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伊斯兰教的和平观(论文文献综述)
星星·波学[1](2021)在《阿拉伯剧变后埃及主流媒体上的“中间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以《第七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王禹耕[2](2020)在《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文中研究表明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着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主要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正文部分由第一至四章构成。第一章为汤因比及其史学思想。本章着重考察了汤因比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和主要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汤因比文明生态史观的主要内容,力求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两个角度透视出对其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汤因比与日本相互关系之前,系统展现出汤因比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后文分析日本引入汤因比思想奠定学理基础。第二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的记述和访问,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为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第二节为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试图通过史学考证透视出双方在二战前后对彼此都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第三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本章旨在从汤因比与日本人士的谈话中透视两者的互动过程。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互动《展望二十一世纪: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纪への対话)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着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及结语构成。第五章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内涵,分析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存在的文化心理影响因素,透视出日本对外来文明抱有的特殊观点,以及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学习-超越-排斥”及“较量-失败-学习-模仿”两个文化心理公式。结语部分从文明交往角度回溯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并从两个文化心理公式角度分析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模式,明晰了日本基本文化心理态度,透视出汤因比思想作为日本战后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其文化心理公式,为日本未来国际关系和文明处理行为带来预判性思考。
唐诗[3](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郭远芳[4](2019)在《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Seyyed Hossein Nasr)是当代伊朗着名的伊斯兰宗教哲学家。他出身于伊朗德黑兰的穆斯林医生家庭,从小深受伊斯兰和波斯文化的浸润,后接受西方文化的训练和培养,具备学贯东西的学识素养,这不仅为其在文学和宗教学方面的建树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其探究伊斯兰文明何以生存及与各异质文明如何相处等时代难题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储备。“二战”以来,不同文明、宗教间日愈明显的冲撞、矛盾、对抗的张力无可回避,使得同住“地球村”的现代人日益感受着与“他者”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在时代难题交织的情况下,以纳斯尔为代表的伊斯兰思想家的“文明对话”思想应运而生,这对于理解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本质,缓解伊斯兰文明内部冲突,以及为世界各异质文明展开对话交流提供重要案例。鉴于纳斯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及其文明对话思想所独具的价值特性,本文拟以纳斯尔的“文明对话”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思想的内涵、外延、影响及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以为“同质同构文明发展”和“异质异构文明共存”提供一个实证案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纳斯尔“文明”对话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的生平经历。在古波斯文化和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化共同熏陶下的纳斯尔面对伊斯兰教时代难题,在基督教世界宗教对话运动和伊斯兰世界宗教对话思想影响下,基于神圣与传统的视角提出了文明“对话”思想,基于伊朗政治社会发展现实主张用传统的思维解读现代化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内涵及其实践,主要分“伊斯兰文明与其他各异文明如何共存(——关隘是异质文明如何共存)”和“伊斯兰文明如何通过自我调适以因应新时代的变化及问题(——核心在于同质文明如何自我更新)”两大层面;以“伊斯兰教的多元化”、“东西方在科学层面上的对话”和“传统观于现代观的对话”构成对话思想的三大理论“基石”;以“纳斯尔个人逐渐增加与其他文明背景的哲学家的共识交流”,文明“对话”思想被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贾尼时代和哈塔米时代)借鉴运用于伊朗政治外交领域,以及“成为伊美外交正常化的借鉴理论”为理论的实践手段,文明对话思想正是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活动中得以丰富、发展和完善。第三章主要阐述纳斯尔在伊朗国内外的地位。文明对话思想提供“对话”手段,有助于在互相理解、求同存异的共识下共同致力世界和平的发展进程;借鉴与重塑伊斯兰伦理道德的文化形象,重构伊斯兰世界伦理道德,提升伊朗人们道德,扭转社会风气。但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在“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传播与社会认同”以及“国家政治对理论的选择”三个层面仍存有待完善的空间。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指出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创新与发展完善,为当代伊斯兰教的发展指明全新发展方向。纳斯尔的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为世人缓解对伊斯兰教的偏见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意义重大,但在文明对话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有许多难题,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伊朗民众难以接受西方现代化的内容,致使纳斯尔在传播对话思想之时受到重重的阻力。
汪小丽[5](2019)在《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及“去极端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宗教极端主义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公害。近年来,伴随着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复归,宗教极端主义及其组织活动的猖獗,使得众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宗教问题频发,并出现宗教极端化现象,新疆也面临着宗教极端主义威胁与影响。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屏障,新疆有着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处在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最前沿。现阶段,“去极端化”工作是新疆乃至全国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在对新疆宗教极端主义问题的研究中,关于宗教极端主义内涵的界定,对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与原教旨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这几个问题的认识也还很模糊,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与厘清,形成正确的认知判断,是我们研究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及“去极端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的滋生有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表现出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边境有“通道”、网上有“市场”,使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的渗透传播形势异常严峻,并与信教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基于根深蒂固的成见和预设,我们通常认为持宗教极端思想的是贫困、无业、受教育水平低的群体,根据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数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以及新疆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来看并非如此,与上述因素存在的关联度是我们当前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迫切需要了解的。宗教极端势力通过多种严密的组织形式实施暴恐活动,在政治、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带来严重的危害,威胁国家安全和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因此,加强“去极端化”工作并实施有效的策略实乃当前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指导下,立足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去解决新疆宗教极端主义问题。
买文密[6](2019)在《伊斯兰教“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文中指出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迄今在国内外发挥着其固有的影响力。因此有必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供的视角,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问题是党和国家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到目前社会各界对于伊斯兰教的理解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其在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其有益作用。因此,本文致力于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上,挖掘伊斯兰教中的积极因素改进其消极影响,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本文重点是通过研究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来探讨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为中国社会带来的价值,以及引导伊斯兰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一部分,对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理论考察。从伊斯兰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对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的概要性阐述,引出其“和谐”理念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笔者将试从伊斯兰教经典着作和主要文献《古兰经》和《圣训》提炼出有关“和谐”理念的主要内容;最后,本文将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出“宇宙天地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分析“和谐”理念。从整个宗教与社会关系方面阐述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五个社会功能,以及“和谐”理念在生态文明、社会秩序、经济和文化发展、社会风尚四个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的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上,经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提供的视角,批判性分析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固有局限性。第三部分,从“和谐”理念如何实现为和谐社会服务这一视角,提出相应的路径分析。该部分主要从两个角度谈“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途径:首先是伊斯兰教本身应该如何做,如何改革和处理与其他宗教直接的关系,如何引导信教群众正确的遵守教义;其次是国家层面政府如何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篇文章为国家如何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对待宗教问题以及伊斯兰教如何在现代社会谋求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探究。
许超[7](2019)在《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英国是世界上遭受恐怖主义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恐怖主义在英国被视为头号安全威胁。为打击滋生恐怖主义的极端主义思想,英国自21世纪以来开展的反恐斗争重点就是其实行的一系列去极端化政策。本文的研究以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问题。总体来说,英国的反恐斗争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01年“9.11”事件前为打击分裂主义为特征的恐怖主义阶段,主要是打击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主义分裂活动;2001年“9.11”事件发生至2005年的“7.7”事件之间,主要是参与全球反恐阶段;2005年“7.7”事件以后,英国的反恐斗争才进入去极端化阶段。英国实行去极端化政策的背景主要是,英国多元文化主义践行的失败,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再加上英国反恐陷入了越反越恐的窘境。从英国不同阶段反恐斗争的特点来看,去极端化政策主要针对的就是在英国日益兴起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和制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首先,2006年英国政府提出了反恐“竞赛”战略,将预防工作列为反恐四大支柱之一;其次,2011年为应对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威胁,英国政府正式出台了《预防战略》;再次,2015年为有效打击日益增长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英国政府正式推出了《去极端化战略》;最后,面对2017年后频繁遭受的恐怖袭击和极端主义威胁的进一步加深,2018年3月成立了打击极端主义委员会。另外,在目标设置上,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认知层面上的转变和具体行为上的断绝。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与各个风险场所的合作。这些风险场所主要包括学校、互联网、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和监狱。通常来说,这六大风险场所最容易受到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英国政府的去极端化政策就是要求这些机构在去极端化工作中承担责任,并在这些风险场所设立各种专门机构进行指导和监控,负责去极端化工作。与此同时,这些风险场所自身也积极采取各种举措配合政府的去极端化工作。在英国政府实行去极端化政策的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去极端化工作,本文既选取了与英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相似的其他欧洲国家,如荷兰、丹麦、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也选取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去极端化成效最为显着的中东大国沙特以及去极端化特色非常鲜明的印尼和新加坡,与英国的去极端化政策进行比较,并从中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启示。通过对比发现,世界各国去极端化的模式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受制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现实状况差异的影响,各国的去极端化政策又存在很大的不同。目前看来,英国是世界上去极端化政策实行较为成功的国家。多年的去极端化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反恐预防机制和多部门协作的“渠道”项目。不过,受制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去极端化政策使得穆斯林群体常常被整体“嫌疑人化”,还有去极端化政策带来的人权问题,这些都使得去极端化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通过对英国反恐斗争中去极端化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四个方面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第一,去极端化政策的目标必须清晰并有针对性;第二,必须对去极端化政策和社会融合政策进行必要的区分;第三,去极端化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基于本国具体国情;第四,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到去极端化工作中来。作为同样遭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中国也可以从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产生的成效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樊静[8](2018)在《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逐渐引起西方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大量来华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的书写,成为西学有关中国穆斯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同时期汉语文献中的相关历史写作遥相呼应。本研究以字味默为主编的《穆斯林世界》英文季刊中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及西方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识及其影响。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与现实意义等。从中可以得知,以《穆斯林世界》为中心的研究,能够较为全面和丰富地呈现出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及西方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识和传教活动,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理论建构及现实观照等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穆斯林世界》主编字味默的生平、传教活动及神学思想特征,以及《穆斯林世界》创刊背景、缘由、宗旨及其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关注,旨在论述字味默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教热情,以及他本人在一战后神学思想的转变和二次的访华活动,有效地促使既具学术性又服务于基督教海外传教事业的《穆斯林世界》,成为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认识及传教活动的交流平台。《穆斯林世界》所收录的文章内容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史料论据。第二至第四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二章通过梳理长期活跃于回族穆斯林中的传教士对不同区域穆斯林人口数量、祖先来源、相貌特征、服饰特征、生计方式、教职人员、婚姻家庭、宗教实践、伊斯兰教育、宗教派别、宗教出版物、清真寺建筑、回汉关系,以及传教士与穆斯林之间的“文化冲突”等描述与讨论,分析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社会文化的认识。第三章涉及毕敬士、梅益盛、海瓦德和濮马克等对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着、回族历史人物、伊斯兰教入华时间及回族新文化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的认识。第四章透过传教士对宗教交流、直接布道、医疗事工、教育事工和文字事工五种主要传教方式的反思活动,评述了传教活动的失败经验对回回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研究的意义。最后一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部分。本研究认为,传教士在特殊历史境遇下以传教活动为目的,形成了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独特的研究旨趣,通过大量详实的田野考察资料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社会史、西北少数民族地方志、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以及全球处境下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尤其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多元并存与和谐发展等,提供可资参考的历史研究借鉴与宗教交流经验;同时认为,传教士受其宗教信仰的价值取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东方主义”视域局限的影响,对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回族社会文化的理解产生一定的误读,导致有失公允的分析与诠释,需要研究者批判性地借鉴其研究内容。
张金国[9](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李娜[10](2018)在《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宗教和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斯兰世界着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伊斯兰宗教与政治思想改革。其改革思想上承阿富汗尼、阿卜杜的伊斯兰现代主义、下起卡瓦克比等人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哈桑·班纳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其思想糅合了当时伊斯兰世界的这三种思想、思潮。其思想特点是承上启下、“中庸”、调和、灵活多变、注重现实、矛盾复杂,其根源在于对伊斯兰世界面临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冲击与挑战的回应。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世俗民族主义兴起发展等时代主题的变化使里达深陷探索伊斯兰世界出路的困境。实现伊斯兰教改革与复兴,协调传统与现代化、宗教与政治间的关系,是拉希德·里达宗教与政治改革思想的核心。其改革在埃及与伊斯兰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围绕拉希德·里达的生平、着作等为线索,梳理和分析了里达一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尤其重点研究里达的宗教与政治改革思想及其影响。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拉希德·里达的生平概况,自早期家庭及教育至晚年不同阶段里达的主要活动及思想渊源。里达的宗教与政治改革思想根源于他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以及深受其生平经历的重要影响。第二部分,研究里达的宗教改革思想,对当时穆斯林与西方世界的认识,及对传统伊斯兰教法的改革的原则和内容。里达以现代科学与理性重新注释《古兰经》,倡导开放创制之门是其宗教改革的核心。其希望通过宗教改革实现伊斯兰世界的复兴。第三部分,研究里达的不同阶段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变化。由支持奥斯曼苏丹的统治到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以及致力于实现阿拉伯国家团结与构建“伊斯兰国家”是该阶段里思想的主要表现。其最主要的目标是构建哈里发制的伊斯兰国家。第四部分,研究里达对埃及和穆斯林世界产生的影响。里达的宗教与政治改革思想既有对阿富汗尼、阿卜杜伊斯兰现代主义的扬弃,亦有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贡献,以及对哈桑·班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深远影响。拉希德·里达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承上启下,对厘清19世纪末20世纪初穆斯林思想发展变化有突出的作用。里达为探索穆斯林世界未来发展与出路做出了有益探索,其盛名享誉伊斯兰世界。
二、当代伊斯兰教的和平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伊斯兰教的和平观(论文提纲范文)
(2)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汤因比史学思想内容研究 |
(二)《历史研究》相关研究 |
(三)汤因比宗教思想研究 |
(四)关于汤因比中国观的研究 |
(五)关于汤因比的其他研究 |
(六)日本对汤因比的研究 |
(七)日本与汤因比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一章 汤因比及主要史学思想 |
1.1 汤因比生平及主要经历 |
1.1.1 汤因比的家族 |
1.1.2 汤因比的父母 |
1.1.3 汤因比生平 |
1.2 汤因比主要史学思想 |
1.2.1 汤因比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1.2.2 汤因比宗教观的主要内容 |
1.2.3 汤因比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
1.2.4 汤因比和平观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汤因比对日本的记述和访问 |
2.1 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 |
2.1.1 《历史研究》中的日本形象 |
2.1.2 其他着述中的日本形象 |
2.2 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 |
2.2.1 斥责日本侵略:汤因比第一次访问日本 |
2.2.2 重塑日本自信:汤因比第二次访问日本 |
2.2.3 登上日本神坛:汤因比第三次访问日本 |
第三章 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 |
3.1 汤因比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3.2 汤因比与若泉敬的谈话:对青年困惑的解答 |
3.3 汤因比与松冈纪雄的谈话:对日本发展的建议 |
3.4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谈话:对东方文明的展望 |
第四章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解读 |
4.1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 |
4.2 日本关于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2.1 日本学术界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与评价 |
4.2.2 日本民间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3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解读与价值判定 |
第五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中的本土文化心理影响 |
5.1 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 |
5.1.1 心理史学 |
5.1.2 文化心理学 |
5.2 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及其特点 |
5.2.1 日本对中国文明的吸收 |
5.2.2 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
5.3 文明吸收特点及文化心理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1.1 国外研究现状 |
0.1.2 国内研究现状 |
0.2 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 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其人及其时代 |
1.1 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人生历程 |
1.1.1 家庭背景 |
1.1.2 波斯文化的继承 |
1.1.3 留美学习的经历 |
1.2 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
1.2.1 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对话 |
1.2.2 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对话 |
1.3 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 |
1.3.1 伊朗的政治变革 |
1.3.2 伊朗思想界的变化 |
1.3.3 文明对话思想产生的社会因素 |
2 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的文明对话思想与实践 |
2.1 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1 伊斯兰教的多元主义 |
2.1.2 东西方在科学层面上的对话 |
2.1.3 传统观与现代观的对话 |
2.1.4 纳斯尔关于“宗教”与“世俗”的对话 |
2.2 纳斯尔文明对话的实践 |
2.2.1 伊斯兰教与“他者”对话 |
2.2.2 “文明对话思想”介入“政治” |
2.2.3 “文明对话”思想影响伊朗外交 |
3 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评述 |
3.1 伊斯兰主义视野下的文明对话 |
3.1.1 学界对纳斯尔及其对话思想的简评 |
3.1.2 反战与传统观下的“吉哈德” |
3.1.3 重构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秩序 |
3.2 全球问题视野下的文明对话 |
3.2.1 减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
3.2.2 缓解人类精神危机 |
3.3 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遭遇的现实难题 |
3.3.1 个人理论体系的建构 |
3.3.2 理论传播与社会认同 |
3.3.3 国家政治对理论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及“去极端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动态趋势分析 |
1.3 研究方法、重难点、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重难点 |
1.3.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阐释 |
2.1 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定义的辨析 |
2.1.1 宗教极端主义的涵义 |
2.1.2 宗教极端主义的载体 |
2.1.3 宗教极端主义的基本特征 |
2.2 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的关系辨析 |
2.2.1 宗教的内容和形式与宗教极端主义不同 |
2.2.2 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 |
2.2.3 宗教极端主义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属于极少数 |
2.3 宗教极端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的关系辨析 |
2.3.1 宗教极端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关系 |
2.3.2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关系 |
3 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滋生背景及表现 |
3.1 境外有“种子” |
3.1.1 “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早期影响 |
3.1.2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传播 |
3.1.3 寄居中亚的“东突”分裂组织 |
3.1.4 “基地”和“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兴起 |
3.1.5 西方国家对“东突”势力的支持动员 |
3.2 境内有“土壤” |
3.2.1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宗教情况 |
3.2.2 民族分裂主义的产生 |
3.2.3 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及危害认识不清 |
3.2.4 私办经文学校泛滥失控 |
3.3 网上有“市场” |
3.4.1 宗教极端主义的传媒向度 |
3.4.2 宗教极端主义的网络传播 |
3.4.3 宗教极端活动的网上实施 |
4 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状况及危害 |
4.1 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手法 |
4.1.1 “清真”概念滥用及扩大化 |
4.1.2 宣扬教高于法,鼓吹“圣战” |
4.1.3 宗教极端主义将风俗习惯绝对化 |
4.1.4 私办地下经文学校 |
4.2 影响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相关因素 |
4.2.1 与受教育程度的关联 |
4.2.2 与年龄范围和性别的关联 |
4.2.3 与就业和经济条件的关联 |
4.3 宗教极端主义的活动形式 |
4.3.1 伊扎布特 |
4.3.2 伊吉拉特 |
4.3.3 东伊运 |
4.4 宗教极端活动带来的危害 |
4.4.1 削弱扶贫成效,阻碍经济发展 |
4.4.2 扰乱民众生活,破坏民族团结 |
4.4.3 歪曲宗教思想,影响宗教正常发展 |
4.4.4 制造文化疏离,诱发民族对立 |
4.4.5 策划恐怖事件,引发社会恐慌 |
4.4.6 增加反恐成本,加重社会负荷 |
4.4.7 威胁国家安全,损害大国形象 |
5 新疆“去极端化”策略 |
5.1 加强党对“去极端化”工作的领导 |
5.1.1 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
5.1.2 加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
5.1.3 坚持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
5.1.4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水平 |
5.2 加强和完善伊斯兰教自身建设工作 |
5.2.1 正面阐释伊斯兰教文明的优良传统 |
5.2.2 严格把关宗教人士的选拔和管理 |
5.2.3 高度重视培养宗教人才 |
5.2.4 促进伊斯兰教协会建设 |
5.3 加强“去极端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 |
5.3.1 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动员 |
5.3.2 深化解经讲经工作,抵御宗教极端思想 |
5.3.3 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 |
5.3.4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5.4 注重以人为本,集群众力量“去极端化” |
5.4.1 重视对信教群众的精神关怀 |
5.4.2 加强经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 |
5.4.3 尊重公民宗教信仰权利,为正常宗教活动提供空间 |
5.5 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增强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免疫力 |
5.5.1 深化科学普及,清除宗教极端主义的生存土壤 |
5.5.2 加强文化教育,压缩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空间 |
5.5.3 加强对基本群众的全面教育 |
5.6 狠抓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去极端化”工作 |
5.6.1 注重对有一定宗教知识的非宗教教职人员的帮教治理转化 |
5.6.2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
5.6.3 增强对妇女群体的宣传教育 |
5.6.4 持续抓好教育培训转化工作 |
5.7 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网络渗透 |
5.7.1 关注网络空间安全动态 |
5.7.2 培养高素质专业网络人才队伍 |
5.7.3 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管理机制 |
5.7.4 严惩网上非法传播宗教的行为 |
5.8 增强“去极端化”领域国际合作 |
5.8.1 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舆论支持,挤压极端势力的生存空间 |
5.8.2 各国加强合作,缩小暴恐势力范围 |
5.8.3 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伊斯兰教“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理论考察 |
2.1 产生和发展 |
2.1.1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产生 |
2.1.2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发展 |
2.2 主要文献和内容 |
2.2.1 《古兰经》中的“和谐”理念 |
2.2.2 《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中的“和谐”理念 |
2.3 伊斯兰教“和谐”理论框架 |
2.3.1 宇宙天地的和谐 |
2.3.2 人类社会的和谐 |
2.3.3 自我身心的和谐 |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伊斯兰教“和谐”理念 |
3.1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社会功能 |
3.1.1 世界观功能 |
3.1.2 社会组织功能 |
3.1.3 协调稳定功能 |
3.1.4 道德规范功能 |
3.1.5 历史文化功能 |
3.2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实践价值 |
3.2.1 在塑造生态文明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3.2.2 在维护社会伦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3.2.3 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3.2.4 在发扬社会风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3.3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局限性 |
3.3.1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与和谐社会思想的差异 |
3.3.2 伊斯兰教“和谐”理念的消极影响 |
4 引导伊斯兰教“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
4.1 引导伊斯兰教向宗教中国化方向发展 |
4.1.1 实现自身改革,适应时代发展 |
4.1.2 处理好与中国其他宗教的关系 |
4.1.3 培养爱国爱教的新型信教群众 |
4.2 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4.2.1 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4.2.2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
4.2.3 发挥“和谐”理念积极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结构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反恐斗争中去极端化政策的形成背景与演进过程 |
第一节 英国反恐怖主义的阶段 |
一、反恐怖主义分裂阶段(2001 年之前) |
二、全球反恐阶段(2001—2004 年) |
三、去极端化阶段(2005 年以来) |
第二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产生的背景 |
一、英国多元文化主义践行的失败 |
二、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英国的兴起 |
三、英国反恐陷入越反越恐的窘境 |
第三节 去极端化政策基本内涵的演进过程 |
一、从恐怖主义到极端主义 |
二、从极端主义到伊斯兰极端主义 |
三、去极端化政策的基本含义:从反恐到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与目标设置 |
第一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 |
一、英国的反恐“竞赛”战略 |
二、2011 年英国的预防战略 |
三、2015 年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 |
四、2017 年打击极端主义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二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目标设置 |
一、认知层面上的转变:有效遏制极端思想的蔓延 |
二、具体行为上的断绝:铲除英国本土恐怖主义的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实施 |
第一节 学校:防止极端思想渗入 |
一、学校:防止极端思想渗入的背景 |
二、学校:防止极端思想渗入的举措 |
第二节 互联网:消除极端思想传播 |
一、互联网:消除极端思想传播的背景 |
二、互联网:消除极端思想传播的举措 |
第三节 宗教场所:挑战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
一、宗教场所:挑战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背景 |
二、宗教场所:挑战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举措 |
第四节 慈善机构:杜绝极端组织获取资金 |
一、慈善机构:杜绝极端组织获取资金的背景 |
二、慈善机构:杜绝极端组织获取资金的举措 |
第五节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干预极端主义患者 |
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干预极端主义患者的背景 |
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干预极端主义患者的举措 |
第六节 监狱:改造极端主义分子 |
一、监狱:改造极端主义分子的背景 |
二、监狱:改造极端主义分子的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与其它国家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第一节 英国与欧洲其它国家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一、欧洲各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制定与实行 |
二、英国与欧洲其它国家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第二节 英国与沙特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一、沙特去极端化政策的提出与实行 |
二、英国与沙特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第三节 英国与新加坡、印尼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一、英国与新加坡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二、英国与印尼去极端化政策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成效与困境 |
第一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成效 |
一、建立了社区反恐预防机制 |
二、开展了多部门协作的“渠道”项目 |
第二节 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困境 |
一、穆斯林群体被整体“嫌疑人化” |
二、英国去极端化政策下的人权问题 |
三、去极端化的干预效果大打折扣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8)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塞缪尔·字味默与《穆斯林世界》 |
第一节 塞缪尔.字味默:派往阿拉伯世界的使徒 |
一、塞缪尔·字味默的生平及背景 |
二、字味默的神学思想及转变 |
三、字味默的两次访华之行及意义 |
第二节 《穆斯林世界》:第一部“肩负双重使命”的英文季刊 |
一、《穆斯林世界》创刊的时代背景 |
二、《穆斯林世界》的创刊缘由与宗旨 |
三、《穆斯林世界》对中国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社会的关注 |
第二章 来华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
第一节 综合性考察与认识 |
一、字味默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
二、冯尚德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和认识 |
第二节 区域性考察与认识 |
一、海春深对青藏边界处穆斯林的考察与认识 |
二、格里布诺对甘南藏区穆斯林的考察与认识 |
三、汉纳等对云南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
四、海瓦德等对甘肃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
五、欧格菲对北京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
第三章 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的认识 |
第一节 历史问题考证 |
一、梅益盛及其认识 |
二、毕敬士及其认识 |
第二节 现状问题研究 |
一、濮马克及其研究 |
二、海瓦德及其认识 |
三、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汉语文献的译介 |
第四章 来华传教士对其传教活动及结果的省思 |
第一节 传教方式 |
一、宗教交流 |
二、巡回布道 |
三、医疗事工 |
四、教育事工 |
第二节 回族穆斯林改教者的“声音” |
一、在教会医院中得“救赎” |
二、在教会学校中得“救赎”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特殊历史境遇下的产物 |
二、“他者”视角下的实与虚 |
三、不同视域互构下的回族社会史 |
四、传教失败中的意外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20世纪向中国穆斯林传教的来华传教士一览表 |
附表二: 来华传教士在《穆斯林世界》发表文章分类辑录(1911-1947) |
附表三: 梅益盛有关中国伊斯兰教文献目录辑录 |
附表四: 字味默在《穆斯林世界》发表文章辑录(1911-1947) |
附件一: 回族近代报刊回应有关基督教的文章列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人民就是江山” |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
一、“慎重论”的提出 |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
一、和平论的提出 |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
一、团结论的提出 |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
结语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宗教和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本文的重难点、不足与创新点 |
一、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的概况介绍 |
(一) 拉希德·里达的生平 |
1.家庭及早期教育(1865-1897) |
2.青年时期的学习与事业(1897-1914) |
3.一战期间的活动(1914-1918) |
4.一战后到晚年的活动(1918-1935) |
(二) 主要着作 |
1.《灯塔月刊》 |
2.《穆罕默德·阿卜杜传》 |
3.《穆罕默德的启示》 |
4.《哈里发制度或至高无上的伊玛目制度》 |
5.《基督教评论和论证伊斯兰》 |
(三) 思想渊源 |
1.遵循罕百里学派的传统 |
2.中世纪教法学家思想 |
3.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 |
4.西方现代思想 |
二、里达的伊斯兰宗教改革思想 |
(一) 认识当时的东西方世界 |
1.穆斯林衰落的原因 |
2.认识西方文明 |
3.支持瓦哈比派复兴 |
(二) 改革的理论与原则 |
1.继承发扬先辈宗教改革思想 |
2.提倡正本清源反对盲目复古 |
3.伊斯兰教法改革原则 |
(三) 伊斯兰教法改革内容 |
1.遵循《古兰经》和圣训 |
2.开放“创制”之门,“类比”“公议”的新阐释 |
3.区分吉哈德和叛教 |
4.经济与社会关系的新阐释 |
5.公共福利的新阐释 |
6.对女性地位的看法 |
7.其他方面 |
(四) 伊斯兰教改革的认识与评价 |
三、里达的政治思想 |
(一) 支持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
1.支持奥斯曼统治的原因 |
2.具体表现 |
(二)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 |
1.转向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原因 |
2.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实践 |
3.认识里达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 |
(三) 构建“伊斯兰国家”思想 |
1.构建“伊斯兰国家”的原因 |
2.构建“伊斯兰国家”思想内容 |
3.构建“伊斯兰国家”的特点 |
4.“伊斯兰国家”思想的认识与评价 |
(四) 里达政治思想的认识与评价 |
四、里达思想对埃及和穆斯林世界的影响 |
(一) 阿富汗尼和阿卜杜思想的扬弃 |
1.与阿富汗尼改革思想的异同 |
2.继承与发扬导师阿卜杜思想 |
3.与阿富汗尼、阿卜杜相比里达改革思想的特点 |
(二) 推动埃及的现代主义改革与对穆斯林世界的影响 |
1.促进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
2.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
3.对埃及的影响及领导了萨拉菲运动 |
(三) 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起源探析 |
1.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词义辨析 |
2.探讨里达思想是否是原教旨主义思想的起源 |
3.里达思想是原教旨主义思想理论来源 |
(四) 对哈桑·班纳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当代伊斯兰教的和平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拉伯剧变后埃及主流媒体上的“中间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以《第七日报》为例[D]. 星星·波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D]. 王禹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文明对话思想研究[D]. 郭远芳. 辽宁大学, 2019(01)
- [5]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及“去极端化”策略研究[D]. 汪小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2)
- [6]伊斯兰教“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D]. 买文密.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7]英国反恐斗争中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D]. 许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D]. 樊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9]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10]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宗教和政治思想研究[D]. 李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