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钛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钛化物聚丙烯修补网,乳房重建手术,中国患者
钛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任重阳,廖宁[1](2019)在《钛化物聚丙烯修补网用于中国患者乳房假体重建手术的短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国患者使用钛化物聚丙烯修补网(titanium-coated polypropylene mesh,TCPM; TiLOOP®Bra, pfm medical, Cologne, Germany)的临床信息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植入的失败率。通过与西方患者使用TCPM并发症的数据进行对比,探讨对于假体重建手术如何使用修补网的手术建议。方法对使用TCPM用于乳房重建的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TCPM应用于中国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7例患者中,有3例(42.85%)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28.57%)发生重度并发症,1例(14.29%)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28.57%)发生重度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取出假体和修补网。结论 TCPM用于中国患者可取得满意的外形效果,可作为乳房重建手术中帮助性的工具,这种钛化物聚丙烯修补网TCPM有着可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这种TCPM修补网是进行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手术较为安全和便捷的选择。但仍待长期跟踪报告。(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郑丽丽,安胜利,彭军,刘爽[2](2018)在《Ce对钢中钛化物析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actsage软件的计算和实验,研究了Ce对钢中钛化物析出的影响。通过Factsage软件计算得出,Ce的加入改变了钢中钛化物的存在状态。未加入Ce时,钛在钢中以钛的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硫碳化物等形式存在,加入Ce后,钛以面心立方的金属钛、碳化钛和氮化钛的形式析出。由实验结果可知,未加入Ce时,钛化物析出数量为47.44个,平均粒径为3.75μm;加入50×10-6的Ce后钛化物析出数量增加了42.98%,平均粒径为3.78μm;加入100×10-6的稀土钛化物析出比例增加了87.61%,平均粒径为3.27μm。即Ce使钢中钛化物的析出数量增多,钛化物的平均粒径随Ce加入量的增加先变大后变小。(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8年01期)
邹腾修,张勇,朱权,王健礼,李象远[3](2016)在《钛化物涂层制备及抑焦效果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In order to inhibit the surface coking,TiO2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the 310S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by the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in a horizontal hot-wall tubular reactor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condition.According to the coating deposition kinetics,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29.30 kJ/mol was obtained in the low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50 to 400oC due to the domination of the surface reaction.However,(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期刊2016-07-01)
赵国鸿,张淑会,兰臣臣[4](2015)在《钛化物对中钛高炉渣流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功能熔体物性测定仪研究不同条件下TiO_2和TiC对中钛高炉渣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高炉不同风口区域的含钛炉渣黏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还原性气氛条件下,中钛高炉渣的黏度-温度曲线有明显的转折点,且黏度随Ti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炉渣熔化性温度随TiO_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中性气氛下,中钛高炉渣的黏度和熔化性温度随TiO_2含量增加均降低。中钛高炉渣的黏度和熔化性温度随炉渣中TiC含量的增加急剧升高。高炉风口区域炉渣中含有的TiC和TiN含量较高,导致该区域炉渣的稳定性差。研究结果可为高炉生产制定合理的中钛高炉渣操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5年06期)
朱克旺[5](2015)在《铁水中钛化物析出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钢铁产量连年增加,许多高炉长期保持高冶炼强度操作,炉缸炉壁侵蚀加剧,各地高炉炉底烧穿事故频发,损失巨大。为有效延长炉缸寿命,炼铁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钒钛矿,在炉底被侵蚀区域易形成高熔点的Ti(C,N),能有效地阻止渣铁对耐火材料的进一步侵蚀。但不同生产实践中对钛矿护炉效果的反馈具有较大的差异,对于(TiO2)-Fe-[C]-[N]-[Ti]-[Si、Mn、P、S、V]多元体系内TiC、TiN析出条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对钛矿护炉的机理进一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钛矿护炉过程,在含钛高炉渣与碳饱和铁水的条件下,对TiC和TiN析出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展开研究,结合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高温铁水、生铁及炉底粘结物进行检测与分析。热力学结论结论主要包括:(1)热力学计算表明,当渣中w(TiO2)一定时,与渣中TiO2平衡的w[Ti]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一定温度下,w(TiO2)增加,与TiO2平衡的w[Ti]也随之增加。炉缸条件下,w(Ti02)为2%、5%、10%时,与(TiO2)平衡的w[Ti]分别为0.29%、0.71%、1.37%。但由于[C]的存在,当w[Ti]达到0.367%时,便会有TiC的析出。(2)计算得到了渣中TiO2还原、铁水中TiC、TiN生成的平衡优势区域图。在高炉炉缸条件下,还原在铁水中的[Ti]主要生成TiN。(3)采用钛矿护炉或全钒钛矿冶炼,铁水中钛的含量均在0.15%~0.18%之间,主要是因为高炉生产过程中温度和氮气分压波动较小,生成TiN所需的临界钛量几乎不变。当铁水中钛含量高于该平衡值时,铁水中便会析出TiN颗粒,铁水中含钛量维持在一定水平。尝试用形核-扩散长大-碰撞理论分析TiN颗粒的析出,主要结论包括:(1)根据经典形核理论,讨论炉缸铁水中TiN形核的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铁水中TiN均匀形核率趋近0,当铁水温度达到1540℃时,TiN的均匀形核才能顺利进行;TiN在铁水中的形核主要以非均匀形核为主,在高炉温度条件下,当铁水中溶解钛量与生成TiN临界钛量的比值S为3时,TiN的非均匀形核便能够充分进行。(2)根据扩散球理论,计算了 TiN颗粒在扩散-反应-析出过程中TiN颗粒的生长半径与时间的关系,认为铁水中TiN的扩散生长的限制性环节主要是钛原子的扩散,长大到1.5μm所需时间不超过1s:布朗碰撞发生在亚微米尺寸,20min颗粒仅长大到0.6μm;湍流碰撞和Stokes碰撞是颗粒长大的主要方式,1min颗粒分别长大到18μm和11μm。(3)TiN在非均质形核过程中,主要以氧化钛和石墨为形核核心,TiC主要以Al2O3为形核核心。石墨、TiO2和TiN的之间的失配度分别为4%和5.32%,A1203和TiC的失配度为8.7%。失配度较小,故TiC、TiN可在其表面进行非均质形核。TiN与铁水中CaO、MnO、SiO2和MgO的失配度分别为13%、35.6%、14.6%和70.9%,失配度较大,故TiN在其表面进行非均质形核较难。(4)炉底沉积物中钛的沉积物是多个TiN或TiC颗粒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单个TiN或TiC颗粒的尺寸在5~30μm,与前文铁水中TiN析出的碰撞长大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李子亮[6](2015)在《喂线护炉时炉缸铁水中钛化物流动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炉炉缸炉底的耐火材料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易受渣铁流动冲刷而被侵蚀。大量生产实践表明,炉缸炉底侵蚀是目前我国高炉寿命的限制环节。目前,从局部风口喂入钛线对炉缸炉底进行保护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也有一些高炉未达到目的,针对风口喂入后钛在炉缸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流体力学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某企业的高炉为原型建立叁维数学模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了高炉炉缸出铁过程中,喂线参数和不同炉况条件对钛化物迁移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钛化物在炉缸中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钛化物分布与护炉效果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喂线位置不同时,钛化物迁移路径和分布相差较大。当喂入位置距铁口较远时,钛化物在炉缸侧壁、炉缸底面上均有分布,有利于维护对应位置的炉缸侧壁、炉底侵蚀区域;喂线位置距铁口较近时,可维护炉缸侧壁区域,较难保护炉底部位。不同位置喂线条件下,炉缸象脚侵蚀线上钛化物浓度峰值相差数十倍,表明喂线护炉时,欲维护的侵蚀区域距离出铁口越远、越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喂线位置与象脚侵蚀线上钛化物峰值位置存在一定偏移,喂线位置角θ增大,偏移减小。因此,应综合考虑侵蚀部位、铁口位置特点,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反推最佳喂线护炉位置。(2)相同位置钛线不同喂入量时,钛化物浓度分布相应改变,但迁移路径基本一致。初始浓度为0.3%和0.6%时,“象脚线”上钛化物浓度峰值的位置相同,峰值大小与初始浓度成正比关系。(3)出铁过程中,随着渣铁界面高度的下降,炉缸壁面钛化物的分布范围增大,“象脚线”钛化物的峰值会逐渐偏移,偏移量的大小和喂入的位置有关系,在距铁口较远的位置偏移量较小。死料柱浮起高度的变化对钛化物迁移的影响不明显。在本文条件下,浮起高度为0 m,0.3 m和0.6 m时钛化物在炉缸中分布差别很小。总体来看,出铁过程对护炉影响较小,出铁后期护炉作用范围可能较前期更大。(4)死料柱透液性对钛化物的迁移有显着影响,在本文计算条件下,不同孔隙度时(0.2~0.4),钛化物在“象脚线”上的峰值最多可相差一倍,峰值的位置可相差多达25°,护炉过程中应考虑死料柱透液性的影响。(5)多铁口高炉中,泥包对钛化物分布有一定影响,随着喂入位置和工作铁口的改变,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在生产中,大高炉可以调整工作铁口来保证喂线护炉效果,单铁口的小高炉如果铁口附近出现侵蚀,应考虑采取炉顶加入钛矿护炉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吴玲[7](2012)在《钛化物节能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加剧,节能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节能镀膜玻璃是一种优异高效的建筑材料。为解决目前多层节能镀膜玻璃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提出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钛化物作为节能材料,尝试制备单层的节能镀膜玻璃。本论文研究了玻璃基板上TiN和TiC单层节能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电学性能。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首先,用适合与浮法生产线相结合的常压化学气相法,分别以TiCl4和NH3为原料,在普通玻璃基板上沉积了单层TiN薄膜。运用XRD、SEM、EDX、UV-VIS四探针电阻测试仪、UV-VI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氨气流量变化对薄膜的结晶形态,表面和断面形貌,表面成分,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TiN薄膜中,随着氨气流量的增加,TiNx薄膜中x值从0.691增加到1.381,薄膜的结晶强度和品格常数先增加后减小,薄膜的方块电阻先减小后增加。当氨气流量为100sccm时,TiNx薄膜中x值接近1,薄膜的方块电阻达到12.6Ω/sq,在近红外区的反射率达到60%,在中远红外区的反射率达到87.87%,薄膜具备优良的节能性能。但是,此时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低,为17%。为了提高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对TiN薄膜进行了钒掺杂。对于钒掺杂的TiN薄膜,随着氨气流量的增加,薄膜中N/(Ti+V)从0.8795增加到1.2419,薄膜中V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4%左右,薄膜的结晶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薄膜的方块电阻先减小后增加,维持在10Ω/sq左右。当氨气流量为100sccm时,薄膜的方块电阻达到8.3Ω/sq。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明显增加,达到33%,在近红外区的反射率达到60%,在中远红外区的反射率达到91.75%,薄膜具备优良的节能性能。另外,采用涂覆法,以TiC粉末为原料,PVP、PEG、PVA为添加剂,在普通玻璃基板上制备了单层TiC薄膜。探索了TiC薄膜的成膜条件。运用SEM、四探针电阻测试仪、UV-VI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热处理,PVP含量、溶液滴加量对薄膜的形貌,表面成分,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10时,采用PVP与PEG作为添加剂时,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热处理能提高含PVA与PEG添加剂的TiC薄膜的光电性能。经过热处理后,薄膜的方块电阻降低到221Ω/sq,近红外反射率升高到7%。在含有PVP与PEG添加剂的TiC薄膜中,随着PVP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方块电阻逐渐减小,薄膜的近红外反射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同时随着溶液滴加量的增加,薄膜的方块电阻先增加后减小,薄膜的近红外反射率逐渐减小。在PVP含量为5%下,溶液滴加量为4m1时,薄膜的方块电阻达到44.4Ω/sq,此时薄膜的近红外反射率达到16%,薄膜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2-01)
马志强[8](2012)在《两步法反应烧结制备钛化物陶瓷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陶瓷大多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较好的高温强度、热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等优点,是一类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材料。但是,结构陶瓷的脆性限制了其某些应用,而制备纳米复相陶瓷是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传统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首先需要合成纳米粉体,然后使用粉体进行烧结。目前纳米粉体成本昂贵,难以大规模制备。在烧结过程中,纳米粉体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晶粒生长速度快,难以获得晶粒尺寸细小的复相陶瓷。本文主要目的是寻找一种新型的烧结技术,用来制备晶粒尺寸细小、性能优异的复相陶瓷。本实验采用两步法原位反应烧结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具有精细显微结构的复合陶瓷,相对于一步法制备的样品,其晶粒更加细小,力学性能更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金属Ti粉与商用微米级的B4C粉体为初始原料制备TiB2/TiC复合材料。烧结制备了不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以及不同烧结方法的四组TiB2/TiC复合材料,分别从密度、显微结构、室温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MSP强度等方面进行对比考察。结果发现一步法烧结样品以及利用SPS迅速降低保温温度的两步法烧结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μm、200nm,其室温维氏硬度与断裂韧性相仿,分别为18.3GPa、4.9MPa.m1/2,MSP强度分别为833MPa、1095MPa。可见由于拥有更加细小的晶粒尺寸,两步法烧结样品具有更高的强度。本文也采用了金属Ti粉与商用亚微米级SiC粉体为初始原料制备Ti5Si3/TiC复合材料。制备了不同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烧结方法的四组Ti5Si3/TiC复合材料,分别从密度、显微结构、室温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MSP强度等方面进行对比考察。结果发现一步法以及利用SPS迅速降低保温温度的两步法制备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300-400nm、200-300nm,其室温维氏硬度与断裂韧性相仿,分别为12.3GPa、3.7MPa.m1/2, MSP强度相类似,为460MPa左右。总之,本文采用两步法原位反应烧结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具有精细显微结构和高性能的陶瓷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2-01-01)
丁龙先,NAKASA,K,KATO,M[9](2009)在《钛基体上激光原位反应熔覆硼钛化物/钛复合涂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YAG激光照射不同比例的Ti与TiB_2混合粉末的方法,在工业纯钛基体上熔覆耐磨覆盖层。当TiB_2加入量较低时宜采用能量密度较低的激光束,反之采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激光束照射为宜。对Ti与TiB_2的摩尔比为50:50熔覆层的综合分析表明:熔覆后TiB_2已经与Ti反应生成了TiB或Ti_3B_4,并且熔覆层分别由Ti与TiB的混合物组成的表面粗大组织和由Ti与TiB或Ti_3B_4的混合物组成的中间细小组织构成,其显微维氏硬度明显高于基材。(本文来源于《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8-24)
丁龙先,NAKASA,K,KATO,M[10](2009)在《钛基体上激光原位反应熔覆硼钛化物/钛复合涂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YAG激光照射不同比例的Ti与TiB_2混合粉末的方法,在工业纯钛基体上熔覆耐磨覆盖层。当TiB_2加入量较低时宜采用能量密度较低的激光束,反之采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激光束照射为宜。对Ti与TiB_2的摩尔比为50:50熔覆层的综合分析表明:熔覆后TiB_2已经与Ti反应生成了TiB或Ti_3B_4,并且熔覆层分别由Ti与TiB的混合物组成的表面粗大组织和由Ti与TiB或Ti_3B_4的混合物组成的中间细小组织构成,其显微维氏硬度明显高于基材。(本文来源于《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8-24)
钛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Factsage软件的计算和实验,研究了Ce对钢中钛化物析出的影响。通过Factsage软件计算得出,Ce的加入改变了钢中钛化物的存在状态。未加入Ce时,钛在钢中以钛的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硫碳化物等形式存在,加入Ce后,钛以面心立方的金属钛、碳化钛和氮化钛的形式析出。由实验结果可知,未加入Ce时,钛化物析出数量为47.44个,平均粒径为3.75μm;加入50×10-6的Ce后钛化物析出数量增加了42.98%,平均粒径为3.78μm;加入100×10-6的稀土钛化物析出比例增加了87.61%,平均粒径为3.27μm。即Ce使钢中钛化物的析出数量增多,钛化物的平均粒径随Ce加入量的增加先变大后变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钛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任重阳,廖宁.钛化物聚丙烯修补网用于中国患者乳房假体重建手术的短期效果[J].广东医学.2019
[2].郑丽丽,安胜利,彭军,刘爽.Ce对钢中钛化物析出的影响[J].稀土.2018
[3].邹腾修,张勇,朱权,王健礼,李象远.钛化物涂层制备及抑焦效果研究(英文)[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2016
[4].赵国鸿,张淑会,兰臣臣.钛化物对中钛高炉渣流动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5
[5].朱克旺.铁水中钛化物析出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D].东北大学.2015
[6].李子亮.喂线护炉时炉缸铁水中钛化物流动的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15
[7].吴玲.钛化物节能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马志强.两步法反应烧结制备钛化物陶瓷复合材料[D].东华大学.2012
[9].丁龙先,NAKASA,K,KATO,M.钛基体上激光原位反应熔覆硼钛化物/钛复合涂层(英文)[C].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10].丁龙先,NAKASA,K,KATO,M.钛基体上激光原位反应熔覆硼钛化物/钛复合涂层[C].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