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阶层论文-张梦茹,侯玉波

主观阶层论文-张梦茹,侯玉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观阶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阶层,积极应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焦虑

主观阶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茹,侯玉波[1](2019)在《主观社会阶层对个体一般健康水平的影响: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反映了等级差异的群体概念,社会阶层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所无法避开也不得不关注的话题之一。由于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不同,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他人的客观评价上,也表现在个体的主观感知上。而以往的研究者们发现,作为处境相对不利的典型群体,低社会阶层的个体会感受到更多的消极情感、更少的积极情感和更多的社会压力,而且相对于客观社会阶层而言,主观社会阶层的预测力更强。而近些年来,随着压力的增大,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主观社会阶层的高低是否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呢?本研究旨在探究主观社会阶层对个体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背后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已经工作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分别使用主观社会阶层调查问卷、一般健康量表、成人应对方式量表测量了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针对问题积极应对的水平,共回收了306份问卷。结果表明,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越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也越低。而针对问题积极应对在此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越低,越倾向于较少的使用积极应对的方式,继而导致较低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升自我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应该加强对社会阶层较低的群体的积极应对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云松,范晓光,龚华燕[2](2019)在《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9万多城乡居民样本,剖析中国人阶层自我定位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人的阶层自我定位稳定地呈保龄球状:"低位认同"者占据调查对象大半,且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家。在个体层面,10年间教育、收入和职业等客观指标对阶层自我定位的净效应较小且逐渐弱化;主观流动感知与阶层自我定位的关联较强,但这10年中"向上流动感"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在宏观层面,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提升阶层自我定位,而收入不平等对阶层定位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转型期抑制收入差异和扩大流动机会对于提升公众阶层定位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期刊2019年03期)

范琳琳[3](2019)在《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社会阶层对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时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预测偏差。自我决定理论提出,在对动机进行理解时需要考虑自主、能力和归属感等需求,强调基本心理需求是心理成长完整的必要条件,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时,内部动机会增强。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社会阶层的不同导致占有的社会资源也不同,其对心理需求要求的程度也不同,相应地,其消费水平和行为也存在差异。那么,当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面对不同的基本心理需求时,他们的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是否也会受到影响?本研究通过叁个实验,将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论与主观社会阶层相结合,探究其对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实验一在某高校选取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2(主观社会阶层:高社会阶层/低社会阶层)×2(自主需求:自主需求满足/自主需求未满足)的被试间实验,以探究自主需求和主观社会阶层对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最终发现,当高社会阶层的个体自主需求得到满足时,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预测偏差最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最大。实验二在某高校选取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2(主观社会阶层:高社会阶层/低社会阶层)×2(能力需求:能力需求满足/能力需求未满足)的被试间实验,以探究能力需求和主观社会阶层对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最终发现,当高社会阶层的个体能力需求得到满足时,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预测偏差最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最大。实验叁在某高校选取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2(主观社会阶层:高社会阶层/低社会阶层)×2(归属感需求:归属感需求满足/归属感需求未满足)的被试间实验,以探究归属感需求和主观社会阶层对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最终发现,当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归属感需求得到满足时,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预测偏差最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最大。本研究从基本心理需求的视角考察了主观社会阶层对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情感预测偏差的实质和过程,促进情感预测研究的理论建构,丰富了对人类基本心理需求和社会阶层的相关理论。另外,本研究还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还可以运用到消费领域,而且更有利于帮助消费者理性消费,进行理性的消费决策。(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惠珊[4](2019)在《主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得失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决策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门,个体差异、情感、人格、框架效应等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逐渐进入研究者讨论范围,许多理论也相继产生,但每项研究的结论都不同。青少年作为备受关注的一类人群,也成为风险决策领域广泛关注的对象,对青少年人群在得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前人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然而,关于不同社会阶层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相关研究很少,社会阶层、生命史策略对青少年得失框架下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不充足。因此研究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旨在探讨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少年在获得和损失两种框架下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有效被试210人,受试者依次完成主观社会阶层问卷和得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任务,探讨主观社会阶层在得失框架下对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2选取有效被试170人,通过完成生命史策略问卷和得或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任务,探讨生命史策略在得失框架下对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3选取有效被试100名,启动高低主观社会阶层,并完成生命史问卷,完成得或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任务,探讨主观社会阶层、生命史策略对青少年得失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影响,建立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发现,得失框架在主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得失框架在生命史策略对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得失框架对主观社会阶层影响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中的调节效应显着,该调节效应以生命史策略为中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成立。因此,得出以下结论:(1)主观社会阶层影响青少年得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高主观社会阶层青少年在获得框架下通常表现出风险偏好,损失框架通常表现出风险回避;低主观社会阶层青少年损失框架通常表现出风险偏好;获得框架通常表现出风险回避。(2)生命史策略影响青少年得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慢生命史策略的青少年获得框架下通常表现出风险偏好,损失框架通常表现出风险回避;快生命史策略的青少年在损失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偏好;获得框架表现出风险回避。(3)主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得失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影响,以生命史策略为中介。高主观社会阶层的青少年倾向慢生命史策略,获得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偏好;损失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回避。低主观社会阶层青少年倾向快生命史策略,获得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回避;损失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偏好。本研究拓宽了风险决策的研究领域,有利于更深层丰富青少年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研究从社会阶层视角为青少年决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不同主观社会阶层青少年风险决策的引导和不良风险决策的纠正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未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支持和参考。另外,青少年作为本研究的受试者,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可以在青少年面临风险决策时提供参考,帮助不同主观社会阶层青少年更好的了解风险决策行为,及早识别和纠正不良风险决策行为。(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蔡可路[5](2019)在《主观社会阶层和基本心理需求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在对基于不同时间点下的收益进行对比后做出的最终决策的行为被称为跨期决策。所做出的决策也大都具有时间性,不仅是对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有重要意义,也关系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本研究试图从跨期决策影响因素之一的社会阶层角度,探究不同社会阶层的基本心理需求偏好,进而分析了在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偏好满足的前提下对跨期决策的影响。预实验探讨了社会阶层对叁种基本心理需求的偏好选择研究。通过实验法对被试的主观社会阶层进行操纵,借鉴词汇决策任务范式,要求被试对叁种基本心理需求相关词进行真假词判断,实验以社会阶层(高阶层/低阶层)启动为自变量,以被试的需求相关词反应时为因变量。结果表明,低阶层被试对接受需求和可预测性需求相关词反应时更短,即更重视接受需求和可预测性需求;高阶层对能力需求相关词反应时更短,即高阶层更看重能力需求。研究一到研究叁均为2(社会阶层:高/低)×2(基本心理需求需求:满足/不满足)的被试间设计,分别探讨了社会阶层和接受需求、社会阶层可预测性需求以及社会阶层和能力需求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在接受需求得到满足时会做出大而远的决策,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在接受需求满足与否的情况下在跨期决策上无显着性差异;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可预测性需求得到满足时会做出大而远的决策,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在可预测性需求满足与否的情况下在跨期决策上无显着性差异;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在能力需求得到满足时会做出大而远的决策,且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在能力需求满足与否的情况下在跨期决策上无显着性差异。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低阶层更加看重接受需求和可预测性需求;高阶层更为重视能力需求。第二,低阶层在接受需求和可预测性需求得到满足后在跨期决策任务中更加偏好做出大而远的决策;高阶层在能力需求得到满足后在跨期决策任务中更加偏好做出大而远的决策。指导人们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决策。(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成磊,王芳,黄旎雯,左世江[6](2019)在《奋进与焦灼:中产过渡层的向上流动信念及主观社会阶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产过渡层是处于中产阶层与下层之间的一类群体,既包括接近中产阶层的下层群体,也包括接近下层的中产群体。了解中产过渡层的社会心态,促进其稳定地向上流动,对于建设橄榄型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305人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中产过渡层个体的向上流动信念及主观社会阶层对其的预测作用,并考察了系统合理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中产过渡层个体预期未来十年中国社会实现向上流动的比例分别约为34%(低→中)、24%(中→高)和13%(低→高),表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2)中产过渡层的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其向上流动信念(低→中&中→高);(3)系统合理性在主观社会阶层与向上流动信念(低→中)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主观社会阶层越高,个体的系统合理性越高,从而表现出更强的向上流动信念(低→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田甜[7](2019)在《社交媒体的品味展演与主观阶层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重构了当下的社会关系,也逐步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web2.0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空间改变了用户的社交习惯,重塑了传统的人际关系,赋予了新媒体用户言说表达的权利,鼓励人们在新媒体上展示自己,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例如生活叙事、文本表演、图片表演等都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上的品味展演,布尔迪厄认为,每一阶层的成员都通过趣味的选择来表明自己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关系和距离。在分析微信朋友圈的行为时,现有文献大多依托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进行分析,鲜有从布尔迪厄“品味”角度分析的文献,因此本研究对21名青年用户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试图以布尔迪厄的“品味”为理论框架来分析青年群体的微信使用情况与主观阶层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包括叁个核心部分:第一,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品味展演的行为;第二,微信中的品味展演与青年群体主观阶层认同的互动关系;第叁,青年群体通过微信进行主观阶层建构时的行为和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微信朋友圈中存在着品味共同体,人们会根据朋友圈呈现的内容进行品味上的区隔,品味区隔使大家禁锢在自己的“品味茧房”中,这符合康德的品味“二律背反”定律。在朋友圈中会引起排斥的品味展演行为主要包括:刷屏、炫耀、无病呻吟的抱怨以及造成“景观剥夺”的自拍。热衷“刷屏”的人代表着社交网络的“品味他者”,这与凡勃伦的“有闲阶层”相悖。(2)对于朋友圈中的品味展演和主观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并经营自己的品味共同体的受访者会建构更高的主观阶层认同,而对朋友圈中自己的风格定位没有概念的受访者,通常会有较低的主观阶层认同;阶层认同高和阶层认同低的受访者都表示反感刷屏的行为,刻意控制自己发朋友圈频率的“禁欲主义”受访者拥有较高的主观阶层认同,而主观阶层较低的受访者虽然反感朋友圈中刷屏的行为,但是自己却偶尔在朋友圈中展现刷屏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不自知。(3)对于微信中主观阶层的建构策略主要有:生活叙事、文字表演在无形中能流露自己的阶层,受访人员主要是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来建构阶层认同;朋友圈中设置“对谁可见”和“对谁不可见”能进行阶层区分;同一阶层的人更容易出现在一个微信群中,也更容易在朋友圈中进行互动,微信上的互动会受到线下交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范帷筹[8](2019)在《主观社会阶层对攻击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攻击性不仅会导致人际冲突,破坏人际和谐,它的极端表现形式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引发社会焦虑。正因如此,心理学界向来都保持着对攻击性的研究兴趣,并留下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在攻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学者们一致发现个体的社会阶层与攻击性存在关联。但是,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却未达成定论,影响它们关系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也未得到充分探讨。为了深入挖掘社会阶层对攻击性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本研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提出了叁个假设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及设计了两个子研究来验证假设及模型。研究一为相关研究,以社会成人被试为样本考察社会阶层,相对剥夺感,公正世界信念以及攻击性之间的关系。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共收到有效问卷355份。问卷所用量表主要包括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Arthur阶梯量表,相对剥夺感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以及攻击性量表。研究结果支持了叁个假设以及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相对剥夺感在主观阶层和攻击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公正世界信念能调节主观阶层对攻击性的直接作用以及相对剥夺感中介作用的前半段。具体而言,当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较低时,主观阶层越低,个体的相对剥夺感越高,进而攻击性越强;当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较高时,主观阶层的预测效应不显着。研究二为实验研究,以180名在校大学生被试为样本,通过操纵社会阶层,考察其对不同水平公正世界信念个体的相对剥夺感以及攻击性的影响。其中,对相对剥夺感和攻击性的测量采用与研究一不同的方式以增加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二结果与研究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公正世界信念并未调节社会阶层对攻击性的直接效应。综上所述,本研究探明了社会阶层和攻击性的关系以及影响该关系的心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主观社会阶层能负向影响攻击性;(2)相对剥夺感在主观阶层对攻击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公正世界信念能调节主观阶层对攻击性的直接作用,以及相对剥夺感中介作用的前半段。(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赵玉芳,黄金华,陈冰[9](2019)在《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幸福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为考察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反应曲面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在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阶层能预测主观幸福感,安全感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中介作用;(2)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社会支持的调节。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等心理层面的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谭旭运,豆雪姣,董洪杰,张跃[10](2019)在《主观阶层、流动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基于网络调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以中青年为调查主体的社会心态手机网络调查(SMS2017)数据库,研究从阶层流动感知的动态视角探讨主观阶层与社会参与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向上流动感知条件下,主观阶层正向预测社会参与意愿;在水平和向下流动感知条件下,主观阶层则负向预测社会参与意愿。此外,在小幅度向上流动条件下,主观阶层对社会参与意愿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而在大幅度向上流动条件下,主观阶层显示出负向的预测作用。这表明,向上的阶层流动感知以及适当的向上流动空间是促进各阶层积极社会参与的关键,同时,过大幅度的向上流动则会消极影响主观阶层对社会参与意愿的提升。(本文来源于《社会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主观阶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9万多城乡居民样本,剖析中国人阶层自我定位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人的阶层自我定位稳定地呈保龄球状:"低位认同"者占据调查对象大半,且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家。在个体层面,10年间教育、收入和职业等客观指标对阶层自我定位的净效应较小且逐渐弱化;主观流动感知与阶层自我定位的关联较强,但这10年中"向上流动感"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在宏观层面,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提升阶层自我定位,而收入不平等对阶层定位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转型期抑制收入差异和扩大流动机会对于提升公众阶层定位的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观阶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梦茹,侯玉波.主观社会阶层对个体一般健康水平的影响: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陈云松,范晓光,龚华燕.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英文)[J].SocialSciencesinChina.2019

[3].范琳琳.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社会阶层对消费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9

[4].刘惠珊.主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得失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9

[5].蔡可路.主观社会阶层和基本心理需求对跨期决策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9

[6].成磊,王芳,黄旎雯,左世江.奋进与焦灼:中产过渡层的向上流动信念及主观社会阶层的影响[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9

[7].田甜.社交媒体的品味展演与主观阶层认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8].范帷筹.主观社会阶层对攻击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9

[9].赵玉芳,黄金华,陈冰.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谭旭运,豆雪姣,董洪杰,张跃.主观阶层、流动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基于网络调查的实证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2019

标签:;  ;  ;  ;  

主观阶层论文-张梦茹,侯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