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囊疾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胆囊穿孔,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症,胆囊造瘘术
胆囊疾患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军[1](2018)在《胆囊疾患多 读懂益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原因主要有叁:1.由胆囊管梗阻引起的。其中80-90%是由于胆囊结石梗阻引发,也可因胆道蛔虫、胆囊肿瘤、扭转、狭窄等非结石原因引起。胆囊管梗阻后,存留在胆囊内的胆汁浓缩,(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期刊2018年09期)
吴奕军,黄田富,沙华军,尉迟敏[2](2014)在《胆囊疾患与大肠癌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胆囊疾患与大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大肠癌患者220例(大肠癌组)、胃癌患者260例(胃癌组),比较2组的胆囊疾患发病率;对大肠癌组中胆囊疾患的性别、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大肠癌组胆囊疾患发病率明显高于胃癌组(χ2=7.24,P=0.0073);2大肠癌组27例胆囊疾患中男性占44.4%,女性占55.6%;3大肠癌组27例胆囊疾患中<60岁者占25.9%,≥60岁占74.1%。[结论]胆囊疾患是大肠癌发病高危因素,胆囊疾患引发大肠癌在性别上无明显相关、但高年龄段具有相对危险性。(本文来源于《临床消化病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周涛,王志刚,李云[3](2011)在《大肠癌与胆囊疾患相关性回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8年以来胆囊结石或胆囊切除术是否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二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一直是外科学中争论的问题。Ekbom等首次报道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可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1],但相反的报道也存在,可能与各研究中大肠癌的诊断时间、(本文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江克翔[4](2011)在《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患者行LC(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手术(对照组)的34例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34例均成功完成了LC,无中转开腹;5例(14.7%)出现并发症,其中Child Pugh B级1例,C级4例;治愈32例(94.1%),死亡2例(5.9%),均为Child Pugh C级。对照组32例成功完成开腹手术,8例(23.5%)出现并发症,其中Child Pugh B级2例,C级6例。治愈28例(82.4%);死亡6例(17.6%),均为Child Pugh C级。结论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LC术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肝功能Child Pugh A级及B级者较为安全,C级风险较大,LC术只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1年12期)
王斐[5](2011)在《胆囊疾患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探讨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胆囊结石和结直肠息肉都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式之一。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已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结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已经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但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一直未受到重视,因此结直肠息肉病人的定期随访已经被提到防治早期大肠癌的高度上。目的:通过研究部分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胆囊疾患(胆囊结石、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是否存在相关性,并运用相关中医理论对其中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进行体质分型,为临床上对有胆囊疾患的患者及早发现结直肠息肉并行内镜下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以及为结直肠息肉的防治提供中医体质学调养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03月期间于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门诊及病房行肠镜检查的部分患者400例,经结肠镜检查排除炎症性肠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388例,根据既往有无胆囊疾患分为胆囊疾患组(n=82)和对照组(n=306),对两组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息肉表现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此外,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上述病例中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的患者74例进行体质辨识,以上均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胆囊疾患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2.7%对2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36,p=0.01<0.05)。两组患者息肉的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但胆囊切除患者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危险显着高于对照组(OR=2.729,P=0.028<0.05)。此外调查还发现,腺瘤性大肠息肉的常见体质类型有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平和质、特禀质九种类型,其中痰湿质有31人,占41.89%;湿热质有25人,占33.78%;血瘀质有4人,占5.41%;气郁质有3人,占4.05%;气虚质有2人,占2.70%;阳虚质有7人,占9.46%;阴虚质有0人;平和质有1人,占1.35%;特禀质1人,占1.35%;平和质1人,占1.35%。结论:1.伴有胆囊疾患的患者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与是否行胆囊切除并没有必然联系;2.胆囊切除术后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是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4.在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常见体质类型中,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约占发病人数的80%。5.因此重视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筛查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3-30)
范澍,刘佳新,陈学金[6](2009)在《老年人良性胆囊疾患的个体化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人良性胆囊疾患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8年10月132例60岁以上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不同情况下采取的个体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32例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LC)115例,5例中转开腹,直接开腹(OC)12例,胆囊造瘘5例,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对老年良性胆囊疾患患者,术前全面掌握全身各器官功能情况,结合胆囊局部的病变性质综合分析,采取个体化方案治疗,可达到安全、微创的最佳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09年29期)
徐艺可,张风兰,冯涛,李晋,王云海[7](2009)在《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和结直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有研究报道胆囊切除后更易发生结直肠癌,但关于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尚无定论。本研究对中国人群中胆囊疾患包括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旨在了解中国人群中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并定量计算关联性的大小。方法:基于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规范(MOOSE声明)进行研究及撰写。计算机检索有关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已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原始数据,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经Meta分析发现胆囊疾患、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均与结直肠癌相关;比值比分别为3.00(2.30~3.91)、2.85(2.13~3.81)、2.68(1.93~3.72)。对患者性别和发病部位的亚组进行分析,除了男性亚组分析中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无明显关系以外,其余亚组分析显示二者关系仍然显着。结论: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可能与结直肠癌相关。(本文来源于《癌症》期刊2009年07期)
徐艺可[8](2009)在《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和结直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拟对中国人群中胆囊疾患包括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后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方法:本文基于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规范(MOOSE声明)进行研究及撰写。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光盘版CBMdisk(1980~2008.6);中国知网CNKI旗下的期刊数据库(1980~2008)、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1979~2008)、重要报纸数据库(1979~2008)、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1979~2008);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旗下的数字化期刊数据库(1982~2008)、学位论文数据库(1982~2008)、会议论文数据库(1982~2008);维普资讯旗下的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8);PubMed(1965~2008)。辅以手工检索已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原始数据,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进行合并OR值和95%可信区间的计算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的26篇文献均就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进行探讨;其中18篇文章探讨了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的关系;21篇文章探讨了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纳入文献的质量介于1到6分之间。经Meta分析发现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比值比为3.00,95%可信区间为(2.30~3.91),胆囊切除和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比值比分别为2.85及2.68。对性别和肿瘤部位的亚组分析发现,除了男性亚组分析中胆囊疾患和结直肠癌无明显关系以外,其余亚组分析显示二者联系仍然显着。结论:对于中国人群,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相关。但由于纳入原始文献的质量原因,这种联系不排除是由于偏倚所造成。(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李厚谊,张培新[9](2008)在《78例合并矽肺胆囊疾患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矽肺病人胆囊疾患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78例各期矽肺急慢性胆囊疾患病人外科处理总结分析。结果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术66例,急诊开腹大部胆囊切除6例,急诊胆囊造瘘术6例。术后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2.56%。结论加强矽肺病人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是降低矽肺病人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地方病通报》期刊2008年05期)
胡正晖,田景全,何芳,袁绚丽[10](2007)在《十味蒂达胶囊治疗胆囊疾患3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味蒂达胶囊以藏方"八味蒂达"为基础发展而来,首载于《四部医典》,距今已有千余年的临床应用史,治疗胆囊疾病一"赤巴病"具有良好疗效。其采用纯天然藏药经严格配方,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心研究而成,其有疏肝理气、止痛、清热解毒、利胆溶石等作用。近半年来我们对30例胆系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其镇痛、消炎作用显着,并具有一定(本文来源于《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胆囊疾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胆囊疾患与大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大肠癌患者220例(大肠癌组)、胃癌患者260例(胃癌组),比较2组的胆囊疾患发病率;对大肠癌组中胆囊疾患的性别、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大肠癌组胆囊疾患发病率明显高于胃癌组(χ2=7.24,P=0.0073);2大肠癌组27例胆囊疾患中男性占44.4%,女性占55.6%;3大肠癌组27例胆囊疾患中<60岁者占25.9%,≥60岁占74.1%。[结论]胆囊疾患是大肠癌发病高危因素,胆囊疾患引发大肠癌在性别上无明显相关、但高年龄段具有相对危险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囊疾患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洪军.胆囊疾患多读懂益预防[J].中国老年.2018
[2].吴奕军,黄田富,沙华军,尉迟敏.胆囊疾患与大肠癌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
[3].周涛,王志刚,李云.大肠癌与胆囊疾患相关性回顾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
[4].江克翔.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
[5].王斐.胆囊疾患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探讨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6].范澍,刘佳新,陈学金.老年人良性胆囊疾患的个体化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9
[7].徐艺可,张风兰,冯涛,李晋,王云海.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和结直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J].癌症.2009
[8].徐艺可.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和结直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9
[9].李厚谊,张培新.78例合并矽肺胆囊疾患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J].地方病通报.2008
[10].胡正晖,田景全,何芳,袁绚丽.十味蒂达胶囊治疗胆囊疾患30例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