角阐释非正规经济的宏观效应,为FISAM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准备。第叁章为FISAM基本框架设计。本章为中国FISAM编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简述了 SAM的概念、蕴含经济联系、编制方法和平衡方法。然后从现实困境、理论要求和国际经验叁个角度论证了编制FISAM的必要性。接着根据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之间的作用机制,从非正规经济视角对商品账户、活动账户、要素账户、企业账户和居民账户的设置情况进行阐述,进而设计了 FISAM基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SAM 一般特征和非正规经济研究现状,分析了FISAM优越性和局限性。第四章为中国FISAM编制方法研究。本章基于FISAM理论框架,在SAM编制流程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了中国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编制方法,为后文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第一,设计了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表式结构。第二,展示了 FISAM编制的基础数据,提出了 FISAM编制的整体思路。第叁,设计了宏观NSAM编制方法。涉及NOE估算方法,投入产出表和资金流量表调整方法,以及NSAM账户数据获取方法。第四,设计了宏观FISAM编制方法。包括中间使用模块、最终使用模块、最初投入模块和资金流量模块编制方法,并对其中的流量分解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通过对活动账户和居民账户的划分,设计了细化FISAM编制方法。第五章为中国FISAM实际编制研究。本章是对第四章FISAM编制方法的实现过程。首先,测度了非正规经济规模及比重、分行业非正规就业人数及工资份额,为编制FISAM提供权重数据。其次,采用“居民消费储蓄边际倾向法”估算NOE比重,系统调整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再次,通过“直接分配法”和“收入转移法”确定宏观NSAM账户数值,编制了维度结构为10×10的宏观NSAM。第四,综合运用“工资份额法”、“产出份额法”、“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法”模块化编制了维度结构为13×13的宏观FISAM。最后,采用“自上而下法”对活动账户和居民账户进行分解和数值确定,尝试编制了维度结构为48X48的细化FISAM。本章编制了 1992、1997、2002、2007和2012年5个年份的宏观FISAM和细化FISAM。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中国FISAM应用研究。FISAM编制只是一个起点,其更多优势在于经济分析(李宝瑜等,2014)。本部分创新性地运用编制完成的FISAM分析非正规经济最重要的叁种效应。第六章研究非正规经济的增长效应。基于宏观FISAM的投入产出模块数据,采用Leontief逆矩阵及其结构分解技术考察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的关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强化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的联系,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第七章探讨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基于细化FISAM数据,采用就业乘数分析方法测算非正规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及其行业差异,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事实佐证。第八章探究非正规经济的居民收入效应。基于合并的细化FISAM(或称中观FISAM)数据,采用乘数分析方法和结构化路径分解技术研究非正规经济对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探析非正规经济对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为研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供新视角。第九章为结束语。本章概括了全文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规矩阵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波,李金昌.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的框架设计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

[2].刘波.中国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刘波,徐蔼婷,李金昌.中国非正规部门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

[4].李靖.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小企业非正规金融融资中的应用——一个基于SWOT矩阵分析的融资理论模型[J].兰州学刊.2010

[5].唐蕾,仰枫帆.稀疏生成矩阵的低编码复杂度非正规LDPC码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stronautics.2006

[6].林平.非正规矩阵的近似不变子空间的特征值估计的改进[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988

标签:;  ;  ;  

非正规矩阵论文-刘波,李金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