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代尔葡萄论文-于立杰

威代尔葡萄论文-于立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威代尔葡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威代尔,辽宁省,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威代尔葡萄论文文献综述

于立杰[1](2018)在《辽宁营口威代尔葡萄引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威代尔又名维达尔,属于欧美杂交种的白色葡萄品种,为白玉霓和白赛必尔的杂交后代,是加拿大酿制冰葡萄酒的一个地方品种。我国辽宁东北部和吉林省部分地区栽培威代尔,2014年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引进进行栽培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初步认为,威代尔葡萄在熊岳地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试验园基本情况威代尔试验园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熊岳镇位于辽南地(本文来源于《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2018年08期)

赵文东,孙凌俊,蔡明,战吉宬,孟凡荣[2](2014)在《威代尔葡萄连体自然冷冻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辽宁省桓仁县因冬季埋土防寒而造成的威代尔葡萄冷冻与树体分离(离体冻)问题,系统研究了葡萄连体冻(留在树上自然冷冻)的适宜架式和整枝方式、更新修剪方法等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冬季防寒区冰葡萄连体冻应采用篱架栽培、双臂水平形整枝,并实施双株或双蔓更新交替结果;双壁篱架产量高于单壁篱架和V形架,连体自然冷冻后667 m2产量可达669.7 kg;连体自然冷冻与离体自然冷冻方式对葡萄汁及原酒中主要成分影响不大,但连体自然冷冻方式更符合国际冰葡萄生产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2014年06期)

王春梅,郭太君,王军,金太峰[3](2014)在《不同采收期“威代尔”葡萄汁香气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林省集安市栽培的"威代尔"浆果成熟期和冰冻期的葡萄汁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依据GB/T 6041-2002标准,定性定量检测其香气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以期为"威代尔"葡萄栽培和冰葡萄酒酿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成熟期葡萄汁中检测到27种香气成分,其中香气成分的种类以醇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以醇类和醛类较高;在冰冻期葡萄汁中检测到39种香气成分,表明冰冻期葡萄汁的香气成分更为复杂和丰富。在冰冻期葡萄汁中以酯类物质种类最多,其次是醇类、醛类和酮类,相对含量则以醛类和酯类较高。成熟期和冰冻期葡萄汁中均检测到的香气成分有8种,其中糠醛在上述2种葡萄汁中的含量均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金键,张文革,郭太君[4](2013)在《“威代尔”葡萄叶柄内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冰酒葡萄品种‘威代尔’叶柄内N、P、K营养元素在年生长季节内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N的含量在生长期内呈下降的趋势,K的含量出现2次高峰,P的含量则相对平稳。N、P、K含量在盛花后75~115d之间相对稳定,此时期内N:P:K比例约为1:0.43:1.21。(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3年02期)

潘肃,张文革,郭太君[5](2012)在《“威代尔”葡萄单株负载量对浆果品质和枝蔓贮藏营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单株保留8、12、16、20和24个果穗数的试验处理,研究了不同产量指标对冰酒葡萄品种"威代尔"果实品质和枝蔓可溶性糖、淀粉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确定产量指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株留穂数在16~20个、单株负载量3.5~4.4kg、单位面积产量1 330~1 680kg/667m2,有利于提高葡萄浆果品质和枝蔓可溶性糖、淀粉和木质素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2年22期)

郭太君,张文革,潘肃[6](2012)在《施肥对“威代尔”葡萄产量和浆果糖酸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威代尔"葡萄N、P、K单元素和配方施肥的研究,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其产量和浆果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元素施肥中,单施N肥增产幅度最大,钾肥对含糖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N、P、K配方施肥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优于单元素施肥。综合考虑施肥效果和施肥的经济性,在行株距0.75 m×3.0m条件下,"威代尔"葡萄适宜配方施肥量为N 35.6 kg/667m2、P(P2O5)17.8 kg/667m2、K(K2O)47.4 kg/667m2。(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杨晓,李红娟,陈芳,杨丽丽,郑继成[7](2011)在《威代尔葡萄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的合成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酿制冰葡萄酒的主要品种——威代尔葡萄为试材,研究威代尔葡萄果实中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以及合成2-苯乙醇的前体物和中间产物在成熟、后熟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并结合产地气温变化,探讨2-苯乙醇的合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葡萄中2-苯乙醇的合成途径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花后130d,即当地气温骤降后苯丙氨酸含量迅速增加,同时苯乙胺含量迅速降低,2-苯乙醛含量维持在低水平浓度,而2-苯乙醇含量显着提高。由此得出结论:威代尔葡萄后熟期间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的合成源自苯丙氨酸,其中间产物可能为苯乙胺和2-苯乙醛。2-苯乙醇的合成,含量的显着提高与产地气温的骤降有关联。(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陈芳,张晓旭,杨晓,刘翠平,杨丽丽[8](2010)在《威代尔葡萄成熟及后熟过程中游离态萜烯类香气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酿制冰葡萄酒的主要品种——威代尔葡萄为试材,研究威代尔葡萄果实中重要的香气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在成熟、后熟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为掌握、调控冰葡萄酒中的香气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S-SPME-GC/MS对成熟及后熟阶段威代尔葡萄果实中游离态萜烯类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种萜烯类香气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花后120~150 d之间,游离态萜烯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显着,大多数萜烯类香气成分在达到最高含量后,伴随气温的下降而急剧下降。结论:采用HS-SPME-GC/MS有效实现了威代尔葡萄样品中游离态萜烯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检测,8种游离态萜烯类香气成分在果实成熟期得到最大程度的积累,而后熟期其含量普遍下降,这与产地气温的降低有一定的关联。(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李丽[9](2009)在《威代尔葡萄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特征香气-2-苯乙醇形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苯乙醇是一种重要的香气化合物,具有愉悦的果香,蜜香味。2-苯乙醇是威代尔葡萄特征性香气的重要来源。苯丙氨酸作为挥发性酚类物质的合成前体,是葡萄中具有玫瑰和丁香花香的2-苯乙醇的来源。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是2-苯乙醇合成途径中的第一步反应酶,也是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可以通过调控该酶的基因表达来调控2-苯乙醇的合成。本文通过电子拼接,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从葡萄果实中克隆到一条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的片段cDNA,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在威代尔葡萄果实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的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葡萄果实中2-苯乙醇的代谢途径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和理论基础。(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葡萄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片段序列(832 bp)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直接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9-T,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过蓝白斑筛选、小量提取质粒进行鉴定以及基因测序鉴定得到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片段。(2)以成熟和后熟期的威代尔葡萄为材料,采用RT-PCR、HPLC、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方法对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的表达特性及葡萄成熟和后熟期苯丙氨酸及苯乙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RT-PCR的结果显示:AADC片段的转录本的量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威代尔葡萄在成熟和后熟期,积累了大量的前体物苯丙氨酸;HPLC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成熟过程中苯乙胺的含量是不断增加的,进入后熟期后,在花后130天时含量达到最大0.0195mg/kg,之后迅速降低。虽与转录本的变化趋势不太相符,这只是2-苯乙醇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苯乙胺可能于后熟期在其他酶的作用下快速转化为苯乙醛和苯乙醇。(3)不饱和脂肪酸和多胺为逆境响应因子。威代尔葡萄在成熟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花后120天时含量达到最大,最大值为0.195mg/kg,之后含量逐渐降低。在花后160天时含量又达到一个高峰,随后变化缓慢;精胺在威代尔葡萄成熟期含量不断增加,花后110天达到最大值0.058mg/kg,之后含量逐渐降低。亚精胺在整个成熟和后熟期含量整体增加,花后140天含量达到最大值0.113mg/kg,之后急剧下降。(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5-01)

刘翠平[10](2008)在《威代尔葡萄成熟及冰冻过程中萜烯类化合物及其β-葡萄糖苷酶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果实的香气被称为品种香,与发酵香和陈酿香共同构成了葡萄酒的香气和风格。品种香对于葡萄酒中香气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葡萄酒的香味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葡萄的品种芳香成分决定。由于其含有许多标志性、识别性的特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酿酒冰酒的主要品种――威代尔葡萄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质谱(Mass Spectrum-MS)联用技术,对威代尔葡萄在成熟及冰冻过程中的萜烯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并探讨了与其变化直接相关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在葡萄果实中活性的表达;同时,由于威代尔葡萄特殊的生长环境,结合前期实验结果,本文又对威代尔葡萄表皮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论文针对以上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实验通过HS-SPME-GC/MS实验,确定了威代尔葡萄中香气成分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65℃,萃取时间为20min。建立了主要萜烯化合物香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曲线,重复性的变异系数小于10.02%,回收率在85.36%-101.21%,说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2.本实验共检测到11种存在于威代尔葡萄中的萜烯类化合物,大多都具有花香和果香,香叶醇含量相对最高,兼有花香和桃子的味道,是典型的冰酒的香味。这些萜烯类物质随着葡萄果实的不断成熟及冰冻处理,含量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其中花后140天左右大多数萜烯化合物的含量都达到最大值。3.通过对不同采收期的13个威代尔葡萄样品中β一葡萄糖苷酶的酶活进行检测,得出:pH5.6的0.05mol/L乙酸为缓冲液,40℃水浴中精确反应10min后在410nm处测定Abs值,为最佳检测条件。4.通过对花后130天以及花后160天两个时期威代尔葡萄表皮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共筛选出12种能产生β-葡萄糖苷酶的微生物,其中包括6种细菌、6种真菌。通过鉴定,短小芽孢杆菌和镰刀菌的酶活相对较高且有代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5-01)

威代尔葡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辽宁省桓仁县因冬季埋土防寒而造成的威代尔葡萄冷冻与树体分离(离体冻)问题,系统研究了葡萄连体冻(留在树上自然冷冻)的适宜架式和整枝方式、更新修剪方法等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冬季防寒区冰葡萄连体冻应采用篱架栽培、双臂水平形整枝,并实施双株或双蔓更新交替结果;双壁篱架产量高于单壁篱架和V形架,连体自然冷冻后667 m2产量可达669.7 kg;连体自然冷冻与离体自然冷冻方式对葡萄汁及原酒中主要成分影响不大,但连体自然冷冻方式更符合国际冰葡萄生产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威代尔葡萄论文参考文献

[1].于立杰.辽宁营口威代尔葡萄引种观察[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

[2].赵文东,孙凌俊,蔡明,战吉宬,孟凡荣.威代尔葡萄连体自然冷冻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果树.2014

[3].王春梅,郭太君,王军,金太峰.不同采收期“威代尔”葡萄汁香气成分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4

[4].金键,张文革,郭太君.“威代尔”葡萄叶柄内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研究[J].吉林农业.2013

[5].潘肃,张文革,郭太君.“威代尔”葡萄单株负载量对浆果品质和枝蔓贮藏营养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

[6].郭太君,张文革,潘肃.施肥对“威代尔”葡萄产量和浆果糖酸含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

[7].杨晓,李红娟,陈芳,杨丽丽,郑继成.威代尔葡萄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的合成机制探讨[J].中国食品学报.2011

[8].陈芳,张晓旭,杨晓,刘翠平,杨丽丽.威代尔葡萄成熟及后熟过程中游离态萜烯类香气的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0

[9].李丽.威代尔葡萄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特征香气-2-苯乙醇形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10].刘翠平.威代尔葡萄成熟及冰冻过程中萜烯类化合物及其β-葡萄糖苷酶的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  ;  ;  ;  

威代尔葡萄论文-于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