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意识的探索

东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意识的探索

张辉1马丽2

(1.黑龙江省鸡西大学师范学院,黑龙江鸡西158100;2.辽宁省沈阳化工大学工业设计教研室,辽宁沈阳110142)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76

摘要: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绘画体现出的空间意识是中国传统思想和和哲学的外部表现,体现着中国的感性思维方式,以散点透视等方法表现出来。西方绘画体现着西方理性的思维观和理性哲学系统,放映在美学上是严谨的透视法则、写实的造型等等。本文以探讨东西方绘画空间意识入手,探索和解释东西方绘画在空间表现上的异同,并阐释东西方绘画的造型特点。

关键词:空间;透视;三点透视;焦点透视

回望一百年来中西绘画语言的冲撞与对话,致力于中西融合的画家们,不管是对于西方美术价值认识的“体”、“用”之辩,还是关于力图光大传统的“拉开距离说”,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前人找到的或当下正在寻找的所有艺术理论与实践,对我们的继续探索与研究都是启示。在比较中西绘画空间表现的过程里,笔者看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由此所达到的不同的艺术高峰。中西绘画由于哲学观念的不同,他们绘画的空间艺术表现形式差异很大:透视处理,中国绘画表现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表现为焦点透视;形体空间表现,中国绘画以点线塑造,西方绘画以明暗体面塑造;空间形态的延展,中国绘画表现为开放性,西方绘画表现为封闭性;虚实观念,中国绘画虚实相生,虚重于实,西方绘画则相反,轻虚重实。虽然中西绘画在变革时期都出现了向对方借鉴的现象,这种借鉴有程度深浅之别,相对来说中国对西方借鉴多于西方对中国的借鉴。万象,把捉大自然整体节奏的流动,表现为一种充溢着动态美和节奏感的写意空间。

不识西方绘画奥秘的中国人,往往对西方绘画不屑一顾,认为它浅显,没有哲学,没有美学意味,没有骨线,缺乏艺术品位。不懂中国绘画三味的欧洲人,也难以理解其奥妙,认为它没有色彩,没有立体空间,没有视觉透视。如利玛窦评价中国绘画发出感慨:“他们对西方油画一无所知,他们不懂得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因此,他们描绘的作品毫无生气,以我的观点看,中国人机敏感过人,一旦他们了解到外来艺术的优点,他们会立即吸取这些长处而有甚自己的传统。”中西画家倔强地站在世界的两端,紧紧拥抱着各自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外来文化漠视而抱有成见,似乎就要这样“独持己见,一意孤行”下去。在空间表现方面,中西双方彼此投以对方巨大的蔑视和不屑,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上的误读和曲解,是由各自深厚的哲学思想差异造成的。西方人总是对世间万物往无尽的深度不断探索,欲弄清一切事情的奥秘,竭力借助于透视法、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手段来描绘出一个符合“最高标准与理想”的立体的真实空间,由近至远,层层推出,以至于目极无穷的远天。这种空间意识表达了西方人追寻无限,一往不返的心态。促成西方绘画这种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哲学宇宙观:我与物对立,心与境相视,也就是天人有分,物我两立。这种哲学宇宙观,使他们永远对客观世界进行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以至于在科学方面,中国发明用于制烟花的火药和用于测量风水的指南针“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在绘画方面,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历代画家才一往无前地探索写实的规律,总结写实的法则。他们可以面对同一个模特作数次,数十次写生,可以一连数日在同一地点模写同一景观,目的是捕捉真实的印象。对此,对万事万物皆抱有亲和情感的中国画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形式深受其宗教思想观念的影响。根据基督教教义的理解,上帝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如此,就不难理解西方绘画所表现的几何的、科学的、静止的写实空间。中西绘画空间表现的差异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中西绘画的空间表现,首要差别在于透视法的运用。中国绘画采用的主要是散点透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透视所遵循的“沿着每个物体的边缘线引出直线并使这些直线汇聚于一点”的科学透视逻辑,因为中国绘画中找不到线性透视的灭点,它是一种动态的观察方法和心理体验。中国古代画家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崇尚“游”,因而养成了游动不居的性格。这种性格对于中国画家就是“逍遥游”式的动态观察,所谓“饱游饫看”,而不是驻足一个视点作静态观察。儒家也同样,孔子言“知者乐山,仁者乐水”,可见儒道都倡导“游”。儒道思想是当时中国画家或文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因此儒道的游乐文化观促使了中国画游动的观察方式与状态。这种心灵游历和观看方法的外化形态就是“以大观小”和“三远法”的综合运用。以山水作品为例,以有限的画面,表现无限的空间,因而画面中往往找不到画家固定的立足点,近景俯视,远景又平视,根本没有固定焦点,因为山水画家们要进行所谓的“澄怀味象”,“遍而赏之”,再将自然山川铭记于心而诉诸于笔也造成了“中国山水画因鸟瞰远景,其仰眺俯视与物象之距离相等,故多爱写长方立轴以览自上而下的全景。数层的明暗虚实构成全幅的气韵与节奏”的空间创造法。这种空间不是科学的透视空间,而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思想中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空间,即所谓的“心视”。画面在上下左右的延展上开拓空间,视线是自上而下或左而右的“回旋往复”游动,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景画因焦点透视画面向深处拓展自近至远的射线般“一往不返”的视线。无论是纵观竖式条幅时目光的上下回环往复,还是扫视横式长卷时眼光的由右向左之移动游历,都是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的法度在方寸之间吸纳、凝缩大千世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便是散点透视的杰作。中国画家在绘画的空间意识与空间处理上最大的创造性在于提出了“三远”的表现方法。

焦点透视法是一种高、宽、深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失落于灭,心往不返的空间,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的现实感。其深度进向根本有别于中国绘画,不但有了灭点,而且所有灭点都在地平线处消失,因视点低平,一般消失在画面中下端。所以宗白华说:“西洋画因系对立的平视,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以幻现自近至远的真景。”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观察方法和稳定的心理感受。西方的绘画渊源于希腊,希腊人发明了几何学,重视宇宙形象里的数理和谐性,创造出整齐匀称、静默庄严的建筑,生动写实而高贵雅丽的雕像。“希腊绘画也就是移写建筑空间和雕塑形体于画面,人体必求其圆,背景多为建筑。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更是自觉地讲求艺术与科学的一致,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艾玛•阿•里斯特,郑福洁译:《莱奥纳多•达•芬奇笔记》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3]《白话四书》岳麓书社出版社1997年版。

[4]郭熙:《林泉高致》《宋人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5]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标签:;  ;  ;  

东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意识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