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时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化控制系统,多模型,切换,时延
多时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徐星星[1](2015)在《网络控制系统多时延模型及切换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具有时变时延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为有效减少网络诱导时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网络控制系统多时延模型,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了切换控制策略,并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判据分析了切换策略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多时延切换模型能取得良好的暂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刘电霆,陈小雄[2](2014)在《一类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鲁棒H_∞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具有外加扰动的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NCSs),讨论了其稳定性条件和鲁棒H∞控制器设计问题。将采样率、网络诱导时延和丢包转化成系统的时变状态时延,建立系统在连续时域里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学模型;再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自由权矩阵的方法,通过求解若干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得到该网络控制系统的最大允许时滞上界(MADB)和稳定性条件,然后利用这一条件和非线性最小化方法,导出基于迭代算法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小车倒立摆系统对所推导的稳定性条件和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杜贞斌,宋宜斌[3](2012)在《基于模糊逼近的非线性多时延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多时延系统,提出了基于模糊逼近的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案.该方案构建了基于模糊T-S模型的自适应时延模糊逻辑系统,用来逼近未知非线性时延函数.从而实现了对非线性系统的建模.根据跟踪误差给出了时延模糊逻辑系统的参数自适应律.设计了H∞补偿器来抵消模糊逼近误差和外部扰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的控制方案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获得了期望的H∞跟踪性能.机械臂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李璋,方华京,潘永才,田茂[4](2006)在《多时延网络化系统中保性能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规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集散工业控制环境,建立了闭环控制回路用网络来实现的网络化系统.针对网络化系统,提出了一种多时延系统模型.考虑到模型的不确定因素,推出了无记忆状态反馈、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给出了如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器设计并给出性能优化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很好的鲁棒性,对所有允许的网络不确定延迟和模型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可以用于分散环境下的大型工业控制系统.(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张婷,杨明,王子才[5](2005)在《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的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网络控制系统(NCS,Networked Control system)的特点,描述了由分布式传感器的异步采样机制产生的分布式异步多延时,以反映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实际时间延迟:同时也考虑了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丢包情况。本文中,网络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工作模式为时间驱动,而执行器为事件驱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ADS,Asynchronous DynamicSystem)的理论,把网络控制系统上的数据传输延时和数据丢包现象用具有概率的事件来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ADS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最后,利用具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的一些稳定性结论,对本文所建的网络控制系统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05-07-01)
李华,张荣标,章云峰[6](2005)在《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实时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时延影响下,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将有所下降,甚至可能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系统输出误差变化与多个时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描述,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Φ,通过Φ反映了多时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文章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函数关系式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5年03期)
齐树兴,郝立军,赵晓东[7](2001)在《广义多时延补偿系统及其在干燥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新型控制系统 ,广义多时延补偿系统 (GMDC) ,并以某厂干燥塔作为研究对象 ,讨论了这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通过仿真表明 :文中所述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方便、易于实施等特点并能大幅度地改善系统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童调生,陈明武,张海沙[8](1988)在《多时延系统最优控制的沃尔什变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1]的结果推广到时延系统,应用沃尔什变换把多时延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成函数极值问题,给出了一种矩阵代数解的算法,避免了解延时微分方程和反复迭代的困难。(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1988年03期)
多时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类具有外加扰动的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NCSs),讨论了其稳定性条件和鲁棒H∞控制器设计问题。将采样率、网络诱导时延和丢包转化成系统的时变状态时延,建立系统在连续时域里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学模型;再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自由权矩阵的方法,通过求解若干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得到该网络控制系统的最大允许时滞上界(MADB)和稳定性条件,然后利用这一条件和非线性最小化方法,导出基于迭代算法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小车倒立摆系统对所推导的稳定性条件和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时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春,徐星星.网络控制系统多时延模型及切换策略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刘电霆,陈小雄.一类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鲁棒H_∞控制[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
[3].杜贞斌,宋宜斌.基于模糊逼近的非线性多时延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J].电子学报.2012
[4].李璋,方华京,潘永才,田茂.多时延网络化系统中保性能控制器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张婷,杨明,王子才.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的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C].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2005
[6].李华,张荣标,章云峰.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实时误差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5
[7].齐树兴,郝立军,赵晓东.广义多时延补偿系统及其在干燥塔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
[8].童调生,陈明武,张海沙.多时延系统最优控制的沃尔什变换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