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人物塑造论文-宫晓莉,赵晓丹

女性人物塑造论文-宫晓莉,赵晓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人物塑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艺复兴,女性主义,朱丽叶

女性人物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宫晓莉,赵晓丹[1](2019)在《从朱丽叶之人物塑造看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性格迥异,各有特点。该研究选择了朱丽叶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分析她面对爱情降临、爱人被驱逐、自己被逼婚时的种种表现和选择,结合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实际社会地位和莎士比亚本人的创造特点,探讨莎士比亚有关女性的观点。(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刘春艳,李佩尧[2](2019)在《母职意识形态禁锢与心灵戕害下的女性献祭者人物塑造——对多丽丝·莱辛《到第十九号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莱辛的短篇佳作《到第十九号房间》细致入微地展现了知识女性人物在面临男权社会母职意识形态道德禁锢并遭受心灵戕害的心路历程。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人物对"本我"追寻与精神自由追求无果直至悲剧的深层原因,对女性树立主体意识、改变"他者"与献祭者形象、自我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董婉[3](2019)在《《求职女》的及物性分析与女性人物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从及物性角度对曼斯菲尔德小说《求职女》中女性人物的存在状态以及人物塑造进行较为详尽的解读。一方面,证实及物性系统的普遍适应性以及在分析女性人物上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为小说的分析与鉴赏提供一个全新客观的角度。(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02期)

王嘉玮[4](2018)在《韩国灾难片中女性“英雄”人物塑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好莱坞灾难片的"经典"模式框架中,韩国灾难电影犹如一股"清流",独具本土特色。众所周知在此类型片中,"英雄"角色从不缺少,但隐藏在其中的女性"英雄"形象却常常容易被忽略,而这些被男主人公的光环遮蔽了的女性人物甚至成为了拯救自己亦是他人的"终极英雄"。本文着重从女性"英雄"的社会角色设定、内外在性格展现、以及与好莱坞经典"女性"人物形象呈现的比较等方面,借鉴多部经典韩国灾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进而探究此类型片中的女性"英雄"的人物塑造。(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28期)

胡婷婷[5](2018)在《基于女性人物塑造角度探索锡剧表演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剧凭借它独特的地域特点以及丰富的艺术内涵,为戏剧表演艺术增添了一抹光彩。锡剧的大多数表演以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尤其是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用了很多巧妙的心思,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形象在锡剧中的地位。除此之外,锡剧中的女主角多以花旦、青衣的形象出现,不仅造型优美,通过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可以更好地展现锡剧文化的魅力。本文从这个特殊的视角切入,希望从分析锡剧中女性角色塑造的特征让大家对锡剧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8年08期)

刘献弘[6](2018)在《战火硝烟中的玫瑰——评电影《教父》中的女性人物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1972年,由科波拉所导演的黑帮电影《教父》一经问世,就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们的嘉奖和拥泵。它讲述了意大利黑手党柯里昂家族在美国社会立足生存的传说,以饱含人性关怀的笔触谱写了黑社会家族的一曲哀歌。因为构建了男性荷尔蒙与枪火掠夺交织的世界,所以它素来在影史上有"男人的圣经"这一美誉。但这部以男性为主导的电影,也存在着特性迥异的女性角色,她们一方面促进剧情发展,完善男主角的成长主线;另一方面也绽放着自(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5期)

李敏[7](2018)在《从女性文化观论《理智与情感》的人物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民主自由观念的不断发展,男权主义逐渐被削弱,女性主义观念得到应有的重视,女性文化观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家在创作时也会融合不同观念,结合实际进行文学创作。比如在名作《理智与情感》中,英国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就从女性文化观视角详尽地描写了乡绅家庭的婚姻状况,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观察,透过语言、行为外在、家庭背景、人物矛盾、情节的起伏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本文来源于《名家名作》期刊2018年02期)

王影君[8](2017)在《《生命法则》中女性人物塑造的美学寓意》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法则》是英国知名作家费·韦尔登的作品,小说通过魂灵呓语式的回忆,描述了一位女性在性别困境中不断挣扎的一生。通过采用非传统的反和谐审美策略,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建构出多层次的美学寓意:即通过人物自身的"缺陷美"来展示女性被文化规训的次级性别属性困境;通过情爱关系的"错位美"来揭露女性被父权物化的性别身份困境;通过情境画面关系的"破碎美"来揭示女性个体生存的无意义困境。女主人公加布里埃尔那饱含缺陷、错位和破碎的人生悲剧,正是现实社会中女性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17年02期)

黄丹丹[9](2017)在《浅析李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女性导演层出不穷。作为一位女性导演,李玉一直在其作品中关注女性,这种独特视角与表达方式,使得李玉区别于其他的女性导演,在中国女性导演中占据很大的地位。李玉的作品实现了从纪录片到文艺片再到半文艺半商业片的转型。李玉的作品与同期的女性导演相比,具有更强烈的女性意识,现实意义以及批判力量。(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6期)

罗亚兰[10](2017)在《儒家之礼与古代女性人物塑造——以林黛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的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红楼梦》被誉为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所展示的是一个钟鸣鼎食的封建贵族之家,礼渗透到这个微型社会中的每个人物身上。林黛玉作为全书的女主人公之一,儒家的礼对她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7年07期)

女性人物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莱辛的短篇佳作《到第十九号房间》细致入微地展现了知识女性人物在面临男权社会母职意识形态道德禁锢并遭受心灵戕害的心路历程。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人物对"本我"追寻与精神自由追求无果直至悲剧的深层原因,对女性树立主体意识、改变"他者"与献祭者形象、自我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人物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1].宫晓莉,赵晓丹.从朱丽叶之人物塑造看莎士比亚的女性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2].刘春艳,李佩尧.母职意识形态禁锢与心灵戕害下的女性献祭者人物塑造——对多丽丝·莱辛《到第十九号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董婉.《求职女》的及物性分析与女性人物塑造[J].校园英语.2019

[4].王嘉玮.韩国灾难片中女性“英雄”人物塑造的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

[5].胡婷婷.基于女性人物塑造角度探索锡剧表演的艺术特征[J].文化月刊.2018

[6].刘献弘.战火硝烟中的玫瑰——评电影《教父》中的女性人物塑造[J].北方文学.2018

[7].李敏.从女性文化观论《理智与情感》的人物塑造[J].名家名作.2018

[8].王影君.《生命法则》中女性人物塑造的美学寓意[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

[9].黄丹丹.浅析李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呈现[J].青年文学家.2017

[10].罗亚兰.儒家之礼与古代女性人物塑造——以林黛玉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

标签:;  ;  ;  

女性人物塑造论文-宫晓莉,赵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