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富集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量元素,富集系数,等离子质谱仪(ICP-MS),气化渣
富集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樊建江,杨慧芳,李平,谢非,夏英[1](2019)在《粉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煤气化是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的重要技术,运用ICP-MS对某煤气化厂的气化煤、气化渣及周边土壤中Li、Be、Cr、Co、Ni、Cu、Zn、As、Cd、Pb、Sr、Ba和Se等13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探究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气化渣中微量元素与气化煤相比多表现出富集的趋势;Li、Cr、Co、Ni和Se等5种元素几乎全部富集在气化渣中;Cu、Be和Sr元素大部分富集到气化渣中;Mo、Cd和Ba元素小部分富集到气化渣中; As和Zn元素在气化渣中没有富集。所测的大多数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Sr元素增加最明显,说明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存在沉积现象;但在不同深度土壤中含量变化不大,说明气化过程对微量元素迁移影响较小;大部分元素富集在气化渣中,气化过程可以去除煤中绝大部分重金属元素。(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5期)
刘青栋,刘鸿雁,周显勇,李政道,顾小凤[2](2019)在《镉在土壤-辣椒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碳酸盐岩区具有典型的重金属地质高背景特征,土壤镉(Cadmium)污染严重,存在镉的食物链风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是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镉在土壤-辣椒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值得探讨。选择贵州地带性土壤黄壤(Yellow earth)与石灰(岩)土(Limestone soil),朝天椒、线椒及杂交椒3种类型辣椒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水平下镉的迁移富集规律,结果显示:辣椒果实镉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80和0. 76,果实镉含量为0.01 mg·kg~(-1)至0.30 mg·kg~(-1),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GB 2762-2017)辣椒限值(0.05 mg·kg~(-1))进行评价,超标率为38.89%;黄壤中朝天椒根、茎、叶、果实各部位镉含量范围是0.21~17.10 mg·kg~(-1),线椒0.11~33.71 mg·kg~(-1),杂交椒0.17~8.58 mg·kg~(-1),石灰(岩)土中朝天椒0.17~2.03 mg·kg~(-1),线椒0.14~2.81 mg·kg~(-1),杂交椒0.22~2.31 mg·kg~(-1),叁种类型辣椒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黄壤上辣椒镉表现为根>茎、叶>果实,石灰(岩)土上为根、叶>茎、果实;在相同土壤镉浓度下黄壤中辣椒镉含量普遍高于石灰(岩)土,镉在石灰(岩)土-辣椒体系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分别是黄壤-辣椒体系的0.35~0.56倍和1.33~3.89倍,石灰(岩)土上辣椒镉表现为低富集,高转运,在黄壤上表现为高富集,低转运,具有更高的食物链风险。(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邹艳梅,李沅蔚,孙志高,王传远[3](2019)在《黄河叁角洲石油烃污染下芦苇营养器官中5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黄河叁角洲胜利油田的油气开采对当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营养器官中重金属富集和迁移的影响,于2018年7月22~28日,采集新、老油田区和非油田区内芦苇根、茎、叶样品和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芦苇各营养器官中的5种重金属(Pb、Mn、Co、Ni和Zn)含量以及表层土壤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和总石油烃含量,分析土壤中的总石油烃对芦苇营养器官内重金属富集和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老油井区,表层土壤中的石油烃主要对芦苇根部富集Pb、Mn、Co和Ni的能力产生影响;在新油井区,当表层土壤中总石油烃质量比为214μg/g时,芦苇根中的Co、Mn和Pb质量比最大,分别为3.14 mg/kg、206.59 mg/kg和9.10 mg/kg,当表层土壤中总石油烃质量比为283μg/g时,芦苇根中的Ni质量比最大,为27.16 mg/kg;在老油井区,当表层土壤中总石油烃质量比为262μg/g时,重金属Co、Mn、Ni和Pb含量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8 mg/kg、166.74 mg/kg、18.60 mg/kg和4.27 mg/kg;在新油井区,当表层土壤中总石油烃质量比为283~385μg/g时,石油烃促进了芦苇营养器官中的Pb、Co和Mn向上迁移,当表层土壤中总石油烃质量比小于283μg/g时,石油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新、老油井区表层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相近时,新油井区芦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优于老油井区。(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朱林[4](2019)在《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富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坝阻断了河流上下游的连通性,导致大量悬浮物及其携带的各种污染物质在库区沉降。其中重金属具有难降解、持久存在、生物富集和较强的毒性等特点,严重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水库沉积物蓄积重金属的同时,在受到扰动或周围环境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将重金属释放至上层水体,给安全供水带来隐患。本研究以A水库的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水库的水文特征,分析了重金属在水库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沉积过程和迁移富集等行为,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和生态风险。针对大坝附近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比了A水库与辽宁、吉林两省其他典型的水源水库,为深入了解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水文循环和沉积物的污染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A水库消落区的水位和上游的降雨量以及水文站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率等水文数据,结合采样站点剖面沉积物的层理结构,采用改进的洪水事件层解译法确定该站点的沉积速率并重建重金属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A水库建库以来消落区(K地区)被水淹没的时间超过65%,洪水的沙峰受洪峰流量和上游降雨强度等影响,短时强降雨造成的洪水含沙量更大。采样站点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97-1.10 cm/a,与通过建库前后地形高程差计算的结果相似。(2)研究了A水库不同区域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库底地形和水库水动力(如异重流)对重金属在水库中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总量和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的比例从消落区至覆水区或大坝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锰是富集现象最为明显的重金属,沉积物中的锰以酸可溶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铅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铁、铜、镉和锌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铬残渣态的占比超过90%。重金属含量与细颗粒沉积物、有机质和水深等正相关,库底地形和水动力对前两者影响较大。孔隙水锰含量、酸可溶解态锰的含量和比例与水深显着正相关(p<0.05),与到大坝的距离显着负相关(p<0.05),表明在水库水动力(如异重流)的作用下,可溶态Mn2+沿深泓线向大坝方向富集。(3)分析了A水库、B水库、C水库、D水库和E水库大坝附近的沉积物柱状样品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显示,A水库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含量随时间的增长趋势显着,锰的增长率最高达280%;B水库和C水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随时间的增长趋势显着,近年来输入水库的重金属逐渐增加;D水库形状规整、简单,导致坝前淤积严重,不同重金属的垂向分布受洪水影响有相似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E水库坝前沉积物中锰的平均含量最高,其他重金属含量相对较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五个水库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包括采矿冶金、农业种植以及工业和生活污水等。(4)基于所研究的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量和赋存形态,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A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和污染等级从H岛、K地区至覆水区或大坝逐渐提升,镉的富集和污染最严重,铜、锰和铬相对较轻;重金属对底栖生物毒害的可能性逐渐变强,对毒害作用贡献的排序为铬>砷>镉=铅>锌>铜。C水库、B水库和A水库坝前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底栖生物有毒性,D水库和E水库对底栖生物没有毒性。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评价严重依赖参与评价的重金属种类,评价需综合考虑重金属的总量、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等。综上所述,考虑含沙量和降雨量等水文要素的洪水事件层解译法能够很好地推求水库消落区的沉积速率。水库沉积物(土壤)中的重金属沿地表径流的方向富集现象明显,尤其是锰。镉在水库沉积物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值得重视,坝前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增加趋势表明未来水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冯彩云[5](2019)在《海拉尔煤与PVC共热解氯的迁移规律与定向富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与煤加氢液化技术基本相同,低阶煤和PVC共热解技术利用H/C原子比较高的塑料作为供氢物质,对煤热解反应过程起到供氢的作用,有利于生成液相产物。海拉尔煤(HLE)具有很高的灰分,在共热解过程中,灰分中的金属化合物可使PVC中氯元素以金属氯化物的形式固定在固相产物中。因此,含氯废塑料与低阶煤共热解在低阶煤提质与固废处置方面具有很好地发展前景。本研究选取内蒙古海拉尔褐煤及工业纯品PVC作为实验样品,进行了 HLE和PVC共热解动力学及产物分布特性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热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了 HLE和PVC单独热解和共热解特性。结果表明:HLE热解存在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干燥脱气阶段;第二阶段是褐煤的主要热解阶段,大量挥发分析出;第叁阶段是煤的缩聚阶段。PVC热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脱除HCl的连锁反应被引发,生成了大量的HCl;第二阶段是不稳定碳链的断裂和重排、交联、同分异构和芳构化等。共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PVC单独热解脱HCl阶段重合,与煤单独热解相比,该阶段的最大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逐渐向低温区移动;第二阶段是煤脱挥发分及PVC烯烃链断裂阶段。2、采用了微分法和积分法分别对单独热解和共热解的主要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单独热解时,PVC的主要热解阶段属于一维扩散模型(D1),HLE的两个主要热解阶段均符合叁维扩散Jander方程(D3);共热解第一阶段符合一维扩散模型(D1);第二阶段符合叁维扩散Jander方程(D3)。共热解第一阶段活化能(89.26 KJ/mol~23.08 KJ/mol)远小于PVC单独热解(234.33KJ/mol)时的活化能,第二阶段活化能(80.19 KJ/mol~25.64 KJ/mol)与煤单独热解(55.23KJ/mol)时活化能相比,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煤与PVC共热解能互相影响,降低反应活化能。3、固定床热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HLE和PVC失重量不断增加,气相和液相产物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HLE热解气相产物主要以CO2、CO和CH4为主,而PVC热解气主要以C2类和CH4为主,这主要是由于PVC中O含量较少。将共热解产物收率的实际值和理论值差值对比后发现,共热解有明显的增油作用。加入PVC后,对气体组分分析可得,C2类和CH4增加明显;对焦油组分分析可得,焦油中烷烃增加了 6.87%,轻质化热解焦油增多,提高了热解焦油的品质。4、通过分析不同温度和不同PVC添加比下氯元素的脱除率和迁移规律可知:气相中的氯元素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终温600℃时,气相中氯开始减小。对煤与PVC共热解后的半焦进行XRF和XRD分析可得,半焦中碱金属氧化物含量逐渐减小,出现金属氯化物。说明PVC中的氯可以与煤中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以金属盐的形式固定在固相产物中。(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6-01)
徐阳[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重要的矿产资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报道,全世界已探明的铀资源产量中,砂岩型铀矿矿产资源量仅次于不整合带型铀矿,居于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一系列的砂岩型铀矿,极大地解决了我国铀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关于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研究尚不成熟,主要争议集中在成矿物质来源、铀迁移和富集成矿机制等诸多方面。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背景、矿物蚀变特征、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探讨物质来源、热液来源及迁移机制、沉淀机制、矿物组合成因和元素迁移、分异过程,并统计全球砂岩型铀矿的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结合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揭示砂岩型铀矿的成因。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鉴于前人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问题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追踪沉积碎屑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方法,并可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物源区供源能力,本方法有推广性和通用性。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并非前人的推测来自于盆地南部秦岭岩体,而是来自于盆地西北部阿拉善地块,该地区有较强的供铀能力。2.通过对不同类型黄铁矿的S同位素以及Co、Ni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热液成因黄铁矿与铀的富集有密切关系,该矿床为热液成因矿床;通过对全岩微量元素研究,铀的迁移很可能为碳酸盐热液,这与过渡带流体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CO_3~(2-)、HCO_3~-等的特征相吻合,表明该期流体为矿化热液;通过收集前人的研究数据,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表明热液的来源为大气降水与岩浆后期热液的混合,显微测温结果表明热液为80-200℃的低温热液,热液pH范围约束铀的迁移形式为[(UO_2(CO_3)_3]~(4-)。因此热液来源及铀的迁移机制为:高氧逸度的大气降水混入了岩浆后期热液,形成了高氧逸度碳酸盐质低温热液,低温热液将UO_2~(2+)以及赋存在矿物中的U氧化为[(UO_2(CO_3)_3]~(4-),并携带这些U迁移。3.过渡带中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12.4-8.3‰和13.0-15.1‰)和含CH_4油气包裹体证据表明,碳酸盐富铀低温热液受到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研究表明有机质对铀的沉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有机质自身反应和烯烃等物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CO_2,有利于铀的活化;(2)有机质本身以及反应产物CH_4、NH_3、H_2、H_2S等气体都能将六价铀还原为UO_2沉淀;(3)有机质对铀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提供了铀的预富集,为铀的缓慢反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给;(4)热液流体停止之后,有机质仍源源不断的散逸,即使在地表强氧化的条件下也能为铀的矿化提供还原环境,形成铀矿化的天然屏障。4.在铀矿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热液流体、有机质、地下水等多重流体的作用导致了氧化带、过渡带和还原带中元素迁移和分异,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铀矿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通过全球统计发现砂岩型铀矿成矿时间的规律与地球大氧化事件和生物大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有密切的相关性:在2.3 Ga大氧化事件之前,由于低的氧气浓度,铀无法被氧化迁移,因此无法形成可观的矿床。2.3 Ga之后,大气中O_2含量达到可以活化铀的条件,这时控制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因素转变为还原条件,在500 Ma之前,由于地球上生命活动较为微弱,地球上很难导致区域性还原环境,因此这个阶段砂岩型铀矿也很少。进入500 Ma之后,地球上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升高,特别是几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生物遗体的大规模沉降,同时生物灭亡造成水体中氧含量降低,这就为铀的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导致铀在这个时期大规模成矿。中生代开始,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封闭的湖盆体系,自盆地西北部铀背景值较高阿拉善岩体,提供了铀的来源;此时地球处于第二次大氧化事件之后,大气中含有较高含量的O_2,且这个时期整个华北处于干旱-半干旱的环境中,剥蚀区处于强烈的物理风化条件下,这些因素都利于铀的活化;中生代晚期燕山运动造成的深部的碳酸盐热液沿断裂侵入到地层中去,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高氧逸度低温热液,携带六价铀迁移;在叁迭系晚期大灭绝事件中,地层沉积了大量的生物遗体,形成广泛沉积的有机质层,白垩系这些有机质沿构造裂隙自下而上的运移导致了铀的富集;地表水等的流体动力导致含铀热液与有机质不断混合反应,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并在直罗组地层沉淀富集成矿。(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汪花[7](2019)在《兴义市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土壤砷的空间分布及迁移富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地区属于典型的砷(As)地球化学异常区,除了人为源输入引起土壤As污染问题外,在碳酸盐岩沉积地质背景下,土壤As元素具有较高的本底值,加上喀斯特山区特殊地形及土壤质地的影响,在小尺度区域内土壤As的分布可能存在空间变异。因此,本研究以村级为单位进行小尺度采样,以贵州省兴义市西南部具有代表性的As异常区(典型喀斯特与亚喀斯特)为研究背景,以非喀斯特区作为对照区,通过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壤As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污染风险程度,并采用淋失比率、富集系数及质量平衡法探讨As在垂向上的迁移富集特征及其淋溶程度,结果表明:(1)典型喀斯特区与亚喀斯特区土壤As含量的算术均值分别为52.1 mg·kg~(-1)和33.5 mg·kg~(-1),变幅分别为14.5~140.0 mg·kg~(-1)和10.1~105.5 mg·kg~(-1),明显高于非喀斯特区。以贵州省土壤As背景值为参照,两个区域As超标率分别达到98.8%和93.9%。典型喀斯特区、亚喀斯特区及非喀斯特区叁者之间土壤As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土壤As的Moran’s I系数为0.55,统计量Z值为13.51,显着性大于1.96,在本采样尺度下存在显着的正空间自相关性(P<0.05),尤其是东北—西南向,结构性变异占主要优势,呈高高值(HH)或低低值(LL)空间聚集分布。As含量的高值(≥40 mg·kg~(-1))主要分布在典型喀斯特区,其次为亚喀斯特区,低值(≤15mg·kg~(-1))主要分布在非喀斯特区,As的空间异质性与岩性类型、土壤类型及海拔高度存在显着正相关,与地形起伏度呈正相关。(3)典型喀斯特区土壤剖面As的均值及变化范围分别为67.4 mg·kg~(-1)和60.6~72.0 mg·kg~(-1),As的淋失比率在0.48~0.50之间,其迁移模式主要呈正指数变化规律,而亚喀斯特区土壤剖面As的均值及变化范围分别为38.9 mg·kg~(-1)和20.1~30.9 mg·kg~(-1),As的淋失比率介于0.39~0.55之间,其迁移模式呈负指数变化规律。两个区域各土层之间As的相关系数达到0.685~0.996,呈强显着相关关系(P<0.01),土壤As的相对富集系数均小于临界值(2.0),呈无明显富集现象。(4)碳酸盐岩类型形成的土壤As含量均值为43.6 mg·kg~(-1),其中纯灰岩、白云岩形成的土壤As含量高于砂质灰岩和砂质白云岩,土壤As含量高与碳酸盐岩本底值高及碳酸盐岩风化成土As的相对富集有关。各土层As的质量平衡系数介于15.27%~89.59%之间,As的淋溶程度很可能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矿质元素的贫富状态及酸碱度有关,其中As与Ca、Mn、P、S元素存在极强正相关(P<0.01),与Al元素及pH值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P<0.01),与Mg元素呈弱负相关(P<0.05)。(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典型喀斯特区土壤处于中度生态危害水平和强生态危害水平的样点分别占40.24%和1.22%,亚喀斯特区土壤处于中度生态危害水平的样点占17.65%,其余处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地累积指数表明,典型喀斯特区达到轻微、轻度污染水平的样点分别占34.15%和54.88%,而在亚喀斯特区分别占30.88%和20.59%。由此可见,典型喀斯特区土壤As的生态危害和累积程度强于亚喀斯特区。(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青栋[8](2019)在《镉在土壤—辣椒体系迁移富集及其耦合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碳酸盐岩区具有典型的重金属地质高背景特征,贵州省部分区域还因为矿业开采、冶炼等的污染迭加,导致土壤镉(Cadmium)污染严重,存在镉的食物链风险,辣椒是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镉在土壤-辣椒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值得探讨。选择贵州地带性土壤黄壤(Yellow earth)与石灰(岩)土(Limestone soil),朝天椒、线椒及杂交椒3种类型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研究不同镉浓度水平下镉的迁移富集规律;选取部分镉高背景值区县,采集土壤和辣椒果实样品,研究辣椒镉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的耦合关系,推导基于辣椒安全生产的土壤总镉和有效镉浓度阈值,为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镉的污染管控和安全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朝天椒、线椒及杂交椒各部位镉的分布规律相同,黄壤上表现为根>茎、叶>果实,石灰(岩)土中为根、叶>果实>茎。不同辣椒类型镉含量存在差异,根部:线椒>朝天椒、杂交椒;叶和果实:朝天椒>线椒、杂交椒。黄壤中各类型辣椒果实镉含量范围分别为:1.08~1.37 mg·kg~(-1)(朝天椒),0.70~1.19 mg·kg~(-1)(线椒),1.03~1.06 mg·kg~(-1)(杂交椒);石灰(岩)土中各类型辣椒果实镉含量范围为:0.52~1.26 mg·kg~(-1)(朝天椒),0.56~1.08 mg·kg~-1(线椒)和0.46~1.08 mg·kg~(-1)(杂交椒),朝天椒富集镉的能力高于线椒和杂交椒,具有更高的镉暴露风险。(2)朝天椒、线椒及杂交椒在酸性黄壤中根-茎转运系数(TF1)均值分别为0.59、0.81、0.67,茎-果转运系数(TF2)为0.51、0.91、0.79,根-果转运系数(TF3)为0.31、0.68、0.55,均小于1,富集系数(BCF)为1.43、2.11、1.60均大于1,在黄壤上辣椒吸镉特性表现为低转运、高累积,在石灰(岩)土中叁个辣椒类型TF1均值分别为0.36、0.50、0.31,TF2为1.38、1.26、1.51,TF3为0.4、0.62、0.46,BCF为0.42、0.42、0.41,TF2均大于1,BCF均小于1,在石灰(岩)土中辣椒吸镉特性表现为高转运,低累积,在黄壤上辣椒果实具有较高的镉富集能力。(3)试验调查了9个区县,采集了103份土壤和辣椒果实样品,有44个土壤样品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有10个土壤样品超风险管制值,辣椒有20个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限值。其中威宁县是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和污染迭加区,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的比例是100%,超风险管制值的比例是50%,辣椒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限值的比例是100%;非喀斯特地质背景的雷山县土壤和辣椒样品均未超标。(4)通过线性回归推导辣椒(Cd<0.05 mg·kg~(-1))安全生产的土壤总镉阈值为2.06 mg·kg~(-1)(P<0.01),土壤有效镉阈值为0.1099 mg·kg~(-1)(P<0.01):pH<6.5时,土壤总镉阈值为1.33 mg·kg~(-1)(P<0.01),土壤有效镉阈值为0.1783 mg·kg~(-1)(P<0.01);6.5≤pH≤7.5,土壤总镉阈值为2.00 mg·kg~(-1)(P<0.01),土壤有效镉阈值为0.0455 mg·kg~(-1)(P<0.01);pH>7.5,土壤总镉阈值为2.57 mg·kg~(-1)(P<0.01),土壤有效镉阈值为0.0055 mg·kg~(-1)(P<0.01)。辣椒属于富镉作物,土壤镉阈值大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小于管制值,在地质高背景区种植辣椒具有较高的镉暴露风险。(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沅蔚[9](2019)在《黄河叁角洲石油烃污染背景下重金属的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叁角洲作为典型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开采区,在石油开采、加工、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土壤溢油污染,这对周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河口区域人为活动加剧,研究区域内石油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愈加严重,芦苇和碱蓬作为黄河叁角洲典型湿地植物,其本身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因此,研究石油污染对湿地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将为黄河叁角洲石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价值。本论文主要通过野外采样与实验相结合,对土壤重金属、总石油烃(TPH)、多环芳烃(PAHs)以及湿地植物(芦苇、碱蓬)根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探究了研究区域内重金属(Pb、Mn、Fe、Co、Ni、Zn)、石油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多环芳烃的源解析。此外,通过研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富集迁移能力随TPH的作用规律,进一步探讨不同油井区溢油污染物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对比芦苇、碱蓬在相同浓度的溢油污染下对重金属的富集迁移系数,分析两者对溢油污染的耐受性高低,探究哪种植物更适宜在溢油污染区富集重金属。研究结果表明:⑴研究区域表层石油烃污染程度较轻,且重金属Pb、Mn、Fe、Co、Ni、Zn低于国家土壤质量一级标准和山东省土壤背景值。而垂向上油井区Pb、Mn、Fe、Co、Zn主要在10—20 cm土层达到重金属浓度最大值,非油井区的垂向重金属变化不规律。这可能是由于溢油污染物影响范围主要在0—20 cm,使得浅层重金属累积。多环芳烃作为溢油的重要组分,研究区域污染水平在我国属于中等偏上,且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石油污染和燃烧的混合源。⑵芦苇:必须元素Zn和Mn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分布较为均衡。其它4种重金属主要集中分布于根部,茎叶中含量较少。在新老油井区,芦苇对6种重金属的整体富集系数随TPH升高,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升高的趋势,这与不同浓度TPH对植物体作用效果不同有关。与对照相比,TPH对Zn、Mn具有一定的迁移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四种重金属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迁移作用。碱蓬:必需元素Zn主要分布于地上部位,其余5种重金属主要集中分布于根部。碱蓬对6种重金属的富集表现均表现为低浓度富集能力较强,随TPH升高逐渐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TPH对碱蓬根部影响较大。溢油污染下,碱蓬对Zn的迁移能力较好,整体大于1且大于对照区。但对除Zn以外的5种重金属表现出较差的向上迁移能力。TPH对碱蓬根部影响较强,高浓度TPH不利于根部重金属富集。但与芦苇相比,碱蓬对Pb、Fe、Co、Ni、Zn的富集和迁移系数更大,这表明在油井区碱蓬比芦苇具有更好的重金属迁移富集特性,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碱蓬整体对溢油污染物耐性更好。基于前人研究石油烃对植物的影响主要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其生理特性和体内酶活性的影响较多,对原生环境下其影响富集迁移重金属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实地采样探究石油烃污染下芦苇碱蓬的重金属富集规律,不同于盆栽实验,虽然实际获得石油烃影响浓度范围较窄但总体有助于对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以期为石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庞荣丽,王书言,王瑞萍,党琪,郭琳琳[10](2019)在《重金属在土壤-葡萄体系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重金属在园地土壤-葡萄体系中的富集及迁移特征,于果实成熟期采样,系统分析土壤以及葡萄根、茎、叶、果实中重金属元素Pb、Cd、Cr、Ni、Cu、Zn、Hg和As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葡萄植株不同器官中分布各异,Pb、Cr、As、Ni含量分布由高到低为根>叶>茎>果实,Zn、Cu、Hg含量分布由高到低为叶>根/茎>果实,Cd含量分布由高到低为茎>根>叶>果实。葡萄植株平均富集系数Cd为1. 64,Zn接近1. 00,其余远小于1. 00。根据重金属富集能力大小可分为3类:第1类是Cd,富集能力较强;第2类是Zn,具有一定富集能力;第3类是Cr、Pb、Ni、Hg、As、Cu,无富集能力。不同重金属在土壤-葡萄体系中迁移特征各不相同,其中Zn在根-土、根-茎和茎-叶间迁移能力强,在茎-果间迁移能力弱;Cd在根-茎间的迁移能力很强,在茎-叶和茎-果间迁移能力弱;Cu在根-茎和茎-叶间迁移能力较强,在根-土和茎-果间迁移能力弱;Hg在茎-叶间迁移能力很强,Cr、Pb、As和Ni在茎-叶间也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但在其他界面迁移均受到一定的阻碍。(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富集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喀斯特碳酸盐岩区具有典型的重金属地质高背景特征,土壤镉(Cadmium)污染严重,存在镉的食物链风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是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镉在土壤-辣椒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值得探讨。选择贵州地带性土壤黄壤(Yellow earth)与石灰(岩)土(Limestone soil),朝天椒、线椒及杂交椒3种类型辣椒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水平下镉的迁移富集规律,结果显示:辣椒果实镉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80和0. 76,果实镉含量为0.01 mg·kg~(-1)至0.30 mg·kg~(-1),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GB 2762-2017)辣椒限值(0.05 mg·kg~(-1))进行评价,超标率为38.89%;黄壤中朝天椒根、茎、叶、果实各部位镉含量范围是0.21~17.10 mg·kg~(-1),线椒0.11~33.71 mg·kg~(-1),杂交椒0.17~8.58 mg·kg~(-1),石灰(岩)土中朝天椒0.17~2.03 mg·kg~(-1),线椒0.14~2.81 mg·kg~(-1),杂交椒0.22~2.31 mg·kg~(-1),叁种类型辣椒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黄壤上辣椒镉表现为根>茎、叶>果实,石灰(岩)土上为根、叶>茎、果实;在相同土壤镉浓度下黄壤中辣椒镉含量普遍高于石灰(岩)土,镉在石灰(岩)土-辣椒体系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分别是黄壤-辣椒体系的0.35~0.56倍和1.33~3.89倍,石灰(岩)土上辣椒镉表现为低富集,高转运,在黄壤上表现为高富集,低转运,具有更高的食物链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集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樊建江,杨慧芳,李平,谢非,夏英.粉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性[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2].刘青栋,刘鸿雁,周显勇,李政道,顾小凤.镉在土壤-辣椒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邹艳梅,李沅蔚,孙志高,王传远.黄河叁角洲石油烃污染下芦苇营养器官中5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迁移[J].湿地科学.2019
[4].朱林.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富集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5].冯彩云.海拉尔煤与PVC共热解氯的迁移规律与定向富集研究[D].宁夏大学.2019
[6].徐阳.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7].汪花.兴义市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土壤砷的空间分布及迁移富集特征[D].贵州大学.2019
[8].刘青栋.镉在土壤—辣椒体系迁移富集及其耦合关系探究[D].贵州大学.2019
[9].李沅蔚.黄河叁角洲石油烃污染背景下重金属的迁移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10].庞荣丽,王书言,王瑞萍,党琪,郭琳琳.重金属在土壤-葡萄体系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标签:微量元素; 富集系数; 等离子质谱仪(ICP-MS); 气化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