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度性腐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腐败,制度性,缺陷
制度性腐败论文文献综述
庄敏[1](2017)在《试述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反对腐败、惩治腐败是我党一直坚持的鲜明立场。惩治腐败的根本就应该从制度着手,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选人用人制度、聘任后的考核制度、监察监督机关的监督制度等存在的漏洞都会导致腐败的滋生。明确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对预防腐败、治理腐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知音励志》期刊2017年01期)
王永光[2](2016)在《布坎南的保护型国家、生产型国家理论和制度性腐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布坎南以契约论逻辑为治理思路,提出了保护型国家和生产型国家两种国家(政府)职能范畴,并针对美国政治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探讨。我们认为,布坎南的这一理论对于深入认识当下各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乱象的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厘清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在逻辑梳理上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杜建明,郑智航[3](2016)在《增强制度化意识 防治制度性腐败》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性腐败不是制度的腐败,而是人“利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钻”制度空子而产生的腐败行为。防治制度性腐败,除了考虑制度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人的问题,并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以综合考量。为此,我们不仅需要从完善制度的角度,考虑制定更加完备、配套的制度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7-08)
郑旭旭[4](2016)在《高校腐败的制度性同形及其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0—2014年117个高校腐败案例的数据分析与对比表明,高校腐败与政府腐败无论是在腐败主体特征方面还是腐败行为特征方面均表现地极为相似。高校腐败与政府腐败相较,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与政府腐败特点的一致性。借助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性同形理论进行解析发现:高校与政府腐败特点一致原因在于在高等教育场域中,高校与政府趋同,不仅在组织结构、治理机制具有同形性,两者也都有相似的官场文化,都受市场经济文化阴影影响。为规避制度性同形对高校腐败影响,减少高校腐败发生频率,需借助参与式治理模式,通过在决策体制引入专家力量,监督机制引入外部力量参与,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大腐败成本,减少腐败机会,增强自下而上的监督问责力度,遏制腐败蔓延趋势。(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01)
王琦[5](2015)在《浅谈中国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前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毒瘤性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说的"解决腐败问题需要有壮士断腕之勇气",这可以明显看出中国领导集体解决腐败的魄力与勇气,同样也表现出腐败问题的根深蒂固。腐败滋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制度体制本身的因素,也受非制度体制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则根源于制度的缺陷和漏洞,解决制度性的缺陷与漏洞则腐败问题就没有了滋生的温床,则消失于无声之中。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及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46期)
张宏杰[6](2015)在《古代官场的制度性腐败》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皇帝为了治理腐败,可谓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用尽了激烈手段。中国传统社会的腐败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制度性腐败。它的产生,第一个原因是"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运转机制。在古代中国,有了权力,你就有了一切;没有权力,你就失去一切。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腐败的制度。(本文来源于《英才》期刊2015年11期)
张宏杰[7](2015)在《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性腐败》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皇帝为了治理腐败,可谓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用尽了激烈手段。腐败是传统社会的顽疾,历代皇帝为了治理腐败,可谓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用尽的激烈手段。朱元璋在反腐过程中杀掉的官吏在10万—15万名之间。由于诛戮过甚,有些衙门没有人办公,朱元璋不得不实行"戴死罪、徒流办事"、"戴斩、绞、徒、流刑在职"的办法,叫判刑后的犯罪官吏,带着镣铐回到公堂办公。虽然力度如此之大,然而朱元璋期望的良(本文来源于《英才》期刊2015年09期)
王悠然[8](2015)在《独立“仲裁人”可减少制度性腐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学者最新研究显示,美国政府现行的反腐政策难奏效,因而必须建立独立的“仲裁机构”以遏制精英阶层的政治影响力,更好地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教授布鲁斯·欧文(Bruce Owen)近日发文称,制度性腐败((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8-17)
邓联繁[9](2015)在《破除制度性缺陷 减少腐败几率》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巡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令狐安就科研中的报假账问题指出,“这些问题从根源上讲是由规定制度引起的”,属于“办法规定及制度不合理造成的‘逼良为娼’的现象”(据3月12日《中国青年报》)。这些说法引发了公众关注,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5-03-17)
徐玉生,征汉年[10](2014)在《正视“制度性腐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辩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表面看来其焦点是"制度性腐败",实质上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事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何处去的立场和抉择。这场争论始于2014年7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发表的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撰文《救救官员》,7月16日(本文来源于《检察风云》期刊2014年16期)
制度性腐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布坎南以契约论逻辑为治理思路,提出了保护型国家和生产型国家两种国家(政府)职能范畴,并针对美国政治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探讨。我们认为,布坎南的这一理论对于深入认识当下各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乱象的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厘清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在逻辑梳理上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度性腐败论文参考文献
[1].庄敏.试述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J].知音励志.2017
[2].王永光.布坎南的保护型国家、生产型国家理论和制度性腐败分析[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16
[3].杜建明,郑智航.增强制度化意识防治制度性腐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4].郑旭旭.高校腐败的制度性同形及其治理[D].南昌大学.2016
[5].王琦.浅谈中国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及对策[J].商.2015
[6].张宏杰.古代官场的制度性腐败[J].英才.2015
[7].张宏杰.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性腐败[J].英才.2015
[8].王悠然.独立“仲裁人”可减少制度性腐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9].邓联繁.破除制度性缺陷减少腐败几率[N].检察日报.2015
[10].徐玉生,征汉年.正视“制度性腐败”[J].检察风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