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隔论文-贾淇淇,田博岩,王岳恒

前纵隔论文-贾淇淇,田博岩,王岳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纵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纵隔畸胎瘤,心动图,纵隔肿物,囊性成熟型畸胎瘤

前纵隔论文文献综述

贾淇淇,田博岩,王岳恒[1](2019)在《超声心动图误诊前纵隔畸胎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16岁,因左侧胸痛伴发热1 d急诊入院。体格检查: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左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其余情况可。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内结构及血流均未见明显异常,于心包外自肺动脉左上方向右延伸至主动脉弓顶部探及一大小为6.8 cm×4.1 cm的实性占位性病变(图1);CDFI于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占位压迫肺动脉主干,使其内径窄约1.3 cm,但肺动脉血流未见明显梗阻。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共汇及左、右分支未见明显受压。主动脉弓及上腔静脉未见明显受压。超声提示:胸腺瘤可能。CT检查:前上纵隔见一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边(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涵翰,汪蕾,游涛,黄文才,陆然[2](2019)在《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CT纹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纹理分析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胸腺瘤(n=15)和淋巴瘤(n=15)纳入研究。采用MaZda软件分析以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式从其术前CT平扫和动脉期、平衡期3组图像中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优选出错判率最小的特征统计方法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纹理特征,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筛选出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纹理参数。结果放射科医师对30例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的术前影像诊断错判率为13.33%。CT图像纹理分析中,平扫图像纹理分析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错判率较小,其中又以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combined with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参数选择方法中的非线性分类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方法错判率最小(错判率为0)。ROC曲线分析得出WavEnLLs4、WavEnLLs3、WavEnLLs2这3种纹理参数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最有诊断价值(敏感性为86.67%~93.33%;特异性为100%)。结论 CT图像纹理分析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两种病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林经纬[3](2019)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治疗的患者接受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46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接受叁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治疗后临床指标、患者满意度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缓激肽、5-羟色胺均低于参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参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纵隔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而言,让其接受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刘丽思[4](2019)在《前纵隔异位胰腺囊肿CT误诊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于前纵隔的异位胰腺极少见,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报告一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异位胰腺囊肿,对其CT增强表现及以往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偶发胸闷气短,后症状逐渐加重。3个月前行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右前上纵隔见一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本文来源于《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期刊2019年05期)

俞秋华,姜敏炎,吕亚军,黄骏,朱小波[5](2019)在《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初步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对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2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侧胸腔镜手术18例(对照组),行剑突下胸腔镜手术5例(研究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按预定方式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研究组1例出现纵隔肿瘤侵犯左上肺,同时行左上肺楔形切除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均无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手术,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左侧眼睑下垂,随访后有好转。结论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普及。(本文来源于《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刘璐璐[6](2019)在《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前纵隔囊肿和B1型、B2型胸腺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前纵隔囊肿和B1型、B2型胸腺瘤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回顾性收集我院经手术常规病理证实为前纵隔囊肿和B1型、B2型胸腺瘤的患者94例,65例作为训练组,29例作为验证组,前纵隔囊肿53例,B1期、B2期胸腺瘤41例,分别对目标病灶术前的纵隔窗平扫期和增强期的CT图像进行高通量的数据采集,各提取180个影像特征参数,依次利用ANOVA+KW检验、单因素逻辑回归、相关性分析(去冗余r>0.9)、LASSO回归对影像特征参数降维,将7个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结果通过降维分别筛选平扫期4个影像特征参数,增强期3个影像特征参数。平扫期模型在训练组中曲线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黄鑫,吴亮,陈健,杨晨露,蒋雷[7](2019)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8±14.8)岁,前纵隔肿瘤直径为(2.8±1.7)cm。手术方法为剑突下行纵行单切口(长度约4 cm),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因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而依靠呼吸机维持1周外,无其他显着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4 h,平均手术时间为(1.9±0.8)h;术中失血量为10~400 mL,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7.5±68.7)m L,手术当日引流量为50~650 mL,平均引流量为(237.4±176.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9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1±2.9)d。术后病理诊断为A型、B2型、B3型胸腺瘤各1例,AB型胸腺瘤5例,胸腺鳞癌1例,胸腺增生6例,胸腺囊肿16例,单纯胸腺及脂肪6例,支气管囊肿1例。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8±2.2、1.5±1.4、0.8±0.6。结论对于早期胸腺瘤、其他良性前纵隔肿瘤以及部分早期的前纵隔恶性肿瘤,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且能有效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切口疼痛。(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勇坡[8](2019)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孔组和叁孔组各35例,分别实施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叁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叁孔组(P<0.05);单孔组术后12 h、24 h血清BK、5-HT水平均低于叁孔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纵隔肿瘤患者接受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血清BK、5-HT水平,缓解疼痛,加快康复进程。(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7期)

熊真亮,李栋学,曾宪春,王荣品,黄平[9](2019)在《前纵隔巨大软骨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51岁,因"发现胸壁包块伴胸闷不适半年"入院。查体:呼吸20次/分,心率81次/分,血压128 mmHg/80 mmHg,双肺呼吸音清;胸部及上腹部膨隆,于剑突下皮下触及包块,质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示右肺前下方19.8 cm×10.6 cm×18.3 cm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实质部分CT值26 HU,边缘光滑(图1A),其内见少量丛集样钙化;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轻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C(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李正军[10](2019)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开胸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实施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3、5 d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6/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 P=0.049<0.05)。术后1、3、5 d,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2±1.3)、(3.5±0.9)、(2.4±0.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8±1.4)、(4.1±0.8)、(3.3±0.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9、3.267、6.401, P=0.021、0.001、0.000<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前纵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纹理分析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胸腺瘤(n=15)和淋巴瘤(n=15)纳入研究。采用MaZda软件分析以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式从其术前CT平扫和动脉期、平衡期3组图像中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优选出错判率最小的特征统计方法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纹理特征,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筛选出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纹理参数。结果放射科医师对30例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的术前影像诊断错判率为13.33%。CT图像纹理分析中,平扫图像纹理分析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错判率较小,其中又以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combined with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参数选择方法中的非线性分类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方法错判率最小(错判率为0)。ROC曲线分析得出WavEnLLs4、WavEnLLs3、WavEnLLs2这3种纹理参数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最有诊断价值(敏感性为86.67%~93.33%;特异性为100%)。结论 CT图像纹理分析对鉴别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两种病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纵隔论文参考文献

[1].贾淇淇,田博岩,王岳恒.超声心动图误诊前纵隔畸胎瘤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2].李涵翰,汪蕾,游涛,黄文才,陆然.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瘤CT纹理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

[3].林经纬.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刘丽思.前纵隔异位胰腺囊肿CT误诊一例[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9

[5].俞秋华,姜敏炎,吕亚军,黄骏,朱小波.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初步应用分析[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9

[6].刘璐璐.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前纵隔囊肿和B1型、B2型胸腺瘤的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7].黄鑫,吴亮,陈健,杨晨露,蒋雷.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回顾性临床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8].杨勇坡.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9].熊真亮,李栋学,曾宪春,王荣品,黄平.前纵隔巨大软骨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10].李正军.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标签:;  ;  ;  ;  

前纵隔论文-贾淇淇,田博岩,王岳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