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林向义,罗洪云,杨金保,李丽萍

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林向义,罗洪云,杨金保,李丽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模糊一致偏好关系

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文献综述

林向义,罗洪云,杨金保,李丽萍[1](2014)在《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界定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和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构建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详细说明了利用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提出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云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阐述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的流程及评价结果分析。(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马小龙,刘兰娟[2](2014)在《基于泛函分析的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距离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面对科研目标越来越复杂,学科划分越来越精细的背景下,组建跨时空、跨专业的虚拟科研团队将成为未来高校科研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某高校A虚拟科研团队为例,从行为距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虚拟科研团队管理中的行为难题,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的行为距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模糊评价原理来对行为距离进行度量.最后根据度量结果,提出了解决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的距离难题的基本思路.(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4年19期)

林向义,罗洪云,王振喜,肖艳玲[3](2013)在《基于模糊VIKOR的高校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选择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络环境下虚拟科研团队成员的特点——跨地域、跨组织、跨文化,构建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选择决策指标体系。针对决策指标难于量化的特点,提出基于模糊VIKOR方法的高校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选择的模糊多属性折中的群决策方法。利用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3年05期)

梁媛[4](2013)在《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突破了原有沟通方式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不足,传统的组织形式也逐渐产生了虚拟化的趋势。互联网向科研管理的全面渗透,促成了科研组织虚拟化、团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对新时期高校的科研组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信息时代中科研组织新的动向和趋势。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虚拟团队、虚拟科研团队的产生、发展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然而对于适应我国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的涉及组建、运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绩效评价是促进团队成长、提高团队效率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评价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的绩效水平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本文首先对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及其绩效评价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与阐释,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拟定了指标选取原则,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同时,分析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确定了本文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然后用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权重以及评价方法对D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做了应用分析,并提出了对于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为确定虚拟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权重打下了基础,并构建了一个评价模型,围绕着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及其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5-01)

王洪川[5](2011)在《浅析高校虚拟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处于发展的雏形期,虚拟科研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新兴的科研组织形式,有助于高校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科研资源的需求。二十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通信和网络技术为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在论述虚拟团队概念、特征以及其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建设虚拟科研创新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虚拟科研创新团队的相关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1年32期)

闫霏[6](2010)在《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可跨校共享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科研人才以及实验平台,从而根据需要可实现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目前虚拟团队这种组织模式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并没有系统地研究组建虚拟团队的条件、虚拟团队成员的管理、虚拟团队内部的信息与知识流动方式等,但这些方面已经引起了情报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开发等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部分学者已经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高校间也已进行了实际探讨。为此,我们选取山东省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科研虚拟团队所涉及到的信任机制、信息与知识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成员、团队绩效评价与运行保障体系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针对性研究,并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合理、科学的运行模式。第一,利用Google在线文档制作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向目标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对各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所提取出的因子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因果关系回路来分析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合作愿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动态变化。第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成员进行隐性知识测度,从而挑选出知识转移因子并结合Petri网对信息与知识共享、知识持续创新过程模拟、分析,以期提出相应的可以持续提高知识共享效率、研究成果创新性的方法。第叁,以信任类型为基础,结合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特点,对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进行信任半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促使信任策略形成的方法。第四,构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评价体系,评价涉及两个方面,即成员的个体绩效评价和团队的整体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所显示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从而有针对性、高效地保障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顺利运行。最后,在之前所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动态契约任务网模式,该模式结合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典型特性,以动态契约为基础,并在契约任务实施过程中嵌入了信任机制,信息与知识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与保障体系。(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04-16)

王振宇[7](2009)在《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信任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由跨越空间界限、时间界限及组织界限的成员所组成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密切协作以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新型团队,是人力资源虚拟化管理的代表性模式。这种模式也为拥有大量高学术水平人才的高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思路,不同的高校间可以整合自身的优势,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建立区别与传统科研团队的合作模式,即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而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的运行面对着很多的挑战。论文通过分析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信任对它的成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此为着眼点,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论证了信任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信任的类型和产生过程总结出了建立信任机制的原则,并依据此原则从叁个维度提出了建立信任机制的相关措施和对策,分别是宏观层面、内部制度层面和人员选择层面。因此,论文不仅对信任在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中的重要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给出了建立信任机制的相关措施。论文认为,面对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这样新兴的组织模式,只有注重了信任方面的管理,这样的组织模式才能更好的去体现它高效的特点,才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邹薇[8](2008)在《信息环境下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组建及管理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等院校承担国家、军队各类基金课题和横向任务的增加,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已成为全面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水平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从虚拟团队的内涵及组建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克服高校科研力量分散的问题,完善科研协作的机制。(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08年10期)

陈蔚峻[9](2008)在《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虚拟团队研究在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领域中备受瞩目。本文在总结虚拟团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产生背景、形成、特征、原则和联结,阐述了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的各个阶段划分以及运行过程。(本文来源于《湘潮(下半月)(理论)》期刊2008年04期)

华荷锋[10](2005)在《高校科研团队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团队的历史演变出发,简述了现阶段高校科研团队的叁种组织形式,并分析了每种团队的利弊。虚拟团队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型团队组织方式。本文由它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它对传统科研团队的冲击和影响,阐述了现有高校科研虚拟团队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其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05年07期)

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面对科研目标越来越复杂,学科划分越来越精细的背景下,组建跨时空、跨专业的虚拟科研团队将成为未来高校科研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某高校A虚拟科研团队为例,从行为距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虚拟科研团队管理中的行为难题,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的行为距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模糊评价原理来对行为距离进行度量.最后根据度量结果,提出了解决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的距离难题的基本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参考文献

[1].林向义,罗洪云,杨金保,李丽萍.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4

[2].马小龙,刘兰娟.基于泛函分析的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距离管理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

[3].林向义,罗洪云,王振喜,肖艳玲.基于模糊VIKOR的高校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选择决策[J].技术经济.2013

[4].梁媛.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13

[5].王洪川.浅析高校虚拟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J].现代商业.2011

[6].闫霏.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

[7].王振宇.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信任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邹薇.信息环境下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组建及管理对策探讨[J].理论月刊.2008

[9].陈蔚峻.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研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

[10].华荷锋.高校科研团队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J].现代教育科学.2005

标签:;  ;  ;  ;  

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论文-林向义,罗洪云,杨金保,李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