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兰察布盟“四荒”治理现状分析及治理开发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乌云[1](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吴晓光[2](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吕维霞,于学泽[3](2018)在《少数民族地区公私合作精准扶贫模式——以内蒙古K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促使全民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是中国现阶段极其紧迫的历史任务,也是摆在全体人民面前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本研究基于2016年及2017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典型的内蒙古K旗政府同企业合作扶贫模式来进行研究。在协同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以及案例材料,在王有强教授的"协同治理2×2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协同治理5要素分析框架",即从分工、协作、制衡、技术、制度等视角来分析"养羊关合体"项目探究,政府与企业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合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探寻有效治理合作模式的对策。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张钛仁[5](2008)在《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文中指出沙尘暴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系统所诱发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尘暴的频频发生是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世界范围内沙尘暴多发区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全球现代沙尘暴的频发区之一。开展对沙尘暴及其灾害的深入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沙尘暴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归纳,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然后,将地面气象资料、遥感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与数值模式相结合,研究了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分布的特征;分析了影响沙尘暴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了植被参数变化对沙尘起沙影响机理;通过对现有沙尘暴防治方法与政策的分析,提出了现有方法和政策所存在的弊端,探讨了我国防治沙尘暴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防治沙尘暴灾害的对策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沙尘暴既是自然灾害,也是人为灾害,同时也是环境灾害(生态灾害)。我国北方大风频繁(尤其是春季),客观上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强度变化提供了动力条件;长期干旱的背景和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沙质地表广阔,以及独特的地形、地貌,成为有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孕灾环境;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沙尘暴的发生具有加强作用,人类活动的干扰已逐渐成为沙尘暴频发的重要促发因素。总之,沙尘暴及其强度变化是气候因子(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2.中国沙尘暴空间格局总体呈西南-东北分异。中国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点区域在西北,并相对集中分布在新疆南部、西藏北部、青海中西部、内蒙中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河南部分地区。灾害发生的最大、最小年份和多年平均状况的影响界线分布基本一致,只是影响程度不同。沙尘暴影响重度区域从11月一直延续到次年6-7月,时间跨度很长,按年内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和两个过渡带。影响较严重的省份达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影响面积达62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5%,重灾区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甘肃、青海和宁夏一带。近40—50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总体呈下降趋势,有四个区域呈上升趋势,范围比较小,分别是北疆西部,以昭苏为中心;青海西北部,以芒崖为中心;青海东部,以兴海为中心;内蒙古中部,以朱日和为中心。尽管沙尘暴频次总体上在降低,但强度在增加,近年来有增强的趋势。内蒙古的荒漠区沙尘暴发生频率高于草原区和农业区,农业区的沙尘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农牧交错区的沙尘暴年变率较大,证明沙尘暴发生频率受下垫面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朱日和是内蒙古沙尘暴发生频繁的站点。3.中国北方沙尘灾害是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沙尘暴发生日数和持续时间与四季的降水、温度、植被覆盖度和大风日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与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大风日数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上年夏季和本年春季的降水量,以及上年夏季的植被覆盖度和本年春季的温度相关程度最为显着。降水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度来影响区域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主要是由于降水的持续减少,使地表干燥及植被覆盖度降低造成的。影响春季、全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沙尘暴持续时间的各因子中,植被覆盖度的周期变化是影响沙尘暴频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其次是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的影响,温度对沙尘暴的影响是最小的,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子。大风日数和温度组成沙尘暴产生的动力因子,植被覆盖度和降水组成沙尘暴形成和搬运的阻力因子。动力因子远低于阻力因子,阻力因子是沙尘暴产生的内因所在,而动力因子是外因,当植被覆盖差,降水少,达到了沙尘暴发生的临界状态时,动力因素才能成为沙尘暴产生和搬运的主导因子,从而影响沙尘暴的产生和发展。可见,改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恢复生态环境,是控制沙尘暴之根本。4.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和移动路径。影响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沙源是起源蒙古国南部的戈壁地区,在途径我国北方沙漠或沙地时得到加强或补充,其次是我国境内沙源所致。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路径主要分为三类:即偏西路径、西北路径和偏北路径。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路径主要是北方路径和西北路径,北方路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西部→浑善达克沙地→张家口→北京;西北路径:新疆东北部至内蒙古阿拉善盟北部→河西走廊→贺兰山分为南北两路→分别经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包头、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北京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来源为新疆东北部、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阴山北坡、浑善达克沙地和坝上高原,只有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减缓沙尘暴对华北地区的影响。5.土地退化、草原沙化,植被覆盖度下降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变化,以及土地退化、荒漠化带来的植被覆盖度下降,导致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大幅下降,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研究结果也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植被覆盖度与沙尘暴频次和强度变化有着显而易见的耦合关系,因此,遏制沙尘灾害的治本办法,不在于治理沙尘暴本身,而在于消除产生土地退化、生态安全下降的社会原因,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6.采用沙尘天气集成数值预报系统,并与国家气象中心T213全球业务模式的嵌套,将T213模式的分析和预报结果为沙尘天气数值预报系统提供初始场和侧边界资料,着重从叶面积指数变化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风蚀起沙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植被参数变化对沙尘起沙的内在机理。7.分析了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影响。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人类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增多,加剧了北方荒漠化的蔓延,并成为造成荒漠化的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水资源、植被、土壤和气候等方面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8.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模式。研究提出,在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引入PPP机制,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解决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为进一步有效的治理荒漠化,需要转变我国的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需要制定优惠的资金政策,明确的产权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来引入市场机制;还需要健全荒漠化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治理成果和进行持续的宣传教育。
罗诗峰[6](2006)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典型区域乌兰察布盟为研究区,总结了当地的水资源背景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乌兰察布盟自然环境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此外,在对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及其分类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估算该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思路与方法,并对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中所涉及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实例研究。根据乌兰察布盟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农田、林地、水土保持、草地、河道、湖泊和沼泽湿地生7大类,通过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分析,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地区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各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估算和初步分析。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通过对乌兰察布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地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开利用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比较严重;农业用水定额偏高;生态环境需水被大量挤占,森林、湿地、草地等用水得不到保障,地表水体的面积也在逐渐减小。2.针对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一片空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根据乌兰察布盟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对七种生态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分析,计算得到农田、林地、草地、水土保持、主要河流、湖泊、沼泽湿地2000年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2.81亿m3、10.47亿m3、93.96亿m3、0.09亿m3、9.87亿m3、0.62亿m3、1.28亿m3。其中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29.23亿m3;主要河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87亿m3。由此得出2000年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39.10亿m3;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40.61亿m3;预测得出2010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44.04亿m3,2020年为145.66亿m3。3.通过对各种系统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并与当地降水资源转化水资源量进行比较,就目前当地水资源而言,降雨无法满足植被生态环境需水,乌兰察布盟的生态环境需水很难得到保证。从长远来看,随着该地区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用水的需求量是呈现显着上升趋势,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乌兰察布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一定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注重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展开为该区科学规划、
冉东亚[7](2005)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由于土地退化程度高、分布范围广、形成原因复杂,特别是由于目前在土地退化治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分割、缺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观念,致使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趋势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本论文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以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等六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2005 年期间重点研究了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西北干旱地区退化土地治理的宏观问题和战略对策。通过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在防治土地退化领域中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对世界各国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尚缺乏共同的认识以及成熟的经验。例如,一些关键词的定义众多等。2、土地退化的实质是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和土地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通过对土地退化成因、当前防治土地退化的思维方式和效果的系统分析,表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的有效途径。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在制定土地退化防治规划时,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上综合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将跨部门和参与式方式运用到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和实施中,探索优化资源和资金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防治问题。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以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尤其强调多部门合作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使用上的冲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应用于防治土地退化,其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是:在景观水平上探索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对给定区域土地退化进行系统诊断与评价,确定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有待治理的退化土地提供哪些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然后将退化土地恢复过程中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利用方式,即所需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格局、空间配置。其实施的关键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动态适应性,以及土地退化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过程的核心是规范人的行为,为此,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的行为准则与公众参与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多部门合作机制等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5、西北六省区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稀缺且弥足珍贵,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多
赵爱军[8](2005)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代替的基础资源。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水土资源相对贫乏,以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2%,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土资源匮乏是我国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土壤侵蚀是造成我国水土资源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生态失衡,洪涝灾害频发,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相当于流失6.67万hm2耕作层,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国每年因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因此,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协调系统中各个组分的关系,用系统的思想来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剖析现有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障碍,从法律政策、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治理成效的评价、国家、农民和社会组织的角色等多角度探索、构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以促进我国水土流失防治速度的加快和防治水平的提高。这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运用系统论、资源价值论、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博弈论的方法,在系统分析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现状及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念、主体、法规体系、社会伦理、效益评价体系、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机构设置、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量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体系,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框架,并在此框架内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新模式包括以下4个要素:科学和谐的治理理念,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政府引导的市场运行组织方式。最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三峡库区的乐天溪流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创建新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对策。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模式和对策,有助于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的,即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通过实现“两个可持续”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盖志毅[9](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李彦[10](2005)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定位于我国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退耕还林(草)的理论基础上,在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退耕还林(草)的实践来验证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针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如退耕还林(草)中产权结构的调整、退耕经济活动中的生态移民问题及如何完善政策法律保障机制等)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全面推进进行了探讨。本论文还从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有关的方面,如建立较为完备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切实解决影响退耕还林(草)各项措施有效推进的阻碍因素,最终保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目标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和推进,逐步实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最佳,将国家、地方和群众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论述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引路石。第二部分论述的是退耕还林(草)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相关的经济学和法律基础的有关理论入手,对生态经济学与退耕还林(草)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在我国退耕还林(草)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区分布及特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地区生态资源状况等方面入手,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了总体分析,从各个层面上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描述,以求能够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第四部分论述的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及其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关系问题,说明西部大开发不仅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创造了新的机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还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有效保障。第五部分在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建立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是从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最早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实践来说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整体推进状况。第七部分论述的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中的产权结构问题,并提出从法律上保障民族地区退耕农牧民的收益处置权。第八部分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中进行生态移民工程的必要性及我国民族地区在生态移民方面的实践,说明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是解决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所面临的生态和生存这一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退耕还林(草),对策研究
二、乌兰察布盟“四荒”治理现状分析及治理开发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兰察布盟“四荒”治理现状分析及治理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
2.2 研究样点选取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4 分析方法 |
2.4.1 趋势分析方法 |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
2.4.5 相关分析方法 |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
2.4.7 残差分析方法 |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样品处理 |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
6.1 气候因素分析 |
6.1.1 风速分析 |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
6.2 综合植被分析 |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
8.2 讨论 |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少数民族地区公私合作精准扶贫模式——以内蒙古K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 精准扶贫与扶贫项目概念界定 |
(二) 文献回顾 |
1. 宏观理论方面的研究 |
2. 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研究 |
3. 基于少数民族较多省份内蒙古及内蒙古贫困旗县的扶贫研究方面 |
(三) 协同治理理论及5要素分析框架 |
二、案例介绍 |
三、案例分析 |
(一) 调研数据来源 |
1. 访谈提纲准备 |
2. 调研过程和数据搜集情况 |
(二) 案例分析 |
1. 案例选取典型性表现 |
2. 内蒙古K旗精准扶贫项目运作机制 |
(1) “养羊联合体”模式的分工 |
(2) “养羊联合体”模式的协作 |
(3) “养羊联合体”模式的制衡 |
(4) “养羊联合体”模式的技术 |
(5) “养羊联合体”模式的制度 |
四、对策和建议 |
(一) 加强信息公开力度 |
(二) 加大监管力度 |
(三) 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
(四) 丰富扶贫手段和方式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的意义与依据 |
1.2 沙尘暴研究进展 |
1.2.1 沙尘暴的定义与分级标准 |
1.2.2 沙尘暴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
1.2.3 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
1.2.4 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分析 |
1.2.5 沙尘暴的数值模拟研究 |
1.2.6 沙尘暴的分布规律研究 |
1.2.7 沙尘暴形成机理研究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 |
2.1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分布及季相差异 |
2.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1.1 沙尘暴数据 |
2.1.1.2 下垫面数据 |
2.1.1.3 数据处理方法 |
2.1.2 沙尘暴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差异 |
2.1.2.1 沙尘暴年日数空间格局 |
2.1.2.2 沙尘暴多年月平均日数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 |
2.1.2.3 沙尘暴年内动态变化特征 |
2.1.2.4 全国主要省市区沙尘暴平均强度比较分析 |
2.2 中国北方沙尘暴变化趋势分析 |
2.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1.1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2 地形与沙漠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3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4 植被覆盖度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沙尘暴影响因子分析 |
3.2.1 相关分析 |
3.2.2 主导因子分析 |
3.3 沙尘暴与气候的关系分析 |
3.3.1 沙尘暴频次与大风日数的关系 |
3.3.2 沙尘暴频次与降水、温度的关系 |
3.4 沙尘暴与沙源及移动路径分析 |
3.4.1 沙尘暴与沙源的关系分析 |
3.4.2 沙尘暴与移动路径的关系 |
3.4.3 沙尘暴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 |
3.4.4 影响北京沙尘暴天气的移动路径与沙源关系分析 |
3.5 沙尘暴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分析 |
3.6 沙尘暴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3.6.1 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 |
3.6.2 春季和夏季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分析 |
3.6.2.1 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分析 |
3.6.2.2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析 |
3.6.3 植被覆盖度对沙尘灾害的影响 |
3.7 沙尘暴灾害的形成机理探讨 |
3.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植被参数变化对沙尘起沙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前言 |
4.2.集成的沙尘天气数值预报系统 |
4.2.1 模式的输入和嵌套 |
4.2.2 地理信息系统 |
4.2.3 风蚀方案 |
4.2.3.1 水平沙通量 |
4.2.3.2 起沙 |
4.2.3.3 沙尘传输和沉降 |
4.2.4 模式系统预报性能分析 |
4.3.叶面积指数对风蚀起沙的影响 |
4.3.1 叶面积指数 |
4.3.2 叶面积指数变化对风蚀起沙的影响 |
4.4.植被覆盖对风蚀起沙的影响 |
4.4.1 植被覆盖 |
4.4.2 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4.5.结论 |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北方荒漠化影响与对策研究 |
5.1 荒漠化的概念及分类 |
5.2 荒漠化的主要特征 |
5.3 人类活动对北方地区荒漠化的影响 |
5.3.1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2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5.3.3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5.3.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5.4 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5.4.1 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
5.4.2 治沙工程 |
5.4.3 封山禁牧,舍饲圈养 |
5.4.4 退耕还林 |
5.5 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分析 |
5.5.1 以往政府主导型荒漠化治理结构的弊端分析 |
5.5.2 以市场为主导治理荒漠化的概念模型 |
5.5.2.1 荒漠化企业主导型治理结构 |
5.5.2.2 荒漠化治理的PPP模式 |
5.5.3 以市场为主导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分析 |
5.5.3.1 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
5.5.3.2 调整现行政策,引入市场机制 |
5.5.3.3 健全法制体系,明确治理责任,保护治理权益,增强法律宣传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分析 |
1.2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水资源特点分析 |
2.4 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三章 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分类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
3.1 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及分类 |
3.2 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思路 |
3.3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
第四章 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1 乌兰察布盟现状土地利用格局 |
4.2 计算面积的确定 |
4.3 农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4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5 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6 草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7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8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9 沼泽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算 |
4.10 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
5.1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
5.2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
5.3 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土地退化研究进展 |
1.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管理 |
1.2.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
1.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退化治理的研究 |
第二章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认识 |
3.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涵 |
3.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 |
3.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基本途径 |
3.3.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 |
3.3.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 |
3.3.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
第四章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退化防治 |
4.1 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
4.2 对土地退化的认识 |
4.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土地退化防治中的应用 |
4.3.1 土地退化系统诊断与评价 |
4.3.2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确立 |
4.3.3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 |
4.3.4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
4.3.5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实践理论框架 |
第五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特征 |
5.1 地理位置 |
5.2 西北地区水资源 |
5.3 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 |
5.3.1 蒙新高原荒漠生态区 |
5.3.2 黄土高原生态区 |
5.3.3 环青海湖生态区 |
5.3.4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生态区 |
5.4 土壤侵蚀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 |
5.5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特征 |
5.5.1 少数民族聚集且贫困人口集中 |
5.5.2 农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
5.5.3 旅游业发展迅速 |
5.6 西北地区林地资源及其林业发展 |
5.6.1 西北地区林地资源 |
5.6.2 西北地区林业发展 |
5.7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及其退化状况 |
5.7.1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 |
5.7.2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土地退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威胁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
6.2 政策与立法障碍以及机构能力及其限制因素 |
6.2.1 中国土地退化治理相关的法律现状 |
6.2.2 土地退化治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与政策体系 |
6.2.3 部委政策分析 |
6.2.4 地方土地退化治理相关政策体系分析 |
6.2.5 土地退化治理中的政策问题分析 |
6.2.6 土地退化防治法律问题分析 |
6.2.7 土地退化治理机构框架分析 |
6.3 防治西部地区土地退化中的公共支出 |
6.3.1 公共支出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
6.3.2 公共投资中的主要问题 |
6.4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进程中土地退化社会经济因素与教训 |
6.4.1 社会经济因素 |
6.4.2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与土地退化防治的经验教训 |
6.5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问题 |
6.5.1 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现状 |
6.5.2 制约公众参与土地退化的主要限制因素 |
6.6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 |
6.6.1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关系 |
6.6.2 西北地区导致贫困化的主要因素 |
6.6.3 土地退化加剧了贫困 |
6.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
6.8 林业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
6.9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问题 |
6.10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症结在于管理问题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策略 |
7.1 建立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国家框架 |
7.1.1 建立国家规划框架的出发点 |
7.1.2 国家规划框架范围 |
7.1.3 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优先试验示范项目建议 |
7.1.4 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项目预期影响和效益 |
7.2 西北部分地区退化土地分区治理策略 |
7.2.1 陕西省治理策略 |
7.2.2 甘肃与新疆 |
7.2.3 青海 |
7.3 开展防治土地退化项目的原则和政策措施 |
7.3.1 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富民增收相结合,服务当地群众 |
7.3.2 积极推进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
7.3.3 防止土地退化中的水问题 |
7.3.4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必须符合科学规律 |
7.3.5 西北生态环境建设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
7.4 完善有利于退化土地综合管理的法律法规 |
7.5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协调退化土地综合管理机制的机构框架 |
7.6 公共财政支出对策 |
7.7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问题 |
7.8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 |
7.9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土保持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水土流失已成为全球一种最主要的土地退化类型 |
(二) 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的防治阶段 |
(二) 流域综合治理阶段 |
(三) 流域治理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构 |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和技术体系 |
(一) 小流域的概念分析 |
(二) 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 |
(三)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传统技术体系 |
二、小流域生态系统分析 |
(一) 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组成 |
(二) 小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
三、小流域经济系统 |
(一) 小流域经济系统的内涵 |
(二) 经济系统的功能 |
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理论基础——资源价值论 |
(一) 边际效用理论 |
(二) 产权经济理论 |
(三) 外部性理论 |
五、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和功能 |
(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 |
(二)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功能 |
第三章 国外流域治理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流域治理法律述评 |
二、国外流域综合治理管理体制 |
(一) 美国 |
(二) 日本 |
(三) 澳大利亚 |
三、国外流域治理成功案例 |
(一) 美国甜水河小流域 |
(二) 澳大利亚埃普洛克流域 |
四、国外经验借鉴 |
(一) 强化组织建设,加强管理机构 |
(二) 建立健全法制,依法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三) 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治理进度和效益 |
(四) 重视科研工作,提高防治水平和效益 |
(五) 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参与式管理 |
(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
第四章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推演 |
(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沿革 |
(二)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的发展阶段 |
二、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法律述评 |
(一)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法律的积极作用 |
(二) 法律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表现出的缺陷 |
三、我国流域治理资金投入与管理分析 |
(一) 投资主体 |
(二) 主体特征 |
(三) 投资结构 |
(四)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
四、我国流域治理技术分析 |
(一)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 |
(二) 在应用研究方面 |
(三)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
五、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问题 |
(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彻得不够 |
(二) 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得不够 |
(三) 建设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四) 预防监督有待加强 |
(五) 工程建后管理不力 |
(六) 行业管理不到位 |
(七) 资金管理不规范 |
(八) 基础工作薄弱 |
第五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体分析 |
一、政府 |
(一) 政府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
(二) 政府发挥作用的手段 |
(三) 地方政府 |
二、社会组织 |
(一) 社会组织的必要性 |
(二) 社会组织的功能 |
三、农户 |
(一) 农户行为方式影响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难易 |
(二) 农户参与机制的障碍 |
(三) 农户参与机制的保障措施 |
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社会伦理分析 |
一、水土保持伦理的内涵和发展 |
(一) 水土保持伦理的内涵 |
(二) 水土保持伦理的发展 |
二、我国水土保持伦理的现状 |
(一) 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 |
(二) 各级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 |
三、倡导的水土保持伦理观 |
(一) 水土保持伦理观的内容 |
(二) 水土保持伦理观的特点 |
(三) 树立新的水土保持伦理观 |
第七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
一、评价目的和意义 |
二、小流域效益评估的原则 |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 |
(一) 方法综述 |
(二) 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三) 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步骤 |
四、水土保持价值评估方法 |
(一) 水土保持功能 |
(二) 指标的确定与评价 |
(三) 基于遥感的评价技术体系 |
(四) 生态参数测量 |
(五) 水土保持价值计算 |
第八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
一、乐天溪流域概况 |
二、乐天溪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其变迁 |
(一) 乐天溪流域水土流失历史推演 |
(二) 乐天溪流域治理措施选择 |
(三) 乐天溪流域水土流失变迁 |
三、乐天溪流域治理效益评价 |
(一)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二) 流域治理前后指标值变化及其隶属度函数 |
(三) 评价结果及解释 |
(四) 流域水土保持价值估算 |
四、乐天溪流域治理的管理机制 |
(一) 流域综合治理中具体管理办法 |
(二) 流域综合治理中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足 |
五、乐天溪流域治理的社会伦理意识状况 |
第九章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 |
一、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
(一)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
(二) 黄土高原世行贷款治理模式 |
(三) 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吸纳社会资金的模式 |
(四) “公司+基地+农户”治理模式 |
(五) 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 |
(一) 科学和谐的治理理念 |
(二) 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 |
(三) 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 |
(四) 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组织方式 |
第十章 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一) 尽快修订《水土保持法》,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
(二) 加强预防监督,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
(三) 完善和落实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 |
二、强化政府行政推动力 |
(一)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 |
(二) 坚持归口管理,加强部门配合 |
(三) 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
三、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
四、强化机构队伍建设 |
(一) 健全和理顺水土保持机构 |
(二)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
五、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
(一) 农民用工承诺制 |
(二) 工程建设公示制 |
(三) 工程质量监理制 |
(四) 资金使用报账制 |
(五) 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制 |
六、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考核机制 |
七、切实加强生态修复工作 |
八、加强水土保持监测预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 几个基本概念 |
2.1.1 草原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生态经济系统 |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
3.2.1 开垦草原 |
3.2.2 草原过牧 |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3.5.1 理念的借鉴 |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
4.1.2 草原退化现状 |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
5.1 人口压力过大 |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
5.2 过度牧垦 |
5.2.1 对草原的滥垦 |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
5.3 资本投入不足 |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5.5.3 公共政策偏差 |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
6.4.2 向农村转移 |
6.4.3 向城镇转移 |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
8. 结论 |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退耕还林(草)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的基础理论体系 |
一、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
二、退耕还林(草)与恢复生态学 |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的经济学理论 |
一、生态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
二、生态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理论发展 |
第三节 退耕还林(草)的法制基础理论 |
一、环境法与环境法学 |
二、我国的生态经济法规体系 |
第二章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与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 |
第一节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
一、水土流失严重 |
二、森林、草场破坏严重 |
三、水资源不足 |
四、土地沙化问题严重 |
五、生物的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一、经济基础薄弱 |
二、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
三、基础设施滞后 |
四、产业产品结构单一 |
第三节 退耕还林(草)战略是改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方略 |
一、退耕还林(草)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中心 |
二、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是改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
三、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及推进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工作的进展 |
一、退耕还林(草)的起步阶段(1949——1957年) |
二、退耕还林(草)的停滞阶段(1958——1977年) |
三、退耕还林(草)的复苏阶段(1978——1982年) |
四、退耕还林(草)的稳步发展阶段(1982——1997年) |
五、退耕还林(草)的调整和试点阶段(1998——2001年) |
六、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全面启动和建设阶段(2002年至今) |
第二节 国家关于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布局 |
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工程建设阶段和任务 |
二、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一、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发展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
三、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在发展战略上具有一致性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了良好契机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退耕还林(草)中实现环境创新提供了条件 |
二、西部大开发中形成的系统化政策体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条件 |
第三节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
一、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 |
二、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保证 |
第五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是一项系统工程 |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定位与战略执行 |
二、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中相关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实施 |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系统工程与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系统工程的实施和推进过程是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
二、在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的过程种建立适当的生态补偿制度 |
第六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施与推进 |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 |
二、内蒙古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实践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退耕还林(草)实践为例 |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推进实践中必须保持工程实施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
一、在推进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退耕与还林(草)的关系 |
二、要不断完善退耕还林(草)中的政策保障机制 |
第七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与产权结构调整 |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调整产权结构的必要性 |
一、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适当地调整产权结构有利于激发退耕地区退耕农牧民的积极性 |
二、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适当地调整产权结构有利于激活其他市场主体参与退耕还林(草)实践的主动性 |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产权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 |
一、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中调整产权结构的目标定位 |
二、切实保障各个退耕主体的利益是退耕还林(草)中产权结构调整的关键 |
第三节 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产权结构调整中的法律保障 |
一、加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立法、保障退耕还林(草)中产权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
二、切实加强退耕还林(草)的法律保障 |
第四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产权结构调整与退耕农牧民的收益处置权 |
一、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对产权结构进行调整是保障退耕农牧民收益处置权的基本前提 |
二、《退耕还林条例》与民族地区退耕农牧民的退耕权益界定 |
三、切实保障农牧民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收益处置权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 |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必然性 |
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退耕还林(草)的需要 |
二、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良好途径 |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 |
一、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的生态移民的概念及实施条件的界定 |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生态移民的安置 |
三、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对策建议 |
四、乌兰察布盟“四荒”治理现状分析及治理开发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2]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少数民族地区公私合作精准扶贫模式——以内蒙古K旗为例[J]. 吕维霞,于学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D]. 张钛仁. 兰州大学, 2008(12)
- [6]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D]. 罗诗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D]. 冉东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08)
- [8]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赵爱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10]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D]. 李彦.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