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黄油菜论文-蒋俊,张锦芳,李浩杰,崔成,柴靓

雅安黄油菜论文-蒋俊,张锦芳,李浩杰,崔成,柴靓

导读:本文包含了雅安黄油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雅安黄油菜,种皮颜色,种皮厚度,种子含油率

雅安黄油菜论文文献综述

蒋俊,张锦芳,李浩杰,崔成,柴靓[1](2018)在《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雅安黄油菜种皮特性与种子含油率关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雅安黄油菜(Brassic chinensis L.)具有含油率高、黄籽率高的特点,且群体内遗传变异丰富,是一个宝贵的白菜型油菜地方种质资源。通过目测法和CR-410型色彩色差计测定种皮颜色LAB值,对雅安黄油菜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和分级;通过测定雅安黄油菜种皮厚度和种子含油率,并结合种皮颜色分级,分析种皮颜色、厚度与种子含油率的关系。研究表明:(1)可分为黄、褐籽两种类型,且黄、褐籽单株数均呈正态分布;根据种皮颜色深浅和明亮度差异,可分为10个等级,等级越高种皮颜色越深,遗传变异丰富。(2)种皮颜色的色度学特征值与目测颜色等级极显着负相关,其中L值和B值与种皮颜色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837**和-0.756**;建立了雅安黄油菜种皮颜色分级的回归方程Y=26.722-0.364L+0.152A-0.149B。(3)黄籽平均含油率46.65%,褐籽为43.54%,差异极显着,遗传稳定。黄、褐籽群体含油率变幅大,遗传变异丰富;在含油率39%~49%间黄、褐籽交叉分布,黄籽株数明显多于褐籽,但褐籽高含油率株的存在,预示着含油率不仅仅受种皮颜色决定。(4)种皮颜色等级与种子含油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0.72*。(5)种皮颜色等级与种皮厚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0.906**。(6)种子含油率与种皮厚度呈极显着负相关;种皮厚度分组结果显示,雅安黄油菜种皮厚度多分布在35~45μm范围,含油率与种皮厚度分组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0.95*。通过对雅安黄油菜种皮相关特性及种子含油率的研究,对高黄籽率和高含油率油菜品种选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期刊2018-11-19)

蒋俊[2](2008)在《雅安黄油菜籽粒颜色及含油量遗传变异与群体改良初步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雅安黄油菜是四川省雅安地区生产上长期大面积种植的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 L.)地方品种,它具有早熟、适应性强、产量较高、黄籽率高、含油量高、耐阴湿、耐瘠性强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本实验以雅安黄油菜为材料,对其群体内籽粒颜色和含油量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于2003-2007年,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考察,对雅安黄油菜群体的籽粒颜色构成,含油量的变化,以及籽粒颜色与含油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还针对雅安黄油菜高黄籽率和高含油量的遗传特性,对它进行了黄籽率和含油量的初步群体改良,对初步效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雅安黄油菜的籽粒颜色可以分为黄籽、褐籽两大类。它们分别的组成情况是黄籽单株所占比例大,占群体总数的77.39%,褐籽单株占群体总数的22.61%;不同年份间黄籽单株率和褐籽单株率变化不大,2004-2007年间黄籽单株率的变化幅度为76.67%-78.33%,褐籽单株率的变化幅度为21.67%-23.33%,各自的变异系数都很小,表明雅安黄油菜是一个较稳定的高黄籽率地方品种,并且黄籽与褐籽单株间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由于雅安黄油菜具有高度的自交不亲和性,籽粒颜色组成的稳定性可能与它的自由随机交配有关。2.雅安黄油菜含油量高。2005-2007年连续对籽粒含油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群体平均含油量达45.93%,平均含油量变幅为45.73%-46.05%,其中最高含油量单株达到了53.54%。这表明雅安黄油菜是一个稳定的含油量较高的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3.对不同粒色类别单株的含油量分析表明,雅安黄油菜黄籽单株含油量显着高于褐籽单株。黄籽单株平均含油量为46.70%,褐籽平均含油量为43.43%,相差3.27%,经统计测定达到1%显着水平。这表明雅安黄油菜黄、褐籽单株间含油量有极显着差异。在黄籽类型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淡黄、中黄、褐黄叁种不同亚类,其中主要是淡黄及中黄籽类型,占黄籽的87.4%,褐黄籽类型仅占12.60%。含油量测定结果表明,叁种黄籽亚类间含油量差异不大。4.雅安黄油菜群体内含油量的遗传变幅较大,株间变异范围为36.48%-53.54%。无论是黄籽单株还是褐籽单株,株间的含油量变异均较大。黄籽单株的变幅为39.82%-53.54%,褐籽单株的变幅为36.48%-49.04%,说明雅安黄油菜中存在着丰富的含油量变异,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结果还表明,群体中黄籽单株和褐籽单株含油量也存在着较大的重迭范围,说明在黄籽和褐籽单株中均有含油量较高的和含油量较低的,这意味着在该品种的进一步含油量改良中,不宜尽选黄籽,应保留一部分高含油量的褐籽类型。这有利于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5.本研究采用混合选择的方法,对雅安黄油菜籽粒颜色和含油量目标性状进行了初步群体改良研究,这是首次关于白菜型油菜群体改良的报道。结果表明,雅安黄油菜第一轮改良群体C_1与原始群体C_0相比,黄籽株率增加9.95%,遗传增益达12.98%;第二轮改良群体C_2比C_1黄籽株率增加6.90%,遗传增益为7.97%。将C_2与C_0比较黄籽株率则增加16.85%,遗传增益为21.98%。在C_2群体中,黄籽率已经达到了93%以上。在含油量中,C_1较C_0群体增加0.92%,遗传增益为2.01%;C_2比C_1增加0.69%,遗传增益为1.48%;C_2比C_0群体含油量增长1.61%,总遗传增益为3.52%。经过两轮混合选择,雅安黄油菜群体含油量的每轮平均遗传增益为1.76%。说明对雅安黄油菜的初步群体改良取得了良好的遗传效果。对C_2代的分析表明,群体内含油量仍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株间变化幅度为38.21%-53.52%,这说明雅安黄油菜仍然具有进一步改良的遗传潜力。6.本实验利用了近红外种子成分分析仪(NIRS)法和残余法两种测定方法对雅安黄油菜籽粒含油量进行了测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相关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为0.9767,回归系数为0.8549,结果表明,近红外种子成分分析仪(NIRS)的测定结果与残余法具有很高的吻合程度。因此在一般的实验研究中,可用NIRS测定法代替常规的残余法,可节约大量的测定时间。但是应当注意,NIRS测定结果易受到仪器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应用时应当用常规残余法对代表性样品加以核对。综上所述,雅安黄油菜是一个优良的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其黄籽率高、含油量高,在黄籽与褐籽间含油量差异极显着。而且该品种具有遗传变异丰富,遗传改良潜力大等特点,又是一个宝贵的地方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对它值得作进一步的遗传研究和利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4-01)

付绍红,牛应泽,张勇[3](2005)在《克服白菜型油菜雅安黄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花蕾期和花期,用不同浓度的 NaCl、6-BA、GA_3处理白菜型油菜雅安黄油菜(简称“雅黄”),结果表明:花蕾期授粉对克服“雅黄”自交不亲和性效果明显;在不同浓度的 NaCl 处理中,只有3% NaCl 能在花期极显着克服“雅黄”的自交不亲和性;在花蕾期 50mg/L6-BA 能极显着克服“雅黄”的自交不亲和性;50、100、150 mg/L 的 GA_3处理能在花期极显着克服“雅黄”自交不亲和性,尤其50mg/L GA_3处理效果最好。综合分析表明,在花期 NaCl 和 CA_3处理克服“雅黄”自交不亲和性的最适浓度分别是3%和50mg/ L。(本文来源于《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期刊2005-09-01)

雅安黄油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雅安黄油菜是四川省雅安地区生产上长期大面积种植的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 L.)地方品种,它具有早熟、适应性强、产量较高、黄籽率高、含油量高、耐阴湿、耐瘠性强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本实验以雅安黄油菜为材料,对其群体内籽粒颜色和含油量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于2003-2007年,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考察,对雅安黄油菜群体的籽粒颜色构成,含油量的变化,以及籽粒颜色与含油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还针对雅安黄油菜高黄籽率和高含油量的遗传特性,对它进行了黄籽率和含油量的初步群体改良,对初步效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雅安黄油菜的籽粒颜色可以分为黄籽、褐籽两大类。它们分别的组成情况是黄籽单株所占比例大,占群体总数的77.39%,褐籽单株占群体总数的22.61%;不同年份间黄籽单株率和褐籽单株率变化不大,2004-2007年间黄籽单株率的变化幅度为76.67%-78.33%,褐籽单株率的变化幅度为21.67%-23.33%,各自的变异系数都很小,表明雅安黄油菜是一个较稳定的高黄籽率地方品种,并且黄籽与褐籽单株间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由于雅安黄油菜具有高度的自交不亲和性,籽粒颜色组成的稳定性可能与它的自由随机交配有关。2.雅安黄油菜含油量高。2005-2007年连续对籽粒含油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群体平均含油量达45.93%,平均含油量变幅为45.73%-46.05%,其中最高含油量单株达到了53.54%。这表明雅安黄油菜是一个稳定的含油量较高的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3.对不同粒色类别单株的含油量分析表明,雅安黄油菜黄籽单株含油量显着高于褐籽单株。黄籽单株平均含油量为46.70%,褐籽平均含油量为43.43%,相差3.27%,经统计测定达到1%显着水平。这表明雅安黄油菜黄、褐籽单株间含油量有极显着差异。在黄籽类型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淡黄、中黄、褐黄叁种不同亚类,其中主要是淡黄及中黄籽类型,占黄籽的87.4%,褐黄籽类型仅占12.60%。含油量测定结果表明,叁种黄籽亚类间含油量差异不大。4.雅安黄油菜群体内含油量的遗传变幅较大,株间变异范围为36.48%-53.54%。无论是黄籽单株还是褐籽单株,株间的含油量变异均较大。黄籽单株的变幅为39.82%-53.54%,褐籽单株的变幅为36.48%-49.04%,说明雅安黄油菜中存在着丰富的含油量变异,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结果还表明,群体中黄籽单株和褐籽单株含油量也存在着较大的重迭范围,说明在黄籽和褐籽单株中均有含油量较高的和含油量较低的,这意味着在该品种的进一步含油量改良中,不宜尽选黄籽,应保留一部分高含油量的褐籽类型。这有利于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5.本研究采用混合选择的方法,对雅安黄油菜籽粒颜色和含油量目标性状进行了初步群体改良研究,这是首次关于白菜型油菜群体改良的报道。结果表明,雅安黄油菜第一轮改良群体C_1与原始群体C_0相比,黄籽株率增加9.95%,遗传增益达12.98%;第二轮改良群体C_2比C_1黄籽株率增加6.90%,遗传增益为7.97%。将C_2与C_0比较黄籽株率则增加16.85%,遗传增益为21.98%。在C_2群体中,黄籽率已经达到了93%以上。在含油量中,C_1较C_0群体增加0.92%,遗传增益为2.01%;C_2比C_1增加0.69%,遗传增益为1.48%;C_2比C_0群体含油量增长1.61%,总遗传增益为3.52%。经过两轮混合选择,雅安黄油菜群体含油量的每轮平均遗传增益为1.76%。说明对雅安黄油菜的初步群体改良取得了良好的遗传效果。对C_2代的分析表明,群体内含油量仍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株间变化幅度为38.21%-53.52%,这说明雅安黄油菜仍然具有进一步改良的遗传潜力。6.本实验利用了近红外种子成分分析仪(NIRS)法和残余法两种测定方法对雅安黄油菜籽粒含油量进行了测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相关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为0.9767,回归系数为0.8549,结果表明,近红外种子成分分析仪(NIRS)的测定结果与残余法具有很高的吻合程度。因此在一般的实验研究中,可用NIRS测定法代替常规的残余法,可节约大量的测定时间。但是应当注意,NIRS测定结果易受到仪器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应用时应当用常规残余法对代表性样品加以核对。综上所述,雅安黄油菜是一个优良的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其黄籽率高、含油量高,在黄籽与褐籽间含油量差异极显着。而且该品种具有遗传变异丰富,遗传改良潜力大等特点,又是一个宝贵的地方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对它值得作进一步的遗传研究和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雅安黄油菜论文参考文献

[1].蒋俊,张锦芳,李浩杰,崔成,柴靓.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雅安黄油菜种皮特性与种子含油率关系的初步研究[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2018

[2].蒋俊.雅安黄油菜籽粒颜色及含油量遗传变异与群体改良初步效果[D].四川农业大学.2008

[3].付绍红,牛应泽,张勇.克服白菜型油菜雅安黄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初步研究[C].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2005

标签:;  ;  ;  ;  

雅安黄油菜论文-蒋俊,张锦芳,李浩杰,崔成,柴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