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相位结构论文-聂敬

螺旋相位结构论文-聂敬

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旋相位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频反射阵,反射,透射阵,电磁耦合,相移响应正交化

螺旋相位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聂敬[1](2018)在《基于螺旋结构和加载相位延迟线的多层双频阵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未来5G通信中,毫米波频段因其频谱资源丰富、可用带宽较宽并可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率等优势得到成为开发应用的主流,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研究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5G天线。在5G基站中,通常需要高增益天线来弥补高频通信在传播中的损耗。而微带平面反射阵列和透射阵列作为研制新型高增益天线的首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无复杂的馈电网络、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该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重点在于降低双频反射阵和反射/透射阵之间的电磁耦合程度,使得双频独立工作,最终得到更灵活的角度可控性和高增益。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双频反射单元利用叁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所进行的相位调节,即关键单元尺寸组合调节、旋转角度与单元尺寸组合调节和旋转角度与加载相位延迟线组合调节,并比较叁者之间的电磁耦合消除程度,从而提出论文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基于全面的调研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探索,论文围绕双频反射阵列和透射阵列重点开展了两个系列的研究工作如下:其一,设计了两款基于FSS(频率选择表面)的20/30 GHz多层双频圆极化反射阵,其中FSS采用双方形环结构。当高低频单元都采用Phoenix单元时,需要大量的仿真时间来降低单元之间的耦合。因此,这里采用了具有旋转角度可控的双C嵌套圆环作为高频单元,而将Phoenix单元、改进型Malta单元、四臂阿基米德螺旋单元分别作为低频单元,使高、低频单元之间的相移响应达到相互正交,进而使得两频段之间的电磁耦合几乎被完全消除。双频单元设计成功转化为两个单频单元设计,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复杂度。最终利用具有旋转角度可控的双C嵌套圆环和改进型Malta单元的组合设计了一个口径大小为15×15的阵列,在20GHz、30GHz频点处,仿真得到的增益分别为20.38 dB、25.1 dB。此外,利用具有旋转角度可控的双C嵌套圆环和四臂阿基米德螺旋单元的组合设计了一个口径大小为18×18的阵列,在20 GHz和30 GHz频点处,增益分别为19.7dB、26.8 dB,高、低频段的1-dB增益带宽分别为15%、7.5%。其二,基于双频反射单元的相移响应正交化思想,设计了两款基于FSS的Ka/Ku波段多层圆极化反射/透射阵,口径大小均为15×15,且FSS采用镂空十字形嵌套十字贴片结构。首先将具有旋转角度可控的双C嵌套圆环高频反射单元和四层方形缝隙低频透射单元进行结合,当阵列工作在反射模式时,在19 GHz、20 GHz和21 GHz频点处,仿真得到的增益分别为22.78 dB、23.82 dB和23.07 dB,当阵列工作在透射模式时,在12.25 GHz和13.5 GHz频点处,仿真得到的增益分别为20.26 dB和18.84 dB。然后将具有旋转角度可控的双C嵌套圆环高频反射单元与四层方环内嵌对角开口交叉偶极子低频透射单元结合,当阵列工作在反射模式时,在20 GHz频点处,仿真得到的增益为23.72 dB,其1-dB增益带宽为6.25%,当阵列工作在透射模式时,在13.5 GHz频点处,仿真得到的增益为19.85 dB,1-dB增益带宽为7.4%。(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王亚东,甘雪涛,俱沛,庞燕,袁林光[2](2015)在《利用非传统螺旋相位调控高阶涡旋光束的拓扑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非传统螺旋相位调控高阶涡旋光束拓扑结构的方法.数值模拟并实验研究了具有不均匀旋转梯度的非传统螺旋相位对高阶涡旋光束的调控行为.结果表明,携带有非传统螺旋相位的高阶涡旋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退化为沿一条直线排列的多个一阶相位奇点,并且,这种非传统螺旋相位对高阶涡旋光束的调控特性,可抑制相位噪声等扰动所引起的拓扑结构随机退化现象.本文的结论为涡旋光束拓扑结构的调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途径,在基于涡旋光束的光学通信、光学操控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螺旋相位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非传统螺旋相位调控高阶涡旋光束拓扑结构的方法.数值模拟并实验研究了具有不均匀旋转梯度的非传统螺旋相位对高阶涡旋光束的调控行为.结果表明,携带有非传统螺旋相位的高阶涡旋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退化为沿一条直线排列的多个一阶相位奇点,并且,这种非传统螺旋相位对高阶涡旋光束的调控特性,可抑制相位噪声等扰动所引起的拓扑结构随机退化现象.本文的结论为涡旋光束拓扑结构的调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途径,在基于涡旋光束的光学通信、光学操控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旋相位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聂敬.基于螺旋结构和加载相位延迟线的多层双频阵列设计[D].厦门大学.2018

[2].王亚东,甘雪涛,俱沛,庞燕,袁林光.利用非传统螺旋相位调控高阶涡旋光束的拓扑结构[J].物理学报.2015

标签:;  ;  ;  ;  ;  

螺旋相位结构论文-聂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