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山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尚河头小学266738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教师的地位和权威不容挑战,师生不能平等。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多的是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规定学生“这样不准做”、“那个不能搞”,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这种传统角色的教育功能既有悖于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事业对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与师能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旧理念,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应如何“演活演好”教师的角色呢?
一、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课堂合作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程的改革将改变这一传统局面。那么教师该如何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呢?
平等、信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在行动上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合作。在心理上要有“无知”心态和儿童心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朋友,与学生同忧、同悲、同喜、同乐。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每一次热情的参与都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和失败,都要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
课堂交流是师生合作的灵魂,没有交流,合作将会变得不可能。教师要成为一位有效的交流者、合作者,必须了解自己和他人,针对不同的学生人格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选择灵活的交流风格,最大限度地去接触学生、改变学生、推动学生、鼓励学生,并积极地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二、由“教学中心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控制一切,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做法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把关注学生、提升学生的全体性作为课改的努力方向之一。教师也须由原来的“教学中心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关爱和激励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精神得到鼓舞,自信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要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四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好的教师不是以僵硬的教条去限制学生,以教师的权威去压抑课堂,而是把课堂看成是师生有限生命的重要构成,不断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促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自发建构知识。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pide;0.2515&pide;0.06②10&pide;670.7&pide;33,学生很快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已知的形式与新的内容及其表达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问题意识,这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三、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个人(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的智能发展、喜怒哀乐、身心健康、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学生在课堂上过得快乐、幸福,得到健康的发展。知识学习过程应成为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学习文化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在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中学会学习、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在课堂上,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成为必然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情、观念,在探讨交流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达到共同提高。
四.由“单一教书者”转变为“教学探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探究者。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讲坛上走下来,变主角为配角,变师长为朋友,一切为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服务,转换自己的角色地位,为培养新一代创造型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