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试论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论文文献综述)

马冰冰[1](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较长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其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曾是我国重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推动我国重工业化发展做出重大历史性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经济增长缓慢,增速下降、效益低下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伴随较严重的人口外流问题。工业结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且伴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各行业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分析其工业结构调整过程,并对调整过程中存有的问题以及工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特征进行总结,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提供解释依据,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测算了东北老工业基地2006-2016年工业各细分行业的产值变动情况及工业合理化指标,分析了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并总结其工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工业调整过程中工业合理化程度与高级化程度较低,高技术行业发展速度缓慢。其次,分析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发生的变化,对地区整体就业、三个省份就业状况以及分行业就业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再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得出区域内部工业行业对就业吸纳能力不高的结果。最后,在工业合理化主要指标基础上,选取工业总产值、行业企业数量、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影响就业的因素,建立面板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工业就业总量在经历放缓的过渡趋势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工业结构调整不断加深,工业调整与就业关系整体呈现负相关,在区域内表现为挤出就业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劳动吸纳能力;加大劳动力素质培训,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褚诗婷[2](2020)在《人口老龄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经济发展正经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阶段,以粗放式发展为特征、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对于工业生产方式转换、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老化,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0—15岁人口,比重达到17.9%,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4%。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结构老化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工业结构升级影响路径,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进行的讨论较少,更缺乏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进行的深入探究。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探究在面临劳动力老化和短缺状况下工业结构升级路径,并分别从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角度进行应对机制研究。本文首先对人口老龄化和工业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归纳整理发现,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较为丰富,而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较少。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主要集中于劳动供给、消费、储蓄和政府负担四个方面。结合本研究主题,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拟从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角度展开应对机制分析分析。因此,理论分析方面主要了介绍人口转变理论、工业结构升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政府行为理论。现状分析部分,借助人口老龄化率、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分析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本文选取工业结构升级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构造工业结构升级指数衡量工业结构升级水平,并探究人口老龄化和工业结构升级的演变规律。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生产面临着劳动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为此分别从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角度出发,选取相应指标检验人力资本效应和政策效应的影响水平。在人口老龄化与工业结构升级关系定性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基础上,综合使用面板OLS模型、系统GM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借助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分别对人力资本投资、政府干预机制进行检验。本研究旨在通过描述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其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水平和路径,结合数据和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以及劳动力供给传导机制,同时,从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角度探究劳动力补偿机制,并结合理论和实证探究结论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工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效应”和“政策效应”的有效发挥提供可行建议。本文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人口与工业结构升级理论分析、人口老龄化和工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以及政策建议等六个部分。经现状分析、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老龄化对工业结构升级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中,除城镇化外,工业结构升级滞后一期、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工业结构升级均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在劳动力供给中介传导机制成立的基础上,借助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对劳动力补偿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推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工业结构升级,政府干预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调节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丽萍[3](2020)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工业结构优化水平是判断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通过资源消耗、牺牲环境、依靠投资和出口实现的粗放型增长已成为过去式。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工业省份,甘肃工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相比,还存在资源依赖、生态环境破坏、工业结构低度化、工业结构重型化等问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甘肃省如何按照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获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旨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甘肃工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描述了甘肃工业发展的历程,发展现状,工业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本章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对2008-2017年甘肃工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纵向分析,其次将其与西部其他省区做横向比较分析,从而找出甘肃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西部地区的差距。第五章是基于前面几章的分析而提出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路径。第六章是基于以上分析而得出的主要结论。

陈璐[4](2019)在《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内外部环境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全国经济发展。近年来,扬州市的经济实力虽然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全面依旧是主要矛盾,长期留存的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扬州市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扬州市实现转型升级,自我超越的关键时刻。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作为当今扬州市经济建设的主题,其在新常态下的调整更是迫在眉睫。研究两者之间的发展特征和现状,推动扬州市工业结构演进和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改善两者互动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回顾已有文献,界定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两者的互动机制理论分析。其次对扬州市的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现状进行阐述,判断扬州现有工业主导产业,并确定两者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构建,采用熵值法和加权求和法对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各工业主导产业指标独立运算,分别计算两者的综合指数,利用耦合度模型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等对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本文发现:(1)2006-2017年间扬州市工业结构和各工业主导产业的综合指数均处于下降状态,发展受到限制。(2)两者间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逐年下降,且协调度由初级协调转为中度失调状态。两者间互动关系逐渐变弱。说明供给侧改革初有成效,传统产业发展受限,新兴产业兴起,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开始转型,进入工业结构调整的过渡期。两者间耦合协调度不断下跌,互动协调性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均受限制,传统的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严重抑制扬州市经济发展。根据进一步检验发现:(1)扬州市采矿业、电力热力制造业产值、就业结构占比与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均存在正向显着相关关系,制造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对工业主导产业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2)就业结构指数和产值结构指数是工业主导产业综合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但反向不具有这种关系。表明扬州市工业结构演进推动了工业主导产业发展,但是未能说明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对工业结构演进有推动作用。主要原因是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处于转型初期,各工业主导产业缺乏竞争力,所以未产生推动作用。因此扬州市应从鼓励技术创新,完善要素市场方面,推动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整两者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扬州市经济发展。

娄永强[5](2019)在《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FDI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关心的重点,研究成果较多,但专门研究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较少。然而工业部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工业部门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分工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最直接的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工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因此研究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将我国工业部门划分为传统工业部门和高技术产业部门,用高技术产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衡量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来说,我国吸引利用外资弥补资金缺口的目的越来越弱,对高技术的FDI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我国国内的工业结构调整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新时期,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技术FDI的流入能够为更多的溢出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发现,FDI溢出效应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争议,既有肯定FDI正向溢出效应的,也有否定FDI正向溢出效应的,因此需要对FDI溢出效应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为了研究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梳理——机制分析——现状分析——实证检验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中,本文对FDI溢出效应和工业结构升级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未能对高技术FDI溢出效应进行针对性研究,以此引出本文研究方向;其次基于已有的研究,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然后对我国工业领域利用FDI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中自变量选取我国工业外商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工业总的销售收入比值来衡量FDI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途径产生的溢出效应,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对我国整体工业结构升级和各个地区工业结构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的影响,但在东中西部地区研究中结果存在很大不同,FDI溢出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呈现显着状态,在中西部地区不存在显着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在引进大量FDI的过程中,就如何提高工业结构升级、如何使中西部地区工业良性发展而提出了以下的政策建议:(1)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2)平衡东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3)东中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吸引高技术的外商直接投资;(4)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促进市场竞争。

冀晓宁[6](2019)在《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同维度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整体规模有了极大的提升。传统的要素驱动增长方式虽然保证了我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使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处于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差、附加值较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新常态,国家强调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助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推手;加强环境规制,以改善环境现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工业生产活动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从工业生产部门切入,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的方向及存在的不足,随后归纳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解释了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系统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工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下文进行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对当前工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最后利用2006-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回归,探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尚未实现技术密集型主导;(2)全国总体来看,技术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于资本密集型劳动生产率,导致生产要素不能自发流向技术密集型产业;(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已突破拐点,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4)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提升;(5)环境规制对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结构的演进,但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整体来看,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促进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孙东亚[7](2019)在《新兴产业驱动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意识到技术创新是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纷纷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新兴产业的培育上来,全球正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经济转型时期,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科技创新全球化和产业形态国际化大浪潮,我国做出了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战略选择,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与此同时,我国传统产业结构亟需升级。因此,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面临新兴产业培育扶植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双重任务”,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以及全球产业竞争的格局共同决定了要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这一“双重任务”。本文首先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作用最明显的生产要素视角、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社会分工理论和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四个方面,对新兴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归纳和阐述,奠定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在产业结构健康升级的同时,应当积极借鉴美国和日韩等国成功经验,在尊重市场自由的前提下发挥产业引导作用,从而达到市场需求、技术支持和政策制度的有机平衡;其次,在对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目前国内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重庆市这五个省市工业结构调整经验,总结出新兴产业对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利用收集到的1995-2016年辽宁省工业结构指标、199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全部数据、其他部分有关数据,从新兴产业视角总结归纳出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发展问题;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缓慢、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高科技产业(主要是新兴产业)的占比不仅较低,而且近年来占比还有所下降,不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学规律;(2)从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目标的相互依存关系上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是制定新的辽宁省发展目标的基础,也是形成新的辽宁省发展动力的过程,更是辽宁省长期经济增速的保证;(3)政府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应遵守由市场选择的原则,应当尽可能减少由政府部门来确定“高科技”、“新兴产业”的所谓标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应当是市场主导产业结构、政府辅助的良性发展趋势。

陈波[8](2018)在《房价对城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房价也在不断攀升,房价的持续上涨导致各行业的成本上升,也使得社会财富分配差距拉大。同时“中国制造”也面临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面对房价不断上涨的事实,本文探讨了房价变动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试图为区域间产业政策调整做出一定的分析。本文首先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探讨房价影响工业结构变动的传导机制,并通过分析资本在工业领域的相对流动,进而得出房价对工业部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生产要素相对占有程度影响的现实性。然后通过收集我国36个城市41个行业十年间的数据样本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并以相对产值,相对就业人数等指标来分析房价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影响,进行全样本的实证分析。而后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将东、西部城市划分出来,分别建立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探讨房价对不同区域工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样本的分析中,当期房价与滞后期房价对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存在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住房价格在当期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有抑制作用,而滞后期房价均对其有促进作用,并且滞后一期比滞后二期促进作用更大;当期房价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有促进作用,而滞后期房价均对其有抑制作用,并且滞后一期比滞后二期的抑制作用要更弱一些。根据本文分析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房价的敏感程度更低,因此在初期高房价对其有促进作用;随着房价的上升,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会在滞后期对其有促进作用。对分区域的分析可以看出,房价的上升,使得东西部的工业结构发生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东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

朱东波[9](2018)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为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某种程度上,以要素投入增加为特点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等。学术界、舆论界等开始出现工业“劣质产业论”、“地位下降论”等观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探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经济”选定为研究视角,以“结构转型”为关键词,在透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进行阶段性判断,并探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发展路径、环境规制路径等。随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再分析,提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根源于结构失衡;从绿色经济的视角证实当前中国工业仍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等是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在于促进工业朝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总结来说,本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国际借鉴——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行文,注意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回答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毛培[10](2018)在《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首次提出至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后,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分别对此进行了重申并对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意味着今后三年将成为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入慢车道,各种问题凸显,其中产能过剩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不仅存在于传统行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绊脚石。然而,在我国工业发展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工业投资自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按行业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整体维持在40%左右,大量新增生产能力的持续投入与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密切相关。经济新常态下,工业投资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和“助推器”,更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这一时期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对正处于基本实现工业化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沿着“回顾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当前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产能过剩的测算与分析→工业投资总量、结构、效率和红利分析→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优化作用分析”的主线深入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问题。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工业化”、“产能”和“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叙述,之后从工业结构演变、产能过剩成因和投资三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评析。第三章,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本章对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业化进程,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和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并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发展外在表现的突出特征——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重点描述,为下文研究的展开起到了铺垫作用。第四章,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与实证分析。本章主要由产能利用率的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两部分构成。在测算部分,首先对现有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之后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5年我国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在实证分析部分,同样从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进行考察,其中31省市部分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分析;当从工业部门角度进行分析时,考虑到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在2011年第三次修订的情况,此处研究范围选取2012—2015年,同时与31省市部分模型选取不同,此处根据产能利用率的数据特征基于面板Tobit模型展开,考察这一时期我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的效率与红利分析。依据前文结论,本章深入研究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化发展作用的动态变化,内容主要涉及总量、结构、效率和红利四个方面,其中重点对工业投资的效率和红利进行分析。总量方面考察了1953—2016年我国工业投资总量、比重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构方面主要从区域构成(东、中、西部地区)、行业集中度(高技术产业、代表性重工业占比)和资金构成角度展开分析;效率方面基于弹性和边际的计算方法主要从工业投资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就业)和环境系数(能耗、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角度进行分析;红利方面基于偏离份额法从三大产业和分省市角度分析工业投资流动对我国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第六章,中国工业投资与工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在前文对产能过剩和工业投资特征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重点考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动态变化,主要从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指标构建计算2008—2016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之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这一时期工业投资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此处同时探讨了工业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理。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依据相关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以下三处:(1)较为全面的分析了2010年以来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具体程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有关于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算多集中在1978—2011年,且多是单一的从省市或工业部门角度进行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仍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测算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时将时间范围选为2010—2015年,并且分别从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进行研究。此外,众多研究将这一时期产能过剩的形成与过度投资联系在一起,认为过度投资是导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但也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结论和观点进行陈述,缺少对工业投资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考察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投资展开分析,保证了分析的完整性。(2)详细考察了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发展、就业拉动、环境改善以及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作用的动态变化。其中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部分从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角度出发,现有文献关于资本红利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涉及2008年以后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的研究补充和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3)详细考察了2008年以来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工业投资影响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多是考察投资对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的影响,考察工业结构优化的文献仍然较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工业发展开始降速,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考察这一时期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对我国当前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2015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的产能过剩密切相关。从分省市的角度来看,除个别地区外,这一时期我国大多数地区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中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状况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状况最差,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从31省市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水平来看,相较2010年的71.58%,2015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为79.92%,上涨了11.65%,呈逐渐改善趋势。从工业部门角度来看,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工业部门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状况优于采矿业与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部门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水平来看,相较2010年的61.51%,2015年的部门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为69.55%,上升了13.07%,改善趋势明显,但仍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对我国31省市和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能利用率显着负相关,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将会降低产能利用率,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1986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投资比例整体维持在50—60%之间,中部地区在23—36%之间,西部地区仅占12—18%,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力度有待加强;1954—2015年工业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率呈下降趋势,1985—2015年能耗系数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5年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系数的下降趋势表现明显,说明我国工业投资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降低;1994—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资本流动的红利效应不明显,静态效应对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负值居多,22年时间里只有6年出现结构红利现象,这一时期工业资本生产率增长率的主要来源是各地区工业的内部增长效应。(3)2008—2016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加剧,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较高,产能过剩现象与这一时期的工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显着正相关,工业投资的增加将使工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加剧;2008—2015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显着正相关,即工业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地区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提高。在得到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化解产能过剩和优化工业投资的政策建议,一是提倡发展优质产能,从供给方面去除无效、低效产能,同时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产能“走出去”经营模式;二是推进工业投资端供给侧改革,注重工业投资的“公平”、“绿色投入”、“技术创新”和“适度”原则;三是加快体制改革进程,特别是政绩考核、国有企业和融资体制改革,同时要强化政府的精准调控能力,进而降低宏观调控风险;四是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投资结构优化。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二、试论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相关文献综述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二、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就业影响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就业影响的理论概述
    (三)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机制分析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特征分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分析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演变特征分析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问题分析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数据说明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2)人口老龄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研究综述
        一、人口老龄化率影响因素研究
        二、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
    第二节 工业结构升级研究综述
        一、工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测度
        二、工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的工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
    第四节 简要评述
第三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工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第二节 工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工业结构升级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人口老龄化和工业结构升级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人口老龄化
        二、工业结构升级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工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
        一、劳动力供给传导机制
        二、人力资本机制
        三、政府干预机制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影响工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模型介绍
        二、变量及数据说明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数据平稳性检验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工业结构升级效应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传导机制检验
    第四节 劳动力补偿机制检验
        一、人力资本中介效应检验
        二、政府干预调节效应检验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重点与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2.1.2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基础
        2.2.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基础
    2.3 高质量发展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2.3.1 高质量发展是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2.3.2 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措施
第三章 甘肃省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3.1 发展历程
        3.1.1 工业体系形成时期(1949年-1957年)
        3.1.2 工业快速发展时期(1958年-1978年)
        3.1.3 工业调整与充实时期(1979年-1999年)
        3.1.4 工业结构优化时期(2000年—至今)
    3.2 发展现状
        3.2.1 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3.2.2 分行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3.3 工业产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3.1 工业产业结构特征
        3.3.2 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测度分析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4.1.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方法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测度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4.2.3 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4.2.4 甘肃与西部十个省区工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比较
        4.2.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5.1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
        5.1.1 平衡轻重工业比例,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5.1.2 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搞活非公有制经济
        5.1.3 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
        5.1.4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
    5.2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
        5.2.1 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
        5.2.2 推进工业信息化、智能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5.3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高效化的路径
    5.4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绿色化的路径
    5.5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创新化的路径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业结构
        2.1.2 工业结构演进
        2.1.3 工业主导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升级理论
        2.2.3 协同发展理论
3. 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机理分析
    3.1 工业结构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3.1.1 工业结构的要素禀赋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
        3.1.2 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
        3.1.3 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
    3.2 工业主导产业对工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2.1 工业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3.2.2 工业主导产业的要素流动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3.2.3 工业主导产业的产品供给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3.3 小结
4. 扬州市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描述性分析
    4.1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变迁及现状
        4.1.1 扬州市工业结构变迁
        4.1.2 扬州市工业结构现状
    4.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变迁及现状
        4.2.1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变迁
        4.2.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现状
    4.3 小结
5. 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度与分析
    5.1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5.1.1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5.1.2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5.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测度与分析
        5.2.1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5.2.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测度与分析
    5.3 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度与分析
        5.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5.3.2 耦合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VAR模型的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6.1 VAR模型设定
        6.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1.2 模型设定
    6.2 实证分析
        6.2.1 相关性分析
        6.2.2 平稳性检验
        6.2.3 VAR模型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要素市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7.2.2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培育新型主导产业
        7.2.3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主导产业辐射作用
        7.2.4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和创新点
    四、文章结构
第一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FDI
        二、工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升级
        三、溢出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
    第二节 基础性理论
        一、FDI相关理论
        二、工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本文切入点
        一、FDI溢出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二、工业结构升级相关研究综述
        三、述评及本文切入点
第二章 FDI溢出效应对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FDI溢出过程及基础
        一、FDI溢出过程
        二、FDI溢出效应的基础
    第二节 FDI溢出效应对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路径
        一、示范效应
        二、竞争效应
        三、人员流动
        四、前向关联
        五、后向关联
第三章 我国工业FDI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利用FDI的总量分析
        一、我国利用FDI的历程
        二、我国FDI的产业分布
    第二节 我国工业FDI现状
        一、工业FDI投资总量及趋势
        二、分地区的工业FDI投资现状
第四章 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
        三、模型设定
    第二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结果及分析
        二、不同地区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结束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同维度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0.2.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0.2.3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0.2.4 研究评述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0.4.1 可能的创新点
        0.4.2 存在的不足
1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1.1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1.1.1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描述
        1.1.2 基于演进规律的工业结构高度化内涵界定
    1.2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理论
        1.2.1 传统经济学观点
        1.2.2 波特假说
    1.3 作用机制分析
        1.3.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1.3.2 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
        1.3.3 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
        1.3.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工业结构高度化三者关系
2 工业结构、创新与环境规制的描述性分析
    2.1 工业环境规制现状描述性分析
        2.1.1 工业环境治理投入
        2.1.2 工业环境治理效果
    2.2 工业技术创新现状描述性分析
        2.2.1 技术创新投入
        2.2.2 技术创新产出
    2.3 工业结构高度化现状描述性分析
        2.3.1 工业比例结构
        2.3.2 工业劳动生产率
    2.4 本章小结
3 实证研究
    3.1 模型构建
        3.1.1 影响因素分析
        3.1.2 理论模型设定
    3.2 变量选取
        3.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3.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3.2.3 中介变量的选取
        3.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3.3 实证分析
        3.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3.3.2 模型分析一——纯结构演进视角
        3.3.3 模型分析二——纯产业效率视角
        3.3.4 模型分析三——结构演进与产业效率综合视角
4 结论建议
    4.1 研究结论
        4.1.1 我国工业尚未实现以技术密集型主导
        4.1.2 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反向差异
        4.1.3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已处于“U”型曲线右侧
        4.1.4 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提升
        4.1.5 环境规制对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差异
    4.2 政策建议
        4.2.1 政策支持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自我投入并重,克服效率反向差异导致的工业结构演进阻力
        4.2.2 创新体制机制以有效引导企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工业技术资本水平不断提升
        4.2.3 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及结构高度化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兴产业驱动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新兴产业
        1.2.2 产业结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收集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新兴产业的含义及分类
        2.1.1 新兴产业的含义
        2.1.2 新兴产业的部门划定
    2.2 产业结构演变
        2.2.1 产业结构
        2.2.2 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3 新兴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
    3.1 新兴产业驱动产业机构升级内在机制
        3.1.1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影响机制
        3.1.2 基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影响机制
        3.1.3 基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影响机制
        3.1.4 基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影响机制
    3.2 新兴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政府机制
        3.2.1 政策支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3.2.2 资金投入是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力量来源
        3.2.3 政府对市场缺口激励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4 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4.1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纵向分析
        4.1.1 指标的确定和数据的收集
        4.1.2 关键时间节点的辽宁省工业结构的变迁
        4.1.3 辽宁省支柱工业行业的发展
        4.1.41995 -2016 年辽宁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4.2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横向比较
        4.2.1 对标省市的产业结构概况
        4.2.2 1995 -2015 年五省市工业结构发展状况
        4.2.3 辽宁省与其他五省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对比分析
        4.2.4 辽宁省与其他五省市高技术产业对比
    4.3 实证小结
5 实证结果与对策建议
    5.1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导模式
        5.1.1 倾向于以历史惯例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5.1.2 倾向于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但对知识资源禀赋重视不足
        5.1.3 倾向于产业结构的渐进性改进而非突破性变革
    5.2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政策建议
        5.2.1 建立新兴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思路
        5.2.2 建立新兴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模式
        5.2.3 优化培育新兴产业的支撑体系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房价对城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 房地产价格
        1.4.2 劳动密集型行业
        1.4.3 资本密集型行业
        1.4.4 工业结构调整
        1.4.5 资本相对流动系数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移
        2.1.1 产业转移的概念研究
        2.1.2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2.1.3 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
        2.1.4 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2.2 产业升级
        2.2.1 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产业升级的动因
    2.3 房地产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2.3.1 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2.3.2 房地产业发展对消费和投资的挤出效应
        2.3.3 房价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与小结
第三章 房价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3.1 房价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
    3.2 房价变动对工业结构变动的传导机制分析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相关指标的选择
    4.2 计量模型选择
    4.3 计量结果与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房价水平对工业结构影响的全样本面板数据分析
    4.4 房价水平对工业结构影响的分区域面板数据分析
        4.4.1 房价水平对东部地区工业结构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4.4.2 房价水平对中部地区工业结构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4.4.3 房价水平对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4.5 房价变动对工业业部门资本相对流动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关系分析
        二、工业绿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主要创新及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概要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机制
    第一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工业绿色转型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规律分析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绿色经济视角下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视角
        一、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
        二、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一、马克思两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二、马克思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第三节 基于四部门模型的中国工业结构问题分析
        一、对“总供求均衡”的分析
        二、基于“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的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经济视角下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估计方法介绍
        三、核心指标设计
        四、空间相关性分析
        五、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工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三、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进一步的考察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二、经济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证探究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一、金融发展作用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
        二、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研发效应与外资效应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
        二、变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核算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纵横向拉开档次”计算过程说明如下
第六章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变量指标设计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及交互项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的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业空心化”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工业空心化”的典型特征
        一、“工业空心化”的内涵与界定
        二、“工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工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中国“工业空心化”问题与工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中国“工业空心化”的阶段性判断与分析
        二、中国“工业空心化”对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发达国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分析
        二、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
        二、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10)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主要创新
        1.6.4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工业化概念界定
        2.1.2 产能相关理论
        2.1.3 投资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工业结构演变相关文献研究
        2.2.2 产能过剩成因相关文献研究
        2.2.3 投资相关文献研究
    2.3 文献述评
    2.4 当前中国产能过剩形成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3章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3.1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
    3.2 新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3.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道路(1949—1978 年)
        3.2.2 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工业化道路(1978—2010 年)
        3.2.3 2010 年后的工业化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与实证分析
    4.1 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介绍
        4.1.1 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概述
        4.1.2 国内相关研究
    4.2 数据包络分析法与超效率DEA
        4.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2.2 超效率DEA模型
    4.3 中国31 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
        4.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3.2 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
    4.4 中国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测算
        4.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4.2 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
        4.4.3 国际比较
    4.5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1 各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2 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3 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的效率与红利分析
    5.1 工业投资的总量及结构变化
        5.1.1 工业投资总量变化
        5.1.2 工业投资结构变化
    5.2 工业投资效率分析
        5.2.1 工业投资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5.2.2 工业投资的环境系数
    5.3 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分析
        5.3.1 “结构红利假说”的国内外研究
        5.3.2 “偏离份额法”介绍
        5.3.3 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测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工业投资与工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6.1 工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指标选取
    6.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6.2.1 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测算
        6.2.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证分析
    6.3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6.3.1 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测算
        6.3.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证分析
    6.4 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
    6.5 关于工业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作用机理的探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发展优质产能,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7.2.2 推进工业投资端供给侧改革
        7.2.3 加快体制改革进程,强化政府的精准调控能力
        7.2.4 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投资结构优化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试论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研究[D]. 马冰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人口老龄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褚诗婷.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王丽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4]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研究[D]. 陈璐. 扬州大学, 2019(01)
  • [5]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娄永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同维度的实证检验[D]. 冀晓宁. 辽宁大学, 2019(01)
  • [7]新兴产业驱动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孙东亚.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1)
  • [8]房价对城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D]. 陈波. 厦门大学, 2018(02)
  •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D]. 朱东波. 厦门大学, 2018(12)
  • [10]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D]. 毛培.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