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构造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米林地震,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构造结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盛书中,万永革,王晓山,刘兆才[1](2019)在《网格内不满足均匀性假设对应力场反演结果的影响——以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地区应力场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搜集了GCMT中自197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区域的102个震源机制解数据,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给出了该区域应力场的总体特征:最大主压应力轴自西向东呈现NNE-NE偏转,最小主压应力轴自西向东呈现NWW-NW-NNW扇形偏转;整个研究区域σ_3轴倾角较小接近水平,σ_1轴倾角情况复杂,大体上自西向东由水平转向直立;R值自西北至东南出现规律性递增现象.根据反演结果,部分网格点中应力轴倾角的置信区间过大,且不同应力轴的置信区间存在重迭现象,同时该部分网格内震源机制解类型多样.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利用两种反演方法对单个网格基于不同类型震源机制解数据进行单独反演、利用人工合成震源机制数据进行验证以及各震源机制解相对于参考应力张量的残差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验证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单个网格内应力场不均匀所致,此时应力场反演结果为多个应力场的综合.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应力场研究中网格的合理划分以及应力场结果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滑玉琎[2](2018)在《基于面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石圈结构及形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主要的构造运动和强烈的地震活动性都与50Ma年前开始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两个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大规模的隆升、地壳缩短和增厚。由于印度板块持续的俯冲稳定的欧亚板块,造成了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厚度是平均地壳厚度的两倍,且在岩石圈内部还产生了强烈的变形。为了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变形模式,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端元模型,具有代表性的端元模型有:1)刚性块体侧向挤压模型;2)岩石圈逐步增长模型;3)中下(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期刊2018-10-21)
王晓楠,唐方头,邵翠茹[3](2018)在《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1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波形数据,对地震事件进行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的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带两侧10km范围内M 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受主要断裂带的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正断和左旋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俯冲作用的控制。(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王晓楠[4](2018)在《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的结果,由陆-陆碰撞导致的喜马拉雅崛起过程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两端的山脉与水系的走向发生了约90°的大转弯,因此它们被称为东构造结和西构造结。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就是本文中的南迦巴瓦构造结,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侧,是印度板块、缅甸板块和青藏块体的陆-陆碰撞的核心部位。它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变化最强烈且构造极其复杂的地区,这里曾经在1950年发生了察隅Ms8.6级大地震,是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的主要断裂带是北东向的墨脱断裂带、米林断裂带,北西向的嘉黎断裂带、阿帕龙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本文分别从地质、跨断层GPS剖面和地震震源机制解叁方面分析研究了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运动特征。地质资料揭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不同走向和不同构造部位的断裂其运动特征存在差异。(1)对于走向为北东的米林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运动特征均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运动。但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的米林断裂带运动强度明显弱于东侧的墨脱断裂带。(2)对于走向为北西的嘉黎断裂带、阿帕龙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特征均为右旋逆冲运动。其活动强度由阿萨姆构造结顶端的阿帕龙断裂带到北部的嘉黎断裂带逐渐减弱。通过对收集的研究区内不同项目GPS观测数据的融合处理,得到了统一欧亚参考框架下高精度、高密度的GPS速度场数据,跨断层GPS剖面研究结果揭示:(1)对于北东走向的米林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的米林断裂带现今运动不明显,仅表现为微弱右旋拉张运动;而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的墨脱断裂带则存在明显的左旋挤压运动。(2)北西西走向的嘉黎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弱左旋拉张运动,而北西走向的嘉黎断裂带则为右旋挤压运动。(3)北西走向的边坝—达木断裂带:南迦巴瓦构造结以西的西北段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附近的中段,与嘉黎断裂带共同表现为弱右旋挤压运动;南迦巴瓦构造结东南的东南段,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两侧右旋走滑速率远大于顶端附近的走滑速率,表明边坝—达木断裂带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附近现今可能处于闭锁阶段。(4)阿帕龙断裂带:从阿萨姆构造结西侧往东侧右旋走滑速率最大,而挤压速率则降低。表明阿帕龙断裂往东可能受实皆断裂强烈右旋走滑影响。而阿帕龙断裂带总体挤压速率较小,也说明阿帕龙断裂带不是阿萨姆构造结的碰撞带,而是碰撞带上盘伴生的右旋走滑断裂。跨断层GPS剖面结果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受阿萨姆构造结的控制,而南迦巴瓦构造结的影响已很微弱。基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1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波形数据,通过台网监测地震事件的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的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两侧10km范围内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的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由主要断裂带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俯冲作用的控制。目前对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的研究结果尚属初步,需要更多的地震观测资料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导致嘉黎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特征多样性的具体原因是地质体和深部结构差异还是断裂结构差异,或其他原因等。或许,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将为我们揭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邹子南[5](2018)在《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结合带岩石类型与构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结合带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变形。通过系统地质调查、剖面测制和取样试验,对其岩石分布、成分、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和结合带的构造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石类型多,矿物成分和含量差异大,变质作用复杂,岩石各向异性、抗风化能力差异明显;各类岩片和岩块的物理力学特性差异大;同类岩片和岩块受云母、角闪石含量和变质、风化、塑性变形程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物理力学特性差异也较大;结合带内部和两侧边界总体上未见大的脆性断裂,岩层韧性剪切和塑性变形特征明显,各类岩片以突变焊接接触为主。该结合带现今为一套岩石建造,脆性断裂总体不发育。(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董汉文,许志琴,曹汇,李源,刘钊[6](2018)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对比及其构造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查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的关系,及其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构造演化过程.在综合野外填图、构造观察、代表性岩石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东构造结两条边界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讨论了两条断裂的多期次、多阶段的变形特征,还探讨了在东构造结地区自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以来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东构造结两条边界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非常相似,构造变形具有明显的同时代、同期次特点,共同经历从碰撞、持续俯冲-折返、直到后期垮塌-隆升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事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林旭,常宏,李长安,彭保发,吴泉源[7](2018)在《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远程效应不断向北传递,帕米尔地块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靠近碰撞边界,在这一远程效应的影响下,帕米尔地块发生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导致其宽度与东侧的青藏高原主体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着名的帕米尔构造结。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帕米尔构造结新生代演化过程归结如下:始新世时,帕米尔构造结开始初步发育,持续的双向俯冲,引起帕米尔高原不断隆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帕米尔构造结西侧主要通过辐射逆冲断裂带吸收地壳变形,东部则是山体弯转、走滑转换断裂共同作用吸收变形,在构造结内部出现片麻质穹窿,构造结轮廓逐步形成。晚中新世,帕米尔构造结不断弯曲,下地壳持续增厚导致高原东北缘出现重力垮塌,扩展体系出现,片麻质穹窿出现在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上新世,帕米尔构造结与南天山碰撞,并在南天山和帕米尔两侧形成了平行于山脉走向的褶皱带,此时水汽通道关闭,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并最终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白玲[8](2017)在《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地区中深源地震非特征型破裂》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导致印度-欧亚陆陆板块的强烈碰撞,造就了地球上最大的造山带-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地区不仅高山林立,而且大地震多发。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地震目录记载,研究区域内近50年来共发生震级Mw≥5.0的地震约2500次,其中包括中深源地震约1000次,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东西两翼,形成帕米尔-兴都库什和缅甸山弧两个中深源俯冲带。在喜马拉雅山西翼的帕米尔(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期刊2017-10-15)
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张煜,滑玉琎[9](2017)在《基于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始于50Ma年前左右,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近和最大规模的陆-陆板块碰撞事件,导致至少1500公里宽的特提斯洋消亡,引起地壳的不断缩短和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但是青藏高原地壳的增厚量远不足以容纳和消解特提斯洋壳的物质,因而有观点认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逃逸,即青藏高原的内部物质在挤压和重力作用下发生东向的构造运动,其通道就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期刊2017-10-15)
程成,白玲,丁林,李国辉,杨建亚[10](2017)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地壳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布置的2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P波接收函数的方法研究了台站下方的Moho面深度、泊松比和地壳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东构造结内Moho面深度呈现出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逐渐变深的趋势,地壳厚度在54~60 km范围内,其中东久一米林走滑断裂带附近Moho面最浅,东构造结周围拉萨地块的Moho面深度在60 km以上.东构造结西部东久一米林走滑断裂带附近地壳泊松比较高.嘉黎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泊松比差别较大,说明该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东构造结周边拉萨地块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分布在20~40 km深度范围内,厚度约为5~15 km.(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构造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主要的构造运动和强烈的地震活动性都与50Ma年前开始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两个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大规模的隆升、地壳缩短和增厚。由于印度板块持续的俯冲稳定的欧亚板块,造成了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厚度是平均地壳厚度的两倍,且在岩石圈内部还产生了强烈的变形。为了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变形模式,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端元模型,具有代表性的端元模型有:1)刚性块体侧向挤压模型;2)岩石圈逐步增长模型;3)中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造结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帆,盛书中,万永革,王晓山,刘兆才.网格内不满足均匀性假设对应力场反演结果的影响——以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地区应力场研究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
[2].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滑玉琎.基于面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石圈结构及形变特征[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2018
[3].王晓楠,唐方头,邵翠茹.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J].震灾防御技术.2018
[4].王晓楠.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8
[5].邹子南.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结合带岩石类型与构造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董汉文,许志琴,曹汇,李源,刘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对比及其构造演化过程[J].地球科学.2018
[7].林旭,常宏,李长安,彭保发,吴泉源.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18
[8].白玲.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地区中深源地震非特征型破裂[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2017
[9].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张煜,滑玉琎.基于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特征[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华北克拉通演化、专题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2017
[10].程成,白玲,丁林,李国辉,杨建亚.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地壳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