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体会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体会分析

王亮德李娜

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潍坊262227

摘要:目的:针对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4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结果:中医内科治疗二至三个疗程后,有23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33例(占57.5%),有8例患者显效(占20%),有7例患者有效(占17.5%),仅有1例患者无效(占2.5%),总有效率高达97.5%。结论:临床偏头痛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可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可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

1.前言

偏头痛是目前临床诊疗中经常遇见的患者主诉头痛类型,该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血管以及神经阻滞而导致的一种阵发性头痛状态,患者的状态较反复,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头痛范围多为单侧或双侧头痛。当今我们对于偏头痛的治疗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并不能去完全的去治愈它,临床中针对偏头痛的诊疗也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采取对症诊疗。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医内科诊疗对于偏头痛的疗效肯定有其特别之处,所以对来我院中医内科诊疗的40例偏头痛患者来进行随访分析,再结合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比起既往的常规治疗,中医内科疗法效果突出,现将本次试验全部过程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患者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4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有28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岁。患者病程在7天-18年,平均为5.3年。本研究病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为,17例患者为瘀阻脑络型,12例患者为肝郁气滞型,7例患者为风刚上扰型,4例患者为肝、肾阳虚型。

2.2治疗方法

40例患者都采用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方法,主要方法为:针对瘀阻脑络型偏头痛,患者具有头痛位置固定、舌苔呈紫暗色、多梦等症状,主要采取益气活血通络治疗,服用丹参、葛根、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赤芍、桃仁、川芎、佛手、川牛膝、酒洗地龙各10克,红花5克等成分的血府逐瘀汤。针对肝郁气滞型偏头痛,患者具有脉弦有力、胸闷、并伴有腹胀、舌苔呈淡红或暗红色等症状,主要采用止痛理气、解郁疏肝的治疗方法,服用珍珠母30克,炒积壳6克,牛白芍12克,川芎、丹参各15克,柴胡、郁金、醋元胡、白蒺藜各10克,蝎末5克等成分的柴胡疏肝散。

针对风刚上扰型偏头痛,患者具有眩晕耳呜、头痛如裂、失眠心烦、面红目赤、咽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苔呈红色等症状,主要采用潜阳平肝、熄风通络的治疗方法,服用石决明、珍珠母、麦芽、生牡蛎各30克,炒桅子9克,天麻、僵蚕、佛手片、钩藤、川牛膝各10克,生白芍、全蝎末各5克等成分的天麻钩藤汤。针对肝、肾阳虚型偏头痛,患者具有耳聋耳鸣、口燥咽干、舌苔较少并呈红色、酸软腰膝、失眠心烦等症状表现,主要采用滋阴养、补益叶肾的治疗方法,服用熟地、枸杞子、山药各15克,十茯苓25克,山茱萸、天麻、菊化、丹皮、白蔟藜各10克等成分的中药组方。

2.3评定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根据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有关标准,经过二至三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反复发作的为控制;患者治疗总积分降低超过50%的为显效;患者治疗总积分降低20%-50%的为有效;患者治疗总积分降低不足20%的为无效。

3.结果

中医内科治疗二至三个疗程后,有23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33例(占57.5%),有8例患者显效(占20%),有7例患者有效(占17.5%),仅有1例患者无效(占2.5%),总有效率高达97.5%。

4讨论

我们知道所谓的偏头痛其实主要就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很多时候该病是因为精神紧张、生气导致的,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以及头大般的沉重感,有的时候患者自诉症状表现时,认为自己头部有“紧箍”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患病时为两侧头痛,且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头的全部。偏头痛其主要性质就是钝疼、胀疼、压迫感以及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患者主诉为此类表现时基本可以确诊。头痛的强度可以分为轻度至中度,绝大多数患者不会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平常起居和生活。严重时有的患者可有持续很久的持续性头疼症状,有的患者主诉自己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多年以前。患者因为焦虑、失眠或忧郁等原因常会令头痛加剧,属于偏头痛的患者,由于大脑皮质内的内抑制下调,睡眠时产生不了广泛的抑制进行扩散,间接导致难以入睡或睡眠不够深沉,特别容易惊醒或睡眠时间短促,常常惊醒后又难以继续入睡。长期如此,势必形成顽固性失眠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传统的中医治疗对偏头痛的观点认为是患者的气血和经络病变导致的疾病,这里最主要因素的是气血不畅以及清窍失养。临床中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产生的位置一般都比较集中的,大多是在头部两侧,患者于发病期间会出现比如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最终由于失眠,造成乏力、记忆减退的症状。

当前临床对偏头痛的治疗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西医、中医和中西结合等方案,这些诊疗方案对于偏头痛来讲,都不是最终根治的方法,所以在实际治疗时也应该要兼顾到患者的情况,最好可以选择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排解疼痛,减轻环境症状,并合理阻碍病情发展的方案。纵观各个观点,西药治疗的安全性优于中医,但是中医的远期效果比较不错,但短期内不易见到效果,但是要是患者期待疗效更佳且稳定,中医诊疗适合长期使用,同时传统的中医让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更相应的得到减轻,所以在临床中具有很不错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常规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并没有中医内科治疗得到的效果好,其有效率和愈显率均要比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差不少,再一次证明中医内科对偏头痛的疗效显著,同时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不错的改善,合理促进患者的病情状态稳固,在中医内科临床诊疗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5.结语

总之,中医内科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结合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针对同时伴随多种疾病的患者,应坚持对症施治原则,尽可能使患者减少反复发作与用药不良反应,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使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忠志.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58-659.

[2]张志坚.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78-3079.

[3]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4):196-197.

[4]张梅奎,胡龙涛,张效科.张建夫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89-90.

[5]张梅奎,胡龙涛,张效科.张建夫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4)

[6]张志坚.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23)

[7]王忠志.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

[8]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04)

标签:;  ;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体会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