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赵卫卫,李得路,査明

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赵卫卫,李得路,査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理模拟,砂岩透镜体油藏,充注方式,含油饱和度

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文献综述

赵卫卫,李得路,査明[1](2012)在《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过程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中储量增长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对其成藏动态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该文根据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地质特征,针对性地建立岩性圈闭模型,对砂岩透镜体油藏石油运聚成藏过程进行物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过程、成藏机理均存在差异,幕式成藏具有成藏效率高、速度快的特征,即油气源条件、输导条件、源储距离及砂体物性条件是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2年04期)

蔡李梅[2](2009)在《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庄洼陷是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最为发育的洼陷之一,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87万吨。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但由于牛庄洼陷石油地质条件存在特殊性,造成其主力含油层系—沙叁中亚段存在一些特殊成藏特点,含油砂体的成藏机理复杂,分布规律难以掌握,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不能有效地满足勘探的需要,从而阻碍了勘探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在前人对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机理及含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有机地化、地震解释等其它方法,从油气成藏期次划分、成藏时期确定和古流体势场恢复,并结合油源对比和低序次断层隐蔽输导体系解释,来探讨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和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其油气微观充注过程,建立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式。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储层中存在至少六幕热流体活动、四幕含烃流体活动和四幕油气充注,并发育叁期油气成藏:第一期26.2~24.8Ma;第二期13.8~8.0Ma;第叁期8.0~0.0Ma,主要成藏期次是第二和第叁期,尤其是第叁期的晚期充注奠定了最终油气分布格局。其中24.8~13.8Ma的成藏间歇期,是因为构造抬升使生烃过程受到抑制所造成。第一期成藏主要发育在靠近洼陷中心的井位,反映了洼陷中心烃源岩较洼陷边缘烃源岩早进入生、排烃期。牛庄洼陷沙叁中段是自11.4Ma左右开始发育异常超压,且一直持续至今;压力系数呈现叁个旋回性,对应于3期油气成藏,即第一期26.2~24.8Ma油气充注以常压系统为特征,第二期13.8~8.0Ma油气充注开始出现低幅异常超压,第叁期8.0~0.0Ma油气充注发育中等~较强的异常超压。流体包裹体古温度测定和古流体压力模拟精度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温压数据是可靠的。牛庄洼陷第叁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系统地高于今地层温度约22℃左右,“差值”反映了牛庄洼陷处于裂后热沉降阶段,盆地出现“冷却”的地质过程;第叁期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获得的古流体压力与今地层测试压力对比结果看出二者斜率基本一致。叁期油藏对应的流体势的大小均有差别,分别发育于古油势介于4~7KJ/Kg、3~9.5KJ/Kg、12~21KJ/Kg的相对低势区。就每个成藏期而言,平面上高势区多分布于洼陷中心及附近,低势区处于凹陷周缘构造带,不同时期均有变化,油气在低势区以及相对低势区甚至高势区均有分布。砂岩透镜体油藏具有源—断—相—势联合控藏特征:油源是控制其成藏的首要因素。埋深低于烃源岩成熟界限的砂体大多没有成藏。沙叁中亚段油气为混源产物,第一期和第二期为沙叁~下亚段~沙四段油气通过低序次断层或大断层充注,第叁期既有下部油气通过隐蔽输导至砂体中聚集,也有沙叁~中亚段生成的油气直接进入砂体成藏。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明显受到了油源断层及低序次断层的控制。在保证油源和输导条件的前提下,流体势与沉积相带的耦合决定储层的含油性,满足“耦合关系”的相势条件越充分,砂体的油气充满程度越高。牛庄洼陷含油砂体主要分布在孔隙度为12%~24%、渗透率为2×10~(-3)μm~2~100×10~(-3)μm~2的储集体内,且在该范围内砂体物性越好,含油饱和度越高。流体势与低序次断层也具有耦合控藏作用,具体表现在低序次断层输导会造成相对低势,而相对低势区岩性圈闭又会成为多期油气运聚的场所。牛庄洼陷低序次断层隐蔽输导体系是造成沙叁中段砂岩透镜体油藏含油饱和度So>35%的主控因素之一。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发育叁种成藏模式:断层-砂体模式;砂体模式;低序次断层-砂体模式。断层-砂体模式主要发育于被非成熟烃源岩包围的砂岩透镜体中,砂体模式和低序次断层-砂体模式主要发育于被成熟烃源岩包围的砂岩透镜体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09-05-01)

卓勤功,隋风贵[3](2007)在《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源新认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凹陷沙叁段中、下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油气来自沙叁段中、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有效烃源岩,并非完全是"自生自储"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是流体异常高压,而不是毛细管压力和烃浓度差;油气运移通道除砂体和断层外,还有小断层、裂缝和微裂缝组成的隐蔽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有断层—砂体、裂缝—裂缝、裂缝—砂体和砂体4种模式。(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07年05期)

唐健程,李兆奇,蔡李梅,赵艳军[4](2007)在《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砂岩透镜体油藏日益受到重视,其成藏机理与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提出毛管压力差、差异突破压力、烃生成产生的膨胀力、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构成透镜体成藏的主动力;岩石吸附力和粘滞力为成藏阻力,并用等效排烃压力来定量描述;并且认为砂体沉积环境、源岩生排烃强度和砂体储集物性等多种因素控制着砂体含油性的好坏。(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07年06期)

卓勤功,蒋有录,隋风贵[5](2006)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在东营凹陷油气大规模成藏期古地温、古压力和古应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动态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贯穿于油气成藏的全过程,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原始动力是烃源岩内的流体异常高压;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烃源岩、输导体系和成藏动力;成藏动力学模式为应压双控、复合输导、幕式置换。(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06年05期)

李丕龙,庞雄奇,陈冬霞,张善文,金之钧[6](2004)在《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因机理与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是我国隐蔽油气藏分布的重要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岩性油气藏已成为胜利探区勘探的重点和储量增长、勘探挖潜的主要领域,但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发现,岩性油藏的含油气性变化大、成因机理还认识不清.在对济阳坳陷123个典型砂岩透镜体含油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透镜体的详细剖析和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综合研究后发现:砂岩透镜体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和沉积环境、围岩生排烃条件、砂体储集条件是成藏的主控因素.砂岩透镜体能否成藏,取决于围岩(源岩)与砂岩体之间的毛细管压力差和烃浓度梯度产生的扩散作用力和膨胀力的动力与流体向外渗滤遇到的阻力的是否达到平衡.围岩生排烃条件由差到好、砂体储集条件由差到好、砂体的沉积环境从不利到有利,当叁方面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圈闭内才具有成藏的条件,叁方面条件均较好时,圈闭含油气性好.文中对济阳坳陷新近系沙叁下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4年S1期)

张云峰,付广,于建成[7](2000)在《砂岩透镜体油藏聚油机理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油气运移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 ,探讨了不同类型砂岩透镜体油藏聚油机理 ,根据砂岩透镜体油藏与烃源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其划分为源岩内和源岩外两种模式 ,认为毛细管力是源岩内砂岩透镜体聚油的主要动力 ,而排烃压力、浮力等动力大于毛细管力、粘滞力等阻力是源岩外砂岩透镜体油气聚集的必要条件。典型实例分析对寻找砂岩透镜体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00年02期)

王良全[8](1982)在《营11井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已知陆相沉积的油气区,利用大量的地震、地质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解释,可以寻找一些地层岩性油藏。D凹陷营11井砂岩透镜体的发现就是一例。在此砂岩透镜体的长轴上新钻的营67井,也遇到这层砂岩透镜体。根据营67井的声波测井资料制作的合成声波测井剖面,清楚地反映了营11井和营67井之间砂岩透镜体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1982年06期)

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牛庄洼陷是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最为发育的洼陷之一,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87万吨。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但由于牛庄洼陷石油地质条件存在特殊性,造成其主力含油层系—沙叁中亚段存在一些特殊成藏特点,含油砂体的成藏机理复杂,分布规律难以掌握,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不能有效地满足勘探的需要,从而阻碍了勘探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在前人对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机理及含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有机地化、地震解释等其它方法,从油气成藏期次划分、成藏时期确定和古流体势场恢复,并结合油源对比和低序次断层隐蔽输导体系解释,来探讨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和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其油气微观充注过程,建立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式。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储层中存在至少六幕热流体活动、四幕含烃流体活动和四幕油气充注,并发育叁期油气成藏:第一期26.2~24.8Ma;第二期13.8~8.0Ma;第叁期8.0~0.0Ma,主要成藏期次是第二和第叁期,尤其是第叁期的晚期充注奠定了最终油气分布格局。其中24.8~13.8Ma的成藏间歇期,是因为构造抬升使生烃过程受到抑制所造成。第一期成藏主要发育在靠近洼陷中心的井位,反映了洼陷中心烃源岩较洼陷边缘烃源岩早进入生、排烃期。牛庄洼陷沙叁中段是自11.4Ma左右开始发育异常超压,且一直持续至今;压力系数呈现叁个旋回性,对应于3期油气成藏,即第一期26.2~24.8Ma油气充注以常压系统为特征,第二期13.8~8.0Ma油气充注开始出现低幅异常超压,第叁期8.0~0.0Ma油气充注发育中等~较强的异常超压。流体包裹体古温度测定和古流体压力模拟精度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温压数据是可靠的。牛庄洼陷第叁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系统地高于今地层温度约22℃左右,“差值”反映了牛庄洼陷处于裂后热沉降阶段,盆地出现“冷却”的地质过程;第叁期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获得的古流体压力与今地层测试压力对比结果看出二者斜率基本一致。叁期油藏对应的流体势的大小均有差别,分别发育于古油势介于4~7KJ/Kg、3~9.5KJ/Kg、12~21KJ/Kg的相对低势区。就每个成藏期而言,平面上高势区多分布于洼陷中心及附近,低势区处于凹陷周缘构造带,不同时期均有变化,油气在低势区以及相对低势区甚至高势区均有分布。砂岩透镜体油藏具有源—断—相—势联合控藏特征:油源是控制其成藏的首要因素。埋深低于烃源岩成熟界限的砂体大多没有成藏。沙叁中亚段油气为混源产物,第一期和第二期为沙叁~下亚段~沙四段油气通过低序次断层或大断层充注,第叁期既有下部油气通过隐蔽输导至砂体中聚集,也有沙叁~中亚段生成的油气直接进入砂体成藏。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明显受到了油源断层及低序次断层的控制。在保证油源和输导条件的前提下,流体势与沉积相带的耦合决定储层的含油性,满足“耦合关系”的相势条件越充分,砂体的油气充满程度越高。牛庄洼陷含油砂体主要分布在孔隙度为12%~24%、渗透率为2×10~(-3)μm~2~100×10~(-3)μm~2的储集体内,且在该范围内砂体物性越好,含油饱和度越高。流体势与低序次断层也具有耦合控藏作用,具体表现在低序次断层输导会造成相对低势,而相对低势区岩性圈闭又会成为多期油气运聚的场所。牛庄洼陷低序次断层隐蔽输导体系是造成沙叁中段砂岩透镜体油藏含油饱和度So>35%的主控因素之一。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发育叁种成藏模式:断层-砂体模式;砂体模式;低序次断层-砂体模式。断层-砂体模式主要发育于被非成熟烃源岩包围的砂岩透镜体中,砂体模式和低序次断层-砂体模式主要发育于被成熟烃源岩包围的砂岩透镜体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卫卫,李得路,査明.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过程物理模拟[J].石油实验地质.2012

[2].蔡李梅.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9

[3].卓勤功,隋风贵.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油源新认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

[4].唐健程,李兆奇,蔡李梅,赵艳军.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分析[J].内江科技.2007

[5].卓勤功,蒋有录,隋风贵.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

[6].李丕龙,庞雄奇,陈冬霞,张善文,金之钧.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因机理与模式[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

[7].张云峰,付广,于建成.砂岩透镜体油藏聚油机理及成藏模式[J].断块油气田.2000

[8].王良全.营11井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发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2

标签:;  ;  ;  ;  

砂岩透镜体油藏论文-赵卫卫,李得路,査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