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特性论文-赵鑫玮,陈小鸿

行人特性论文-赵鑫玮,陈小鸿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人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中公园,行人特性,行人路径选择,Logit模型

行人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玮,陈小鸿[1](2019)在《城中公园行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中公园兼具旅游景区和市民活动场所的多重特性,客流成分复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国内和国外行人特性的研究现状,选取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作为研究案例,综合采用人工调查、SP/RP问卷调查、无人机视频拍摄等多种方式,研究城中公园行人特性研究,并建立多项Logit行人入口选择模型与条件Logit行人路径选择模型。研究发现,园区入口选择行为受到行人年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的影响,线路特性(步行距离、步行时间、景点密度、服务设施密度)对行人路径选择影响显着。基于模型对园内高峰期行人流量进行了预测和路网分配,找出潜在拥挤路段,为园内行人组织管理等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提供安全舒适的行人步行环境,提升公共活动品质。(本文来源于《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徐晓达[2](2019)在《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高度处平均风速分布特性及风环境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所造成的局部强风常使行人活动、行走困难,甚至引起行人被吹倒跌伤等安全事故。这是由于气流经过建筑时受到干扰,在近地面局部区域内形成强烈的风速加速现象,不利于行人活动的舒适性及安全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通过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方形、矩形等传统形体高层建筑(低于200m)周边行人高度处风速分布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对于更易引发局部强风的超高层建筑(高于200m)周边风速分布规律的分析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对于锥化、旋转等非传统形体超高层建筑,其周边流场分布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绕流特性,人们对于此类超高层建筑周边风速分布特性尚缺乏系统性的认知,亟待开展相关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风洞实验系统分析了建筑的尺寸参数、形体参数及朝向对其周边行人风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首先,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方形截面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尺寸参数(高度、宽度、尺寸、高宽比)及来流风剖面对其周边行人高度处平均风速的影响;并结合建筑周边流场流动机理分析,对行人风速加速现象产生的物理原因及变化机理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加速现象的产生主要受“Downwash效应”及“Venturi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前者为主导因素;建筑尺寸参数的变化,将导致Downwash效应变化机理不同:一类为建筑周边流场绕流特性的改变(二维绕流主导和叁维绕流主导的相互转变)引起的Downwash效应变化,定义为'Type 1 Downwash效应',另一类为建筑迎风面驻点高度的改变引起的Downwash效应变化,定义为' Type 2 Downwash效应'。2)其次,通过对'Type 1 Downwash效应'及'Type2 Downwash效应'的分析,结合风洞试验所得结果,提出了一系列行人风速预测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尺寸方形截面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特性,为建立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的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3)然后,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相同体积、相同高度条件下,角部修改、旋转、锥化、多边形等40种非传统形体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特性,确定了建筑的形体参数(如切角、旋转角度、投影宽度、建筑边数等)对行人风速分布的影响;并以方形截面建筑为参考,综合对比了不同形体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特性,识别了有利于降低行人风速的建筑形体,为建筑的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发现,圆形、切角、凹角、多边形等无明显尖角截面形状有利于降低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建筑投影宽度,尤其是底部的投影宽度对其周边行人风速分布具有显着影响;综合对比所有参与研究的建筑形体,发现圆形截面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最优,而叁角形截面建筑最差。4)最后,结合北京地区风速风向联合分布信息及Murakami行人风环境评判标准,对不同尺寸的方形建筑及40种不同形体的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环境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建筑周边区域内产生超越阈值风速的概率分布;研究了建筑尺寸参数、形状参数及朝向等重要因素对建筑周边行人风环境评估结果的影响;基于相关性分析,参考上述行人风速预测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行人风环境评估模型,可用于初步判断任意尺寸方形建筑是否需要进行行人风环境评估。(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9-01)

孟琦[3](2019)在《基于社会力的车站交叉行人流特性分析及疏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能大、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及网络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客流增长迅猛,极易导致站内拥堵,严重影响乘客的通行和舒适度。由于城轨车站具有空间封闭、结构复杂等特点,突发事件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疏散乘客,将危及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城轨车站内行人的通行效率和安全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正常及应急条件下行人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制定行人流管控优化方法及应急疏散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城轨车站交叉行人流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以及视野受限下应急疏散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站内交叉行人流的建模、自组织现象演化机理与动态特性的分析问题。考虑行人期望速度、弛豫时间等特征的异质性,建立基于社会力的交叉行人流运动模型,依据行人流基本图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交叉处行人微观运动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宏观自组织条纹现象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交叉角度、流入量对平均速度、速度波动等行人流动态特性的作用效果。然后,研究车站通行瓶颈辨识和交叉行人流运动优化问题。基于调研采集的车站结构、设施布局、行人流线及客流量等实际数据,建立人-车-环境交互作用的城轨车站模型,并基于服务水平分级指标辨识车站通行瓶颈。针对瓶颈交叉区的堵塞现象,提出基于流量控制的行人运动优化方法,给出评价优化效果的定量指标。在交叉通道和站厅场景验证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拥挤程度、提高通行效率。最后,研究视野受限条件下行人运动建模与疏散特性分析问题。考虑烟雾、停电等突发事件下行人感知能力与心理状态的变化,提出基于视野域和从众行为的出口寻找策略和行人运动规则,建立视野受限下行人疏散动力学模型。进而研究站厅场景下可视距离、从众程度和初始密度与平均疏散时间等疏散特性的关系,发现疏散过程中的成组现象以及人群密度的双重作用。图69幅,表16个,参考文献102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丁袁,马健霄,潘义勇[4](2019)在《有无信号控制路段下行人过街眼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反映有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路段行人过街的眼动特性的差异,选取足够且广泛的行人样本,运用眼动仪在2种条件下追踪过街过程中行人的视线状态,对比分析了2种条件下行人在注视区域、注视目标、视负荷方面的眼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平注视区域,无信号控制关注左侧;有信号控制关注中部,占比为63.57%。在垂直注视区域,都明显更关注中部区域,占比60%左右;其次是上下侧。在注视目标上,最受关注的是机动车,无信号控制尤为突出,比例达到了52.36%;有信号控制其次重视信号灯的情况,对于其他非交通目标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在视负荷及受压迫程度上,透过扫视及眨眼的数据,表明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视负荷大,易受到压迫。信号控制能减少一定的视负荷,缓解行人过街紧张状态。(本文来源于《交通信息与安全》期刊2019年02期)

滑姗姗[5](2019)在《地铁站局部行人微观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载客量大、运营速度快等特点,在交通出行方式中的分担率越来越大。在客流高峰期,地铁站行人流量大,行人运动路线交织严重,在各服务设施处易出现拥挤现象,从而产生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组织行人流线,规范行人的运动,在地铁站运营管理和保证乘客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地铁站通道、闸机、站台的行人运动轨迹对行人微观特性进行探索研究,分析行人运动的规律,为交通组织改善提供建议。通道处根据行人运动轨迹对行人横向分布以及横向偏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行人在横向移动上的空间偏好以及活动范围。选取典型的超越行为和对向避让行为,分析行人横向间距、纵向间距、横向偏移、直线行走距离等特征参数,探索超越行为和对向避让行为的主要规律。根据行人在通道运行中的速度变化、行人交织强度、行人横向偏移率构建行人运动受限程度模型,用以评判行人舒适度,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对行人运动状态划分等级,为护栏设置提供依据。闸机处根据行人的运动规律将行人的运动分为多个阶段,重点分析闸机选择阶段和闸机通过阶段行人运动规律。通过对行人横向偏移、纵向行走距离等轨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行人的横向运动特性,行人在闸机的选择上存在偏好性,随着流量的变化趋向于均衡。结合行人通过率和到达率,探索闸机前行人排队影响范围,为对闸机设置数量和闸机布设方式等方面提供优化依据。站台层根据经由不同位置的扶楼梯进入站台的行人在站台层的运动轨迹形式进行分析,探索其不同流线出现的原因。结合行人在乘降区的排队分布情况改进行人候车位置选择模型,根据行人运动规律对行人分布均衡度进行优化。针对行人主要聚集的乘降区排队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站台层障碍物设置情况,将站台候车区分为有限制乘降区和无限制乘降区,根据行人运动状态将排队区分为静态区和动态区,以此对站台宽度进行修正。(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0)

黄妍慧[6](2019)在《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的交叉行人流动态特性模拟和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出行和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需求增加。行人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交叉形式的行人运动造成拥堵的可能性最大。如何减少由于行人交叉形式运动造成的拥堵,保证行人安全出行和舒适的参加各类活动,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交叉行人流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和理论解析研究交叉行人流的动态特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单向(行人只有一个运动方向)交叉行人流模型,系统中放入两类行人,其运动方向相互垂直,采用符合实际生活中行人走行特点的并行更新运动规则。周期边界条件下,模拟发现系统中有且仅有两种状态,自由流状态和阻塞状态。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我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改进平均场方法对自由流态进行数学分析。接着,通过比较模拟仿真与数学解析分析得到的行人流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两种改进的平均场方法的解析结果比简单平均场方法的解析结果更接近仿真的结果,说明这两种改进的平均场方法适用于该模型。(2)实际生活中,行人在走行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常选择向左或向右偏移,绕过障碍。在模型中对应,建立叁向(行人具有叁个运动方向)交叉行人流模型。在周期边界条件下,采用改进的平均场方法计算系统中行人运动速度与密度的关系,解析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吻合,进一步说明了改进的平均场方法适用于并行更新的行人流模型。研究发现系统中行人密度较低时,系统处于自由流相;密度增加到某一区域时,系统处于中间态相,并且出现由两种行人聚集而成的“障碍”带。随着密度的增加,“障碍”带的数目也增加。当系统处于极度拥挤状态时(系统中只有一个空格),空格位置沿着“障碍”带“移动”。(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刘冉冉[7](2019)在《行人立体交通特性及设施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行者的每次出行都是以步行为开始,衔接不同交通方式,最后以步行为结束的,步行是每次出行的必需环节,它是一种重要的短途出行方式,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率有了显着提高,交通枢纽站、购物中心、体育场馆、高档写字楼等大型公共设施越来越多,以及为了缓解人车冲突而设计建设的过街天桥、地下过街通道等立体过街设施也不断增多,行人立体交通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行人立体交通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通过对行人在立体交通上的速度、密度、流量等参数的实地调查统计,总结出行人立体交通行为特性,包括行人在步行楼梯上的自由速度分布、叁参数模型以及行人在自动扶梯与垂直电梯及其周围的行为规律。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行人立体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数据,建立Logistic方式选择模型,又纳入对行人心理因素的考量,探究影响选择结果的各因素,发现行人立体交通方式选择结果主要受到行人的性别、年龄、负重程度、心理因素、设施高度以及自动扶梯前排队长度的影响。在深入研究行人立体交通行为特性与行人立体交通方式选择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行人立体交通的元胞自动机微观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行人交通设施进行优化和评估工作。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表明该模型与设施优化方法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以为行人立体交通的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行人立体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刘星宇,吴立新,王鹏,王思玉[8](2019)在《寒区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强寒区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的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管理,分析温度因素对行人过街特性的影响,对长春市四处无信号控制路段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行人过街速度、过街行为等参数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行人过街特性存在影响,男性行人过街平均速度高于女性,冰雪气候条件下女性过街速度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男性,不同性别、不同气候条件下行人的二次过街行为不同,感受到危险情况下,行人倾向于结群过街。(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05期)

韩婷[9](2018)在《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和速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交叉口事故多发原因时发现,除机动车之间的交通冲突外,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交通冲突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大原因。道路调查发现,在无信号交叉口,行人会根据当前路段的道路情况,在适当时机,以一定速度通过;在信号交叉口,尽管有信号灯指引以规避可能的交通冲突,但是由于行人的从众,争抢等问题,产生诸多交通安全隐患。文章分析行人在信号交叉口过街时的时机和步速的关系发现,行人整体过街时的步速比在道路两侧行走更快,不遵守信号灯的行人步速比遵守信号灯的行人步速快,以及在相同过街条件下,零零散散过街的行人比成群结队过街的行人步速快。(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23期)

娄永梅,张炳森,张宁,王健[10](2018)在《轨道交通车站内通道设施的行人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轨道交通车站内的通道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视频采集和后期人工处理得到行人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等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实测数据进行筛选和信息挖掘,并系统的建立单向、双向水平通道设施的速度-密度和流量-密度交通流模型,对比分析两种通道在不同状态下交通流模型特征的异同及原因。研究成果为轨道交通车站通道设施设计、安全疏散以及提升车站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同时完善了行人交通流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行人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所造成的局部强风常使行人活动、行走困难,甚至引起行人被吹倒跌伤等安全事故。这是由于气流经过建筑时受到干扰,在近地面局部区域内形成强烈的风速加速现象,不利于行人活动的舒适性及安全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通过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方形、矩形等传统形体高层建筑(低于200m)周边行人高度处风速分布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对于更易引发局部强风的超高层建筑(高于200m)周边风速分布规律的分析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对于锥化、旋转等非传统形体超高层建筑,其周边流场分布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绕流特性,人们对于此类超高层建筑周边风速分布特性尚缺乏系统性的认知,亟待开展相关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风洞实验系统分析了建筑的尺寸参数、形体参数及朝向对其周边行人风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首先,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方形截面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尺寸参数(高度、宽度、尺寸、高宽比)及来流风剖面对其周边行人高度处平均风速的影响;并结合建筑周边流场流动机理分析,对行人风速加速现象产生的物理原因及变化机理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加速现象的产生主要受“Downwash效应”及“Venturi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前者为主导因素;建筑尺寸参数的变化,将导致Downwash效应变化机理不同:一类为建筑周边流场绕流特性的改变(二维绕流主导和叁维绕流主导的相互转变)引起的Downwash效应变化,定义为'Type 1 Downwash效应',另一类为建筑迎风面驻点高度的改变引起的Downwash效应变化,定义为' Type 2 Downwash效应'。2)其次,通过对'Type 1 Downwash效应'及'Type2 Downwash效应'的分析,结合风洞试验所得结果,提出了一系列行人风速预测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尺寸方形截面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特性,为建立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的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3)然后,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相同体积、相同高度条件下,角部修改、旋转、锥化、多边形等40种非传统形体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特性,确定了建筑的形体参数(如切角、旋转角度、投影宽度、建筑边数等)对行人风速分布的影响;并以方形截面建筑为参考,综合对比了不同形体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特性,识别了有利于降低行人风速的建筑形体,为建筑的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发现,圆形、切角、凹角、多边形等无明显尖角截面形状有利于降低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建筑投影宽度,尤其是底部的投影宽度对其周边行人风速分布具有显着影响;综合对比所有参与研究的建筑形体,发现圆形截面建筑周边行人风速分布最优,而叁角形截面建筑最差。4)最后,结合北京地区风速风向联合分布信息及Murakami行人风环境评判标准,对不同尺寸的方形建筑及40种不同形体的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风环境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建筑周边区域内产生超越阈值风速的概率分布;研究了建筑尺寸参数、形状参数及朝向等重要因素对建筑周边行人风环境评估结果的影响;基于相关性分析,参考上述行人风速预测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行人风环境评估模型,可用于初步判断任意尺寸方形建筑是否需要进行行人风环境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人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鑫玮,陈小鸿.城中公园行人特性研究[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2].徐晓达.超高层建筑周边行人高度处平均风速分布特性及风环境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孟琦.基于社会力的车站交叉行人流特性分析及疏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4].丁袁,马健霄,潘义勇.有无信号控制路段下行人过街眼动特性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

[5].滑姗姗.地铁站局部行人微观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9

[6].黄妍慧.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的交叉行人流动态特性模拟和解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7].刘冉冉.行人立体交通特性及设施优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8].刘星宇,吴立新,王鹏,王思玉.寒区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特性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9].韩婷.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和速度特性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10].娄永梅,张炳森,张宁,王健.轨道交通车站内通道设施的行人流特性研究[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8

标签:;  ;  ;  ;  

行人特性论文-赵鑫玮,陈小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