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减压论文-郭发瑞

低温减压论文-郭发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减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胃泌素

低温减压论文文献综述

郭发瑞[1](2019)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胃泌素(gastrin, GAS)水平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1例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4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血清GH、GAS水平、昏迷程度(GCS)、神经功能(NIHSS)及生存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GH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升高其血清GH水平,降低血清GAS水平,改善其昏迷程度、神经功能,提升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廖海斌,王智勇,朱颂国,刘榕金,徐毅铭[2](2019)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脑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脑神经功能分级(CPC)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内皮素(ET)水平以及搏动指数(PI)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GOC)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亚低温辅助治疗可显着促进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和脑血流提升,增强自由基清除,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韩磊,刘小辉,屈定荣[3](2019)在《常减压装置塔顶低温腐蚀评估中的相关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常减压装置塔顶系统的腐蚀是一个影响炼油装置安全长周期运行的突出问题,然而由于其发生在局部,并且腐蚀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无论是实际测量还是模拟环境试验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塔顶腐蚀的监控一直没有很好解决。针对塔顶系统的HCl露点腐蚀和铵盐结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可基于炼厂现有数据计算塔顶水露点、理论注水量及氯化铵结晶温度等参数。利用计算结果能够方便地确定塔顶腐蚀风险部位及程度,为炼油企业工艺防腐蚀操作提供科学指导。(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05期)

邓九兵[4](2019)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对颅脑外伤患者体液相关因子及脑血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对颅脑外伤患者体液相关因子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8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行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间的体液相关因子及脑血流变化。结果亚低温治疗即刻2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脑钠肽(BNP)、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BNP、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预后恢复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可调节患者体液相关因子及脑血流水平,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柯胜蓝,蔡程,邱乃锡[5](2019)在《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对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只做单纯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基础上联合亚低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周,ESS、GO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PC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51.3%,高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仪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伟强,孙传顺,宋振声[6](2019)在《局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对患者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某院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3/42)低于对照组28.57%(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少,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姚琦敏,张向东,周洪义,江华东[7](2018)在《低温煤焦油常减压精馏工程设计模拟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阶煤低温热解产生的煤焦油产品,富含酚、萘、蒽等有机化合物,通过常减压精馏工程分离出相应的轻油、酚油、萘油、洗油、蒽油和沥青。在国内外煤焦油常减压精馏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低温煤焦油产品质量,利用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建立模型,理论上验证了常减压叁塔精馏分离工程的可靠性,优化并计算出常减压精馏工程设计数据,对工程设计及工厂运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10期)

刘宏海[8](2018)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脑局部亚低温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脑局部亚低温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 1%,对照组71. 1%;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对照组6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脑局部亚低温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罗杰,陈谦学[9](2018)在《乌司他丁辅助低温控制性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低温控制性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其中采用低温控制性减压治疗55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辅助低温控制性减压治疗61例(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 d的血浆内皮素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治疗前、治疗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对2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随访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清IL-6、TNF-α、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d,2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清IL-6、TNF-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 d,2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清IL-6、TNF-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6.4±1.4)分比(35.3±1.3)分,(23.2±1.5)分比(35.2±1.4)分],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1%(8/61)比34.5%(1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7,P=0.012)。观察组随访6个月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低温控制性减压可显着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8年09期)

张良龙,赵舰,苏海涛[10](2018)在《大骨瓣减压术结合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碱性磷酸酶、S-100β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骨瓣减压术结合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碱性磷酸酶(ALP)、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患者炎症因子以及血生化指标,同时测量其ALP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56.3%,观察组为85.4%,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ALP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乳酸和血糖水平也有所下降,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和脑积血发生率分别为2.1%、4.2%,对照组分别为6.3%、1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ALP和S-100β蛋白水平也有所下降,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该联合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低温减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脑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脑神经功能分级(CPC)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内皮素(ET)水平以及搏动指数(PI)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GOC)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亚低温辅助治疗可显着促进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和脑血流提升,增强自由基清除,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减压论文参考文献

[1].郭发瑞.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9

[2].廖海斌,王智勇,朱颂国,刘榕金,徐毅铭.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

[3].韩磊,刘小辉,屈定荣.常减压装置塔顶低温腐蚀评估中的相关计算[J].腐蚀与防护.2019

[4].邓九兵.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对颅脑外伤患者体液相关因子及脑血流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

[5].柯胜蓝,蔡程,邱乃锡.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价值探析[J].吉林医学.2019

[6].李伟强,孙传顺,宋振声.局部亚低温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7].姚琦敏,张向东,周洪义,江华东.低温煤焦油常减压精馏工程设计模拟及优化[J].化工设计通讯.2018

[8].刘宏海.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9].罗杰,陈谦学.乌司他丁辅助低温控制性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8

[10].张良龙,赵舰,苏海涛.大骨瓣减压术结合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碱性磷酸酶、S-100β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

标签:;  ;  ;  ;  

低温减压论文-郭发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