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子侵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泥基灌浆料,氯离子侵蚀,力学性能,耐蚀系数
离子侵蚀论文文献综述
寇佳亮,于丹红,张浩博[1](2019)在《氯离子侵蚀下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青海盐湖地区混凝土结构遭受氯盐的侵蚀破坏的情况,采用长期浸泡法研究了水泥基灌浆料在不同浓度(10%,15%,20%) Na Cl溶液下的抗氯离子侵蚀力学性能,从强度耐蚀系数(抗折耐蚀系数、抗压耐蚀系数)及氯离子侵蚀深度两方面对水泥基灌浆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的Na Cl盐溶液及水泥基灌浆料配合比下,水泥基灌浆料试件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其抗折耐蚀系数和抗压耐蚀系数呈现出先缓慢增大后大幅度降低的趋势;随着Na Cl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浸泡9个月的水泥基灌浆料的抗压耐蚀系数降低了4. 1%;水泥基灌浆料试件的氯离子侵蚀深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浸泡至9个月后,氯离子侵蚀速率减缓趋于稳定,试件氯离子侵蚀深度的增长率仅为2. 6%。在此基础上,对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最好的NJ3试件在15%Na Cl溶液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NJ3试件的氯离子侵蚀深度逐渐增加,在75次冻融循环后,氯离子侵蚀深度的增长速率有所降低,200次冻融循环试验之后,NJ3试件的氯离子侵蚀深度为4. 35mm。(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1期)
王立强,李艳茹,朱涵[2](2019)在《橡胶集料钢筋混凝土抗高温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橡胶集料混凝土在近海高温高盐环境下的耐久性,文章使用制作的不同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采用通电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对常温(20℃±5℃)和高温(60℃)环境条件下的橡胶集料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进行研究。试验首先测试了橡胶掺量对有筋和无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然后测量了不同通电时间下混凝土中钢筋的电位值,以表征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掺入的比例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同时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越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越强;高温环境下橡胶集料混凝土更容易受氯离子侵蚀破坏。(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9年05期)
李恺强,徐云泽,黄一,王晓娜,宋世德[3](2019)在《侵蚀性离子对模拟孔隙液中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侵蚀性离子,侵蚀性离子导致的钢筋腐蚀成为造成海洋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建造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通常处于p H值高于12.5的孔隙液中,在这样的强碱性环中,钢筋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钢筋与腐蚀介质相隔绝,钢筋处于钝化状态。但随着钢筋服役年限的增加,海水中的侵蚀性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到钢筋表面导致其钝化膜破损,进而造成钢筋表面局部腐蚀的萌发。一旦钢筋表面形(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丁凡,苟强,何坤,霍润科,徐璐璐[4](2019)在《氯离子侵蚀RC桥墩变易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考虑氯离子侵蚀效应下材料性能劣化的在役RC桥墩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在役桥梁抗震性能检测结果为依据,对Duracrete氯离子侵入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除冰盐环境下的氯离子侵入模型。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桥墩发生轻微破坏的概率较大,发生完全破坏的概率较小;随服役时间的增加,氯离子侵蚀会导致桥墩发生破坏的概率显着增大。(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孙齐,刘四进[5](2019)在《渗漏水对隧道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劣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易发生渗漏水而加速衬砌结构侵蚀劣化。文章考虑管片内海水渗透、氯离子侵蚀及渗漏水等,建立了海底隧道管片接头渗漏-侵蚀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外水压及不同接缝渗水量等工况下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运移规律及影响。结果表明:接缝渗漏水导致临近区域渗流场分布形态改变,孔隙水压增大,且外水压的影响作用大于渗水量;接缝渗漏水加重管片接头内侧混凝土侵蚀,外水压越大,其劣化增幅越明显,而渗水量大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外水压的增大提高了钢筋表面离子含量,使得离子分布不均匀性减小,缩短了钢筋达到临界离子浓度时间,仅外水压较小时渗水量增大可提高同一时间内钢筋表面离子含量;渗漏水状态下,离子运移轨迹向接缝面靠拢,渗水量越大,接缝处离子运移曲线轨迹越密集。(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贾磊[6](2019)在《混凝土强度对氯离子渗透侵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长时间受到海水的侵蚀,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其中,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其收到海水中氯离子的侵蚀。因此,为提高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本文在真实模拟混凝土结构受氯离子侵蚀的环境,探讨在不同混凝土强度及干湿循环两种因素对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试块在相同强度下,氯离子含量随着测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在相同测试深度下,强度越高氯离子含量越少,氯离子的扩散溶度越小。(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10期)
孙凯利,王彩辉,孙国文,谷峪,张广田[7](2019)在《海泡石对砂浆抗氯离子和碳化侵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海泡石的基本特性,初步选用了A、B、C叁类海泡石,研究了其对水泥砂浆基本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SEM对叁种海泡石进行了微观形貌表征;分析了海泡石种类及掺量对砂浆抗氯离子及抗碳化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调查了叁种海泡石砂浆在不同掺量条件下的吸水特性;利用MIP分析了海泡石砂浆的孔隙特征;最后通过SEM进行了海泡石砂浆的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叁种海泡石均具有纤维结构,但尺度不同;在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方面,以B类海泡石效果较好,较基准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了38.5%;在抗碳化方面,A类海泡石及C类海泡石掺量分别在10%~15%和20%以后能更好的改善砂浆的抗碳化性能;MIP表明海泡石可以改变砂浆的孔尺度,并发现海泡石对氯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吸水率测试表明海泡石使砂浆具有了较强的吸湿性。SEM发现海泡石与砂浆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对提高砂浆性能有利。(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牛憧宇[8](2019)在《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开裂机理与离子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盐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与盐碱地环境,硫酸盐侵蚀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问题之一。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引起微裂缝的开展。微裂缝的存在会促进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传播,加剧混凝土的劣化进程。本文主要基于生成钙矾石的化学反应,计算了混凝土的开裂浓度,研究了不同外界硫酸盐浓度下混凝土的开裂机理以及混凝土裂缝随侵蚀周期的开展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混凝土裂缝周围连续体中的硫酸盐传播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试验以及文献研究,本文对于硫酸盐侵蚀混凝土主要产物进行了讨论分析,确定了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的主要产物为钙矾石。通过混凝土孔隙中生成钙矾石的反应,根据混凝土配方表的各种成分分数,考虑了由于钙矾石晶体的特殊性对膨胀的影响,确定了各个化学反应产生钙矾石的膨胀应力。当膨胀应力大于等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产生开裂,此时硫酸盐的浓度定义为混凝土的开裂浓度,即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时达到的硫酸根离子浓度。利用质量分数为7.5%、10%的两种硫酸钠溶液对混凝土进行全浸泡侵蚀,通过化学滴定试验得到了各个侵蚀周期下的硫酸根离子浓度曲线,同时比对SEM观测裂缝开展结果,佐证了开裂浓度计算的正确性。在综合分析现有硫酸盐侵蚀开裂机制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混凝土开裂机制,分别是表面膨胀开裂机制和分层损伤开裂机制。讨论了两种机制引起混凝土破坏的不同原因,并明确了区别两种混凝土开裂机制的方法。试验研究不同龄期、不同外界硫酸盐浓度下混凝土不同开裂机制的作用倾向,选取了质量分数为2.5%、5%、7.5%、10%的4种硫酸钠溶液进行侵蚀,并附加了清水组作为对照组。取3 mm和6 mm两个侵蚀深度进行取样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得到不同浓度、不同龄期混凝土的破坏开裂现象。研究发现在外界硫酸盐浓度为0%~5%的试件中,混凝土发生的是分层损伤破坏;在外界硫酸盐浓度为7.5%~10%的试件中,混凝土发生的是表面膨胀开裂破坏。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的开裂机制并不会发生改变。开裂混凝土中裂缝的存在会影响硫酸根离子在裂缝附近的传播过程,本研究在考虑化学反应的影响和简化裂缝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开裂混凝土裂缝附近连续体中硫酸根离子传播的控制方程,得出了硫酸根离子模拟浓度曲线。将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硫酸根离子试验数据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传播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引入裂缝影响系数和裂缝影响区,量化表征了裂缝对硫酸盐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8-01)
代飞,郭蕾,赵日煦,杨文,黄汉洋[9](2019)在《再生微粉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预拌厂废渣与其它废渣粉磨制备再生微粉,采用RCM法研究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同时制备相应水泥净浆,通过XRD、SEM、MIP、EDS等测试方法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可显着减小海工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再生微粉减少了水化产物中Ca(OH)_2含量,生成了低钙硅比的C-S-H凝胶,同时优化了孔结构,提高了海工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性能。(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商怀帅,任国盛,侯东帅,宋华[10](2019)在《持续荷载和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所承受的持续荷载与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引起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劣化,会对钢筋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产生影响,设计制作了24根粘结区带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试件,通过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在持续荷载单独作用、氯离子侵蚀单独作用以及持续荷载与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等3种工况下,持续120 d的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持续荷载和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显着降低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且持续荷载越大,粘结强度越低;在持续荷载和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下,试件粘结强度的损失要大于仅在单因素单独作用下粘结强度的损失.(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离子侵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橡胶集料混凝土在近海高温高盐环境下的耐久性,文章使用制作的不同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采用通电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对常温(20℃±5℃)和高温(60℃)环境条件下的橡胶集料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进行研究。试验首先测试了橡胶掺量对有筋和无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然后测量了不同通电时间下混凝土中钢筋的电位值,以表征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掺入的比例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同时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越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越强;高温环境下橡胶集料混凝土更容易受氯离子侵蚀破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子侵蚀论文参考文献
[1].寇佳亮,于丹红,张浩博.氯离子侵蚀下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
[2].王立强,李艳茹,朱涵.橡胶集料钢筋混凝土抗高温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J].水道港口.2019
[3].李恺强,徐云泽,黄一,王晓娜,宋世德.侵蚀性离子对模拟孔隙液中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4].丁凡,苟强,何坤,霍润科,徐璐璐.氯离子侵蚀RC桥墩变易损性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5].孙齐,刘四进.渗漏水对隧道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劣化的影响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9
[6].贾磊.混凝土强度对氯离子渗透侵蚀性能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7].孙凯利,王彩辉,孙国文,谷峪,张广田.海泡石对砂浆抗氯离子和碳化侵蚀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9
[8].牛憧宇.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开裂机理与离子传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9].代飞,郭蕾,赵日煦,杨文,黄汉洋.再生微粉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影响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10].商怀帅,任国盛,侯东帅,宋华.持续荷载和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