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理性用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实验,心理特性,非理性因素,非理性用户模型
非理性用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佳,杨雪[1](2014)在《非理性用户模型在虚拟实验中的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合乎人自然真实状态的虚拟实验成为研究者的努力方向。传统的虚拟实验设计一般以正常的、理性的操作情况为主要对象,缺乏对学习者在非正常情景和非理性心理因素下的认知和行为特性考虑,很容易导致操作出错,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因此在虚拟实验设计过程中,需将用户的非理性因素融入其中,构建非理性用户模型指导设计过程。考虑到人的非理性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动各个阶段,虚拟实验的非理性用户模型应该包括认知模型、行动模型、出错模型和环境模型四个子模型。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虚拟实验设计应注意满足学习者的视觉意向性,合理布局界面容量及结构,优化交互设计,重视虚拟实验系统的出错预防及矫正功能,提高虚拟实验的智能性。(本文来源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闫灿灿[2](2011)在《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虚拟实验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实验技术或实验方法——虚拟实验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其设计与开发类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工业设计领域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也都在不断地被引入,如认知摩擦、图标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为了提高用户在虚拟实验中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但对用户与虚拟实验系统交互过程以及交互过程中出现的非理性并未涉及,由于虚拟实验不能面对面交流的交互非在场性致使用户在虚拟实验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动机遗忘、动机减弱等非理性状态,而非理性用户模型涵盖了用户非理性状态,是工业设计领域新的设计思想,本研究尝试将这一思想引入虚拟实验的设计中。通过对虚拟实验系统特点以及使用者的认知特征和操作特性的分析,构建了虚拟实验的非理性用户模型,提出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虚拟实验设计原则,并调查依据此设计原则开发的虚拟实验的使用效果。第一章确定了研究的问题,陈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有关此类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对“非理性”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综合可用性设计、人机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等理论的启示,为后面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叁章剖析虚拟实验的特点,构建出了包含环境基础、思维模型、任务模型和出错模型的虚拟实验的非理性用户模型,该模型不仅具体地体现了非理性用户模型的精髓,而且秉承了诺曼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以该模型为指导,提出了容错性虚拟实验的设计五原则:易视性和及时反馈、考虑用户的理性局限、形成自然匹配、容错性和快速原型设计;为了验证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设计的虚拟实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依据该思想设计并开发了电磁感应虚拟实验,形象地阐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理和过程,加深了学习者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前提条件的掌握程度,更进一步锻炼了学习者动手连接电路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学习者各种连线方法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改正策略,为学习者自评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学习者自我调节、自我调整提供可见性凭证,解决了虚拟实验不能面对面沟通的非在场性交互缺陷。后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整体满意度和差错预防、差错矫正等细节了抽样调查了50位用户,调查结果证实了本研究的可行性;第五章对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不足和后续工作展望。本研究首次将用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作为目标考虑进设计方案,并逐一设计出对应避错策略,并针对用户的失误这一本性有效地采取了提醒、功能局限等相关对策。为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虚拟实验研究抛砖引玉,若要实现真正智能化、人性化、可用性和容错性的虚拟实验,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细致地研究和实践。(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4-01)
刘永翔,马全明[3](2003)在《非理性用户模型的建立与安全性设计原则——产品设计中用户模型的可靠性考虑》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型审美是使用者对机器产品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现实状况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早已超过了以美学为基础的外观造型范围。长久以来,大量机器工具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以机器的功能和生产效率为核心,迫使人的操作要适应机器的速度、精度和运行方式,这种设计思想本身就潜伏了相当程度的事故因素。针对此种情况,工业产品设计中出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人心理与生理的研究,使机器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3-11-01)
非理性用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实验技术或实验方法——虚拟实验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其设计与开发类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工业设计领域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也都在不断地被引入,如认知摩擦、图标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为了提高用户在虚拟实验中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但对用户与虚拟实验系统交互过程以及交互过程中出现的非理性并未涉及,由于虚拟实验不能面对面交流的交互非在场性致使用户在虚拟实验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动机遗忘、动机减弱等非理性状态,而非理性用户模型涵盖了用户非理性状态,是工业设计领域新的设计思想,本研究尝试将这一思想引入虚拟实验的设计中。通过对虚拟实验系统特点以及使用者的认知特征和操作特性的分析,构建了虚拟实验的非理性用户模型,提出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虚拟实验设计原则,并调查依据此设计原则开发的虚拟实验的使用效果。第一章确定了研究的问题,陈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有关此类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对“非理性”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综合可用性设计、人机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等理论的启示,为后面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叁章剖析虚拟实验的特点,构建出了包含环境基础、思维模型、任务模型和出错模型的虚拟实验的非理性用户模型,该模型不仅具体地体现了非理性用户模型的精髓,而且秉承了诺曼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以该模型为指导,提出了容错性虚拟实验的设计五原则:易视性和及时反馈、考虑用户的理性局限、形成自然匹配、容错性和快速原型设计;为了验证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设计的虚拟实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依据该思想设计并开发了电磁感应虚拟实验,形象地阐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理和过程,加深了学习者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前提条件的掌握程度,更进一步锻炼了学习者动手连接电路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学习者各种连线方法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改正策略,为学习者自评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学习者自我调节、自我调整提供可见性凭证,解决了虚拟实验不能面对面沟通的非在场性交互缺陷。后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整体满意度和差错预防、差错矫正等细节了抽样调查了50位用户,调查结果证实了本研究的可行性;第五章对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不足和后续工作展望。本研究首次将用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作为目标考虑进设计方案,并逐一设计出对应避错策略,并针对用户的失误这一本性有效地采取了提醒、功能局限等相关对策。为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虚拟实验研究抛砖引玉,若要实现真正智能化、人性化、可用性和容错性的虚拟实验,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细致地研究和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理性用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宇佳,杨雪.非理性用户模型在虚拟实验中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
[2].闫灿灿.基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虚拟实验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刘永翔,马全明.非理性用户模型的建立与安全性设计原则——产品设计中用户模型的可靠性考虑[C].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