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白雁(中共云南省永平县委党校)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从提高科学化水平、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找准活动着力点、建立长效机制、选好带头人,实现城乡统筹资源共享和落实工作责任制等七个方面着力创新。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0引言
我们党长期以来十分注意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创新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新内容,始终保持着党组织的先进性,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着力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创新。
1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科学化水平包括科学理论指导和科学制度保障两方面内容。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的建设成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包括探索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外国执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2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农村,正式党员50人以上的行政村应设立党总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原则上设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村民小组通过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党支部。推广“支部十协会”、产业党支部、专业党小组等办法,把党组织建在在专业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使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更加便于党员参加活党组织发挥作用。确保实现村委会干部和村民小组长80%以上是党员,基本实现“无空白村民小组”的目标。在社区,采取建立楼宇党支部、市场党支部,形成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党(总)支部一楼栋、楼院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同时,还要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抓党建带群团、抓群团促党建,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强化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措施,采取“独建、联建、挂靠”等多种形式,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力度,确保实现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有党员、100人以上有党组织、规模以上全覆盖的目标,不断扩大覆盖面。
3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格局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1围绕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从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针对不同行业团体的党组织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一是在农村,按照“有一个好班子、一个好思路、一个好规划、一个好章程、一个好阵地”的“五个好”目标,深化县、乡、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政策法规进村、发展项目进村、文明新风进村、便民服务进村、维稳措施进村和民情恳谈到户、排忧解难到户、科技知识到户、致富措施到户、移风易俗到户的“五进村五到户”活动。二是在社区,以“三有一化”为重点推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开展走进居民、服务困难群众,走进楼宇、服务和谐社区建设,走进商户、服务经济发展,走进驻区单位、服务共驻共建的“四走进四服务”活动。三是在机关,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两大任务,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三走进三破解”主题实践活动,使机关必建走在各领域的前列。四是在国有企业,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力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党员才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主导用人、带头执行、有效监督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五是在高校,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高校党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教育改革、维护高校稳定、促进高校发展。六是在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为重点,切实加强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七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扩大覆盖面、理顺隶属关系、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使之在宣传政策法规、维护各方权益、凝聚职工群众、促进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2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手段上创新。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党建工作的挑战,认真探索网络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抓住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党支部博客、党员QQ群、党建论坛、网上党建图书馆、网上党校,采取网络视频会议、短信群发、手机报、网上党课,在网络上进行党员考核评议、党费收缴、党员动态管理以及公开党务信息、收集社情民意等方式,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着眼于管基础、管根本、管长远,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员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一要优化党员结构。按照“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的要求,高度重视抓好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同时做好在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等青年优秀分子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继续深入开展“三个培养”工作,加大在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和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按照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要求,认真做好优秀农民工入党工作。二要加强党员管理。积极探索社区党员、农村党员、机关党员、离退休党员、企业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队伍的分类管理模式。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期党性分析制度、党费收缴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使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约束监督之下。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仍无转变的不合格党员,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及时妥善做好处里工作。三要提高党员素质。《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要坚持把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继续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新党员培训、大学生“村官”培训、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扎实开展党员“双带”工程,积极开展创建“带领致富党支部”和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四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广泛开展城市与乡村党员千部结对帮扶农村党员、先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党员结对帮扶群众的“三结对”活动,帮助贫困党员和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通过建立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站)、党员服务咨询电话等平台,强化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的功能。注重党内人文关怀,继续开展“困难党员关爱行动”,研究建立党内互助资金,强化走访慰问和困难帮扶,增强党员的归属感,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五要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广泛推行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评星挂牌、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以及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活动,为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认真落实民情恳谈、民情日记等制度,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梁道。加强和改进乡村农民服务站(点)和街道社区为民(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打破乡镇“七站八所”职能条块分割和分散办公的格局,在乡镇一级建立“农民服务站”集中服务窗口和定期到村流动服务制度,在村一级建立农民代办服务点,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农民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5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带头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在羞层得以落实的“领头雁”,他们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在基层的贯彻落实。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是基层党建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一要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中专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思想政治亲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继续坚持和完善下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稳步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强对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和有关规定,努力培养一大批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在符合条件的农村、杜区、国有企业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二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库机制。全面落实“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社会保障、离任补偿等激嫩保阵机制,并形成正常增长机制;坚持从优秀农村、社区千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制度,建立优秀农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工作机制,激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三要加强监督管理。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要加强对行政村和杜区党组织书记的管理,其调整使用、考核评议情况要在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备案。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和领导班子岗位目标责任制、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建立对失掉公信力的县乡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发现、整顿、调整机制,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要进行集中整顿。
6拓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提出了“以城带乡、优势互利、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一要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理念。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儒要,树立统筹城乡党建的工作理念,从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二要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在城市分片区设立外来务工党员党支部,流出地党组织在党员流入较集中地方派驻党工委。流入地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进城务工经商流动党员的分布、数量变化、流向等情况,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加快建设全省党员信息库,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按照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办法,认真做好优秀农民工入党工作。三要构建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以定点挂钩扶贫、“兴边富民”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主要载体,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对口帮扶农村党组织工作制度,从政策、人才、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农村党组织,增强农村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7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分类指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一要建立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完善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以三级联创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书记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常委会向全委会汇报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善于通过抓党的建设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克服党建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二要加大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力度。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建立时政投入为主、党费留存补助为辅、社会筹集经费为补充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把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基层干部待遇保障、党员教育管理和活动场所建设经费等纳入各级对政预算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三要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建设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刚性任务,必须全力推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途径,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杜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