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等就业机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就业机会,工资水平,所有制部门,户籍差异
平等就业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钟若愚,屈沙[1](2019)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机会不平等与城乡工资差异——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连续6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主要采用Logit模型和FFL分解方法,针对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差异及其成因问题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当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隔离现象依然存在。公有制单位中城乡工资差距存在"黏性地板效应",从长期来看有所缩小;非公有制单位中城乡工资差距随收入水平及时间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从城乡工资差距的来源来看,公有制单位主要源于户籍歧视,且随时间变化有所下降;而非公有制单位则主要源于特征差异。为进一步验证结论的稳健性,借助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进行实证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为建立更加公平、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进一步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缩小劳动者人力资本差异的同时,需要借助更为有效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弱化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歧视。(本文来源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孙萌,封婷婷[2](2019)在《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就业歧视的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是美国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平等就业的主要行政机构。该机构以1964年《民权法案》等为法律依据,通过行政立法、行政监督执法、教育培训等方式,消除就业领域基于种族、性别、年龄等的歧视行为,为推动美国的平等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来源于《反歧视评论》期刊2019年00期)
王晓真[3](2019)在《弱势学生群体难以获得平等就业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在对该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高等教育能够帮助消除社会不平等,但成效的显现往往是滞后的。弱势学生群体包括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土着学生和身患残(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8-21)
刘英团[4](2019)在《就业机会平等:给予女职工特别的爱和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在投简历时,都会仔细看招聘信息,基本没有对性别的要求,但接到面试通知或者录用的大多是男生。我们班一些条件和我相当的男生大多找到了工作。"学计算机的应届毕业生张华最近苦恼不已,正在找工作的她"渐渐失去了信心"。调查显示,除了计算机专业以外,材料、化学、化工、物理等专业的女生在找工作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对女性应聘者"很不友好"(4月30日《法制日报》)女职工不仅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文来源于《中国就业》期刊2019年06期)
闫晓卿,付凌波,郑宽[5](2019)在《南非“全民能源”战略充满合作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位于非洲大陆架最南端的南非共和国,过去几十年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创汇,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南非以能源领域为主战场之一,大力支持“全民能源”发展,将消除种族歧视、创造就业、培养青年人才、提高国际地位等目标纳入能源发展战略统筹考虑。尽管(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3-15)
郭贵川,王彦威[6](2018)在《论基于实质机会平等的平等就业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就业市场上歧视现象的频发,引发平等就业的强烈呼声。然而市场竞争条件下,大规模平等就业是不可能的。社会只能保证拥有同等个人条件的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体现为一种机会平等。平等就业权的实现不仅要求就业机会的平等,还要求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弱势群体也能够接受平等的就业前教育培训,是一种实质机会平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33期)
宋佳恬[7](2017)在《国有部门就业机会不平等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尽管在收入分配指标的具体数值上仍存在争议,但中国当前的收入不平等情况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是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成分,分析国有部门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程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收入不平等现状及成因。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HOI指数(人类机会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国有部门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程度进行分析。首先,建立logit模型,并根据模型所得结果对不平等程度加以测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C指数(平均覆盖率)与HOI指数呈现单调递减趋势,而D指数(相异指数)则呈现单调递增趋势。说明国有部门就业机会平均覆盖率与公平覆盖率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部门就业机会覆盖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总体表现为部门就业机会不平等程度呈现逐年扩大趋势。随后,对HOI指数进行变动趋势分解,将其分解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与均等效应。结果表明,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对指数变动的贡献率均较大,说明部门就业机会不平等加剧的情况随时间而扩大主要受到人口结构变动与平均覆盖率变动的正向影响。再后,利用Shapley分解法解析各时期“环境”因素及“努力”因素对不平等程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努力”因素的平均贡献率为63.54%,高于“环境”因素的平均贡献率(36.36%),表明国有部门就业机会受个体努力程度影响相对更大。“努力”因素中的受教育水平的平均贡献率最高,为58.37%,“环境”因素的家庭背景因素的平均贡献率次之,为32.98%。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因素的贡献率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环境”因素的贡献率占比情况反之。因此国有部门就业机会不平等受到“环境”因素贡献率增加的潜在威胁,需要防止其潜在的持续上升趋势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考虑到我国东北地区因其特殊的工业所有制结构导致的国有部门就业机会的特殊性,对东北地区与其他国有部门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导致东北地区的HOI指数更高,表现为东北地区的城镇劳动力拥有更大的部门就业机会。各地区国有部门就业机会不平等中“努力”因素占比均高于60%,但是其他地区的“努力”因素占比更高,而东北地区的“环境”因素占比更高,说明相较于东北地区,其他地区个人努力的部门就业机会回报更大,如果这种贡献率的差距持续扩大,将会导致东北地区的人才由于努力回报不足而向其他地区流失。(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0-01)
高美静[8](2017)在《我国就业机会平等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行民生法治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就业是民生法治的一个重要领域,就业关乎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和个人收入,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平等就业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保障人权要求保障公民的平等就业权。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体系的就业过程中,许多劳动者和潜在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人为地设置一些非必要限制条件令劳动者失去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且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就业机会不平等现象愈演愈烈,各种就业歧视仍旧层出不穷,由此产生的社会不安因素在许多领域已崭露头角。与此同时,我国在保护就业机会平等的法律制度中,立法、司法及执法方面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必须予以解决。基于此现状,本文在社会调研基础上展开对就业过程中机会平等问题法律保护的探讨和研究。采取举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社会调研法等方法,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就业机会不平等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就业机会不平等、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法律措施。文章分叁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机会平等的内涵及界定了就业机会平等的概念和就业机会平等理念的历史发展,阐释了保障就业机会平等的价值。第二章主要介绍我国就业机会平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实证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保护就业机会平等的立法不完善、司法制度不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效用未充分发挥的法律困境。第叁章主要介绍具体的关于机会平等在就业领域的法律保护措施。具体提出完善对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的设置、规制用工自主权、合理分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举证责任、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加强政府部门的执法监督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等法律保护对策,以期能够对当前就业领域的就业机会不平等的行为有所遏制。(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6-01)
高峰[9](2016)在《共享经济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提出了"市场规模决定分工程度"的观点。道理并不复杂,稍有点城乡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同样是吃早点,在农村的话,你只能自己做或到亲戚家、邻居家蹭饭,因为没人卖早点,但在城市里,早点摊随处可见,因为在一个2000万人口的城市,哪怕只有1%的人有这需求,就足够吸引一群人一大早起来专门为别人做早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就业》期刊2016年12期)
邓小波,邵伟,刘遵仁[10](2016)在《“互联网+”有望带来更多平等就业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邓小波/邵伟/刘遵仁发自长沙“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怎样的空间和机遇、思路和前景?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和水平?”11月19日,第叁届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研讨会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教育部、人社部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6-11-21)
平等就业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是美国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平等就业的主要行政机构。该机构以1964年《民权法案》等为法律依据,通过行政立法、行政监督执法、教育培训等方式,消除就业领域基于种族、性别、年龄等的歧视行为,为推动美国的平等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等就业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1].钟若愚,屈沙.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机会不平等与城乡工资差异——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孙萌,封婷婷.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就业歧视的救济[J].反歧视评论.2019
[3].王晓真.弱势学生群体难以获得平等就业机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刘英团.就业机会平等:给予女职工特别的爱和保护[J].中国就业.2019
[5].闫晓卿,付凌波,郑宽.南非“全民能源”战略充满合作机遇[N].中国石化报.2019
[6].郭贵川,王彦威.论基于实质机会平等的平等就业权[J].中国市场.2018
[7].宋佳恬.国有部门就业机会不平等程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8].高美静.我国就业机会平等法律制度的完善[D].河北大学.2017
[9].高峰.共享经济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平等就业机会[J].中国就业.2016
[10].邓小波,邵伟,刘遵仁.“互联网+”有望带来更多平等就业机会[N].中国妇女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