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酶动力学论文-周严严,顾欣如,李涛,边宝林,王宏洁

代谢酶动力学论文-周严严,顾欣如,李涛,边宝林,王宏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代谢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肝药酶,黄芩苷,汉黄芩苷

代谢酶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严严,顾欣如,李涛,边宝林,王宏洁[1](2019)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建立了大鼠灌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DL)后血浆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和紫堇灵的LC-MS含量测定方法,分析了3个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探讨了PDL对大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液相色谱分离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 2%甲酸),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正负离子交替模式检测。使用小动物自动采血仪进行血浆样品采集。Win 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BCA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总蛋白浓度和CYP450总酶含量。方法学经专属性、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和样品稳定性等考察,确证该实验建立的LC-MS分析方法简单、专属、准确、可靠,可满足大鼠灌胃PDL后血浆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和紫堇灵的含量测定需求。药时曲线显示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有双峰现象,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PDL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和紫堇灵具有一定的类药属性。PDL连续服用7 d,大鼠肝脏系数、肝微粒总蛋白和CYP450酶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是无显着性差异,表明PDL基于CYP酶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该实验结果可为PDL体内药效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张瑞卿,杨文倩,余裕炳,涂家生,孙益新[2](2018)在《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与CYP3A4代谢酶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自制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并研究其与CYP3A4代谢酶活性的关系。首先建立用于CYP3A4活性测定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尿中的6β-羟基氢化可的松(6β-OHF)和氢化可的松(FC)含量;以尿液中6β-OHF和FC之比作为活性指标。以FC为探针,测定10只大鼠体内的CYP3A4酶活性;然后建立硝苯地平大鼠体内的分析测定方法,以市售硝苯地平片为参比制剂进行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同时研究CYP3A4酶活性与硝苯地平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0只大鼠CYP3A4酶活性为0.271±0.129;自制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c_(max)显着降低约70%,t_(max)显着增加约400%、t_(1/2)和MRT增加约230%,AUC_(0-∞)无显着差异。硝苯地平缓释微丸与市售制剂相比,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CYP3A4酶活性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林,周虹,唐忠海,苏小军,李清明[3](2018)在《1-脱氧野尻霉素与糖代谢酶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从桑叶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生物碱,由于其结构与葡萄糖相似,可竞争性抑制糖苷酶活性,从而显着降低多糖的降解水平。本试验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PTP1B、PPARα、PPARγ、α-淀粉酶(α-Amylase)和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等蛋白中确定了DNJ的作用靶标,并阐明其作用模式。结果表明,α-Glucosidase与DNJ的结合力有绝对优势,进一步的氢键分析和能量分解结果表明,Glu268、Asp330和Asp199是关键残基,在DNJ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中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方式是形成稳定的氢键作用,静电力作用和极性溶剂化能是主要的结合力来源。DNJ小分子通过与上述关键残基的作用稳定结合在α-葡萄糖苷酶口袋内部,从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生物活性,发挥降血糖作用。上述研究从分子结构层面阐明了DNJ和α-Glucosidase的作用模式,为基于DNJ结构进行理想药物的设计和小分子数据库的虚拟筛选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顾融融,阿基业[4](2017)在《人肝肿瘤细胞株及临床肝肿瘤组织S9中药物的Ⅰ相代谢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肝肿瘤细胞株及临床人肝肿瘤组织S9中的Ⅰ相代谢功能。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肝肿瘤细胞株与人正常肝细胞株,提取临床来源肝肿瘤组织与肿瘤旁组织S9,考察5种P450亚型(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代谢水平,依次选用非那西丁、双氯芬酸、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咪达唑仑和睾酮等特异性探针药物,借助LC-MS/MS、HPLC等分析手段测定生成的特定代谢产物量,来对比和表征细胞株和组织中相应P450同工酶的活性大小。结果人肝肿瘤癌旁组织S9相代谢水平远高于人肝癌组织S9。在体外细胞系中,除去双氯芬酸、奥美拉唑的代谢产物低于定量限外,其余底物咪达唑仑、睾酮、非那西丁、右美沙芬在肝肿瘤细胞株中的代谢水平远高于在人正常肝细胞中(P<0.01)。肝肿瘤细胞株与临床组织S9中酶的表达和功能均一致。结论 2种体外代谢模型,即组织S9与细胞S9的Ⅰ相代谢规律并不一致。癌旁组织更能反映肿瘤在体状态对药物Ⅰ相代谢的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汪祺,戴忠,张玉杰,马双成[5](2015)在《基于二相代谢酶介导胆红素代谢考察不同体系UGT1A1酶动力学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二相代谢酶UGT1A1酶介导胆红素代谢过程,测定比较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体系中UGT1A1酶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高分辨质谱对胆红素及其葡萄糖醛酸代谢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UPLC测定法,分别以胆红素一级、二级和总代谢产物生成量对胆红素底物浓度作图,求得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结果发现,以总代谢产物计,KRLM>KHLM≈Kr UGT1A1,VRLM≈VHLM>Vr UGT1A1,CLHLM>CLr UGT1A1≈CLrRLM。r UGT1A1(人重组UGT1A1酶)酶体系中UGT1A1酶Km值最小,表明其与胆红素亲和能力最强,Vmax值最小,不能及时将其代谢转化;与此相反,大鼠肝微粒体(RLM)体系中UGT1A1酶与胆红素的亲和能力最弱,但转化效果最佳;人肝微粒体(HLM)体系中UGT1A1酶对胆红素亲和能力较强,转化能力适中。结论通过3个体系比较发现,人肝微粒体与r UGT1A1体系Km值接近,确证了胆红素在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主要由UGT1A1介导,人肝微粒体和大鼠肝微粒体体系差别主要由酶及其环境的种属差异导致,本实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因诱导或抑制UGT1A1酶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毒性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19期)

刘洋[6](2014)在《儿茶素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及其对代谢酶CYP3A4和芳香化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茶素生物活性研究如今方兴未艾,其抗氧化、抗癌等活性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儿茶素体内良好的代谢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征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水平。因此,考察儿茶素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评价其吸收、分布与代谢消除等代谢动力学特征,增强口服生物利用度,并探索其对相关代谢酶作用,为今后茶叶及相关产品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儿茶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儿茶素在体内外代谢规律以及对代谢酶干扰机制方面研究,至今报道较少。本课题以成年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小鼠血浆、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液中儿茶素EGCG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方法,同时比较了儿茶素EGCG在这些组织中代谢动力学和消除特征,探索了儿茶素EGCG在不同组织中分布消除规律。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了儿茶素对代谢酶CYP3A4和芳香化酶的作用。最后,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及已阐明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就制备生物利用度增强型的儿茶素口服液进行了进一步探索。1、儿茶素EGCG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采用SPF级的成年ICR雄鼠,EGCG腹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采集组织,收集粪便、尿液、组织及排泄物,经匀浆、液-液萃取后,利用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检测其中EGCG含量,计算儿茶素EGCG在体内分布消除规律。结果表明:(1)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85%以上,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低于10.0%。(2)对儿茶素在小鼠体内血浆及各组织的代谢及分布消除特征进行比较,发现EGCG在小鼠血浆、肝脏、脾脏和睾丸中均有分布,消除均较快,0-24h从粪便和尿液中消除的EGCG占总给药量的10%以下。其代谢类型主要是I相水解反应,在小肠和肝脏中有II相结合产物。通过儿茶素EGCG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表明儿茶素EGCG在小鼠组织中分布广泛,消除较快,从粪便和尿液中排泄较少,大部分被体内代谢。2、儿茶素的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性别差异性及急性肝损伤利用SPF级的ICR雌、雄小鼠(25±2g),采用上述已建立的RP-HPLC法检测给药后雌雄小鼠血液中EGCG浓度,利用药物动力学公式计算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雄性小鼠较雌性对EGCG代谢消除更加迅速,消除半衰期更短。代谢研究结果显示羧酸酯酶II为EGCG发生代谢反应的主要酶类,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小鼠肝细胞中羧酸酯酶II含量的性别差异,雄性小鼠体内含量较雌性高,进一步解释了EGCG在雄性小鼠体内消除较快的原因。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雌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均显着升高(P<0.05),雌性较雄性小鼠显着(P<0.01),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含量变化均不显着。荧光酶标仪检测肝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雌性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较雄性小鼠显着,说明儿茶素EGCG对雌性小鼠肝损伤较严重,与上述代谢动力学研究结果相一致。3、儿茶素对肝代谢酶CYP3A4和睾丸芳香化酶的作用研究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儿茶素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CYP3A4和睾丸间质细胞中芳香化酶mRNA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其对相关酶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EGCG能够显着诱导肝脏中药物代谢酶CYP3A4基因表达,同时对小鼠睾丸组织间质细胞中芳香化酶基因表达具有显着抑制作用。4、生物利用度增强型儿茶素口服液制备及其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通过对不同辅料筛选,表明聚乙二醇400(PEG-400)能够显着提高儿茶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故使用PEG-400制备生物利用度增强型儿茶素口服液,然后对其在小鼠体内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价。利用整体小肠吸收模型,通过定量检测口服后儿茶素EGCG在小鼠血浆中浓度,建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利用3P97药物动力学软件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所得血浆中EGCG在0.1-200mg/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为Y=12037x+560.3(r=0.9999),在标准曲线范围内高、中、低浓度儿茶素EGCG回收率均达到85%以上,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AUC计算结果表明口服液AUC为9505.56mg·min/L,显着高于片剂对照组AUC(294.08mg·min/L),说明辅料PEG-400作为儿茶素EGCG在小肠中的吸收促进剂,能够明显促进儿茶素通过小肠上皮进行血液循环,与传统儿茶素制剂相比,显着提高了儿茶素在机体内的吸收量。本文从儿茶素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代谢动力学性别差异、儿茶素相关制剂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及其对肝代谢酶CYP3A4和睾丸芳香化酶的干扰机制等四方面对儿茶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干扰机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进一步推进儿茶素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为儿茶素相关保健品及药物新剂型的开发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4-06-01)

刘姣[7](2014)在《厄洛替尼在Lewis肺癌小鼠时辰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相关代谢酶昼夜节律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探究了小分子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在荷瘤小鼠的时间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小鼠体内相关肝药酶表达的昼夜节律。方法:1.将雌性C57BL小鼠于严格控制人工昼夜(明期7:00~19:00;暗期190:0~7:00)条件下适应性饲养3周,后肢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2.选种瘤成功后的小鼠分为六个给药组分别于8:00、12:00、16:00、20:00、24:00、4:00灌胃给予厄洛替尼150mg·kg-1,各组分别于给药后5、10、20、30、45nnin、1.5、3、5、8、12、16、24h摘眼球取血0.5mL,后立即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冻存。3.采用HPLC法测定厄洛替尼的血药浓度,按照非房室模型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4.从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并采用qRT-PCR测定其中Cyp3all、Cyp3a13及Cyp1a2的mRNA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1.凌晨和上午(4:00、8:00、12:00)用药组的AUC和MRT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用药组,20:00用药组的最低。Cmax的峰值出现在12:00用药组,而谷值是在20:00用药组。夜间用药组(20:00、24:00、4:00)的达峰时间与其他组相比均较小。CL的最大值出现在20:00用药组。2.厄洛替尼在小鼠体内代谢的相关酶Cyp3all、Cyp3a13及Cyp1a2的mRNA表达均呈节律性波动。下午(12:00~16:00)以及夜间表达量明显高于凌晨和上午(4:00~8:00)。结论:不同用药时间对厄洛替尼的体内药动过程有显着影响,其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明显的时辰节律性。而小鼠体内肝药酶表达的昼夜节律性可部分解释厄洛替尼给药时辰节律性的产生机制。(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4-05-26)

温金华,魏筱华[8](2014)在《药物代谢酶与药物转运体在抗生素药代动力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药物代谢酶与药物转运体在抗生素的肝脏代谢及肾脏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诸多的药物与抗生素合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因此,有必要针对药物代谢酶及药物转运体在抗生素的药动学及药物相互作用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方法对近年的文献进行阅读,获取信息,综合叙述。结果为抗生素的药动学与药物相互作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亦为抗生素的个体化给药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4-25)

曹勤[9](2014)在《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异丙酚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目前主要采用靶控输注的方式给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临床靶控输注相同浓度的异丙酚时,个体患者药效不同,表现为体内异丙酚浓度的差异。我们需要采用个体化给药的方式,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案。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用OFV值考察异丙酚代谢的影响因素,是实现个体化给药一种有效的手段。目的:建立异丙酚在国人麻醉患者的PPK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1体内实验1.1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异丙酚麻醉手术病人22例,以1.0μg/mL为靶浓度,靶控输注异丙酚,在6min、12min时分别采集血液样本。采集完12min的样本后将靶浓度设为2.0μg/mL,于TCI6min、12min分别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对异丙酚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执行误差(PE)中位数(MDPE)、PE绝对值中位数(MDAPE)、摆动度(wobble)、分散度(divergence)综合评价TCI系统执行情况。1.2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异丙酚麻醉手术病人44例,靶浓度设为2.5μg/mL于TCI2min、6mim、12min、60min、120min、180min及停止输注异丙酚后2min、6min、30min、60min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对异丙酚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2体外实验2.1建立异丙酚体外肝微粒体模型,研究异丙酚在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代谢动力学参数,及不同抑制剂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2.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方法分析患者的CYP2B6基因型频率。2.3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建立异丙酚麻醉患者的最简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OFV值评价基因多态性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1体内实验1.1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y=0.2911x+0.0211(r2=0.999),平均回收率大于90%,日内与日间的RSD均小于8%。1.2靶浓度为1.0μg/mL时MDPE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53.5%,-47.0%,2.0μg/mL则分别为:-40.0%,-35.0%。1.0μg/mL时MDAPE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53.5%,47.0%,2.0μg/mL则分别为40.0%,35.0%。1.0μg/mL时摆动度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53.0%,46.5%,2.0μg/mL则为39.6%,34.5%。1.0μg/mL时分散度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47.5%.h-1,35.0%.h-1,而2.0μg/mL则为34.0%.h-1,23.0%.h-1。2体外实验2.1异丙酚的代谢动力米氏常数Vmax为172.413(μM·mg-1·min-1),最大反应速率Km为777.43(μM·L-1),清除率Clint为0.22(min-1·mg-1·protein)。在100~500μM浓度范围内,CYP2B6的抑制剂氯吡格雷能够显着抑制异丙酚的代谢、而CYP2C9的抑制剂氟康唑和CYP2C19的抑制剂奥美拉唑则对异丙酚的代谢没有显着影响。2.244例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患者中CYP2B6基因型为*1/*1为24例,*1/*6为18例,*6/*6为2例,基因频率分别为53.3%,40.9%和4.5%。2.3NONMEM软件拟合出最简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群体药动学参数为:CL1、CL2、CL3分别为1.84、0.95、0.36mL·min-1·kg-1, V1、V2、V3分别为15.2、52.7、203L。结论1本实验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靶控输注异丙酚时体内的药物浓度,方法较为简单,经济可靠。2靶控输注异丙酚,国人实测浓度与靶控浓度不同。我们需要建立国人的群体药动学参数,指导国人临床异丙酚给药。3异丙酚在肝微粒体代谢反应过程中主要受代谢酶CYP2B6的作用。4CYP2B6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异丙酚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临床用药时可以先测定患者基因型,对含有CYP2B6*6等位基因的患者用NONMEM软件调整剂量。(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4-03)

陈健龙,张玉玲,董宇,张蕾,刘丹[10](2013)在《小檗碱的酶反应动力学及其代谢酶表型和代谢产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混合人肝微粒体和重组人源细胞色素酶P450(CYP)同工酶,研究小檗碱的代谢特性,明确参与小檗碱代谢的CYP酶亚型及其贡献度,并确证相关代谢产物的结构。方法将混合人肝微粒体分别与20、100、200、400、600、800、1 200 ng/mL的小檗碱共同孵育后,计算小檗碱酶反应动力学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体外肝微粒体对药物的固有清除率(CLint);采用CYP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研究小檗碱的代谢表型;将重组人源CYP同工酶CYP3A4、CYP1A2、CYP2D6、CYP2C9与一定质量浓度的小檗碱孵育,UPLC法测定孵育液中原形药物的剩余量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量;整体归一化法计算各酶的代谢贡献度;LC-MS/MS法鉴定相关代谢产物。结果小檗碱在混合人肝微粒体中的Vmax为1.51nmol·mg-1·h-1;Km为2.69 nmol/mL;CLint为0.56 mL·mg-1·h-1。CYP2D6的特异性抑制剂奎尼丁和CYP1A2的特异性抑制剂呋喃茶碱对小檗碱的代谢有显着抑制作用,其他CYP酶抑制剂对小檗碱的代谢无显着影响。CYP2D6、CYP1A2对小檗碱代谢产物M1(去亚甲基小檗碱)的贡献度分别为75.253 9%、23.323 6%;对M2产物(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的贡献度分别为46.893 8%、8.679 5%。小檗碱在体外混合人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O-去甲基化,可生成去亚甲基小檗碱和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结论小檗碱在肝脏中主要被CYP2D6和CYP1A2代谢,分别生成去亚甲基小檗碱、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3年23期)

代谢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察自制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并研究其与CYP3A4代谢酶活性的关系。首先建立用于CYP3A4活性测定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尿中的6β-羟基氢化可的松(6β-OHF)和氢化可的松(FC)含量;以尿液中6β-OHF和FC之比作为活性指标。以FC为探针,测定10只大鼠体内的CYP3A4酶活性;然后建立硝苯地平大鼠体内的分析测定方法,以市售硝苯地平片为参比制剂进行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同时研究CYP3A4酶活性与硝苯地平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0只大鼠CYP3A4酶活性为0.271±0.129;自制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c_(max)显着降低约70%,t_(max)显着增加约400%、t_(1/2)和MRT增加约230%,AUC_(0-∞)无显着差异。硝苯地平缓释微丸与市售制剂相比,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CYP3A4酶活性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代谢酶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严严,顾欣如,李涛,边宝林,王宏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9

[2].张瑞卿,杨文倩,余裕炳,涂家生,孙益新.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与CYP3A4代谢酶活性的关系[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8

[3].李林,周虹,唐忠海,苏小军,李清明.1-脱氧野尻霉素与糖代谢酶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计算[J].现代食品科技.2018

[4].顾融融,阿基业.人肝肿瘤细胞株及临床肝肿瘤组织S9中药物的Ⅰ相代谢酶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

[5].汪祺,戴忠,张玉杰,马双成.基于二相代谢酶介导胆红素代谢考察不同体系UGT1A1酶动力学参数[J].中国药学杂志.2015

[6].刘洋.儿茶素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及其对代谢酶CYP3A4和芳香化酶作用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

[7].刘姣.厄洛替尼在Lewis肺癌小鼠时辰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相关代谢酶昼夜节律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4

[8].温金华,魏筱华.药物代谢酶与药物转运体在抗生素药代动力学中的作用[C].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

[9].曹勤.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0].陈健龙,张玉玲,董宇,张蕾,刘丹.小檗碱的酶反应动力学及其代谢酶表型和代谢产物研究[J].中草药.2013

标签:;  ;  ;  ;  

代谢酶动力学论文-周严严,顾欣如,李涛,边宝林,王宏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