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榕论文-程玉芬,张志伟,贾永霞,陈连福,于慧

对叶榕论文-程玉芬,张志伟,贾永霞,陈连福,于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叶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叶榕,隐头花序,挥发性化合物,化学信号

对叶榕论文文献综述

程玉芬,张志伟,贾永霞,陈连福,于慧[1](2019)在《对叶榕花序不同发育时期气味成分的变化及其对传粉者的吸引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榕果发育过程中气味挥发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传粉者行为的调节作用,比较对叶榕(Ficus hispia)不同发育时期花序挥发物的变化,并结合Y形嗅觉仪检测对叶榕传粉榕小蜂对不同花序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3个发育时期的花序中共检测到64种化合物,对叶榕采用"泛化"策略吸引传粉榕小蜂,十一烷、β-榄香烯、β-芹子烯、α-依兰油烯可能是对传粉榕小蜂起吸引作用的物质。雌前期花序气味与雌花期相似,间花期与雌前期、雌花期的有显着差异,传粉榕小蜂对雌前期和雌花期花序具有明显的选择倾向,对间花期花序表现出驱避性,表明对叶榕与传粉者存在"推-拉"作用模式。雌前期花序释放的气味,有助于传粉者对寄主的定位。同一时期个体间的气味成分存在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在间花期更加显着,表明气味成分受环境影响。间花期花序气味由于不需要特异性地吸引传粉者,因而更容易发生变化。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榕树挥发性物质的组成特点,以及化学机制在维持榕树-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春妹,于润贤,张以顺,刘蔚秋,刘莹[2](2019)在《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的解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被的观察是桑科植物花部形态解剖实验的难点。以新鲜的对叶榕隐头花序为材料解剖,发现对叶榕为雌雄异株,但也存在雌雄同株的现象,且雄花、瘿花和雌花均具花被,而非如《中国植物志》所述仅雄花具花被。据此对前人有关对叶榕的花的形态描述进行补充补缺,并以此为例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及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3](2018)在《对叶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8年09期)

王绍军,郭思彤,吴闯,赵赶[4](2016)在《对叶榕茎皮的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茎皮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凝胶等多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对叶榕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豆甾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丁香酸(5),槲皮素(6),芦丁(7),豆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8),豆甾-5-烯-3β-羟基-7-酮(9),3β-香树素乙酸酯(10),3β-acetoxy~(-1)2-oleanen~(-1)1-one(11),oleanonic acid(12),3β-acetoxy~(-2)5-methoxylanosta-8,23-diene(13)。结论:化合物5~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王楠[5](2014)在《对叶榕传粉榕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进化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感受对昆虫有着很大的影响,昆虫的觅食、产卵、交配、躲避天敌、寻找寄主等一系列行为都与化学感受有很大的关系。昆虫的化学感受分为2大过程:嗅觉感受和味觉感受。昆虫的化学感受需要识别大量的化学信号,参与的蛋白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BPs、化学感受蛋白CSPs、嗅觉受体ORs、味觉受体GRs、促离子型受体IRs,其中OBPs和CSPs参与第一步反应。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系统是一个经典的植物与昆虫之间专性互利共生的系统。传粉榕小蜂的整个发育过程均在黑暗封闭的榕果里的虫瘿里完成,一个独立的虫瘿里有一头小蜂。待成熟后,雄蜂从自己所在的虫瘿里钻出至榕果果腔,并在榕果内寻找尚在虫瘿中的雌蜂并完成其交配;而交配后的雌蜂则将飞离自己成长的榕果并寻找新的合适的榕果,以完成其产卵和传粉行为。跟其它昆虫一样,化学感受在榕小蜂的整个生命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表现在榕小蜂对榕树严格的寄主专一性以及其复杂的交配过程中。大多数榕小蜂雌蜂对其寄主榕树物种的识别均是表现出严格的专一性。大多数榕树的挂果表现为株内同步,株间异步,而成熟的传粉榕小蜂雌蜂的生命周期很短,最多存活1-2天的时间,故当雌蜂出瘿离开榕果后必须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合适的榕果进行产卵,榕小蜂的世代才能得以延续。那么精准的寄主榕树找寻与识别过程对雌蜂至关重要。而对传粉榕小蜂的雄蜂来说,它们终生生活在黑暗的果内,到小蜂成熟期时,总是雄蜂先羽化并钻出虫瘿,继而寻找尚处于虫瘿中的雌蜂进行交配。由于同一榕果里还生活多种别的小蜂(如非传粉小蜂),在黑暗的榕果环境里,雄蜂如何排除其它小蜂的干扰,从而最有效地找到其可交配的雌蜂资源?显然通过化学感受来感知其同种雌蜂发出的性信息素的过程是关键环节。在榕小蜂的生活习性中OBPs和CSPs的作用毋庸置疑,故识别了专一寄生在对叶榕Ficus hispida榕果中的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的OBPs和CSPs,进行了进化分析,并利用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雌雄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之间OBPs和CSPs基因的表达情况。最终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在传粉榕小蜂C. solmsi中克隆得到2个OBPs、3个CSPs,并都在基因组中得到了验证。从基因组中识别了7个OBPs成员,在已报道OBPs的昆虫中数量是很少的,这可能是因为榕小蜂C.solmsi生境单一,不需要太多的OBPs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与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昆虫相比,生境相对单一、密闭的昆虫的OBPs基因数量少。通过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模式的分析发现榕小蜂C. solmsi的OBPs可能还在进化中。在已有基因组数据的膜翅目昆虫中具有2组显着的同源序列CsolOBP1-NvitOBP02-AmelOBP10-SinvOBP10和CsolOBP2-NvitOBP76-AmelOBP1-SinvOBP1。综合配体结合试验、基序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得到拥有3-2-1-4和3-2-1基序结构的OBPs可能是结合普通气味的,拥有2-1-4基序结构的CsolOBP1和CsolOBP2可能是结合性信息素。榕小蜂C. solmsiCSPs的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排布模式是C1-X6-C2-X18-19-C3-X2-C4,也存在保守的基序基序,在膜翅目CSPs的系统发育变异非常大。雌雄蜂这2个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结果表明:1)在雌蜂中除了CsolOBP6之外所有的基因均在其出虫瘿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尤其是CsolOBP4和CsolOBP5,说明OBPs在榕小蜂C. solmsi雌蜂的寄主识别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且CsolOBP4和CsolOBP5很可能在雌蜂寻找寄主榕树的过程中主要感知榕果的挥发性气体;2)在雌蜂中CSPs基因均在其出榕果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说明传粉榕小蜂C.solmsi雌蜂到达榕果表面后,需要感知触觉信号判断是否是合适的榕果,此时主要是CSPs起主要作用;3)出虫瘿后的雄蜂大部分OBPs基因的表达量相比蛹期显着增高,其中CsolOBP1、CsolOBP2和CsolOBP5的表达量超过了190倍,说明CsolOBP1和CsolOBP2(或CsolOBP5)可能在榕小蜂C. solmsi雄蜂中行使感知性信息素的功能;4)在雄蜂中CSPs基因均在其出虫瘿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说明雄蜂在虫瘿之间爬行寻找合适的雌蜂进行交配需要感知触觉信号,CSPs起主要的作用;5)除了CsolOBP1外,所有基因在出果雄蜂的表达量比出虫瘿雄蜂的表达量高,这可能与简单的社会分工有关,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出虫瘿成虫不同部位的OBPs和CSPs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OBPs在出虫瘿雌蜂的头胸腹部都有表达,大部分OBPs基因在头部进行高表达,尤其是CsolOBP4、 CsolOBP5;2) CSPs在出虫瘿雌蜂的头胸腹部都有表达,并且在头胸部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腹部的表达量,在头部和胸部的感受器上表达了CSPs;3) OBPs在出虫瘿雄蜂的头胸腹部上都有表达,所有的基因在头部的表达量最大,特别是CsolOBP1、CsolOBP2和CsolOBP5,说明头部是雄蜂感知气味的重要部位;4)CSPs在出虫瘿的雄蜂的头胸腹部上都有表达,CsolCSPl和CsolCSP4在头部和胸部的表达量最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李永兴[6](2014)在《对叶榕传粉榕小蜂转录因子的注释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粉榕小蜂形态差异显着,存在极端的雌雄异型现象。传粉榕小蜂的雌蜂需要穿过榕小孔进入榕果产卵,因此其头部发生了显着的特化,在产卵交配后,雌蜂需要出果并长期飞行,所以它们具有发达的复眼和翅;雄蜂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潮湿的榕果内,其形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特化,相对雌蜂来说,雄蜂个头小,体表光滑,体色为黄色,复眼、跗节、触角等退化。最近,我们实验室完成了传粉榕小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工作,并且发现雌雄榕小蜂之间的基因表达有显着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榕小蜂极端雌雄异形现象的分子机理。而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类重要蛋白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就决定了其它基因的表达情况。本论文的工作就是要全面的研究转录因子在雌雄榕小蜂之间的表达情况。首先,我们对传粉榕小蜂的转录因子进行了全面的预测。通过整合DBD数据库预测法和同源序列比对预测法(以黑腹果蝇转录因子为参照)的预测结果,共计得到传粉榕小蜂的特异性转录因子868个。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对蝇蛹金小蜂和意大利蜜蜂的转录因子也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传粉榕小蜂相对其他2种膜翅目物种而言,其转录因子的结构域数目较少,功能也相对单一。其次,通过对传粉榕小蜂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转录因子的表达趋势和其它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其它基因的表达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转录因子的平均表达量在每个时期都比其它基因的平均表达量要高。雌雄差异表达显着的转录因子,尤其是雌性高表达的转录因子在雌雄差异显着的基因中存在富集。可以推测,是雌雄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调控导致了差异表达的基因存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有一些转录因子是阶段特异性表达的,还有一些转录因子在4个时期均出现雌雄显着的差异表达。结构域对转录因子的表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雌雄榕小蜂之间转录因子表达模式的差异,对雌雄榕小蜂之间基因表达的显着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为传粉榕小蜂极端的雌雄异型现象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朱丽丽,陈吉岳,熊智,刘绍雄,张静宜[7](2013)在《对叶榕榕果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植物-内生细菌的生态关系研究,以及植物内生细菌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学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从对叶榕果实中分离到内生细菌54株,通过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共有16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对16株代表菌株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6个菌株都找到了与其相似性最高的菌株,相似性达到95%100%。其中6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属,为对叶榕果实内生细菌优势菌属;3株为Staphylococcus属,2株为Pseudomonas属,1株为Serrata属,1株为非培养细菌的同源菌,1株为Kocuria属,1株为Delftia属,还有1株为Acinetobacter属。【结论】这16株内生菌在系统发育树中明显聚为两大支;在参与抑菌试验的14株内生菌中,有13株对受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芽孢菌属的Swx15和不动杆菌属的Swx25菌株,抑菌作用较强,且有较广的抑菌谱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3年09期)

牛丽华[8](2013)在《对叶榕榕果和四种榕小蜂的细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作为陆地上最成功和最庞大的生物类群,对多种生态环境都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昆虫的这种适应性除了与自身的生理构造和机能相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微生物共生菌的帮助。昆虫宿主相关的微生物共生体参与宿主的多种生命过程,包括营养、免疫、生存适度、繁殖以及与昆虫宿主的共进化和共物种形成等。榕果-传粉榕小蜂共生体系是阐释昆虫和植物之间共生和协同进化的重要经典模型。经过上百万年的进化,传粉榕小蜂和榕树之间几乎形成了严格的“一对一”模式。在研究两种大生物的共生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开始关注细菌或真菌,这类第叁方参与者在互利共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知道Wolbachia在榕小蜂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和分布率外,我们对榕果-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中的其他微生物群体了解的还非常少。Janzen通过观察和论证榕果环境的特殊性,推测认为榕果果腔应当是无菌环境。Miller采用培养法从无花果中培养到真菌和细菌各一株。近期,Martinsin采用非培养的方法从六种榕树和传粉榕小蜂中检测到大量真菌。我们推测榕树榕小蜂系统中应当还有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的存在,这些细菌微生物在榕树榕小蜂的共生过程中可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环境选择假说和元基因组理论,在特殊的果内环境选择压力下,榕果榕小蜂相关微生物群体组成或者基因进化等应当先于榕小蜂发生变化,以帮助榕小蜂适应榕果的选择压力。这为验证微生物的环境选择假说和元基因组进化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本研究中,我们以16S rDNA克隆文库和传粉榕小蜂基因组为数据基础,调查了对叶榕榕果子房和四种榕小蜂相关细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对此,我们希望可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榕果环境是否为前人所认为的无细菌环境?2)本系统的细菌群体和开放或者半开放环境中的是否不同?3)榕小蜂相关的细菌群体来源于榕果、亲代小蜂还是其它渠道?4)同一微环境中密切联系的四种榕小蜂是否具有相似的细菌群体?5)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类似Wolbachia的垂直传播的共生细菌存在?通过对对叶榕四种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 Philotypesis pilosa, P. sp. andApocrypta bakeri)相关细菌微生物的13个16S rDNA克隆文库的研究发现:1)对叶榕榕小蜂相关的细菌微生物具有多样性;2)在高级分类水平上,榕小蜂和果外环境中的昆虫具有类似的多样性;在低级分类水平上,榕小蜂表现出特有的细菌群体结构;3)不同种类的榕树及其榕小蜂可能具有不同的细菌群体多样性。由于榕小蜂种类或者生活习性的不同,存在于同一微型果腔内的四种榕小蜂表现出不同的细菌微生物结构特征:1)不同种类榕小蜂相关细菌群体表现为种内差异小和种间差异大;2)四种榕小蜂的相关细菌多样性可以分为叁种完全不同的组成,即C. solmsi组、P. pilosa组、A. bakeri和P. sp.组;3)传粉榕小蜂C. solmsi的细菌多样性具有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的特征,以Enterobacteriaceae科为最主要的优势菌群;4)同科不同属的非传粉榕小蜂A. bakeri和P. sp.具有相同的拟寄生寄主,菌群组成结构几乎完全一致,以Tepidimonas属为优势菌群;5)P. pilosa的菌群组成既有别于同科同属的P. sp.也不同于幼虫前期拟寄居的C. solmsi,体现了其潜在的杂食性特征;6)四种榕小蜂的菌群分布格局超越了榕小蜂亲缘关系的范围,表现出和榕小蜂的生态位或食性的完美对应。本研究首次采用磁珠细胞破碎和化学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对叶榕AB期榕果子房的细菌DNA模板;然后通过设计榕果子房相关细菌微生物的部分16S rDNA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在PCR过程中成功排除了叶绿体DNA的干扰,构建了4个C. solmsi产卵前后的16S rDNA克隆文库。通过对AB期对叶榕榕果子房的细菌微生物研究发现:1)密闭果腔中的AB期子房具有细菌多样性,打破了子房“无细菌”的假说;2)传粉榕小蜂C. solmsi产卵前后,总体上子房细菌结构相对稳定,存在部分菌群的微小变化;3)榕果子房具有独特的细菌群体组成,以Delftia属和Acinetobacter属等为主要优势菌群。C. solmsi在子房中产卵后,子房中Acinetobacter属出现Accs支系,通过分析我们推测其是经过C. solmsi产卵发生垂直传播。1)产卵前,Accs在子房中未被检测到,但产卵后,Accs在子房中的丰度约为12%,是Acfh的3~4倍;2)Accs在所有的C. solmsi克隆文库中都稳定存在,丰度和胞内共生菌Wolbachia相近,约2.2%;3)Accs在NCBI序列的最高相似度仅为97%,在系统树上聚为单独一个支系;4)Accs支系和Acfh支系的序列在18个位点存在稳定的碱基差异。C. solmsi基因组数据类似于一个hologenome,包含了大量的微生物信息。通过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的序列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未组装基因组中微生物多样性的规模极大的超过克隆文库的多样性,可以更加全面的反应相关微生物的组成信息;2)完成组装的基因组中的微生物信息具有偏好性,主要基本上只包含高丰度菌群的序列信息,与克隆文库的研究发现相似;3)基因组中存在部分特殊真菌和病毒如Candida属和茧蜂病毒等。密闭果腔内榕小蜂相关的细菌微生物组成结构与榕小蜂的生态位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的相关性,尤其是holobiont理论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型。另外,本研究中所发现的多种特殊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也为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榕小蜂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开辟了新的契机。(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卞圣楠[9](2012)在《主动传粉行为在对叶榕和其传粉榕小蜂共生系统中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榕树——传粉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的两个参与者通过传粉榕小蜂的传粉而联系起来。榕小蜂传粉的方式有主动传粉和被动传粉,主动传粉由被动传粉进化而来,主动传粉的行为对于传粉榕小蜂来说消耗了精力和时间,这对于只有短暂生命的传粉榕小蜂是不利的,但是在整个互利共生系统的进化过程中,有多个属的被动传粉榕小蜂变成了主动传粉榕小蜂,说明主动传粉对于整个互利共生系统是有作用的,主动传粉是这个系统进化的一个方向。本文以对叶榕Ficus hispida L.雄株和其主动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 Mayr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传粉榕小蜂携带花粉和不携带花粉的处理,研究其后代榕小蜂及榕果的差异性。我们对榕小蜂后代的数量、性比、致死率、身体大小、瘿花数量以及榕果的落果率、雌花数量、榕果的直径进行了分析,来探讨主动传粉对于对叶榕和其传粉榕小蜂有何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主动传粉对于传粉榕小蜂本身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对于对叶榕榕果影响不明显。相比于不携带花粉的传粉榕小蜂,携带花粉的传粉榕小蜂后代有着较低的致死率和较大的身体;性比不存在差异性,但是性比和致死率的相关性告诉我们,主动传粉也许可以通过影响致死率而间接影响性比;虫瘿数量不存在差异性,说明影响瘿花数量的因素在于榕小蜂本身;携带和不携带花粉的榕小蜂单蜂接果后,榕果在落果率上不存在差异性,显示榕小蜂只要产卵针刺激榕果雌花子房就能防止落果。不同花粉处理组的总雌花数量量和榕果直径也不存在差异性,榕果总雌花数量量和榕果直径之间呈显着相关性,说明其影响因素在于榕果本身。我们的研究和前人的研究表明,主动传粉对于互利共生系统来说确实有益,不能传粉的榕小蜂利益受损,得到了一定的惩罚,说明寄主惩罚机制的存在。在榕树和榕小蜂利益权衡中,榕树起到了关键作用,榕树在这个互利共生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维持了这个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徐蔚,宋启示,王培,李尚真[10](2010)在《对叶榕叶和细枝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柱色谱法从对叶榕FicushispidaL.叶和细枝的95%甲醇溶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α-豆甾醇(1)、正癸烷(2)、叶黄素(3)、乌苏酸(4)、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5)、7-羟基香豆素(6)、香草酸(7)、齐墩果酸-28-O-α-D-吡喃葡萄糖苷(8)、异紫堇定碱(9)和原阿片碱(10)。化合物9和10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0年06期)

对叶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被的观察是桑科植物花部形态解剖实验的难点。以新鲜的对叶榕隐头花序为材料解剖,发现对叶榕为雌雄异株,但也存在雌雄同株的现象,且雄花、瘿花和雌花均具花被,而非如《中国植物志》所述仅雄花具花被。据此对前人有关对叶榕的花的形态描述进行补充补缺,并以此为例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及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叶榕论文参考文献

[1].程玉芬,张志伟,贾永霞,陈连福,于慧.对叶榕花序不同发育时期气味成分的变化及其对传粉者的吸引作用[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李春妹,于润贤,张以顺,刘蔚秋,刘莹.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的解剖观察[J].生物学通报.2019

[3].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对叶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8

[4].王绍军,郭思彤,吴闯,赵赶.对叶榕茎皮的化学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

[5].王楠.对叶榕传粉榕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进化和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4

[6].李永兴.对叶榕传粉榕小蜂转录因子的注释与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4

[7].朱丽丽,陈吉岳,熊智,刘绍雄,张静宜.对叶榕榕果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3

[8].牛丽华.对叶榕榕果和四种榕小蜂的细菌多样性[D].山东农业大学.2013

[9].卞圣楠.主动传粉行为在对叶榕和其传粉榕小蜂共生系统中的功能[D].山东农业大学.2012

[10].徐蔚,宋启示,王培,李尚真.对叶榕叶和细枝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

标签:;  ;  ;  ;  

对叶榕论文-程玉芬,张志伟,贾永霞,陈连福,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