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鼓泡塔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云芝菌,漆酶,靛蓝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高恩丽,仲伟佳,肖国光[1](2008)在《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云芝菌合成漆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云芝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絮凝菌丝球在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中重复分批发酵产漆酶的新方法。在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下,考察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进行漆酶多批次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为1.50mmol/L时,可使漆酶活力提高2.6倍。连续进行了10批培养,每批最大漆酶的活力均在1000U/ml以上,最高酶活出现在第5批为1919.6U/ml,总培养时间达25d。此方法所得漆酶对染料靛蓝具有明显的脱色降解作用,在介体1-羟基苯并叁唑(HBT)用量0.10%,漆酶用量100U/L条件下作用40min时,靛蓝脱色率达到96.7%。该方法采用的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性能稳定、菌丝球可重复使用,该方法有利于漆酶的高效、规模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钟成[2](2007)在《鼓泡塔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的防御应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对鼓泡引起的流体剪切环境的防御应答机制,通过对叁种不同鼓泡孔径的反应器的湍动剪切力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鼓泡引起的红豆杉细胞基因转录、蛋白酶表达以及磷脂代谢水平上的变化,试图为工程化放大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方法,分别对3个不同鼓泡孔径(1.0mm、1.5mm和2.0mm)的反应器内的湍动剪切力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比较反应器不同区域的湍动剪切力场,发现轴向雷诺应力最大,其数值在2.0 N/m2到7.2 N/m2之间;反应器内叁个区域的湍动剪切力的大小顺序为:气液界面处>鼓泡通气口以下>鼓泡塔主体区域;对比3个不同鼓泡孔径的反应器发现,靠近气液界面处湍动剪切力随着鼓泡孔径的减小而增大。从流体剪切力的角度证实了气液界面是细胞损伤的主要区域,而且小鼓泡孔径引起的流体湍动程度最强。运用RT-PCR方法,探讨了鼓泡对紫杉醇合成相关的3个基因(hmgr、dxr和ts)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在短期培养过程中,与摇瓶培养的细胞相比,鼓泡塔中hmgr和dxr基因的转录水平分别降低了53.1%, 41.5%(1.5mm鼓泡孔径)和64.2%, 53.8%(1.0mm鼓泡孔径),ts基因没有显着变化;在长期培养过程中,3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在培养的6-11天,转录水平迅速增加,以后逐渐降低,hmgr在第11天的转录活性分别达到了摇瓶的1.59倍(1.5mm鼓泡孔径)和1.31倍(1.0mm鼓泡孔径),同时期dxr的转录活性分别为摇瓶的1.51倍(1.5mm鼓泡孔径)和1.31倍(1.0mm鼓泡孔径),ts的转录活性分别为摇瓶的1.47倍(1.5mm鼓泡孔径)和1.26倍(1.0mm鼓泡孔径)。研究了鼓泡孔径分别为1.0mm和1.5mm的反应器中剪切环境胁迫下引起的细胞防御应答。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细胞在8h后产生活性氧的迸发,随后在11h后NO浓度达到高峰,PAL酶活与LOX酶活分别在16h和20h达到最大值,说明活性氧、NO、PAL和LOX都参与了细胞对机械环境的应答。与1.5mm鼓泡孔径的反应器相比,1.0mm鼓泡孔径反应器中细胞在活性氧、NO、PAL酶活以及LOX酶活水平都高,说明细胞在小鼓泡孔径引起的剪切环境胁迫下的防御应答反应更为明显。运用液质联用技术(LC/ESI-MS),分析了1.0mm和1.5mm鼓泡孔径的反应器与摇瓶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在磷脂代谢水平上的差异。对提取的33个磷脂样本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摇瓶培养与鼓泡塔反应器培养48h的细胞可由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进行很好的聚类,反应器培养96h的样本与摇瓶样本的聚类距离更远;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二级质谱扫描,确定了这些磷脂的分子结构,主要有11种PA磷脂分子和4种PC磷脂分子,与摇瓶培养相比,反应器培养中部分磷脂PC含量明显降低,而PA含量则明显增加;小的鼓泡孔径引起的磷脂代谢水平差异更加明显,而PA的增加被证明与红豆杉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增加有关。(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7-01)
谢菲,沈文豪,张翔飞[3](2004)在《鼓泡塔和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混合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脉冲示踪法测试了鼓泡塔和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对其流动混合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得到改善,强化了气液传质,有更好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反应效率.多参数模型较单参数模型能显着地反映出两种反应器的混合特性及其差别,移位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模型对实验值的吻合程度优于组合模型.(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张朝晖,邵红,周晓云,岑沛霖[4](2003)在《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相鼓泡塔反应器固定化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 ,可以高效地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系 ,固定化载体为聚氨酯泡沫塑料 .实验表明 ,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最佳通气量均是 1.0vvm .在此通气量下 ,最大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活达 36 7U/L ,最大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达 4 .72U/mL .在使用相同的培养基和固定化载体单位体积用量条件下 ,与摇瓶培养相比 ,酶活分别增大 1倍和 1.2倍 .一定条件下 ,在叁相鼓泡塔中可以进行重复间歇培养生产木素过氧化物酶 ,连续进行了 5批培养 ,每批最大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均在 2 5 0U/L以上 ,最高酶活出现在第二批为4 80U/L ,总培养时间达 2 2d.图 9参 15(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朱智勇,闻建平,毛国柱,周维义,张广清[5](2001)在《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处理化肥工业含氨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肥工业废水成分复杂 ,COD及 NH3 - N浓度高 ,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试验采用活性污泥法 ,研究了利用优势菌种 ,结合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对化肥工业含氨废水 (NH3 - N<45 0 mg/ L,COD<10 0 0 mg/ L)进行生物硝化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 :当温度为 30℃ ,p H值为 8,通气量为 0 .15 m3 / h,固含率为 2 .5 g/ L,水力停留时间为 8h时 ,该废水经过处理 ,最终出水 NH3 - N<5 mg/ L,COD<5 0 mg/ L,远低于国家化肥行业废水排放一级标准(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01年02期)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对鼓泡引起的流体剪切环境的防御应答机制,通过对叁种不同鼓泡孔径的反应器的湍动剪切力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鼓泡引起的红豆杉细胞基因转录、蛋白酶表达以及磷脂代谢水平上的变化,试图为工程化放大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方法,分别对3个不同鼓泡孔径(1.0mm、1.5mm和2.0mm)的反应器内的湍动剪切力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比较反应器不同区域的湍动剪切力场,发现轴向雷诺应力最大,其数值在2.0 N/m2到7.2 N/m2之间;反应器内叁个区域的湍动剪切力的大小顺序为:气液界面处>鼓泡通气口以下>鼓泡塔主体区域;对比3个不同鼓泡孔径的反应器发现,靠近气液界面处湍动剪切力随着鼓泡孔径的减小而增大。从流体剪切力的角度证实了气液界面是细胞损伤的主要区域,而且小鼓泡孔径引起的流体湍动程度最强。运用RT-PCR方法,探讨了鼓泡对紫杉醇合成相关的3个基因(hmgr、dxr和ts)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在短期培养过程中,与摇瓶培养的细胞相比,鼓泡塔中hmgr和dxr基因的转录水平分别降低了53.1%, 41.5%(1.5mm鼓泡孔径)和64.2%, 53.8%(1.0mm鼓泡孔径),ts基因没有显着变化;在长期培养过程中,3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在培养的6-11天,转录水平迅速增加,以后逐渐降低,hmgr在第11天的转录活性分别达到了摇瓶的1.59倍(1.5mm鼓泡孔径)和1.31倍(1.0mm鼓泡孔径),同时期dxr的转录活性分别为摇瓶的1.51倍(1.5mm鼓泡孔径)和1.31倍(1.0mm鼓泡孔径),ts的转录活性分别为摇瓶的1.47倍(1.5mm鼓泡孔径)和1.26倍(1.0mm鼓泡孔径)。研究了鼓泡孔径分别为1.0mm和1.5mm的反应器中剪切环境胁迫下引起的细胞防御应答。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细胞在8h后产生活性氧的迸发,随后在11h后NO浓度达到高峰,PAL酶活与LOX酶活分别在16h和20h达到最大值,说明活性氧、NO、PAL和LOX都参与了细胞对机械环境的应答。与1.5mm鼓泡孔径的反应器相比,1.0mm鼓泡孔径反应器中细胞在活性氧、NO、PAL酶活以及LOX酶活水平都高,说明细胞在小鼓泡孔径引起的剪切环境胁迫下的防御应答反应更为明显。运用液质联用技术(LC/ESI-MS),分析了1.0mm和1.5mm鼓泡孔径的反应器与摇瓶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在磷脂代谢水平上的差异。对提取的33个磷脂样本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摇瓶培养与鼓泡塔反应器培养48h的细胞可由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进行很好的聚类,反应器培养96h的样本与摇瓶样本的聚类距离更远;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二级质谱扫描,确定了这些磷脂的分子结构,主要有11种PA磷脂分子和4种PC磷脂分子,与摇瓶培养相比,反应器培养中部分磷脂PC含量明显降低,而PA含量则明显增加;小的鼓泡孔径引起的磷脂代谢水平差异更加明显,而PA的增加被证明与红豆杉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增加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高恩丽,仲伟佳,肖国光.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云芝菌合成漆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
[2].钟成.鼓泡塔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的防御应答[D].天津大学.2007
[3].谢菲,沈文豪,张翔飞.鼓泡塔和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混合特性比较[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张朝晖,邵红,周晓云,岑沛霖.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
[5].朱智勇,闻建平,毛国柱,周维义,张广清.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处理化肥工业含氨废水的实验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1
标签:叁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云芝菌; 漆酶; 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