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坡地新建果园作物间种模式生态结构及功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晴[1](2021)在《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其次,辨析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总结生产性景观类型,并对其生态、美学、生产与生活应用、文化、农文旅融合等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本课题新的研究思路。总结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应用策略及布局模式,从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规划体系,通过整合乡村生产性景观资源,建立“点-线-面”的景观结构,依据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构成要素划分功能分区,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和途径。最后,以上述构建的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乡村生产性景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强调生产性景观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及体系,以期为未来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借鉴依据。
孙强[2](2020)在《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区域生物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条件。本文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双修”和国土空间规划三方面阐述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主要背景;从研究背景出发研究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归纳分析。首先,使用PSR模型、熵值法、Sperman模型,从时间上和整体上对徐州市生态安全风险等级及安全预警状态进行动态评估;综合运用RS与GIS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和系统上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系统基本格局:结合农田、生物、山林以及地质等各类安全格局对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重构。最后从优化重点、优化策略、安全保障维度对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出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徐州生态安全综合水平呈现出“上下波动,整体提高”的态势,生态安全等级由2008年的“敏感级”发展为2018年的“较安全级”。生态预警状态由2008年的“中度警戒”发展为2018年的“良好状态”。生态状态对生态安全综合得分影响最大。(2)对徐州“山、水、农田、生物、绿地、地质”系统分析,得到徐州生态安全现状综合格局面临矿山串采、林业退化、河湖断流等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的威胁,地下采矿、超采地下水、河流污染等导致水文调节能力有待提升。由此得出徐州建设用地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同时大规模的采煤塌陷地使得徐州市生态空间逐渐被压缩,生态板块破碎度程度加重,生态斑块间缺乏整体的连通性。(3)从农田生态安全格局、山林生态安全格局、雨洪生态安全格局等构建出发,构建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而指导规划区内增长建设用地面积以及分布情况,指导各个子系统生态安全格局下的斑-廊-基的构建。(4)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点主要在于生态“源地”重点保护分类建设。并从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及资金保障方面为其提供安全保障。该论文有图56幅,表24个,参考文献92篇
吴清林[3](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夏春华[4](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李闻文[5](2020)在《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从2005年开始先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乡村营建政策。台湾在乡村建设上起步比大陆早,1994年台湾“文建会”以“造景、造产与造人”为核心,颁布“社区总体营造”政策,随后台湾政府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乡村建设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乡村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乡村的发展脱离不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虽然台湾和大陆在乡村规划建设上政策不同,但两者同根同祖,在地域气候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因此在乡村规划建设方面有比较多的共通之处。论文从人居环境的视角比较台湾和大陆乡村规划建设,采取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式,对两地的乡村建设发展历程、乡村代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在人居环境规划方面总结台湾乡村和大陆乡村的特点,并针对大陆存在的问题,结合台湾乡村的优点提出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现在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论文总共分为七个章节。(1)论文第一章论述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的背景、课题开展的意义、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等概念的限定,并提出研究内容框架和拟定技术路线。(2)第二章阐述乡村建设理论、外国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对比分析大陆和台湾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历程和现状,最后是阐述调研案例的概况和调研发现的问题。(3)第三至五章在大陆和台湾各选择四个乡村代表案例,从构成人居环境的三个方面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特点,并就大陆乡村发现的问题,结合台湾乡村建设的优点提出规划策略。(4)第六章是前面章节结论的应用实践—里光明村和上洲村人居环境规划。(5)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并对大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陈荟萍[6](2020)在《景观格局下的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紫山风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全球煤炭资源大国,数亿吨的煤炭被人们开采挖掘。在历经大规模的开采后,我国各地煤矿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生态修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矿山修复的目的在于修复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综合运用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结合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资料分析研究方法以及Fragstats4.2景观指数计算软件等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斑块面积特征、多样性、异质性等景观指数对景观格局量化分析,将“斑块-廊道-基质”和“生态网络”生态学原理转化为图示化的空间语言,分析矿区景观内部景观元素组成和生态过程。以紫山风景区为案例研究,进行实证检验和设计应用,针对不合理的空间格局问题,提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具体结论包括以下方面:根据其景观类型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北部山地景观、中部草地景观、南部平原景观三大分区,通过对紫山风景区的景观格局的指数计算,得出北部山地景观破碎度较高,中部草地景观破碎度较低,南部平原景观破碎度中等的现状问题。针对现状中斑块和廊道的大小、形状、位置、数目、连通性、构成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后,提出优化景观格局方案:加大北部山区景观中的疏林地斑块数量,恢复受损斑块;对中部草地景观中规则的草地斑块形状进行自然化处理,连接生态廊道,使斑块间物种更容易扩散;增加南部平原景区中的景观类型,改善土壤基质,减少景观优势度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本文试图运用景观格局评价方法,为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塑的破碎化现象做出评价分析,为检验矿山景观修复后的景观格局内部生态系统是否有序运行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优化景区的生态格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琦[7](2020)在《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兴则民族兴,乡村凋则国家弱。乡村振兴涉及人、地、产业、文化的进一步组织和分配过程,是社会、资源、经济、政策、制度交互交织的统一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肩负历史使命,在地区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但由于其多空间尺度、地域差异化的特征,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尺度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以及评价是补充乡村规划理论、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研究区;借助城乡一体化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人本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等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首先,梳理了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问题;然后,引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接着,通过建立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随后,对五一村乡村振兴规划建设方案进行初步设计,明确了研究区乡村振兴建设的规划重点;最终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包括了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五一村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土地流转承租关系不稳定,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薄弱且与农业关联度低;三是村民环保意识欠缺,对生态建设重视不够;四是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事业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五是人才数量少,流失多。2.对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两个主成分。其中,影响五一村乡村建设的第一主成分为经济发展主成分。该主成分中包括的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为:人均消费性支出为0.981,农民人均收入为0.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0.950,家庭年用电量为0.949,非农产业占比为0.924,农村恩格尔系数为-0.912。第二主成分为道路交通主成分。该主成分中包括的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为:距镇中心的距离为0.798,交通用地面积指数为0.649。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道路交通条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3.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计算五一村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值和各项指标得分值。研究结果表明: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总体势头良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起步和完善阶段。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方面要求实施质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治理有效”得分最高,其次为“生态宜居”,然后是“生活富裕”,再次是“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得分最低,是其发展的短板。4.在对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乡村振兴视角对研究区村庄建设规划进行初步设计,得出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的重点包括有:(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促进三产融合发展;(3)整治村容村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传承优秀传统,打造文化五一;(5)引才觅才,强才育才;(6)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余俏[8](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马梦兰[9](2019)在《循环农业理念下镇江龙润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支持新农业科目、循环产业体系建设,以缓解农业资源短缺压力,引领农业绿色转型,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条件较为优越。为充分掌握国内外有关循环农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应用现状,从中吸收基础知识,归纳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开展对循环农业相关基础理论、实践案例、案例实证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归纳法、实地调研法、实证研究法。对循环农业相关基础和理论进行了整理和阐释。包括循环农业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发展的概况,规划理论依据,基本特性与模式类型的内容。此外还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循环农业理念下的农业生态园规划的原则、流程及内容进行了梳理,为第三部分案例的研究总结和第四部分实证研究做下理论基础。案例研究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四个有关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案例,分别是日本北海道箱根牧场、台湾台一休闲生态农场、无锡宜兴兴望农牧生态循环产业园、南京秦邦吉品农场。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每个案例的基本概况、建设内容、园区特色、循环农业体系进行了阐述,从中获得了有关在循环农业理念下开展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的感想和启示。实证研究按循环理念下的农业生态园的规划流程,完成了镇江龙润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研究。对龙润农业生态园的基础概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项目地现有条件建设农业生态园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下,依据政策依据和规划原则,完成园区循环农业系统的规划。依据循环农业系统,参考现有条件和园区定位,对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竖向水系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划,功能分区划分为核心休闲区、生态种植区等。并选取重要景观节点如游憩花园、荷花池等,小品景观如林下烧烤服务点、座凳等,对其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本文的研究有利用促进循环农业理论发展,为其他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明欣[10](2019)在《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建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公共健康和社会分异等多重矛盾的叠加,寻找密集建成环境空间品质优化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环境品质、公众健康、景观美化等战略性空间资源已获得广泛认可,在密集建成环境中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效能供应是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在建成区内出于对土地利用经济性的考虑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对有限,若非依存大型山体或水域难以形成超规模的绿色空间;然而,从欧美大城市实践经验可知,以结构化的超规模绿色空间为特征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往往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保障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密集的建成环境中,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元作用。在中国目前若干城市已拥有或在建超大型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在产生大量积极效益的同时,呈现割裂、低效、侧重特定目标而漠视广泛需求等矛盾。而当前涉及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对则具有显着的局限性,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和技术工具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据此,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空白,透过密集建成环境内形成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和表征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作为应对高聚集建设的结构性空间类型,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对策,以期作为对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二章。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基础和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观察入手,辨析城市绿色空间和城市绿地定义,并提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规模”界定值以厘清研究对象;进而在辨析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空间基础理论、认知模型和比较研究构成的理论基础,搭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实证调查与综合比较,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基于“形成、定位、特征和价值”的实证分析框架,对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地域的13个国内外案例加以剖析,其中广州海珠湿地案例作深入调查;继而从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形成、定位、特征、价值”四个方面阐释国内外案例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在密集建成环境中供应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和必要性,归纳其形成、定位、特征及价值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和影响机制,并从认知、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第三部分为规划对策研究,即第六章。基于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由捕获契机、定位目标、明确要素、设定原则和实施规划5项组成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二、荒坡地新建果园作物间种模式生态结构及功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坡地新建果园作物间种模式生态结构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1.1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
1.1.1.2 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
1.1.2 现实需求 |
1.1.2.1 环境需求 |
1.1.2.2 大众需求 |
1.1.3 生产性景观的应运而生 |
1.1.4 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性景观中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交叉学科研究法 |
1.3.2.4 归纳分析法 |
1.3.2.5 案例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论文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产性景观 |
2.1.2 生态循环农业 |
2.1.2.1 生态农业 |
2.1.2.2 循环农业 |
2.1.2.3 生态循环农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生态产业链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
2.3.1 国外研究概况 |
2.3.1.1 发展脉络 |
2.3.1.2 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2.3.2.1 发展脉络 |
2.3.2.2 研究进展 |
2.3.3 文献总结 |
2.3.3.1 现存不足 |
2.3.3.2 发展趋势 |
2.4 案例分析 |
2.4.1 台湾宜兰头城农场 |
2.4.1.1 项目概况 |
2.4.1.2 规划布局 |
2.4.1.3 景观营造特色 |
2.4.1.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1.5 经验总结 |
2.4.2 北京蟹岛观光园 |
2.4.2.1 项目概况 |
2.4.2.2 规划布局 |
2.4.2.3 景观营造特色 |
2.4.2.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2.5 借鉴经验 |
2.4.3 盐城市伍佑农业园 |
2.4.3.1 项目概况 |
2.4.3.2 规划布局 |
2.4.3.3 景观营造特色 |
2.4.3.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3.5 借鉴经验 |
2.4.4 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分析 |
3.1 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辨析 |
3.1.1 生态循环农业是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 |
3.1.2 生产性景观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 |
3.2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类型 |
3.2.1 按生态循环农业构成元素分 |
3.2.1.1 循环农田景观 |
3.2.1.2 生态林果景观 |
3.2.1.3 生态养殖景观 |
3.2.1.4 新型设施景观 |
3.2.1.5 农事活动景观 |
3.2.2 按生态循环农业应用功能分 |
3.2.2.1 生态保育型 |
3.2.2.2 休闲观光型 |
3.2.2.3 互动体验型 |
3.2.2.4 科普教育型 |
3.2.3 按生态循环农业开发程度分 |
3.2.3.1 原生型 |
3.2.3.2 再生型 |
3.2.3.3 综合型 |
3.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 |
3.3.1 生态评价 |
3.3.2 美学方面评价 |
3.3.3 生产与生活应用评价 |
3.3.4 文化活化评价 |
3.3.5 农文旅融合评价 |
3.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对比分析 |
3.4.1 从农业资源整合角度分析 |
3.4.2 从景观规模及形式分析 |
3.4.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
3.4.4 从科技应用角度分析 |
3.4.5 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 |
4.1 规划原则 |
4.1.1 生态循环原则 |
4.1.2 多产融合原则 |
4.1.3 因地制宜原则 |
4.1.4 公众参与原则 |
4.1.5 文化活化原则 |
4.2 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4.2.1 整合生态循环农业资源 |
4.2.2 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4.2.3 注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
4.2.4 构建多产融合体系 |
4.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1.1 带状布局 |
4.3.1.2 核状布局 |
4.3.1.3 环状布局 |
4.3.2 景观结构规划 |
4.3.2.1 生产性景观中“点”要素 |
4.3.2.2 生产性景观中“线”要素 |
4.3.2.3 生产性景观中“面”要素 |
4.3.3 功能分区规划 |
4.3.3.1 粮油种植区 |
4.3.3.2 瓜菜种植区 |
4.3.3.3 林果种植区 |
4.3.3.4 花卉种植区 |
4.3.3.5 水产养殖区 |
4.3.3.6 畜牧养殖区 |
4.3.3.7 设施栽培区 |
4.4 本章小结 |
5 嘉兴市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规划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场地现状 |
5.1.2.1 自然条件 |
5.1.2.2 生态环境 |
5.1.2.3 道路交通 |
5.1.2.4 旅游基础 |
5.2 生产性景观资源分析 |
5.2.1 物质资源 |
5.2.2 非物质资源 |
5.3 规划原则与目标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思路 |
5.3.3 定位与目标 |
5.3.3.1 规划定位 |
5.3.3.2 规划目标 |
5.4 秀洲生产性景观中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5.4.1 形成“稻、菜-渔-禽-沼-加-游”模式 |
5.4.2 形成“林果-草-禽-沼-加-游”模式 |
5.4.3 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 |
5.5 总体规划 |
5.4.1 空间布局 |
5.4.2 景观结构 |
5.4.2.1 一廊 |
5.4.2.2 四线 |
5.4.2.3 五区 |
5.6 分区详细规划 |
5.6.1 湿地水产区——渔业养殖类景观 |
5.6.2 富硒农业区——蔬果作物类、粮食作物类景观 |
5.6.3 生态稻渔区——粮油作物类景观 |
5.6.4 精品水果区——果林类、花作物类景观 |
5.6.5 有机瓜菜区——蔬果作物类景观 |
5.6.6 智慧高产粮油区——设施景观、粮食作物类景观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2 徐州市域生态安全格局风险评估 |
2.1 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
2.2 研究结果 |
2.3 小结 |
3 徐州市现状生态安全系统综合评价 |
3.1 生态系统现状研究 |
3.2 徐州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总结 |
3.3 徐州市域生态格局规划方案 |
3.4 小结 |
4 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4.1 农田生态安全格局 |
4.2 山林生态安全格局 |
4.3 雨洪生态安全格局 |
4.4 生物生态安全格局 |
4.5 地质生态安全格局 |
4.6 徐州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
5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 |
5.1 优化重点 |
5.2 安全保障 |
6 结论 |
6.1 文章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4)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公园城市概述 |
1.4.1 公园城市定义 |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
1.5.2 生态绿网理论 |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
1.6 研究问题 |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
1.8.1 研究策略 |
1.8.2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
2.1 湛江市概况 |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
2.5 本章小节 |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
3.4.1 适生植物 |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
4.2 Python语言特点 |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
4.3.1 原理 |
4.3.2 流程 |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5.9 本章小节 |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
6.4.3 系统功能构建 |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
6.5 本章小节 |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讨论与结论 |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5.1 材料与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5.3 讨论与结论 |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7.7 本章小节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展望 |
8.2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陆乡村发展背景 |
1.1.2 台湾乡村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相关研究 |
1.4.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实践 |
1.4.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实践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发展及调研综述 |
2.1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基础 |
2.1.1 梁簌溟乡村建设理论 |
2.1.2 田园城市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4 文化景观理论 |
2.2 外国乡村建设 |
2.2.1 英国 |
2.2.2 德国 |
2.2.3 荷兰 |
2.2.4 日本 |
2.2.5 韩国 |
2.2.6 外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 |
2.3 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
2.3.1 往生态方向发展 |
2.3.2 往文化方向发展 |
2.4 海峡两岸乡村建设历程与现状比较 |
2.4.1 台湾乡村建设历程 |
2.4.2 台湾乡村建设现状 |
2.4.3 大陆乡村建设历程 |
2.4.4 大陆乡村建设现状 |
2.4.5 对比总结 |
2.5 调研案例综述 |
2.5.1 案例选取 |
2.5.2 调研方式 |
2.5.3 对比案例综述 |
2.5.4 大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5.5 台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峡两岸乡村生态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3.1 乡村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
3.1.1 斑块 |
3.1.2 廊道 |
3.1.3 基质 |
3.2 乡村斑块 |
3.2.1 乡村案例地形特征分析 |
3.2.2 聚落斑块特征分析 |
3.2.3 聚落斑块规模分析 |
3.2.4 乡村聚落斑块特点总结 |
3.2.5 聚落斑块规划策略总结 |
3.3 乡村生态廊道 |
3.3.1 道路生态廊道 |
3.3.2 河道生态廊道 |
3.4 乡村生态基质 |
3.4.1 林地基质保护 |
3.4.2 农田基质保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峡两岸乡村居住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4.1 乡村肌理 |
4.1.1 乡村肌理的构成 |
4.1.2 乡村肌理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3 乡村案例肌理演变特征 |
4.1.4 乡村案例肌理现状 |
4.1.5 乡村肌理规划策略总结 |
4.2 乡村建筑风貌 |
4.2.1 乡村建筑风貌构成 |
4.2.2 乡村建筑风貌特点总结 |
4.2.3 乡村建筑风貌影响因素 |
4.2.4 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策略总结 |
4.3 乡村公共空间 |
4.3.1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分析 |
4.3.2 乡村案例公共空间特点分析 |
4.3.3 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需求 |
4.3.4 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策略总结 |
4.4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
4.4.1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类型 |
4.4.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形式 |
4.4.3 乡村管理设施 |
4.4.4 文体设施 |
4.4.5 医疗保健设施 |
4.4.6 社会福利设施 |
4.4.7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总结 |
4.5 乡村基础设施 |
4.5.1 乡村基础设施类型 |
4.5.2 乡村道路 |
4.5.3 停车配置 |
4.5.4 污水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峡两岸乡村社会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5.1 乡村文化 |
5.1.1 乡村文化传承特点 |
5.1.2 乡村文化发展需求 |
5.1.3 乡村文化规划策略总结 |
5.2 社区产业 |
5.2.1 两地产业模式 |
5.2.2 第三产业和产业效益对比分析 |
5.2.3 大陆乡村案例目前存在的问题 |
5.2.4 乡村产业规划策略总结 |
5.3 乡村治理 |
5.3.1 乡村治理体系 |
5.3.2 乡村治理的特点 |
5.3.3 乡村治理的发展需求 |
5.3.4 乡村治理规划策略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实践—里光明村规划和上洲村规划 |
6.1 里光明乡村规划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
6.1.3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 |
6.1.4 社会环境规划策略 |
6.2 上洲村乡村规划 |
6.2.1 项目概况 |
6.2.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
6.2.3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 |
6.2.4 社会环境规划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策略总结及展望 |
7.1 人居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
7.1.1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
7.1.2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
7.1.3 社会环境营建策略总结 |
7.2 总结与展望 |
7.2.1 研究过程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台湾乡村社区访谈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景观格局下的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紫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3.2 国内外案例分析 |
1.3.3 国内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生态相关理论 |
2.1 矿山废弃地的概念与环境危害 |
2.1.1 矿山废弃地的概念与类型 |
2.1.2 矿山废弃地对环境的危害 |
2.2 景观格局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
2.2.2 生态网络“节点-廊道”理论 |
2.2.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紫山风景区的生态调查与修复分析 |
3.1 紫山风景区的自然基础概况分析 |
3.1.1 紫山原始风貌溯源 |
3.1.2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
3.1.3 人文生态系统现状 |
3.2 紫山风景区生态修复的主要问题 |
3.2.1 生态系统脆弱 |
3.2.2 植被群落单一 |
3.3 紫山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景观修复难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景观格局下的紫山风景区生态修复策略 |
4.1 景观指数计算 |
4.1.1 景观指数的选取 |
4.1.2 不同尺度水平的景观指数 |
4.2 紫山风景区主要景观类型 |
4.2.1 紫山风景区景观类型的划分依据 |
4.2.2 紫山风景区主要景观类型确定 |
4.3 紫山风景区生态格局特征提取 |
4.3.1 紫山风景区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
4.3.2 紫山风景区景观多样性分析 |
4.3.3 紫山风景区景观破碎化分析 |
4.4 景观格局下紫山风景区的修复策略 |
4.4.1 矿山废弃地景观改造模式比较 |
4.4.2 景观格局下紫山风景区的修复策略 |
4.5 基于景观格局的矿山废弃地优化设计过程 |
4.6 小结 |
第五章 紫山风景区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应用 |
5.1 紫山风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
5.1.1 紫山风景区的规划现状 |
5.1.2 紫山风景区的景观功能规划 |
5.1.3 紫山风景区的空间结构 |
5.2 紫山风景区的景观结构整合 |
5.2.1 紫山风景区的结构特征 |
5.2.2 紫山风景区的植物结构特征 |
5.3 紫山风景区景观格局的优化设计 |
5.3.1 保护生物多样性 |
5.3.2 增加景观连通性 |
5.4 紫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修复与人工景观重建 |
5.4.1 紫山风景区的山体修复工程 |
5.4.2 紫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修复 |
5.4.3 紫山风景区的人工景观重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分析 |
3.3 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问题分析 |
第4章 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评价过程 |
5.3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初步设计 |
6.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析 |
6.2 五一村土地制度改革 |
6.3 产业振兴规划 |
6.4 生态振兴规划 |
6.5 文化振兴规划 |
6.6 人才振兴规划 |
6.7 组织振兴规划 |
第7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强化规划引领 |
7.2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
7.3 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 |
7.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6 本章小结 |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循环农业理念下镇江龙润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循环经济 |
2.1.2 循环农业 |
2.1.3 生态农业 |
2.1.4 设施农业 |
2.1.5 农业生态园 |
2.1.6 循环农业生态园 |
2.2 农业生态园规划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农业理论 |
2.2.3 园林生态学 |
2.2.4 风景园林学 |
2.2.5 生态旅游 |
2.3 国内外循环农业理念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循环农业理念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循环农业理念研究进展 |
2.4 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的基本特性与模式类型 |
2.4.1 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的基本特性 |
2.4.2 循环农业模式类型 |
2.5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的基础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
2.5.1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的基础条件 |
2.5.2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存在的问题 |
2.6 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 |
2.7 循环农业理念下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流程及内容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3.1 案例选择 |
3.2 案例分析 |
3.2.1 日本北海道箱根牧场 |
3.2.2 台湾台一生态休闲农场 |
3.2.3 无锡兴望农牧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 |
3.2.4 南京秦邦吉品农场 |
3.3 案例分析总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项目基本概况 |
4.1.1 区位与规模 |
4.1.2 自然条件 |
4.1.3 文化资源 |
4.1.4 农业产业资源 |
4.1.5 休闲景观资源 |
4.2 项目SWOT分析 |
4.2.1 优势(Stregths) |
4.2.2 劣势(Weakness) |
4.2.3 机遇(Opportunity) |
4.2.4 挑战(Threats) |
4.3 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 |
4.3.1 规划依据 |
4.3.2 规划原则 |
4.4 总体构思 |
4.4.1 目标定位 |
4.4.2 循环生态农业系统设计 |
4.5 总体规划设计 |
4.5.1 功能分区 |
4.5.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4.5.3 竖向与水系规划 |
4.5.4 建筑与旅游设施规划 |
4.5.5 种植规划 |
4.5.6 产业规划 |
4.6 局部景观设计 |
4.6.1 游憩花园 |
4.6.2 荷花池与钓鱼池 |
4.6.3 休闲果园 |
4.6.4 园林小品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10)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空间资源 |
1.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1.3 传统城市绿地规划控制存在不足 |
1.1.4 小结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趋势和需求 |
1.2.2 应对高聚集建设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
1.2.3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5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建立与实证比较 |
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
2.1.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 |
2.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分类 |
2.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特殊性 |
2.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一般特征 |
2.2.2 四种大规模城市绿色空间的比较 |
2.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相关理论 |
2.3.2 认知模型What-Why-How |
2.3.3 比较研究 |
2.4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的构建 |
2.4.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 |
2.4.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内容 |
2.4.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素材来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研究 |
3.1 19世纪60年代以前 |
3.1.1 伦敦内城皇家公园群 |
3.1.2 柏林大蒂尔加滕公园 |
3.1.3 巴黎圃龙林苑 |
3.1.4 纽约中央公园 |
3.2 20世纪 |
3.2.1 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 |
3.3 21世纪 |
3.3.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调查 |
4.1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及案例研究 |
4.1.1 历史保护型:以北京天坛公园为例 |
4.1.2 休憩供应型: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
4.1.3 生态保育型: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
4.1.4 重大节事型: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
4.1.5 棕地再生型:以唐山南湖中央公园为例 |
4.1.6 新区开发型: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 |
4.2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调查:以海珠湿地为例 |
4.2.1 海珠湿地选例的典型性 |
4.2.2 海珠湿地的形成 |
4.2.3 海珠湿地的定位 |
4.2.4 海珠湿地的特征 |
4.2.5 海珠湿地的价值 |
4.3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综合比较 |
5.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比较与分析 |
5.1.1 形成的共性与差异 |
5.1.2 定位的共性与差异 |
5.1.3 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
5.1.4 价值的共性和差异 |
5.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
5.2.1 认知层面 |
5.2.2 制度层面 |
5.2.3 技术层面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对策 |
6.1 规划对策一: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契机 |
6.1.1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发展的现实制约 |
6.1.2 识别与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机遇 |
6.2 规划对策二:定位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目标 |
6.3 规划对策三:明确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3.1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6.3.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4 规划对策四:设定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原则 |
6.4.1 优先规划原则 |
6.4.2 区域协同原则 |
6.4.3 生态主导原则 |
6.4.4 功能复合原则 |
6.4.5 边缘激活原则 |
6.4.6 连通辐射原则 |
6.5 规划对策五:规划并实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 |
6.5.1 规划内容 |
6.5.2 规划过程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特色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中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着作 |
(3) 学位论文 |
(4) 技术标准 |
(5) 报纸文章 |
(6) 报告 |
(7) 电子文献 |
(8) 其他文献 |
2. 外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着作 |
(3) 电子文献 |
(4) 其他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资料集 |
附录3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景点与设施汇总表 |
附录4 海珠湿地公众认知与使用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
附录5 海珠湿地案例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6 海珠湿地鸟类名录2012年与2016年对比 |
附录7 海珠湿地各类图表汇编 |
附录8 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参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荒坡地新建果园作物间种模式生态结构及功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 蔡晓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2]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孙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5]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D]. 李闻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景观格局下的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紫山风景区为例[D]. 陈荟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1)
- [7]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例[D]. 陈琦. 西南大学, 2020(01)
- [8]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9]循环农业理念下镇江龙润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研究[D]. 马梦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