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兰茂,脉诊,诊疗特色
脉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廖映烨,王寅,孙艳红[1](2019)在《兰茂脉学思想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医家兰茂是云南着名的医药学家,其着作《滇南本草》《医门擥要》对研究云南地区的本草学及中医药临床有重要价值,兰茂对中医诊断尤其是脉诊有深入研究,阐述全面细致,极具特色,诊脉时强调医患在"静"的状态,脉象以血气为本,因人而异,并以阴阳统分脉象,重视尺脉与脾肾之疾的辨证,示人以规矩。在脉象主病方面,以左手寸关尺分别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别主肺脾命门,并阐述了各部浮、沉、迟、数的脉象(主要是复合相兼脉象)所主病症,提出相应治则治法及方药,对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吴辉,张维丽,王帆[2](2019)在《谭异伦脉学思想及临床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名老中医谭异伦教授以传统脉诊为基础,40年来潜心脉学,提出叁部分阴阳、左右分气血、治疗分主次来诊察疾病的学术观点,对脉诊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在近几年时间里有幸随侍谭老师身旁,亲得老师脉学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老师诊脉思路及临床运用记述如下,与大家共享。(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亚飞[3](2018)在《同气相求:脉学与音乐学会通的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气"的范畴并结合五行辩证法、意象思维、阴阳属性来发掘中国传统思维中固有的脉学与音乐学相关联的逻辑,是贯穿诸论的核心。相同属性的"气"使脉学与音乐学理论之间相互阐发成为可能,可以把人体五脏、五音、五脏脉普遍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辩证理论体系来多维度注释脉学,并奠定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追溯音乐与医学的历史源头以说明医乐同源,证明音乐学与医学相关联的史实依据;发挥五音与五脏脉的相应理论来探讨与五脏脉相应的和声、和弦、调式调性成立的可行性,继而可在民族五声乐曲、西方乐曲中应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建伟[4](2018)在《《脉学指南》的学术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学指南》为清末医家卢敬之的晚年着作,是作者借鉴经典中脉学的相关论述,并结合个人多年诊疗经验而完成的,也是充分体现卢敬之学术思想的代表作。本书凝聚了作者一生对脉学的体悟以及对后学明晰脉理的期许,为脉诊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诊疗价值。目的:挖掘卢敬之在脉学方面的学术特色,从而丰富中医脉诊的理论体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搜集《脉学指南》的现存版本,查阅相关文献,整理《脉学指南》的作者生平及成书背景。认真研读原着,继以系统地整理《脉学指南》中所述的脉学理论,深入地研究卢敬之脉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特色,以学术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地剖析卢敬之脉诊的临床运用思路。结论:1.现已收集到《脉学指南》的两个版本,一为1922年上海千顷堂书局印刻本,一为1987年中国书店影印本。2.本书结合《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的脉学理论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独具一格地从脉之本源、脉法大要、脉之形象、脉之变化以及脉诊临床的运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3.作者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卫气、叁焦、脏腑与经络、胃气强弱等理论与脉诊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并且总结了脉证运用时应注意的要点,彰显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临床运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01)
马胜,扈培增[5](2014)在《扁鹊学派脉学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扁鹊作为中医医史上的一个着名人物,考证其事迹,推断扁鹊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是一个群体,一个流派、学派。其创立脉气出入与循环学说、并论述损至脉。本文通过对扁鹊"特以诊脉为名耳"的记载,论述现今主流的"司外揣内"诊断思维的不足,提出应重视"司内揣外"的辨证思维。(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4年06期)
吴慧慧,齐向华[6](2013)在《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学术思想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向华教授在融合古今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系统论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运用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逐渐形成的具有独到见解的、容纳多学科、涵盖多层面的全新的脉学体系。该体系揭示了脉象(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3年10期)
马胜,扈培增,刘世伟[7](2013)在《扁鹊学派脉学思想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扁鹊作为中医医史上的一个着名人物,考证其事迹,推断扁鹊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是一个群体,一个流派、学派。其创立脉气出入与循环学说、并论述损至脉。本文通过对扁鹊"特以诊脉为名耳"的记载,论述现今主流的"司外揣内"诊断思维的不足,提出应重视"司内揣外"的辨证思维。(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国际中医原创思维与扁鹊脉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4-13)
邹易良[8](2012)在《李中梓脉学思想及其数据库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脉诊能力是非常主观的医师个人技术能力体现。一般脉诊研究,基本分叁大类,第一类是从历代古籍医案记载的脉学研究;第二类是用科学定量,机械器具监测脉象作图,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分析;第叁类就是在临床中收集患者确切脉象和现有症状,以及用药疗效,现今主要以此叁方式做脉诊研究。但是医生在临证实施脉诊时,确实存在对脉诊操作理论上的感悟与临床手指的感觉结论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几乎所有脉学的专着大都加入适当的形象、至数、趋势将脉象完整的描述,使诊断出脉诊的实际情况与知识层面上的理解更为靠近。例如:细脉,如何才是算是细脉。书本中明确描述二十八脉中的细脉为“其细的状如细丝,较显于微”。通过对“形”的描述,明确表明了细的程度,指下也就明朗,再搭配患者的形体的胖瘦赢弱判断是否为正常生理脉象即可对症判别施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古籍医案知识深挖并将其经验传承,同时汲取现代医师的临床经验,融汇整理古今,供给中医脉学诊断新参考。此论文整体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研究明末清初名医补土大家李中梓先生的生平及行医特色,通过对李中梓时代背景的探讨认识,了解其人重视脉诊临床应用的思想,并根据其流传下来的医案内容参悟当时李氏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以此方式深入研究李氏医案中具有代表性、特色性的诊断、治疗以及用药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好生动地反映了其医学思想。课题并扩展到对其医案脉象记录分析,以探究脉诊的特色,比如脉象对于脏腑的全息,其中以一寸口叁部定位候十二脏腑为纲,依脉象辨病因病机,再给予对证施治。但先决条件是看患者脉象是否依存有胃气,诚如《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通过获得的脉诊信息,可以预知病情的预后与发展。李中梓将脉诊灵活运用于临床,并记录患者诊疗经过形成系统的医案,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参考李中梓的丰富脉诊临床经验,将他流传下来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原因是其中医案对病脉的描述详尽且与辨证思想相互辉映,临证更是凭脉用药,十分重视用脉象来辨病因病机。所以我潜心钻研和传承其毕生的脉诊临床诊治经验,从他的医案中觉察到李中梓的个人特色“以脉断证,唯脉是从”,不管是疾病的演变或是临证,都是凭脉开方,可以说是方从证出,证从脉出,用药更是药到病除。而这些医案可以说都是记录相当完备,且记录内容丰富,信息能够直接反应病者发病及病变脉象,全面体现李中梓临证诊断方式,李中梓对脉诊的发展和用药的精炼对后世医家的临床运用及提供参考的价值。为使能够更清晰的、便捷的、直接的、明了的体现出脉象与诊断(证或者病)的对应点,课题并借助使用计算机可视化程序设计软件Visual basic6.0版与数据库Access相互连接制成分析医案与展现的工具,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存储资料信息的平台,是可以展现李中梓病案的数据库,依据病案记录内容将整个病案分成主诉、脉诊、辨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四大板块,此数据库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依据脉象条件查询、脉象与症状查询、证型……等多条件查询,找出相关对应的医案,目的为医者对李中梓的行医模式提供参考,以简捷方式呈现古籍医案,增进读者的阅览兴趣和增强临床行医效果。第叁部分是将Access的数据资料复制粘贴于Excel2007以特有的筛选统计方式,展现六部分候病脉象,将病症对应的病因病机,以及病症所属的不同的病脉做出归纳。课题意欲从中抽取李中梓的脉诊精髓,并将其脉象规律做总结,对李中梓在临床应用的有效的治法方药做出结论,最终形成数据库,此数据库的特色是可以无限量的加入医案记录,以及随时删改记录,可根据医者记录病例方式的需求做相应的灵活性改动,如若是用于记录门诊病例则可以据个人看病模式做修改,例如:不同医者辨病因病机的思路不一样,所描述的辅助语句可以做修改或是增补不足之处,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更改其背景图案,外观上的加以调整,所以此数据库于门诊或是个人的资料处理是非常实用的。然而李中梓医案数据库,可说是集他个人的医疗经验之大成,若是将这医案数据封包锁定,不掺杂其他医案,就可当做一套其个人医疗技术的阅览,若是参照其治疗经验,无论是脉象参考还是用药方向,可以当做是临床治疗依据。课题还有另一项成果是针对他对二十八脉的认知阐述完整的记录,也是经过了设计编排的小程式;本人认为如此一来可详细了解其对于病脉脉象分布的见解以及主证分析。现今对脉象研究有兴趣的爱好者,虽可以仿照濒湖脉学的方式背诵,或对有脉象专着的古代医家比较耳熟能详,但是道上来的医家名也莫过于王叔和、李时珍……等,对于李中梓认识的也许仅停留在他提出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殊不知李中梓也是位脉学专家,本人借此机会将其对二十八脉的阐述录成数据库,对传播和继承脉象诊断略做贡献。(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5-01)
周宁[9](2009)在《《黄帝内经》脉学思想及诊脉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成书于汉代,乃诸多医家集汉以前医学之大成整理编纂而成。《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着作,涵盖了中医思想、诊法、经络、针灸、临床治疗及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是我国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也是能够有效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珍贵文献。《内经》从多方面记载了汉代之前的脉学成就,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经典的脉学文献。由于该书集众家之言与己身,因此《内经》所保存的脉学理论亦是极为丰富的,同时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脉学内容,使中医脉学体系更为充实。《内经》中的脉学理论及部分脉学内容,成为后世医家脉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基础,其中的不少内容至今仍在沿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中的脉学相关内容散见于《素问》、《灵枢》诸篇中,本文通过对《内经》中有关脉学的原文进行梳理、摘录及分析,从脉学思想、诊脉方法、诊脉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及《内经》脉学对后世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基本呈现《内经》脉学的丰富内容。其一,在《内经》丰富的中医理论体系基础上,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阴阳学说为纲领的脉学理论体系。这些脉学思想贯穿于《内经》丰富的脉学内容之中,成为后世医家脉学思想的渊源。其二,《内经》脉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便是将诊脉方法初步规范到诊脉动的范围。这一时期的脉诊以多种方法并存为特征,如十二经遍诊法、叁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虚里诊法、手少阴诊法等,每种脉法各具优势,故临证中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由于《内经》记载的诊脉方法是汉代以前不同时期的诊法,因此由遍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的过渡反映了诊脉方法的发展和进步。《内经》中各种诊法并存,丰富了中医脉学体系。其叁,《内经》还详细论述了脉法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脉象、主病及诊脉注意事项等。《内经》根据脉中有无胃气大致将脉象分为平脉、病脉、真脏脉叁部分,不同脉象意义各有不同。后世在继承和发展《内经》病脉脉象的基础上,将脉象作为是判断疾病性质、预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另外,有关诊脉时间、诊脉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一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其四,后世医家的脉学发展实质上是对《内经》脉学的继承并发展,如《难经》的诊脉“独取寸口”说,《伤寒杂病论》辨脉以阴阳为纲,《脉经》、《濒湖脉学》等脉学专着对脉学的补充和发展,基本完善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体系。本课题对《内经》脉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汉以前脉学成就。通过对脉学思想进行总结,并将其中的诊脉方法及脉学具体内容加以归纳,使《内经》脉学研究更加系统化,为更好的了解《内经》脉学全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9-03-01)
张志枫,颜新[10](2001)在《疑“经”辨“伪” “托古”开新——廖平“脉学”学术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晚清学者廖平“脉学”着作的考察和研究 ,认为廖平“脉学”思想尽管是以《内经》为价值取向 ,对《难经》倡导诊脉“独取寸口”的学说提出挑战而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但他敢于对中医“脉学”经典着作“疑经辨伪”的精神和方法 ,反映出他谋求中医脉学创新、发展的愿望和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 ,其对推动中医脉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期刊2001年10期)
脉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国名老中医谭异伦教授以传统脉诊为基础,40年来潜心脉学,提出叁部分阴阳、左右分气血、治疗分主次来诊察疾病的学术观点,对脉诊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在近几年时间里有幸随侍谭老师身旁,亲得老师脉学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老师诊脉思路及临床运用记述如下,与大家共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宁,廖映烨,王寅,孙艳红.兰茂脉学思想特色探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9
[2].吴辉,张维丽,王帆.谭异伦脉学思想及临床运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李亚飞.同气相求:脉学与音乐学会通的思想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张建伟.《脉学指南》的学术思想探讨[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
[5].马胜,扈培增.扁鹊学派脉学思想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6].吴慧慧,齐向华.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学术思想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3
[7].马胜,扈培增,刘世伟.扁鹊学派脉学思想浅探[C].第二届国际中医原创思维与扁鹊脉法论坛论文集.2013
[8].邹易良.李中梓脉学思想及其数据库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9].周宁.《黄帝内经》脉学思想及诊脉技术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
[10].张志枫,颜新.疑“经”辨“伪”“托古”开新——廖平“脉学”学术思想探析[J].江苏中医.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