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胡朝峰,童钟,黄俊

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胡朝峰,童钟,黄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细胞癌,钆塞酸二钠,功能性残肝体积,肝脏强化程度

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文献综述

胡朝峰,童钟,黄俊[1](2019)在《功能性残肝体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Gd-EOB-DTPA-MRI)对残肝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评估,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通过Gd-EOB-DTPA-MRI测量并计算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全肝体积(LV)、标准肝体积(SLV)及功能性残肝体积(FLV)。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共有72例肝癌患者符合要求纳入研究,其中肝功能不全患者9例,无肝功能不全患者63例。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ST、RE及FLV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密切相关。将术前AST值、RE及FLV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FLV(OR=0.572,P<0.05)是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OB-MRI测量的FLV对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具有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07期)

许蜂蜂,王华翔,蓝海斌,杨芳,蔡秋程[2](2019)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影响患者预后。文中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福州总医院)86例行肝移植供、受体资料。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对肝移植受体术前及术中情况进行配比配对,在17项供体相关变量中分析影响EAD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体体重指数、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不同诊断结果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可准确预测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mmol/L和8 min。结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对评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唐杰[3](2019)在《术前标准化残肝比例、ICG R15联合前白蛋白对预测大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术前对标准化残肝比例(standardized remnant liver volumn ratio,SRLVR)联合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 R15)及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预测大肝癌术后肝功能代偿能力的价值,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一个新的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5cm)根治性切除手术88例患者资料,对88例患者的术前CT图像进行叁维重建并模拟手术计算出标准化残肝比例,术前5天内对88例患者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得出ICG R15,取患者入院后首次肝功能常规检查得出血清前白蛋白,根据术后叁次复查的生化指标按国际认可的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标准对肝功能代偿情况分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收集的88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了大肝癌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呈轻度肝功能代偿不全者61例(69.3%),中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者27例(30.7%)。对两组肝功能代偿不全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在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ICG R15方面两组中存在显着差异:中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组ICG R15明显高于轻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组,且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ICG R15均为患者术后出现中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ICG R15为保护因素,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为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系数及常数项构建回归模型Y=-5.701×SRLVR+0.34×ICGR15-0.017×PA+4.622(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ICG R15取值均为实测值)并绘制ROC曲线计算出约登指数,通过约登指数得出预测术后发生中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的最佳临界值为-0.499,其灵敏度81.5%,特异度91.2%。结论:术前叁维重建技术能够对肝切除术安全性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PA均为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可以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但单独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联合标准化残肝比例、血清前白蛋白和ICG R15叁者术前预测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情况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百铭[4](2019)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肝大部切除手术治疗的8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相关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结果: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概率为21.7%,在多因素分析中,扩大右半肝切除的手术方式(OR=3.484;95%CI,0.651-9.842;P=0.017)、术前胆管炎(OR=3.170;95%CI,1.090-9.221;P=0.022)、总胆红素>300umol/L(OR=2.975;95%CI,1.291-12.565;P=0.044)、术中出血量>800ml(OR=1.951;95%CI,0.832-8.654;P=0.048)是肝大部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扩大右半肝切除的手术方式、术前胆管炎、总胆红素大于300umol/L和术中出血量大于等于800ml是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段帅[5](2019)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ELRA术后EA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E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通过评估和预测EAD的发生,改善ELRA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8年10月实施的59例EL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EAD分为EAD组和非E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肝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下腔静脉阻断时间、移植功能肝体积与受体标准肝体积百分比、术中红细胞输入量、术中血浆输入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ELRA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5.59%(21/59)。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的受体累计存活率分别为94.70%与90.90%、89.50%与65.60%(P=0.038);3年的移植物累计存活率分别为72.70%与46.80%(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冷缺血时间(OR=1.09,95%CI=1.005-1.033,P=0.008)和移植功能肝体积与受体标准肝体积百分比(OR=0.952,95%CI=0.91-0.997,P=0.038)是ELRA术后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EAD的发生与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物失功存在显着相关性(P<0.001)。结论:ELRA术后EAD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冷缺血时间和移植功能肝体积与受体标准肝体积百分比是ELRA术后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AD的发生将显着增加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的发生概率。(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赵淑芬,刘卓环,黄江远,罗美华,周成宇[6](2019)在《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首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中晚期HCC首次行TACE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分为2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患者吸烟、年龄、门脉Ⅱ级主干癌栓、乙肝、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肿瘤大小均是首次TACE术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GGT、肿瘤大小是首次TACE术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肿瘤较大、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GGT升高的中晚期HCC患者行TACE术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风险高。(本文来源于《内科急危重症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国权,翟水亭,史帅涛,张志东,李坤[7](2019)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研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置换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汇集2014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成功实施弓部置换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2例,监测术后1周内血液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根据是否出现术后肝功能不全分为两组,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主动脉夹层弓部置换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4.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与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ALT>40 U/L,腹腔干动脉夹层,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内输入红细胞超过10 U,术后低氧血症。多因素Logs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ALT>40 U/L,术中及术后24 h输入红细胞超过10 U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肝功能不全跟多种相关因素有关,而术前ALT>40 U/L,术中及术后24 h输入红细胞超过10 U是夹层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邓昌林,张书平,黄超红,李肖珂,许辉[8](2018)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6月解放军422医院收治的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肝功能不全组和肝功能代偿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术后肝功能不全26例,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1.0%,其中1例患者死于肝衰竭,死亡发生率0.8%。两组患者的术前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程度、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ICG血浆清除率(ICGK)、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腹水程度以及ICGR15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TBIL、腹水程度及ICGR15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这些指标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有利于降低门脉高压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提高术后疗效。(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罗宇君,张雅敏,杨龙,李姸,刘子荣[9](2018)在《肝部分切除术后连续性监测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对肝功能不全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结束即时、术后3、5 d的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ICG-R15)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象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5月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70例。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水平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关系,对比术前及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在评估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之间的差别。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术前、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预估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14例,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56例,肝功能不全发生率20.0%。肝功能良好组中术前以及术后即时、3、5 d的ICG-R15平均值分别为(5.73±4.31)%、(12.36±7.41)%、(11.51±8.76)%、(9.60±7.00)%;肝功能不全组的术前以及术后即时、3、5 d的ICG-R15平均值分别为(18.02±13.48)%、(32.54±18.67)%、(34.73±18.49)%、(25.34±11.49)%,2组间术前、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68、3.966、4.571、4.901,P值均<0.05);术前ICG-R15<10%、10%<ICG-R15<20%、ICG-R15>20%的3组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1.10%、18.2%、62.5%,术后即时分别为0、20.0%、100%,术后3 d分别为6.3%、11.1%、50.0%,术后5 d分别为5.3%、12.5%、62.5%,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伴随ICG-R15升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374、28.024、14.810、21.159,P值均<0.001);术后即时3组进一步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术前、术后3、5 d中除ICG-R15<10%与10%<ICG-R15<20%以外,其余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析术前、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术前、术后即时、3、5d的ICG-R15 AUC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90(0.676~0.878)、0.857(0.752~0.929)、0.855(0.750~0.927)、0.870(0.768~0.938),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水平AUC均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后连续性监测ICGR15比术前ICG-R15评估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更准确,可指导临床医生预估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尽早临床干预。(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高良奎,浦涧,汪建初,李文川,陆涛[10](2018)在《标准化残肝比例预测ALPPS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标准化残肝比例(SRLVR)预测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ALPPS的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肝功能不全将29例患者分为肝功能不全组和无肝功能不全组。测定下列参数:全肝体积(TLV)、残肝体积(RLV)、残肝比例(RLVR)、体表面积(BSA)、标准化全肝体积(SLV)、标准化残肝比例(SRLVR),测定ALPPS I期术后标准化残肝比例的安全临界值。结果 29例I期术后患者有25例(86.2%)获得了二期手术,一期术后有6例发生肝功能不全。两组患者的年龄、全肝体积、残肝体积、标准肝体积、残余肝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不全组的标准化残肝比例为(32.27±1.99)%,无肝功能不全组的标准化残肝比例为(35.68±2.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计算出SRLVR的安全临界值为36.24%。结论标准化残肝比例是预测ALPPS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有效指标,若SRLVR<36.24%,则ALPPS I期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风险极高。(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影响患者预后。文中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福州总医院)86例行肝移植供、受体资料。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对肝移植受体术前及术中情况进行配比配对,在17项供体相关变量中分析影响EAD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体体重指数、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不同诊断结果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可准确预测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mmol/L和8 min。结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对评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参考文献

[1].胡朝峰,童钟,黄俊.功能性残肝体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可行性[J].肝脏.2019

[2].许蜂蜂,王华翔,蓝海斌,杨芳,蔡秋程.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

[3].唐杰.术前标准化残肝比例、ICGR15联合前白蛋白对预测大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4].刘百铭.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

[5].段帅.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

[6].赵淑芬,刘卓环,黄江远,罗美华,周成宇.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影响因素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

[7].王国权,翟水亭,史帅涛,张志东,李坤.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8].邓昌林,张书平,黄超红,李肖珂,许辉.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

[9].罗宇君,张雅敏,杨龙,李姸,刘子荣.肝部分切除术后连续性监测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对肝功能不全的评估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

[10].高良奎,浦涧,汪建初,李文川,陆涛.标准化残肝比例预测ALPPS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8

标签:;  ;  ;  ;  

术后肝功能不全论文-胡朝峰,童钟,黄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