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巍(无锡市崇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4002)
【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崇安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为科学制订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无锡市崇安区内随机抽取4个街道计12个居委会共600个居民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锡市崇安区社区居民的四类慢性病患病率为37.36%,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34.47%和3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89.667,P=0.000);四类慢性病患病顺位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依次为34.34%,7.55%,3.02%和0.57%;慢性病患者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满意的为45.96%,非患者中对自己生活质量满意的为4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706);慢性病患者中对自己的健康满意的为59.09%,非患者中对自己健康满意的为3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79,P=0.000);慢性病患者中消极感受频繁的为14.14%,非患者中消极感受频繁的为1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5,P=0.309)。结论无锡市崇安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加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从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础入手,促使其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变。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生活满意度
为了掌握无锡市崇安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为科学制订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2年我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基于2010年的江苏省慢病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无锡市崇安区内随机抽取4个街道计12个居委会共600个居民户进行问卷调查。2012年的慢性病监测对象为参加并完成2010年慢病监测项目问卷调查的所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回收问卷5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33%。
1.2方法采用江苏省疾控中心统一印制并分发的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主要慢病的相关信息、50岁及以上人群主要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习惯等五个部分。其中医生诊断指在医疗卫生机构看病时的医生或亲属、朋友是医生做出的判断,不包括仅根据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测量结果所作的判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四类疾病。主要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4为正常,24~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1];将在2010年慢病监测时未被诊断为高血压而在此次调查测量后两次的平均血压值中,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界定为新发现的血压异常者。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每份问卷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的530名社区居民中,男性235人,占44.3%,女性295人,占55.7%;年龄21~93岁,平均年龄(56.4±16.1)岁,其中18~29岁31人,占5.8%,30~39岁53人,占10.0%,40~49岁103人,占19.4%,50~59岁113人,占21.3%,≥60岁230人,占43.4%;在愿意透露收入的309户家庭中,人均月收入<1000元47人,占15.2%,1000元~1999元135人,占41.1%,≥2000元127人,占43.7%;在2010年慢病监测中收到体检反馈的449人中,结果有异常的有122人,占27.2%;BMI正常293人,占55.3%,超重186人,占35.1%,肥胖51人,占9.6%。
2.2四类慢性病患病情况无锡市崇安区的530名社区居民的四类慢性病患病率为37.36%(198/530),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34.47%(81/235)和39.66%(117/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18~29、30~39、40~49、50~59和≥60岁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0%(0/31)、7.55%(4/53)、18.45%(19/103)、31.86%(36/113)和60.43%(13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67,P=0.000);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四类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无锡市崇安区社区居民四类慢性病患病情况
2.3四类慢性病患病顺位无锡市崇安区此次调查的189名患者的四类慢性病患病顺位为高血压34.34%(182/530),糖尿病7.55%(40/530),脑卒中3.02%(16/530)和心肌梗死0.57%(3/530)。其中共新发高血压35例,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3.20%(17/530)和3.40%(18/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四类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分析此次调查的慢性病患者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满意的为45.96%(91/198),非患者中对自己生活质量满意的为44.28%(147/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706);慢性病患者中对自己的健康满意的为59.09%(117/198),非患者中对自己健康满意的为38.25%(127/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79,P=0.000);慢性病患者中消极感受频繁的为14.14%(28/198),非患者中消极感受频繁的为11.14%(37/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5,P=0.309)。见表2。
表2无锡市崇安区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慢病监测在我国起步较晚,全面动态反映人群慢病患病和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的数据十分缺乏。为此,开展慢病监测,建立国家慢病数据库,动态地掌握我国慢病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此次监测发现,无锡市崇安区社区居民的四类慢性病患病率为37.36%,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60岁年龄组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达60.43%,提示我社区居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较重。与王媛[2]等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在今后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将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防治的重点人群。在四类慢性病中,高血压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慢性病,且两年中新发高血压率达6.60%,呈上升趋势,说明高血压已经逐渐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对慢性病患者与非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质量分析中,对生活的质量的满意度与在生活中的消极感受频繁程度基本一致,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则是慢性病患者高于非患者,原因可能为我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居民对慢性病相关知识比较了解,并未因患病而影响自身的心理素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努力要提高广大群众的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还要指导他们把知识正确地贯穿到生活每项行为中去,从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础入手,促使其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变[3]。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王媛,于维莉,卤文丽,等.天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296-298.
[3]马红梅,崔喜民,田艳兵.平顶山市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4):45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