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刘殿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适应和选择,《论语》,译者,读者
刘殿爵论文文献综述
黄婷,胡东平[1](2019)在《刘殿爵《论语》英译本中的生态适应和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作为中国重要的古籍之一,传达了中华民族的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在《论语》英译研究中,学界多从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角度来进行研究,鲜有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者。本文将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刘殿爵《论语》英译本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出,在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中,体现了译者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对翻译策略进行相应的适应和选择,这样的处理方法准确传达了《论语》的精髓,真正搭起了传播传统文化的桥梁。(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月[2](2019)在《功能对等视域下《孟子》英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明清开始,《孟子》就被陆续翻译成多国语言传到西方,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时至今日,《孟子》西译仍势头不减,不断有新的《孟子》英译本问世,可见《孟子》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对西方仍有巨大的吸引力;《孟子》英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艾琳·布鲁姆《孟子》英译本就是一本版本较新且暂未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译本。而刘殿爵由于其高超的英文造诣和对中国古籍的独到深刻的了解,其《孟子》英译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被誉为中国典籍英译的典范之作。本论文在研读《孟子》及其这两个译本的基础上,主要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翻译示例,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比分析两《孟子》译作的翻译情况。在语言层面,主要阐述两《孟子》译本是否以及如何从词汇、句法、语义和风格四个方面实现与原文本的对等。在文化层面,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文化负载词以及对孟子主要思想“性善”和核心理念“仁”“义”的理解和翻译出发,考察两译本是否如实传达原文本的文化信息,阐释如何做到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并总结出布鲁姆《孟子》英译本虽多处翻译处理地略逊色于刘译本,但不可否认和忽视该译本的出彩之处。笔者认为布鲁姆译本仍值得引起学术界和读者的重视和研究,以发挥其文化价值,传播发扬儒家思想和文化。(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12)
魏银霞[3](2018)在《《论语》英译文语篇的情态责任对比研究——以Arthur Waley、刘殿爵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巨着,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译文的情态系统翻译直接关涉到译本质量。文章通过语料库工具Power Conc进行检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比了Arthur Waley和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文语篇中实现情态责任赋值的语言表达方式。研究发现,Waley多使用情态附加语、表心理过程的动词和否定形式表达情态责任,刘殿爵则多运用中心词为形容词的谓语扩展式、被动句和"there be"结构,Waley译本总体情态责任值高,刘译本则反向显示为偏向低情态责任。显着异质性的情态责任资源与译者再现《论语》人际功能的态度倾向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群,陈羿[4](2018)在《生态翻译学下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基于刘殿爵《论语》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理应受到翻译目的的制约。文化负载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中国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极具文化特色,在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往往在外国文化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法,出现了文化空缺,而生态翻译学理论给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考虑其生态环境,选择适应典籍文化负载词生态环境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6期)
张小曼,刘欲阳[5](2018)在《翻译规范视域下的《论语》英译——以刘殿爵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规范理论肇始于利维和霍姆斯,发展于图里,集大成于切斯特曼。该理论以文化模因为切入点,涉及哲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覆盖翻译过程的所有阶段,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职业道德紧密联系,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有重大意义。借助翻译规范,可以窥探刘殿爵《论语》英译本背后的文化因素。该译本承载目的语文化的主流规范因子,使得本身加载的时代文化模因更加深刻。译本语言文字的整体感和细节处都是以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但传递的信息却是中华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刘殿爵的翻译给人们的启示是,翻译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种种期待,文化内容的移植需要引发目的语读者的心灵共鸣。(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尹茜[6](2018)在《生态翻译视角下《道德经》不同译本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着作《道德经》是一部集老子思想言论为一体的哲学巨着。道祖老子在短短五千字中,以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的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真谛,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在国内外学者中备受好评。自1868年诞生的第一个英译本以来,时至今日,国内外已有百余种《道德经》的英译本,是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成外语作品最多的文化名着。在目前尚存的上百种《道德经》英译本中,本文选取了英国亚瑟.威利译本和中国刘殿爵译本,运用生态翻译理论视角研究和分析了两个译本的产生过程。依据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就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活动。生态翻译理论是一门有着跨学科性质的理论学科,它运用了生态理性、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简称为“叁维”转换,即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道德经》的翻译在西方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道德经》的源文本有很多,所以在经过不同的选择之后,它的翻译也不相同。刘殿爵的翻译是基于王弼的版本。威利的翻译把《道德经》的注解作为主要的参考,他仔细比较了新旧版本,他没有选择一个确切的版本,而是引用了几种源文本来进行翻译。本文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生态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什么?(2)亚瑟.威利和刘殿爵两译本是如何体现出叁维转换理论的要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有哪些?《道德经》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名着,关于《道德经》的翻译问题一直深受热议。目前前人对《道德经》的英语版本的研究不是很全面。其原因在于:首先,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道德经》英译本单一的、非系统性的分析评价,而不是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随着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发生发展,为我们在《道德经》英译本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众多的《道德经》英译本种,本文选取英国亚瑟.威利和中国刘殿爵的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作为研究版本,试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两译者的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分析在不同维度下,译者如何适应和选择不同的目标文本。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道德经》的英译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采用描述的方法,以简洁的语言解释译者在目标译本的形成过程中的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思考,具体说来,对源语中“道”、“法”、“天下”、“刍狗”、“自然”等19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的选择和处理。1.从语言维度上看,成功的语言使用是成功翻译的基础。在两种不同语言系统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必须首先从语言维度上进行适应、选择和转换,以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进行转换,使其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和习惯。①从词汇层面看,刘殿爵的语言相对来说更简洁,更对称,他大多选择中立的词来翻译文章,使译文更接近原文。而亚瑟.威利的翻译大多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向用具体的实物替换,更生动地表达源文本意思。因此,在这方面威利的翻译比刘殿爵的翻译要优越,这就揭示了翻译时,译者可以将源文中的语言转化为更容易接受的内容,为外国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②从语法层面看,汉语和英语句法有很大的差异。汉语的语言特点是慢而长,刘殿爵在翻译过程中,对句子的完整性没有很大地关注,而是用流畅的散文的形式来进行翻译。而英语的句子是有严格的语法原则和逻辑顺序的。因此,威利在翻译时,遵循了英语中的句法结构,使段落中单个句子与主体结构能更好的联系。③从文体层面看,《道德经》是一种哲学性的、诗性的作品,它的写作特点是运用简单句或从句。两名译者都以一种与原句法结构相似的方式进行翻译。相比之下,刘殿爵的翻译在意义和风格上接近源文本,他的译文表达出了原文的平衡和秩序。威利也遵循了源文本结构,而且加入了很多的注释来阐明老子想表达的意义。因此,在翻译中国古典名着时,如果译者更多地关注源文本的文体特征,西方读者就会更多地感受到中国写作特点的魅力。2.从文化维度上看,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载体。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传递一种语言的信息,而且要传递源语言系统到目标语言系统的背景和文化。也就是说,翻译应该是一种既能传递语言又能传递文化内涵的活动。①从对“道”的翻译来看,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道德经》的翻译中,一些表达哲学和文化价值的内容,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刘殿爵音译了“道”,他认为神秘的“道”不能完全用语言翻译,因为它包含了整个中国的哲学体系。而作为西方传教士,威利无意识地将中国的“道”(Tao)与《圣经》中的“道”(Way)相比,认为“Tao”和“Way”一样有绝对的真理。相比之下,威利的自由翻译更占优势,避免了对“道”的机械翻译,以免引起外国读者的反感。②从对数字的翻译来看,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西方人和东方人对数字也有不同的理解。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中,数字常常被用来指具体的数量或参照性的概念。因此,如果译者想要完全掌握不同数字的含义,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这些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是否具有特定的意义。威利直译了数字而没有领略老子的真正想法,他选择了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数字。而刘殿爵则领略了老子的深层想法并把数字译成了具体的意象,更具体、更清晰地解释了《道德经》中的真理。3.从交际维度来看,除了从语言和文化维度方面做出适应性选择之外,译者还应该考虑源文本的交际功能。归化翻译是为了给外国读者提供可读的目标文本,以暴力取代外国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方法。异化翻译是一种对民族中心主义、文化自恋和帝国主义的抵抗方式。由此可见,交际功能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交际意图。以“天下”一词的翻译为例,威利大多数选择了归化翻译的方法把“天下”译成“under heaven”,这样的翻译更接近圣经中的语言,会使西方读者误认为中国已经改成信基督教了。而刘殿爵在翻译中大多数采用了异化翻译的方法,把“天下”译成“the empire”。因此,刘殿爵的翻译提升了西方读者对帝国的观念,缩小了作者与西方读者之间的差距。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之间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译者是否愿意保留原文的异质文化,或将不熟悉的内容转化为熟悉的内容。由此可见,威利在翻译时更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这将不可避免地降低传播外来文化价值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所选的《道德经》两个英译版本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生态翻译的意蕴,对其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它为中国古典作品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同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英文版本。(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杨翔鸥[7](2018)在《刘殿爵英译《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的思想译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殿爵的《道德经》英译本以帛书《老子》为原文本,相较于西方译者译本更重视对原文形式的忠实,且在思想表达上也更加符合权威解读。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一句的译解为例,可见刘殿爵英译文的思想包容性较高,展示出刘殿爵英译《道德经》所实现的较高程度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4期)
邢逸风[8](2017)在《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补偿——以刘殿爵版《论语》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活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通过翻译将中国的优秀文化翻译成外文。但是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会难以避免地出现语义空缺问题。如何对这些语义空缺进行补偿,最大限度地还原经典,促成文化对等,成为了一直以来的研究话题。通过对刘殿爵版《论语》的研读,笔者认为,语义空缺的补偿,主要依靠音译注释法、直译法、增加补充性解释的方法,以及对所引用文学作品加以解释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10期)
张华[9](2017)在《上古汉语谦敬称谓英译:适应与选择——以《孟子》刘殿爵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谦敬称谓是中国上古时代礼貌语言词汇的主体和核心,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类礼貌词汇的英译无疑是先秦典籍英译中不可回避的难点之一。以先秦典籍《孟子》为例,本文借助统计法,详尽统计并定性分析了华人译者刘殿爵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该译本采取了以归化策略为主、异化为辅的混合翻译策略。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看,这种着眼于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归化策略迎合了当时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既是译者自身能力选择的结果,也是其适应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结果。文章认为,尽管异化策略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的整体独立性,但是归化策略应是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译谦敬称谓的首选迂回策略。(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7年07期)
朱文拿,张小曼[10](2017)在《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看刘殿爵《论语》英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外众多翻译理论家中,图里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规范论独树一帜。本文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中的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叁个方面,分析刘殿爵《论语》英译本的合理性和独到之处:作品以及译者的选择遵循了预备规范;英译本的充分翻译受到起始规范的影响;英译本的篇章取舍、遣词造句受到操作规范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刘殿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明清开始,《孟子》就被陆续翻译成多国语言传到西方,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时至今日,《孟子》西译仍势头不减,不断有新的《孟子》英译本问世,可见《孟子》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对西方仍有巨大的吸引力;《孟子》英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艾琳·布鲁姆《孟子》英译本就是一本版本较新且暂未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译本。而刘殿爵由于其高超的英文造诣和对中国古籍的独到深刻的了解,其《孟子》英译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被誉为中国典籍英译的典范之作。本论文在研读《孟子》及其这两个译本的基础上,主要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翻译示例,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比分析两《孟子》译作的翻译情况。在语言层面,主要阐述两《孟子》译本是否以及如何从词汇、句法、语义和风格四个方面实现与原文本的对等。在文化层面,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文化负载词以及对孟子主要思想“性善”和核心理念“仁”“义”的理解和翻译出发,考察两译本是否如实传达原文本的文化信息,阐释如何做到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并总结出布鲁姆《孟子》英译本虽多处翻译处理地略逊色于刘译本,但不可否认和忽视该译本的出彩之处。笔者认为布鲁姆译本仍值得引起学术界和读者的重视和研究,以发挥其文化价值,传播发扬儒家思想和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刘殿爵论文参考文献
[1].黄婷,胡东平.刘殿爵《论语》英译本中的生态适应和选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张月.功能对等视域下《孟子》英译本比较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3].魏银霞.《论语》英译文语篇的情态责任对比研究——以ArthurWaley、刘殿爵英译本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李群,陈羿.生态翻译学下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基于刘殿爵《论语》译本[J].海外英语.2018
[5].张小曼,刘欲阳.翻译规范视域下的《论语》英译——以刘殿爵译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尹茜.生态翻译视角下《道德经》不同译本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杨翔鸥.刘殿爵英译《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的思想译解[J].戏剧之家.2018
[8].邢逸风.典籍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补偿——以刘殿爵版《论语》译本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9].张华.上古汉语谦敬称谓英译:适应与选择——以《孟子》刘殿爵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2017
[10].朱文拿,张小曼.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看刘殿爵《论语》英译本[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