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犍为县定文中心卫生院四川乐山614408)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腹产术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孕产妇19例,孕妇均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术,为产妇以填纱条方式控制术中出血。结果:产妇术中以填纱条方式控制出血,临床效果安全良好。结论:子宫下段填纱条控制产妇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为其保留女性的子宫,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此止血方式操作简单、便捷,临床止血效果稳定可靠,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出血;子宫下段
【中图分类号】R71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180-02
子宫下段剖腹产术中,子宫下段收缩差极易导致产妇术中大量出血,从而威胁到产妇的生命。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孕产妇19例,孕妇均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术,为产妇以填纱条方式控制术中出血,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腹产术产妇19例,孕妇均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孕妇年龄均于23~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2.6)岁;19例患者中活跃期阻滞者4例,第二产程延长者为3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12例;产妇术中出血量于500ml~9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700ml;产妇宫缩素平均使用30单位,以温盐水纱垫压迫,产妇出血部位应以8字进行缝合,但此种方式止血效果欠佳,之后则换用子宫下段填塞纱条进行止血。
1.2方法
1.2.1纱条填塞方法纱条填塞时,采用无菌宽4厘米、长100厘米、厚8层的纱布条1条,以碘伏溶液浸湿纱布条,并将其拧干,再以卵圆钳将一端送至宫颈外口处,剩余的则应紧密排列在子宫下段,确保纱条紧压住宫壁,要严格对合子宫切口,并徒手按压子宫下段,密切观察3min,确保伤口无显著渗血,之后再将孕产妇子宫切口严密缝合。
1.2.2术后处理产妇术后应给予相应的抗生素预防感染,采用头孢曲松钠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1次0.25~0.5g,1天2次,让患者连续服用3天;再给予适当的缩宫药物,及时纠正妇产后贫血,并密切观察其子宫底高度、阴道出血、生命体征变化等指标,产妇产后12~24小时内,以碘伏棉球为其外阴消毒,之后再通过产妇阴道取出纱条。
2.结果
19例孕妇手术之后,未有阴道大量出血者,待纱条取出时,阴道中具备暗红色血液,大约50~100ml,且并无血凝块,纱条绝大部分被血染,纱条被顺利取出;待纱条取出后,血性恶露3~5天,但恶露量逐渐减少;19例患者中,有7例产妇术后12小时之内体温上升为37.5~38.5摄氏度,但待术后3~4天时,其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其间无人继发宫内感染;腹部伤口有效愈合;孕产妇复查时,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且均未产生宫腔粘连。
3.讨论
孕妇妊娠晚期的血液均是高凝状态,其产后止血基本原理强调使血液凝固,胎盘剥离之后以纱条压迫血窦,从而使得出血速度有效减缓,促使血小板聚集与血凝块形成,这时则可有效堵塞开放的血窦以实现自然止血[1]。
子宫下段填塞纱条是于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方式改进而来的,传统宫腔填塞纱条法多用于孕产妇产后止血,但宫腔用纱条填满之后会影响患者宫体复旧,但子宫下段填塞纱条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子宫下段填塞纱条方式均用于子宫体收缩良好,且下段不断出血者,要彻底排除胎盘残留亦或者是副胎盘[2]。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孕妇19例,孕妇均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术,为产妇以填纱条方式控制术中出血;用无菌宽4厘米、长100厘米、厚8层的纱布条1条,以卵圆钳将一端送至宫颈外口处,剩余的则应紧密排列在子宫下段,确保纱条紧压住宫壁,要严格对合子宫切口,并徒手按压子宫下段,密切观察3min,确保伤口无显著渗血,之后再将孕产妇子宫切口严密缝合。采用头孢曲松钠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1次0.25~0.5g,1天2次,让患者连续服用3天;孕产妇产后12~24小时内,以碘伏棉球为其外阴消毒,之后再通过产妇阴道取出纱条。结果显示:孕产妇术中以填纱条方式控制出血,临床效果安全良好。19例孕妇手术之后,未有阴道大量出血者,纱条取出后,血性恶露3~5天,但恶露量逐渐减少;19例患者待术后3~4天时,其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其间无人继发宫内感染;腹部伤口有效愈合;产妇复查时,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且均未产生宫腔粘连。
综上所述,子宫下段填纱条控制产妇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孕产妇出血量,为其保留女性的子宫,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此止血方式操作简单、便捷,临床止血效果稳定可靠,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志玲.子宫下段瘢痕厚度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0):7924-7925.
[2]王月娟.子宫下段瘢痕妊娠误诊2例报告[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3(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