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快呼吸指数论文-金鑫

浅快呼吸指数论文-金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浅快呼吸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脱机,超声

浅快呼吸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19)在《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DTF)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9月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撤机后48 h内需再插管的40例为对照组,不需再插管的42例为试验组。两组均实施自主呼吸试验(SBT),采用重症超声测量DTF、RSBI。比较两组撤机前DTF、RSBI水平,评估DTF、RSBI单项及联合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试验组DTF高于对照组,RSB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选取DTF≥30%、RSBI≤105为预测撤机成功截点,DTF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 95%(34/42)、82. 50%(33/40); RSBI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 86%(39/42)、40. 00%(16/40); DTF+RSBI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 24%(40/42)、40. 00%(16/40); DTF+RSBI预测灵敏度高于DTF。结论重症超声DTF、RSBI可作为评估脱机时机的有效指标,而将DTF、RSBI联合应用有利于提升脱机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邹宇君,万泽铭,伍春燕,钟穗斌[2](2019)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后的结果与其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之间的关系,探讨D-RSBI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方法以60例入ICU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为经口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是否成功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与脱机失败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D-RSBI与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准备脱机中预测脱机失败的效能。结果在本研究的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脱机成功的为40例,占66. 67%;脱机失败的为20例,占33. 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脱机成功的患者进行ROC工作曲线分析,D-RSBI和RSB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 89和0. 72 (P<0. 05),可见D-RSBIRSBI预测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结果更加准确。结论相比呼吸浅快指数,D-RSBI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把握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时机更具有积极意义,预测脱机结果更加准确,可作为临床脱机指标进行参考。(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窦志敏,李红,朱磊,陈启明,李斌[3](2018)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对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iaphragm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D-RBSI)对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慢阻肺患者。患者通过撤机筛查后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est,SBT),SBT开始后10 min或SBT失败时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潮气量,并利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的膈肌活动度(diaphragmatic displacement,DD)。以RR和DD的比值(RR/DD)计算D-RBS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RBSI对机械通气慢阻肺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28例患者撤机失败。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的年龄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无明显差异。成功组患者DD大于失败组[(22±6)mm比(13±5)mm,P<0.001)],RBSI和D-RBSI均低于失败组[RBSI:(40±14)次/(min·L)比(52±20)次/(min·L),P=0.003;D-RBSI:(0.95±0.51)次/(min·mm)比(1.79±0.83)次/(min·mm),P<0.001)]。两组患者的RBSI和D-RBSI之间相关性良好(R2=0.778,P<0.001)。D-RBSI对患者撤机结果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RBSI[(0.85比0.75,P<0.001)],D-RBSI>1.13次/(min·mm)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性为0.82,特异性为0.81。结论超声监测机械通气慢阻肺患者SBT时D-RBSI可有效判断其撤机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潘传胜[4](2016)在《浅快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在ICU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撤机时机选择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APACHEⅡ评分在ICU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撤机时机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来宾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均接受序贯通气治疗,分析RSBI、APACHEⅡ评分在ICU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撤机时机选择中的价值。结果 66例患者中,57例患者撤机成功,9例患者撤机失败,撤机成功率和失败率分别为86.4%、13.6%。57例撤机成功患者中,48例患者需要IPPV时间≤7d,7例患者需要IPPV时间8~14 d,2例患者需要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时间>15d,分别占总数的72.7%、10.6%、3.0%;57例撤机成功患者中,首次撤机成功41例,失败16例,撤机成功率和失败率分别为71.9%、28.1%,首次撤机成功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SBI、未达到预计撤机指数比例均低于首次撤机失败患者(P<0.05),达到预计撤机指数比例高于首次撤机失败患者(P<0.05);NIPPV时间≤7d患者的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7d患者(P<0.05);患者NIPPV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PCT、BNP。结论 RSBI、APACHEⅡ评分在ICU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撤机时机选择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S1期)

方卫刚[5](2016)在《浅快呼吸指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及其变化率(ΔSCVO_2)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次,按拔管结果分成拔管成功(ES)组和拔管失败(EF)组,比较2组SCVO_2、ΔSCVO_2及RSBI。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主呼吸试验(SBT)30min SCVO_2、ΔSCVO_2及RS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 30 min SCVO_2与拔管成功率正相关(r=0.283,P=0.025),ΔSCVO_2和RSBI与拔管成功率负相关(r=-0.425,-0.282,P=0.001,0.025)。SBT 30min SCVO_2、ΔSCVO_2和RSBI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697、0.810、0.651。结论:SBT 30 min SCVO_2、ΔSCVO_2和RSBI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ΔSCVO_2、SBT 30 min SCVO_2优于RSBI。(本文来源于《内科急危重症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龚菊,张碧波[6](2016)在《膈肌移动度、浅快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对撤机预测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CU患者在自主呼吸试验(SBT)过程中,3种撤机参数在患者机械通气中撤机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4例行机械通气后需要撤机拔管的患者,在SBT 120 min通过后,给予拔管。患者年龄18~80岁,行机械通气时间>24 h。根据患者撤机后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每组各22例。SBT前,记录患者氧合指数(Pa O2/Fi 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BT开始,患者取平卧位,分别于0、10、30 min记录右侧膈肌移动度(DE)、浅快呼吸指数(RSBI)。SBT 30 min时,抽取动脉血气,记录Pa O2/Fi O2。结果两组患者SBT间30 min与10 min右侧DE的变化值(ΔDE30-10)、SBT 30 min时RSBI及Pa O2/Fi 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DE30-10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当以0.175 cm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86.4%。SBT 30 min时,RSBI预测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以44 bpm/L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72.7%。SBT 30 min时,Pa O2/Fi O2预测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以203 mm Hg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72.7%。结论右侧ΔDE30-10、SBT 30 min时RSBI及Pa O2/Fi O2对撤机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右侧ΔDE30-10预测价值更高。(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期刊2016年03期)

张海涛,王晓园,黄玉蓉,陈艺慧[7](2015)在《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RICU住院使用机械通气并符合常规临床撤机标准[1]的35例COPD患者,监测患者RSBI值,然后进行撤机试验,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37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28例(75.68%),撤机失败9例(24.32%),撤机成功组RSBI值(79.26±13.75)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106.27±15.91)(P<0.05),RSBI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为73.0%,特异度55.6%。结论:RSBI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并非敏感指标,结合临床其他指标可能更可靠。(本文来源于《兵团医学》期刊2015年04期)

潘娅静,徐建国,徐敏[8](2015)在《两种撤机模式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浅快呼吸指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两种自主呼吸模式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ICU病房中达到撤机指标患者93例,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SBT采用PSV模式和CPAP模式,根据其转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并分析年龄、性别、是否手术、带机时间、HR、MAP、APACHEⅡ评分、ALB、Hb、Cr、Sp O2、Pa O2、Pa CO2、Fi O2等指标是否为撤机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其在两种模式下的呼吸频率、潮气量,计算RSBI(RSBI=f/Vt),分析两种不同模式下RSBI值的差异。同时分别对两组不同模式下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的RSBI值进行比较。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手术,带机时间,APACHEⅡ评分,ALB与撤机成功有相关性(P<0.05)。PSV模式下RSBI值平均为43.850±17.650次/(分·升),CPAP模式下RSBI值平均为50.560±18.772次/(分·升),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V组和CPAP组中,在各自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的RSBI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带机时间,APACHEⅡ评分,ALB属于撤机相关的危险因素。RSBI值在PSV和CPAP两种不同的模式下结果不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在不同模式下撤机,不能以单一固定数值指标作为预测值。(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张震,贾士强,彭占仙,宗围,文诗伟[9](2015)在《睡眠状态下的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睡眠状态下的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意义,探讨用排除精神因素干扰后的浅快呼吸指数指导撤机的时机。方法符合AECOPD机械通气指南建议撤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计算不同意识状态下的RSBI,均以<105bpm/L作为标准,分别予以评估撤机时机,常规组以清醒状态下测定的RSBI作为撤机预测指标,试验组以睡眠状态下的RSBI作为撤机预测指标,评估机械通气时间及撤机成功率。结果常规组与试验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上分别为(9.24±3.02)天和(7.78±1.9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率分别达到78.7%和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状态下测定的RSBI能够避免了意识状态对撤机指标的影响,更早预测撤机时机,有效的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15年05期)

郭笑芳,卢燕玲,丁月琴[10](2015)在《浅快呼吸指数、口腔闭合压在新生儿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RSBI)、口腔闭合压(P0.1)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NICU收治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是否成功将其分为成功组65例、失败组15例。测定患者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呼吸系统顺应性(C)、血氧饱和度(Sp O2)、动脉血p H值等常用撤机参数及RSBI和P0.1。结果失败组、成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RR、VT、MV、C、Sp O2、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SBI、P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BI、P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BI、P0.1是回归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两个参数。结论 RSBI、P0.1对判断撤机能否成功有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5年06期)

浅快呼吸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后的结果与其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之间的关系,探讨D-RSBI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方法以60例入ICU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为经口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是否成功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与脱机失败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D-RSBI与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准备脱机中预测脱机失败的效能。结果在本研究的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脱机成功的为40例,占66. 67%;脱机失败的为20例,占33. 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脱机成功的患者进行ROC工作曲线分析,D-RSBI和RSB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 89和0. 72 (P<0. 05),可见D-RSBIRSBI预测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结果更加准确。结论相比呼吸浅快指数,D-RSBI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把握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时机更具有积极意义,预测脱机结果更加准确,可作为临床脱机指标进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浅快呼吸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金鑫.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J].医疗装备.2019

[2].邹宇君,万泽铭,伍春燕,钟穗斌.膈肌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

[3].窦志敏,李红,朱磊,陈启明,李斌.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对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8

[4].潘传胜.浅快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在ICU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撤机时机选择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

[5].方卫刚.浅快呼吸指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率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6

[6].龚菊,张碧波.膈肌移动度、浅快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对撤机预测价值比较[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

[7].张海涛,王晓园,黄玉蓉,陈艺慧.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J].兵团医学.2015

[8].潘娅静,徐建国,徐敏.两种撤机模式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浅快呼吸指数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5

[9].张震,贾士强,彭占仙,宗围,文诗伟.睡眠状态下的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机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5

[10].郭笑芳,卢燕玲,丁月琴.浅快呼吸指数、口腔闭合压在新生儿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

标签:;  ;  ;  ;  

浅快呼吸指数论文-金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