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疏散距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初始警戒距离,人员疏散距离
疏散距离论文文献综述
刘彬[1](2018)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初始警戒距离与人员疏散距离的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应知应会手册》具体参数和《应急响应导则》2016版中的最新权威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初始警戒距离和人员疏散距离进行了风险分析,对消防人员科学、安全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期刊2018年07期)
洪娃艺[2](2017)在《考虑安全出口距离的社区应急疏散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成为人们长期定居与生活的首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社区内,社区的规划、建设以及构造成为保证社区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社区人口的密集性和突发事故下的感染性,使相关部门对社区的自我疏散能力和相对应急方案日益重视。对于社区大规模的人口与财产的转移行为,必须提前对社区路网中每条道路的疏散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对突发事故下的疏散方向有一定的把握,因此,研究应急疏散与疏散风险问题至关重要。在目前关于应急疏散的研究中,Cova和Church提出的临界簇模型(CCM)是一个相当有发展前景的评价模型,应用在应急疏散中,将被实施救援措施的被困人员数结合当下疏散路径的容量需求,通过分割区域寻找路网中特定节点的最大风险集群来确定此节点的最极端、最不易布置应急工具的疏散条件,从而得出对整片区域道路网络的疏散风险评价。对于疏散过程中人员的行为模式和大规模的避难人群对疏散方向的盲目从众与随机性,我们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方法,计算社区内每条道路的风险值,为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疏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CCM引入参数少,其实质是在局部寻优的基础上进行全局优化的过程,是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的可靠模型。鉴于应急交通疏散问题在保障城市社区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考虑到突发事件下疏散过程中社区安全出口位置和距离对疏散本身的重要性,本研究在CCM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安全出口位置在不同距离范围对应急交通疏散的影响同时结合疏散中的组织人员对疏散方向的调整,分析了疏散风险与避难人群和安全出口之间距离的正相关关系,即避难人群越靠近安全出口其疏散风险越低,对CCM加以改进。顾及到现实中社区多方位的安全出口设置对居民疏散路径选择的影响,本文将引入单源多向最短距离算法,将距离的因素结合到了静态的模型中。这些改进拓展了CCM在区域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最后,在GIS的支持下,针对实际的社区道路交通网进行了简单的模型应用。GIS能对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同时,由于GIS应用中所用到的绘图软件MapInfo的计算功能对大数据信息失效,本文将采用VC++代替Map Basic实现拓扑建立后的方向调整与风险计算。得出的风险指数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的道路改造和应急交通指挥方案的制定,为针对社区多方位的避难场所实施不同营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5)
范文健[3](2016)在《液化天然气储罐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及人员安全疏散距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液化天然气理化特性、储罐泄漏特点,分析了储罐泄漏有可能导致蒸气云爆炸事故或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的危险性。通过某液化天然气储罐爆炸事故案例,估算其蒸气云爆炸的TNT当量、伤亡半径,以及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的火球直径、持续时间等参数,探讨在液化天然气储罐发生爆炸事故时,附近人员的安全距离问题,为迅速制定事故发生地人员疏散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本文来源于《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期刊2016年09期)
付龙,吴俊奇,辛波,赵昕[4](2016)在《某汽车厂喷涂车间疏散距离的消防安全评估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车工业厂房喷涂车间大量使用易燃易爆原辅材料、厂房布局复杂、生产工艺复杂和电气设备设施繁多,使喷涂车间成为汽车工业厂房火灾多发的重灾区的状况,结合北京某汽车厂喷涂车间主要疏散通道部分区域人员疏散行走距离实际情况,经过对涂装车间疏散距离的消防安全评估——主要疏散通道区域人员均能满足疏散所需时间+安全裕度<危险到来时间的条件,可以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同时针对部分生产区域疏散距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建议在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分隔、烟控系统、人员疏散和灭火系统等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期刊2016年05期)
张添翼[5](2015)在《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使用性质决定建筑内工作人员组成,决定相同安全疏散时间条件下最远疏散距离。本文从安全疏散预动作时间以及运动速度两个角度出发,根据建筑内人员特性对建筑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规范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期刊2015年11期)
孙德斌,况凯骞[6](2015)在《体育馆疏散距离超长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市体育馆消防设计工程中存在的"超规范"的问题,分析体育馆人员疏散安全性。为解决人员疏散的安全性,提出"准安全区"的概念,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至该区域为暂时安全,最终疏散至绝对安全区域。根据"准安全区"判定标准,通过模拟分析火灾场景下"准安全区"内各有害因素的性能参数分布,对"准安全区"的安全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估。(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李鹏[7](2013)在《化工企业氯气泄漏事故疏散安全距离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气通常是通过高压钢罐的方式贮存,一旦发生泄漏,由于氯气的剧毒性和易爆性,会给临近区域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并会给救援处置工作带来巨大困难。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氯气容器泄漏事故时氯气的扩散、发展以及蔓延运动规律,运用医学上的氯气伤害浓度值作为判据,给出了不同环境风条件下氯气储罐泄漏后氯气浓度超过氯气伤害浓度以上的区域范围随时间的变化,总结了最大影响半径随风速的变化规律,并以此确定了疏散安全距离。(本文来源于《武警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程玉超[8](2013)在《设置避难走道解决某厂房疏散距离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大空间厂房为例,研究火灾时人员疏散情况,由于存在人员疏散距离过长的问题,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提出设置"避难走道"的解决方案,并通过FDS及Building Exo-dus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根据工业厂房空间开阔的特点,设置避难走道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该类建筑人员疏散距离过长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丁六兵[9](2012)在《某商业综合体首层人员疏散距离超长问题消防性能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消防设计与我国现行消防规范的矛盾凸显,受使用功能和建筑美观的局限,部分消防设计方案难以完全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可在科学评估建筑消防性能的基础上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本文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对某商业综合体首层楼梯至室外安全出口直接疏散距离过长问题开展定量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设避难走道的方式能够保证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期刊2012年03期)
侯瑞琴[10](2010)在《液体推进剂泄漏时的安全疏散距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推进剂属于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会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因此,有效地控制推进剂泄漏,对于减缓危害十分重要。该文分析了液体推进剂的泄漏扩散过程,建立了推进剂管道或贮罐孔洞突发泄漏时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采用大气Gauss扩散模型计算了发生泄漏扩散时的安全距离和人员疏散范围。结果表明:当推进剂泄漏到直径为5 m的液池中且连续扩散时:偏二甲肼的安全疏散距离为1 200 m;四氧化二氮的安全疏散距离为600 m。该模型可用于推进剂泄漏时的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疏散距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成为人们长期定居与生活的首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社区内,社区的规划、建设以及构造成为保证社区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社区人口的密集性和突发事故下的感染性,使相关部门对社区的自我疏散能力和相对应急方案日益重视。对于社区大规模的人口与财产的转移行为,必须提前对社区路网中每条道路的疏散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对突发事故下的疏散方向有一定的把握,因此,研究应急疏散与疏散风险问题至关重要。在目前关于应急疏散的研究中,Cova和Church提出的临界簇模型(CCM)是一个相当有发展前景的评价模型,应用在应急疏散中,将被实施救援措施的被困人员数结合当下疏散路径的容量需求,通过分割区域寻找路网中特定节点的最大风险集群来确定此节点的最极端、最不易布置应急工具的疏散条件,从而得出对整片区域道路网络的疏散风险评价。对于疏散过程中人员的行为模式和大规模的避难人群对疏散方向的盲目从众与随机性,我们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方法,计算社区内每条道路的风险值,为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疏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CCM引入参数少,其实质是在局部寻优的基础上进行全局优化的过程,是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的可靠模型。鉴于应急交通疏散问题在保障城市社区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考虑到突发事件下疏散过程中社区安全出口位置和距离对疏散本身的重要性,本研究在CCM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安全出口位置在不同距离范围对应急交通疏散的影响同时结合疏散中的组织人员对疏散方向的调整,分析了疏散风险与避难人群和安全出口之间距离的正相关关系,即避难人群越靠近安全出口其疏散风险越低,对CCM加以改进。顾及到现实中社区多方位的安全出口设置对居民疏散路径选择的影响,本文将引入单源多向最短距离算法,将距离的因素结合到了静态的模型中。这些改进拓展了CCM在区域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最后,在GIS的支持下,针对实际的社区道路交通网进行了简单的模型应用。GIS能对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同时,由于GIS应用中所用到的绘图软件MapInfo的计算功能对大数据信息失效,本文将采用VC++代替Map Basic实现拓扑建立后的方向调整与风险计算。得出的风险指数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的道路改造和应急交通指挥方案的制定,为针对社区多方位的避难场所实施不同营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疏散距离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彬.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初始警戒距离与人员疏散距离的风险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
[2].洪娃艺.考虑安全出口距离的社区应急疏散风险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范文健.液化天然气储罐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及人员安全疏散距离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
[4].付龙,吴俊奇,辛波,赵昕.某汽车厂喷涂车间疏散距离的消防安全评估探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
[5].张添翼.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探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
[6].孙德斌,况凯骞.体育馆疏散距离超长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
[7].李鹏.化工企业氯气泄漏事故疏散安全距离数值模拟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3
[8].程玉超.设置避难走道解决某厂房疏散距离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
[9].丁六兵.某商业综合体首层人员疏散距离超长问题消防性能化设计[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
[10].侯瑞琴.液体推进剂泄漏时的安全疏散距离[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