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纵向边端漏磁,分布磁路计算方法,饱和特性
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论文文献综述
黄垂兵,马伟明,许金,吴振兴,韩正清[1](2018)在《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磁路计算及饱和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磁动势理论,给出了一种优化改进后的直线感应电机分布磁路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分析了该电机纵向边端铁心对磁通密度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电机磁路分析模型,推导了磁路方程,给出了气隙磁通密度矩阵表达式和详细的求解过程。利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计算出电机各部分磁通密度分布以及气隙饱和系数,计算精度与有限元数值计算相当。另外,基于气隙饱和系数,结合电机饱和电路模型,推导了初级电流与气隙饱和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样机推力试验验证了上述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关晓存,雷彬,李治源,赵然[2](2011)在《考虑级间耦合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特殊的结构,利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考虑级间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考虑级间耦合和不考虑级间耦合情况下,各级定子绕组电流、动子加速力和速度、电机能效率之间的区别。对比结果表明,级间耦合效应有利于电机的运行性能。最后,对这两种情况下样机实验,测得各级中动子的速度,并与仿真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关晓存,雷彬,李治源,赵然[3](2011)在《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基础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直线感应电机推力小,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其具有动子质量轻,推力大,加工难度小等优点,特别适于高速发射领域。基于电磁场理论,推导考虑级间耦合的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用该模型分析电机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定子电流、动子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变化规律,并进行样机实验,其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较好。从而为该类电机工程化具体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高凯,吴明赞,陈晓宁,邵克成[4](2010)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圆筒直线感应电机边端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Maxwell 2D软件对圆筒直线感应电机进行磁场研究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机推力随速度的增加出现明显下降,验证了边端效应对电机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0年05期)
关晓存,雷彬,李治源[5](2010)在《电容器组驱动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建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电机被电容器组供电时的场路耦合分析问题,基于电磁场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电机的场路运动耦合时步有限元分析方法,并且提出了以动子磁通变化率为控制量,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电机叁维场路耦合数学仿真模型。用该模型分析电机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定子电压、电流、能量效率,动子的电流、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变化规律,通过上述分析得出该类型电机可以实现超高速度大质量的发射。最后,根据仿真参数设计了10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从而为该类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具体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0年09期)
高凯,吴明赞,陈晓宁,邵克诚[6](2010)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圆筒直线感应电机变化气隙场瞬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电机的叁维场问题转化为二维场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对圆筒直线感应电动机的二维电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电磁场分析的专用软件Ansoft Maxwell 2D对样机的瞬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电机运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磁力线、电流密度及气隙磁密等曲线;并在加额定电压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隙下电机磁场及力特性的变化,将分析结果用来指导直线感应电机的理论研究以及本体和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0年04期)
高凯[7](2010)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高速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篇文章中以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为对象,运用有限元(FEM)数值计算方法对电机的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对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从场的角度对圆筒直线感应电机进行数学分析,给出假设条件、求解域和边界条件,建立电压源激励下的二维电磁场非线性时步有限元方程。选择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电磁场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作为研究工具,介绍其仿真流程和参数设置方法,根据样机相关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对起动推力和起动电流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对圆筒直线感应电机的气隙磁场进行研究。对电机空载气隙磁场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对电机的瞬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磁推力、初级电流和气隙磁密等曲线,研究了气隙长度变化对电机磁场分布和起动性能的影响。再次对圆筒直线感应电机的边端效应进行研究。由于直线电机铁心的开断造成磁路不连续引起纵向边端效应,使得磁场发生畸变,其性能指标低于普通旋转感应电机。文中对边端效应影响下的电机气隙场强进行数学分析,并对纵向边端效应下的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边端效应使得次级进入端磁场减弱,离开端磁场增强,得到了电机推力—速度特性关系。最后对不同次级材料和激励电源对圆筒直线感应电机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次级厚度、材料电导率与推力的关系曲线以及电源频率、电压与推力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次级厚度和材料电导率对推力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电机推力与电源频率、压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为电机设计时确定最佳次级和电机运行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圆筒直线感应电机进行性能研究,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张小玲[8](2010)在《粒子群算法在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应用于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C-LIM)进行了优化设计,目的在于满足高压断路器开断性能和机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C-LIM获得较大的起动推力,体积和重量尽可能缩小,提高和完善C-LIM操动机构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初始样机的动态特性测试,本文提出C-LIM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以C-LIM非磁性次级的电磁设计为基础,结合粒子群算法寻优机制,实现了以电机起动推力和体积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机优化设计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和圆筒型直线电机的原理。其次对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非磁性次级等值电路及参数进行了推算,同时测试了已有C-LIM样机空载动态特性。然后介绍了粒子群算法(PSO)的原理,并分析了标准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对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C-LIM应用于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结构和性能要求,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工程计算工具,编写了C-LIM多目标粒子群优化设计程序,同时还制作了可视化界面(GUI)。通过对优化结果分析,表明多目标优化设计明显好于单目标优化设计,同时,对优化后的电机进行了动态仿真。最终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电机比原始设计既增大了起动推力,又减小了机构的体积,其它一些参数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说明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多目标优化方法适用于直线感应电机优化设计。证实优化后的电机在结构和性能上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为C-LIM操动机构与断路器的完美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0-01-19)
叶杨,项安,徐国卿,张敏[9](2009)在《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较一般电机难以分析。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对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磁场进行分析,求出了电机的起动推力和电机内的磁场分布,并对电机的瞬态起动过程作了仿真分析,为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机电一体化》期刊2009年08期)
刘爱民[10](2009)在《高压断路器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操动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是决定断路器操控性能的重要部件之一。结合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C-LIM)的性能优点,本文提出了应用于高压断路器的新型C-LIM操动机构。电机机构驱动具有无需传统操动机构依靠机械传动的连杆和锁扣等复杂零部件、操作噪声低、响应快速、能优化预定行程曲线、可控性高、易于与综合自动化监视系统的连接和提高状态监测范围等优点,适用于中高压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电机驱动为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从40.5kV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运动特性入手讨论了C-LIM结构和参数的选择对性能的影响,对C-LIM进行了电磁设计。根据C-LIM机构动作形式及C-LIM机构设计要求,提出把兼有进化计算和群智能的全局优化算法—邻域拓扑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到电机优化设计中,实现了C-LIM的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C-LIM进行瞬态特性仿真分析,针对电机的结构变化涉及到的初级每极每相槽数、气隙长度和次级材料属性等参数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计算了不同材料次级下C-LIM起动过程中单一时刻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磁力线、电流密度及气隙磁密曲线;研究了C-LIM不同气隙长度和不同次级材料属性对C-LIM推力和速度的影响。根据C-LIM特有的边缘效应,建立了按转子磁链定向dq同步旋转等效电路的C-LIM矢量控制数学模型和针对断路器动触头理想分合闸速度曲线的C-LIM运动曲线数学模型,对C-LIM机构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动态纵向边缘效应进行补偿后,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到提高;电机电磁推力满足断路器整个行程阶段系统运动的需要,速度的跟随性能较好,系统稳定。提出将直线伺服电机应用到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中,采用矢量控制策略、DSP技术实现了C-LIM机构的伺服控制。该系统采用电流环为内环速度环为外环的双闭环控制,具有控制精度高,起动推力大,动态响应快等特点,保证了输出力特性与断路器负载特性的配合。完成了满足40.5kV真空断路器工作要求的国内首台C-LIM样机制作,并在40.5kV真空断路器上进行了安装调试。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使触头运动行程特性控制在最佳状态,提高断路器开断性能、机械性能的可靠性。机构的伺服控制系统易于扩展,能提高更先进的断路器操动机构技术水平。(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6)
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特殊的结构,利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考虑级间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考虑级间耦合和不考虑级间耦合情况下,各级定子绕组电流、动子加速力和速度、电机能效率之间的区别。对比结果表明,级间耦合效应有利于电机的运行性能。最后,对这两种情况下样机实验,测得各级中动子的速度,并与仿真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论文参考文献
[1].黄垂兵,马伟明,许金,吴振兴,韩正清.六相圆筒式直线感应电机磁路计算及饱和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8
[2].关晓存,雷彬,李治源,赵然.考虑级间耦合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性能[J].电工技术学报.2011
[3].关晓存,雷彬,李治源,赵然.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基础理论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
[4].高凯,吴明赞,陈晓宁,邵克成.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圆筒直线感应电机边端效应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
[5].关晓存,雷彬,李治源.电容器组驱动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建模及仿真[J].高电压技术.2010
[6].高凯,吴明赞,陈晓宁,邵克诚.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圆筒直线感应电机变化气隙场瞬态特性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
[7].高凯.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高速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8].张小玲.粒子群算法在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0
[9].叶杨,项安,徐国卿,张敏.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有限元分析[J].机电一体化.2009
[10].刘爱民.高压断路器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操动机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