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恢复后的转归和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曹中文[1](2020)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消化道瘘(Alimentary tract fistula,ATF)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疗效转归,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1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SAP患者是否发生消化道瘘分为消化道瘘组及非消化道瘘组,研究分析消化道瘘发生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包含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入院时白蛋白水平、经皮穿刺引流次数、手术清创时机、手术清创方式、手术清创次数、清创术后腹腔引流管数量、CT显示气泡征、改良的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胰腺感染、胰外炎症侵犯。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SAP并发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结果:361例SAP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其中消化道瘘组16例,非消化道瘘组345例,消化道瘘的发病率为4.3%。通过对消化道瘘组与非消化道瘘组的相关性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入院白蛋白水平、CT显示气泡征、改良的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胰腺感染、胰外炎症侵犯、经皮穿刺引流次数、手术清创时机与SAP并发消化道瘘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胰腺感染与SAP并发消化道瘘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6例消化道瘘组中,单纯结肠瘘8例,在本组消化道瘘中占比为50%;单纯十二指肠瘘4例,占比25%;单纯胃瘘2例,占比12.5%;十二指肠合并结肠瘘1例,占比6.25%;胃瘘合并十二指肠瘘1例,占比6.25%。16例消化道瘘中有9例包含结肠瘘,占比最高。在16例消化道瘘组中有6例在住院及随访期间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腹腔出血死亡,345例非消化道瘘组中有28例在住院及随访期间因SAP严重相关并发症死亡。消化道瘘组病死率为37.5%,非消化道瘘组病死率为8.1%,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消化道瘘组平均住院时间77.5d,非消化道瘘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9d,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入院白蛋白水平、胰腺感染、胰外炎症侵犯、改良的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CT显示气泡征、经皮穿刺引流次数、手术清创时机可能是SAP并发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而胰腺感染是SAP并发消化道瘘的独立危险因素。2.SAP患者建议在发病至少4周后进行清创手术,发病6周后行清创手术其消化道瘘发生率更低。3、SAP并发消化道瘘的患者中以结肠瘘最常见。4、并发消化道瘘的SAP患者比未并发消化道瘘的SAP患者病死率高,并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刘静[2](2020)在《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模型预测及效能评估》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TGP)的临床特征,建立重症HTGP的预测模型MODEL1、MODEL2,比较传统评分模型与自建模型对重症严重程度、器官衰竭、需重症监护预测的效能。并且回顾性分析H TGP患者中医症候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开医院2014.1-2018.12住院的诊断明确且病例资料完整的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9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48小时内化验、并发症等数据资料。研究HTGP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建立重症HTGP的预测模型,前瞻性纳入HTGP住院患者55例,收集入院患者24h内生化化验、HTGP的严重程度、器官衰竭、重症监护等信息,计算入院SOFA、BIS AP、RANSON和APACHE II并与MODEL1、MODEL2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第一部分599例HTGP患者,记录患者中医症候,研究HTGP的中医症候与疾病的关系。结果1.HTGP重症患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TGP患者年龄>45岁、血钙≥1.5mmol/L、尿素氮≥9mmol/L重症危险因素约为年龄≤45岁、血钙<1.5m mol/L、尿素氮≤9mmol/L的0.05倍、0.43倍和5.47倍;连续纳入分析发现年龄>45岁的重症危险性是≤45岁的0.072倍,肌酐每增加100mmol/L、血钙、尿素氮、血糖每增加1mmol/L,其重症风险为原来的1.006、0.009、1.078、1.076倍。AP轻重与TG、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039,p=0.826;r2=-0.086,p<0.05)。2.年龄≤45与>45HTGP患者临床特征:≤45岁的患者出现MODS(32,7.1%)、SIRS(201,44.57%)、死亡(12,2.67%)、休克(19,4.22%)、呼吸衰竭(38,8.84%)、肾功能不全(39,8.67%)较>45岁的患者(0.0%)、(40,27.03%)、(0)、(0)、(1,0.68%)、(1,0.68%)多,血肌酐、尿淀粉酶和C蛋白较>45岁的患者也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预测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特异性较好的是SOFA和BISAP,分别为92.86%、95.24%,MODEL1、MODEL2的特异性为80.95%、83.33%。对于HTGP器官衰竭预测特异性较好的是SOFA、BISAP和APACHEII,分别为94.87%、97.44%、94.87%,MODEL1、MODEL2的特异性为82.05%、87.18%。对于HTGP需重症监护预测特异性较好的是SOFA、BISAP、APACHE II,分别为97.22%、100%、97.22%。4.HTGP患者中医辨证为以湿热证272例(45.41%)>热结证126例(21.03%),>气滞证62例(10.35%)>热毒证53例(8.85%);HTGP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仅血淀粉酶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其他化验中无差异;HTGP患者中热结证并发MODS20例,热毒证并发呼吸衰竭28例、肾功能不全2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感染、腹膜炎、胸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中无明显差异。结论1.青中年(年龄≤45岁)、尿素氮≥9mmol/L、血钙<1.5mmol/L是HTGP重症危险因素。HTGP严重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TG水平无关。2.RANSON评分、APACHEII评分在预测器官衰竭和需重症监护方面准确性较高,SOFA评分仅在预测严重程度方面效能良好。BISAP评分综合表现最好。MODEL1、MODE2比经典模型的预测效能低。3.HTGP患者中医辨证以湿热证最多,其他依次是热结证、气滞证、热毒证。热结证更容易出现血淀粉酶升高、MODS,热毒证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
李洪,姜丰星,王建东,信明军,于江,葛忠[3](20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时机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时机。方法本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103例,其中,Ⅰ型54例,Ⅱ型49例,49例患者在入院当天到1周内施行手术治疗,20例施行蝶形开放引流术,其中2次以上手术清除坏死组织18例,3次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者3例。超声或CT引导下的介入治疗29例。结果全组死亡率为12.6%,死亡病例均为Ⅱ型患者。结论早期手术并不能终止SAP的病理进程,反而加重了全身循环和代谢紊乱,增加感染的发生及死亡率,但胆源性SAP以及胰腺周围组织感染需早期手术,通过系统的营养支持以及早期腹腔灌洗能有效治疗SAP急性期内全身中毒反应,使患者存活率显着提高。
张科[4](20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复杂、并发症凶险、死亡率高的腹部危急重症,需要临床的密切监测以及迫切有效的治疗。近20年来,随着对SAP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加深,以及临床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SAP病死率较前虽较前已有明显降低,但仍高达36-50%左右「1」。患者的死亡有两个高峰,疾病早期(发病两周以内)以及后期(发病四周以后),尤以早期死亡最为常见。因此,寻求在临床早期就能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准确推测预后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80例SA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生物学参数,探寻其中可能与SAP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讨论可以早期预测SAP预后的参数。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近8年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科室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SAP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从中找出与患者早期死亡有关的相关因素,旨在从繁琐的临床数据中找出能早期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探讨我国特定地区中影响SAP早期死亡的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我院SAP诊治效率,改进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效果,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对象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近8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科室所收治的SAP病例数122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80例SAP(其中死亡25例,早期死亡15例)。所整理临床数据包括:(1)患者的病因;(2)一般状况指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入院48h内APACHE II评分;(3)胰腺损伤指标:48 h内的Rason评分、72h内的CTSI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血淀粉酶、血脂肪酶;(4)重要器官或系统损伤指标:(1)肝功能指标: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2)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3)呼吸系统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早期有无合并胸腔积液、碱剩余(入院后24h内及最初连续5日);(5)代谢及感染指标:血钙、血糖、白细胞;(6)全身并发症:早期有无合并休克、早期有无合并腹水;(7)早期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数目,探讨与患者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除碱剩余外所需化验指标均在入院后24h-48h内收集完成,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在起病最初72h内入院,均符合我国2014版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及分级标准。结果1.入选的80例SAP中,住院期间死亡者25例,死亡率为31.25%,其中早期死亡患者15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0%。另外,早期死亡患者中男性占13例,比例86.67%,占绝大多数。2.重症胰腺炎发生的年龄为2289岁,平均年龄53.3±17岁,住院日期184天,平均住院日期为20±17.69天;病因中胆源性占26例,比例为32.25%,暴饮暴食性占10例,比例为12.5%,酒精性占17例,比例为21.25%,高脂血症性12例,比例为15%,特发性占15例,比例为18.75%。可见在我院胆源性是引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另外,在早期死亡的15例SAP患者中,胆源性患者7例,占46.67%,酒精性5例,占33.33%,特发性3例,占20%。3.将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早期死亡,分为早期生存组65例与早期死亡组15例,两组间相关临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3.1单因素变量分析结果示:两组间在年龄、体重指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血白细胞计数(WBC)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性别、APACHE II评分、病因构成、CTSI评分、Rason评分、碱剩余(BE)、早期合并胸腔积液、血肌酐、血尿素氮(BUN)、血钙、血糖、早期合并休克、早期合并腹水、早期合并单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3.2二元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碱剩余、早期合并休克、早期合并MODS是判断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3连续观察入院后最初5日的碱剩余结果示:第1天早期死亡组碱剩余值明显低于早期存活组,第2天两组碱剩余值均轻度下降,从第3天起,早期存活组碱剩余值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早期死亡组患者BE值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死亡组中,患者的死亡大多发生在发病早期(2周内),且都合并有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因此临床上要尤为重视早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重要脏器功能,及早行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避免出现MODS;及早纠正休克,改善全身微循环障碍,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1.性别、病因、血肌酐、碱剩余(BE)、血尿素氮(BUN)、血钙、血糖、APACHE II评分、CTSI评分、Rason评分、早期合并胸腔积液、早期合并休克、早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起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而碱剩余、早期合并休克、早期合并MODS则是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早期BE值进行性下降对预测SAP患者早期死亡有显着意义。
侯希炎[5](2017)在《三腔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鼻胃管与三腔鼻空肠管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炎症指标、耐受性和预后的影响,探讨三腔鼻空肠管早期EN对SAP的营养支持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诊ICU收治的68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三腔鼻空肠管EN组(观察组)36例和鼻胃管EN组(对照组)32例。入院后观察组患者立即置入三腔鼻空肠管,对照组患者立即置入鼻胃管,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胃肠功能恢复时立即开始EN。观察指标:记录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于入院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常规等实验室指标,计算入院时APACHE II评分、MCTSI评分。在治疗后第1、3、5、7、14天再次计算APACHEⅡ评分。记录EN开始时间和到达全量时间。测定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的前白蛋白水平。于入院时和第3、7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的血清TNF-α、IL-6水平。记录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观察并记录EN期间胃潴留、返流、腹泻,和腹痛加重的情况。最后总结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ICU住院时间。所有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入院时的发病时间、主要病因构成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病情程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分别是9.22±3.48、9.25±3.11,MCTSI评分为4.56±1.48、4.69±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N开始和全量时间观察组EN开始时间为2.56±1.23天,对照组为3.59±1.27天,经t检验,差异显着(P=0.001),观察组EN到达全量的时间为7.36±2.70天,对照组为8.78±2.8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1天的APACHEⅡ分别为6.17±3.26、7.53±4.47,第3天分别为3.53±1.7、5.9±4.09,第5天分别为2.25±1.7、4.31±3.29,第7天分别为2.14±2.51、2.47±2.92,第14天分别为1.53±3.46、1.53±2.9。组内比较在治疗的前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第3天、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指标变化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水平为127.6±74.3mg/L、131.2±82.2mg/L,治疗后第1天116.7±74.49mg/L、127.9±82.1mg/L,第3天68.8±55.1mg/L、75.2±60.4mg/L,第7天的31.5±29.7mg/L、35.3±31.4mg/L,两组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NF-α水平分别为37.16±8.07pg/ml、37.28±7.78pg/ml,IL-6水平分别为1.81±12.32pg/ml、81.64±12.23pg/ml,治疗后第7天TNF-α分别为25.32±7.27pg/ml、27.36±7.27pg/ml,IL-6为56.02±12.49pg/ml、57.72±12.79pg/ml。治疗前后两组的TNF-α和IL-6水平均有显着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营养评估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A值分别为128.5±31.1g/L、134.4±38.3g/L,治疗第7天观察组PA值为189.1±23.9g/L,对照组PA值为174.58±27.7g/L,均较入院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1),组间比较入院时P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PA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急性胰腺炎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变化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分别为55.22±18.93小时,73.88±23.4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分别为:6例和12例(P<0.05),胃潴留/返流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7例(P<0.01),腹泻的发生率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p>0.05),腹痛/腹胀加重的发生率观察组3例,对照组2例(P>0.05)。7)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55%和7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人数分别是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8.56±3.47天、10.5±3.9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腔鼻空肠管EN支持能更快缓解SAP的临床症状、改善病情,缩短ICU住院时间。2.三腔鼻空肠管较鼻胃管更加安全,发生返流/胃潴留的风险更低,有临床推广价值。3.三腔鼻空肠管和鼻胃管途径EN对于SAP疗效和预后影响相当。
李钊[6](2016)在《桂西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及诊治十年变迁(附243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十年来桂西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病因、诊断、治疗的变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总结SAP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百色市人民医院共同收治的1291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中243例SAP分为两组,2004-01/2008-12为A组,2009-01/2013-12为B组,分析两组SAP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案、并发症、预后的变化。结果:1、10年来共收治AP患者1291例,前5年收治589例,其中16.5%(97例)为SAP,归为A组;后5年收治702例,其中20.8%(146例)为SAP,归为B组。2、SAP患者A、B组的病因分别是:胆源性37.1%、36.1%%,酒精性24.7%、27.6%,特发性21.6%、17.7%,高脂血症性11.3%、14.3%。3、两组都测定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3倍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4.6%和57.5%。A、B两组分别有95.8%和99.3%的患者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阳性率分别为66.2%和80.1%,B组的阳性率高于A组(P<0.05)。A、B两组分别有56.7%和100%的患者测定了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阳性率分别为62.9%和67.1%。4、A组中应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者占25.8%,改善循环治疗者占62.9%,应用血流净化者占16.5%,B组中应用ICU治疗者占38.4%,改善循环治疗者占82.9%,应用血流净化者占28.1%。2009年以后,开展肠内营养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两组中分别有26.8%和19.2%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5、A、B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4.2%和84.9%,病死率分别是15.8%和6.2%,B组的治疗有效率提高、病死率下降(P<0.05),B组胰腺假性囊肿及器官衰竭的发生率(13.0%,21.9%)较A组(23.7%,34.0%)显着下降(P<0.05)。两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年来,桂西地区SAP的患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SAP的病因无明显变化,胆道疾病仍为SAP主要病因。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桂西地区SAP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没有得到改善。
许超[7](2014)在《早期手术在暴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我院近年40例暴发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暴发性胰腺炎的作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救治的40例符合暴发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和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死亡率以及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存活21例,死亡19例,死亡率是47.5%(19/40)。其中行手术治疗的有23例,存活17例,死亡6例,死亡率是26.1%(6/23),17例行非手术治疗,存活4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76.4%(13/17)。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9例,共死亡18例,死亡率为62.1%(18/29)。其中行手术治疗的有15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33.3%(5/15),行非手术治疗的有14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92.8%(13/14)。在23例手术的病例中,发病3天内行手术治疗的有19例,存活16例,存活率84.2%(16/19),发病3天后行手术治疗的有4例,存活1例,存活率25%(1/4),P<0.05。年龄越高,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Balthazar CTSI评分越高的病例,预后越差(P值均<0.05)。同时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P<0.05)也是其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1.暴发性胰腺炎病情发展迅猛,临床病死率高。2.暴发性胰腺炎患者尽早行早期手术治疗结合非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3.手术是治疗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病例的重要措施。5.在发病3天以内以内经非手术治疗病情无好转、出现反复或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减少病人的死亡率。6.高龄、高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Balthazar-CTSI评分和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提示暴发性胰腺炎预后差。
张声生,李乾构,李慧臻,王红,唐艳萍[8](2013)在《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文中指出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参考2004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2007年《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规》、《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基础上,据循证医学原则,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文献检索及相关指南的梳理,形成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初步方案,包括"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疗效评定"、"转归和预后"、"预防调护"7个临床问题,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研后形成了共识条文,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Delphi法经过3轮次投票后制定了"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王春友,赵玉沛[9](2013)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及国内外指南解读》文中研究说明经历了过去一个多世纪,尤其近20年的深入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治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深入认识SAP发生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现已形成重症监护、器官功能保护与替代、容量复苏、序贯营养支持及坏死病灶外科处理的科学综合治疗体系。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SAP的研究从未停滞,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指南"对于规范SAP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进展、新观念也要及时通过指南更新来推广。
姜伟[10](2012)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和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和经验,以更好的指导护理临床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恢复后的转归和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恢复后的转归和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 诊断标准 |
1.4 观察内容及定义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硕士期间的获奖荣誉 |
致谢 |
(2)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模型预测及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队列分组 |
1.1.6 数据采集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比较 |
1.2.2 不同TG水平组实验室化验等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
1.2.3 HTGP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1.2.4 HTGP重症患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段分析 |
1.2.5 HTGP重症患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2.6 HTGP患者AP轻重与TG、年龄的相关性 |
45 岁 HTGP 患者临床特征(见图 4、表 6)'>1.2.7 年龄≤45 岁与>45 岁 HTGP 患者临床特征(见图 4、表 6) |
1.3 讨论 |
1.3.1 HTGP的发病率 |
1.3.2 HTGP容易重症化 |
1.3.3 HTGP 严重程度与 TG 的水平关系 |
1.3.4 HTGP 复发率和死亡率之间关系 |
1.3.5 HTGP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
1.3.6 HTGP与年龄的关系 |
1.3.7 血钙、肌酐、尿素氮能预测HTGP严重程度 |
1.4 小结 |
二、重症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
2.1.6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
2.1.7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六种评分系统预测HTGP严重程度、器官衰竭和需重症监护的人数 |
2.2.2 五种评分系统对 HTGP 严重程度的预测 |
2.2.3 六种评分系统对HTGP器官衰竭的预测 |
2.2.4 六种评分系统对HTGP需重症监护的预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疾病之间关系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数据采集 |
3.1.6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HTG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 |
3.2.2 HTG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HTGP之间关系 |
3.2.3 HTG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HTGP并发症之间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时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手术方式 |
1.4 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早期非手术治疗的意义 |
3.2 早期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
3.3早期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方式 |
(4)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收集与分组 |
1.2 SAP 诊断标准 |
1.3 SAP 病因分类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临床治疗方案 |
2.1 非手术治疗方法 |
2.2 手术治疗方法 |
3. 数据收集 |
4. 数据分析方法 |
(三)结果 |
1. 单因素变量分析 |
1.1 一般状况分析 |
1.2 病因构成分析 |
1.3 胰腺损伤指标分析 |
1.4 肝功能损伤指标分析 |
1.5 呼吸系统损伤指标分析 |
1.6 肾功能损伤指标分析 |
1.7 代谢及感染指标分析 |
1.8 早期合并脏器功能衰竭分析 |
1.9 早期全身并发症分析 |
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3. 两组患者入院后最初连续 5 天碱剩余值比较 |
(四)讨论 |
1. 患者一般状况与预后 |
2. 病因与预后 |
3. 代谢及感染指标与预后 |
4. 器官功能障碍与预后 |
5. 三种评分与预后 |
6. 全身并发症与预后 |
(五)结论 |
(六)附图表 |
(七)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三腔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EN开始时间和到达全量的时间比较 |
2.3 病情变化比较 |
2.4 炎症指标变化 |
2.5 营养评估 |
2.6 并发症比较 |
2.7 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SAP的病因与流行病学特点 |
3.2 SAP的发病机制和EN干预的影响 |
3.3 SAP重症程度评估以及肠内营养干预的影响 |
3.4 SAP的营养治疗 |
3.5 全文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桂西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及诊治十年变迁(附243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调查表 |
(7)早期手术在暴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1 暴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
2 暴发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 |
3 暴发性胰腺炎早期手术的目的 |
4 暴发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方式 |
5 暴发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选择 |
6 影响暴发性胰腺炎预后的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定义及中医病名 |
病因病机 |
辨证分型 |
1. 急性期[6, 8, 10, 12] |
1.1 肝郁气滞证 |
1.2 肝胆湿热证 |
1.3 腑实热结证 |
1.4 瘀热 (毒) 互结证 |
1.5 内闭外脱证 |
2.恢复期 |
临床治疗 |
1. 治则治法 |
1.1 急性期 (初期、进展期) |
1.2 恢复期 |
1.3 治疗目的 |
2. 辨证论治 |
2.1 分期辨证论治[7, 11] |
2.2 辨证施治 |
2.2.1 分型论治[6, 8, 12, 21]: |
2.2.2 随证加减用药: |
2.3 常用中药[3, 17, 22] |
2.4 常用方剂[3, 11] |
2.5 常用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 |
2.5.1 中成药 (仅提供参考) : |
2.5.2 中药静点制剂 (酌情使用、仅供参考) : |
2.6 其它疗法 |
2.6.1 中药灌胃、肠[5, 6, 25]: |
2.6.2 针灸治疗[11, 13]: |
2.6.3 外敷治疗[5, 11, 26]: |
疗效评定 |
1. 疗效判定标准 |
2. 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
转归和预后 |
预防调摄 |
1. 出院指导 |
2. 注意饮食调理及预防调摄 |
(10)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护理 |
2 并发症的护理 |
2.1 有效循环的护理 |
2.2 呼吸通气的护理 |
2.3 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的护理 |
3 药物治疗护理 |
4 营养支持 |
5心理护理 |
6出院指导 |
7小结 |
四、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恢复后的转归和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疗效观察[D]. 曹中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模型预测及效能评估[D]. 刘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时机的探讨[J]. 李洪,姜丰星,王建东,信明军,于江,葛忠.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8(03)
- [4]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D]. 张科.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5]三腔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D]. 侯希炎.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6]桂西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及诊治十年变迁(附243例分析)[D]. 李钊.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7]早期手术在暴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D]. 许超. 大连医科大学, 2014(11)
- [8]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 张声生,李乾构,李慧臻,王红,唐艳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6)
- [9]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及国内外指南解读[J]. 王春友,赵玉沛. 中华外科杂志, 2013(03)
- [10]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进展[J]. 姜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