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布伊尔论文-胡燕春

劳伦斯布伊尔论文-胡燕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伦斯布伊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劳伦斯·,布伊尔,生态视角,经典重释

劳伦斯布伊尔论文文献综述

胡燕春[1](2019)在《生态视域中的经典重释——以劳伦斯·布伊尔《为濒危的世界写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是目前世界生态文学批评领域的代表学者,他的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赢得了国际学界相关领域的普遍认同与积极回应。值得注意的是,布伊尔凭借生态视域对于诸种文学经典的解读,呈现出针对诸种文学文本、文学现象独特且深入的生态考察视域与批评范式,进而展现出多重阐释空间。(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2期)

胡燕春[2](2018)在《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的世界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是国际生态批评领域具有开拓与领军贡献的知名学者,他的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立足美国乃至全球视角,纵览历史情境、现实状况与未来态势的诸种特征,从而全面且深入地展现了兼具本土与世界、文学、文化以及其他学科与研究领域的考察视域与批评范式。(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33期)

刘晓丽[3](2018)在《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城市环境批评(urban environmental criticism)的研究基础、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城市环境批评的理论话语和解读策略入手,系统分析了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体系,并以中国作家邱华栋和王安忆的城市书写为批评对象对该理论进行了文本解读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它在中国城市书写研究中运用和发展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包括叁节。第一节阐述了“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这一选题的学术内涵,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第二节对目前西方和国内学术界已有的与论文题目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叁节对论文的整体逻辑、结构组织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和解释,在这一基础上指出论文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价值意义及不足。第一章“城市环境批评的研究基础”,主要论述了城市环境批评的现实基础和文学基础。就其现实基础来说,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以来,城市物质环境突显出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在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之后也引起政府和大众的高度重视,政府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提倡以及相关政策的提出对生态批评的城市环境维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文学基础主要指城市书写(urban writing)和重视文学文本中城市地理空间相关要素的文学研究地不断发展。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学批评者反思现实城市环境危机,研究城市文学中反映的城市物质环境与人的互动具备现实必要性和文学合理性。第二章“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理论话语”分析指出:“城市环境批评”把“城市环境”(urban environment)作为城市环境研究的新视点,研究“城市空间中的环境与人”。同时,将“地方”(place)作为主要理论范畴,分析人与城市地理空间的主体联系。另外,这种批评把城市文本放在一种新的“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语境中进行文本解读,考察了文本中城市物质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最后,本章论述了“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tice)伦理观在城市环境批评理论话语中的重要地位。第叁章“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解读策略”,主要对劳伦斯·布伊尔的大量文本解读实践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城市环境批评的具体文本解读策略。在文本解读时,首先要对环境文本进行重构式阅读,为其创设“城市环境”语境,并从文本言语层面挖掘其环境意蕴。将城市书写文本放在城市环境语境下进行解读时,尤其要关注文本的“毒物话语”(toxic discourse),即文本中与毒物污染有关的话语。布伊尔在分析文本的写作技巧时,还特别重视文本中关于城市环境的隐喻,解读其中包含的压抑感、紧迫感和疏离感。这些也是他所强调的“人对城市的感官体验”的重要组成。另外,城市环境批评也重视文本中人的“地方意识”(place consciousness)。第四章“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的中国文本应用”,自觉运用前面章节分析的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的重要概念,学习其典型的解读策略。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以邱华栋的北京书写为文本解读对象,分析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棕色景观”(brown landscape)以及这些景观中自然的缺席和人的自然本性异化现象,思考城市物质环境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密切联系。第二节围绕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从“地方”理论出发,挖掘作家本人及作品中人物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地方”、“非地方”(non-place)和“再栖居”(reinhabitation)意识。第五章“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及发展前景”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在前面几章理论研究和文本应用的基础上,对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进行客观评价。一方面,肯定它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城市环境批评的理论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丰富、完善了生态批评的城市环境维度研究,也拓展了城市书写研究的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理论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它可以从意识层面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加强政策、科技等环境保护手段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指出现阶段它在理论体系建构和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二节主要结合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发展现实思考城市环境批评在这一现实趋势下的发展前景,认为城市环境批评应该顺应生态批评从“地方”到“全球”的视野拓展,突破“本土”思维框架,以“全球视野”(global vision)完善自身理论建构。结语部分分析中国适用于城市环境批评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文学基础,肯定该批评方法中国化运用和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6)

郭茂全[4](2018)在《“重新入住城市”: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中的城市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人们栖居的重要空间场所。随着当代生态批评范式从"走向荒野"到"重新入住城市"的转变,城市想象已成为环境批评的重要维度之一。美国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反思了传统环境批评只关注"自然"而不关注"环境"的局限,倡导一种"重新入住城市"的环境批评观念与现代生存理念。布伊尔环境批评中的城市想象理论为生态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话语,也为重估人与城的生态关联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刘晓丽[5](2017)在《劳伦斯·布伊尔的“环境决定论”观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中西方学者思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结论。劳伦斯·布伊尔在其《为濒危的世界写作》一书中将"环境决定论"观点与城市问题相结合,对狄更斯等英美作家的城市书写进行生态批评视角的解读,表达了他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劳伦斯·布伊尔是美国知名文学学者,也是世界生态批评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的叁本生(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7年10期)

段沙沙[6](2017)在《劳伦斯·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伦斯·布伊尔自20世纪80年代转向生态批评的研究领域之后,相继出版了叁部生态批评专着,建构了以“环境想象”和“地方想象”为核心的生态批评话语。布伊尔提出以“环境批评”代替“生态批评”的一贯用法,认为“环境批评”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以及更准确的体现了生态批评研究的跨学科性。随着布伊尔生态批评研究视野的转向,“环境想象”的批评话语也由关注田园环境想象逐渐转向城市环境想象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毒物污染想象。地方想象是布伊尔另一个重要的生态批评话语。生态批评关注地方,记录地方,环境性的重要意义通过地方体现出来。地方感的建构可以加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体现文化精神,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地方的界限逐渐被淡化,去地方化成为可能。在对地方的依附与挑战的分析过程中,生物区域主义想象实现了从地方依附到全球想象的过渡。布伊尔生态批评的话语策略主要围绕批评文本的选择、批评话语的价值立场两方面展开。成熟的理论,是文本阐释的有力指导,而对文本的阐释,则是理论建构的基石。立足于文本的批评实践正是布伊尔的话语策略之一,布伊尔选择以“环境性”来定义自己的研究文本,在他的视野中,环境文本应是一些以“以环境为导向的作品”。在对生态批评的“两阶段”划分中,布伊尔明确了环境的概念和范围,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环境正义的倡导中实现了其批评话语的价值立场转向。环境问题不断地刺激着文学创作者和学术研究者,环境的转向也促使学者思考生态批评的跨学科、跨文化问题。自身的生活、教育教学经历,自然写作的传统,现代生态中心主义伦理以及生态政治是布伊尔生态批评话语形成的重要话语资源。在与英美不同的生态批评家,如司各特·斯洛维克、乔纳森·贝特的比较中,深入理解了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的独特性以及英美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倾向,进而把握英美生态批评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探究布伊尔生态批评话语对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生态批评的影响,以期实现生态批评的中国本土化。当前生态批评还处于发展阶段,至少还面临四方面的挑战:组织、学科合法性、界定生态批评研究的特有模式以及确定学科外的重要性。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实现生态批评为“为濒危的世界写作”的生态目的,这将成为当下生态批评研究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郑明[7](2015)在《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伦斯·布伊尔是美国当代生态批评家,也是生态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对生态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生态批评着作中,布伊尔形成了以环境想象和地方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批评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围绕着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发生了叁次转向。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的重心出现了作者转向;形式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重心的第二次转向——文本转向;接受美学标志文学研究出现第叁次转向——读者转向。然而,在每一次转向中,文艺理论都忽略了对自然的关注。生态批评的出现,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作为生态批评的代表,劳伦斯·布伊尔倾向使用“环境批评”这个术语,而非“生态批评”,他认为,前者的内涵比后者更为丰富。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的结果,也是在生物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生态中心主义包括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思想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同时,环境正义也逐渐成为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环境想象理论是布伊尔生态批评思想的核心。环境想象的原则是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反对文本像镜子一样还原世界,而是主张文本应该具有环境指涉性,表现某种环境倾向。环境无意识是环境想象的延伸,它深刻地潜藏在文本中,激发着人的环境意识。较符合环境想象要求的是环境文本,布伊尔总结出了环境文本的一些特征。环境想象的模式有叁种,分别是修辞模式,表演模式和重造世界的模式。环境与地方是是分不开的,地方理论是布伊尔生态批评中重要的思想内容。人对地方的依附具有五个方面的维度,分别是同心圆维度、群岛式的维度、分散而不稳定的维度,以及地方凝聚着记忆、地方与想象的关联等维度。地方依附对人的生活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在社会,人对地方的依附受到了外部力量的挑战,这些力量分别来自现代化进程和非地方。针对这种挑战,布伊尔提出再栖居的主张,呼吁人们重新建立与地方的依附关系。(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岳友熙,劳伦斯·布伊尔[8](2012)在《美国生态想像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访劳伦斯·布伊尔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布伊尔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是他从生态立场教授文学的兴奋与他对生态问题做的公民承诺相结合的直接结果。布伊尔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撰写了生态想像理论叁部曲:《生态想像》《为濒危的世界写作》和《生态批评的未来》,为我们研究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批评思想的叁个理论基础是生态无意识的概念、空间和地方理论,以及对含有生态措辞的法规条例的理解。他还指出,美国的文学与环境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对"生态批评运动"的自觉,发(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刘蓓[9](2010)在《着眼于“环境”的生态批评——劳伦斯·布伊尔的研究特色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是美国生态批评的领军人物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就环境问题作学术报告并撰写文章。1995年、2001年和2005年,他相继发表了叁部生态批评着作,其研究独树一帜,均以"环境"而非"生态"为主题和着眼点。但这组"叁部曲"对生态批评的学术探索和贡献却受到学界的普遍公认,为推进生态批评的研究深度、提高生态批评的学界关注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布伊尔主张的"环境"焦点的文学批评是否与一般认识中的生态批评有所分歧?强调"环境性"是否意味着抛弃(本文来源于《东方丛刊》期刊2010年03期)

刘蓓[10](2010)在《着眼于“环境”的生态批评——劳伦斯·布伊尔的研究特色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是美国生态批评的领军人物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就环境问题作学术报告并撰写文章。1995年、2001年和2005年,他相继发表了叁部生态批评着作,其研究独树一帜,均以"环境"而非"生态"为主题和着眼点。但这组"叁部曲"对生态批评的学术探索和贡献却受到学界的普遍公认,为推进生态批评的研究深度、提高生态批评的学界关注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布伊尔主张的"环境"焦点的文学批评是否与一般认识中的生态批评有所分歧?强调"环境性"是否意味着抛弃(本文来源于《东方丛刊(2010年第3辑 总第七十叁辑)》期刊2010-09-01)

劳伦斯布伊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是国际生态批评领域具有开拓与领军贡献的知名学者,他的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立足美国乃至全球视角,纵览历史情境、现实状况与未来态势的诸种特征,从而全面且深入地展现了兼具本土与世界、文学、文化以及其他学科与研究领域的考察视域与批评范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伦斯布伊尔论文参考文献

[1].胡燕春.生态视域中的经典重释——以劳伦斯·布伊尔《为濒危的世界写作》为例[J].名作欣赏.2019

[2].胡燕春.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的世界视域[J].名作欣赏.2018

[3].刘晓丽.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郭茂全.“重新入住城市”: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中的城市想象[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刘晓丽.劳伦斯·布伊尔的“环境决定论”观点研究[J].唐山文学.2017

[6].段沙沙.劳伦斯·布伊尔的生态批评话语研究[D].兰州大学.2017

[7].郑明.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8].岳友熙,劳伦斯·布伊尔.美国生态想像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访劳伦斯·布伊尔教授[J].甘肃社会科学.2012

[9].刘蓓.着眼于“环境”的生态批评——劳伦斯·布伊尔的研究特色及其启示[J].东方丛刊.2010

[10].刘蓓.着眼于“环境”的生态批评——劳伦斯·布伊尔的研究特色及其启示[C].东方丛刊(2010年第3辑总第七十叁辑).2010

标签:;  ;  ;  ;  

劳伦斯布伊尔论文-胡燕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