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液论文-许春玲,王幼芳,杨绮红,谭永宜,黄雪仪

十二指肠液论文-许春玲,王幼芳,杨绮红,谭永宜,黄雪仪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二指肠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胃镜,十二指肠液引流术,引流管,护理

十二指肠液论文文献综述

许春玲,王幼芳,杨绮红,谭永宜,黄雪仪[1](2018)在《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改良法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改良方法对患者的舒适度、手术时间、总体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5例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操作方法,置管后不退镜抽吸含胆汁标本,观察组患者采用置管后退镜的改良方法抽吸含胆汁标本。对比两组的舒适度、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简式心境问卷评估总体情绪得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6. 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 00%(P <0. 0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 0±3. 0) min,显着短于对照组的(33. 0±5. 0) min(P <0. 01)。观察简式心境问卷总体情绪为102. 5(100,104)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13(112,115. 5)分(P <0. 01)。结论采用改良法所需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少,显着提升患者舒适感并节约人力和设备成本,明显优于不退镜引流法。(本文来源于《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期刊2018年06期)

吴晓燕,钟征翔,刘枭荣,沈杰[2](2015)在《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十二指肠液和胆汁细菌培养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液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择期行ERCP的术中采集十二指肠液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标本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细菌种类及其耐药谱。结果 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1.78%(34/107),其中十二指肠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50%(23/107),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7%(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P>0.05),且菌种分布基本一致。培养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丁胺卡那100%敏感,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力萘唑烷、万古霉素100%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胆总管结石择期行ERCP患者术后胆汁细菌培养阳性主要来源于操作过程中十二指肠液的污染,十二指肠液与胆汁同时培养对术后带菌原因判断更有意义。临床应注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5年14期)

刘圣烜,黄志华[3](2009)在《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联合动态十二指肠液检查对婴儿持续性黄疸鉴别诊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99mTc-EHIDA肝胆显像联合动态十二指肠液引流检查对婴儿期持续性黄疸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SPECT仪对84例15~90d持续性阻塞性黄疸患儿进行肝胆核素显像和动态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结果核素肝胆显像对先天性胆道闭锁(EHBA)诊断灵敏度为100.0%(29/29),特异度为74.5%(41/55);核素肝胆显像联合动态十二指肠引流对EHBA诊断灵敏度为100.0%(29/29),特异度为100.0%(55/55)。结论99mTc-EHIDA肝胆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与动态十二指肠引流法结合对婴儿持续性黄疸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郭潇[4](2009)在《人类十二指肠液中胰腺癌肿瘤标志物及蛋白质组学初探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提高胰腺癌的诊治水平至关重要。比较蛋白质组学是寻找肿瘤标志物的有力工具;胰液是寻找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理想的体液,由于其采集过程复杂,是临床应用的瓶颈。目的:探索十二指肠液代替胰液进行胰腺癌蛋白质相关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十二指肠液标本收集质量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数据库,评价十二指肠液糖链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胰腺癌(38例)、胰腺良性疾病(47例)、胆道及壶腹疾病(24例)、其他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52例)共161例,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超声内镜(EUS)术中收集十二指肠液、胰液和胆汁;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离蛋白质,分析标本收集过程中各相关因素与十二指肠液图谱类型的关系,胶内酶切联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 MS/MS)鉴定蛋白质种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十二指肠液CA19-9和CEA。结果:1、十二指肠液SDS-PAGE图谱可分为I型(胰液型),II型(胃液型),III型(混合型),胆汁型四种;I型十二指肠液与胰液SDS-PAGE图谱相似,III型次之。2、提出十二指肠液标本采集建议:标本在室温放置的时间和胃液的混杂与标本降解有关,胰胆管梗阻与标本的混杂有相关性,标本收集位置、患者是否有呕吐动作和是否预先吸引胃液与标本的混杂无相关性。3、在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中鉴定出37种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4种,包括本周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4、十二指肠液CEA水平在胰腺癌组(中位数523.6ng/mL, n=10)和胰腺良性疾病组(中位数78.7ng/mL, n=14)之间有显着差异(P=0.048);界值(cutoff value)定为390ng/mL时,十二指肠液CEA水平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0%。CA19-9在胰腺癌组(n=8)、胰腺良性疾病组(n=9)、非胰腺疾病组(n=6)的中位数分别为10375U/mL.9880.1U/mL、185.4U/mL;在胰腺疾病组和非胰腺疾病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05)。结论:十二指肠液采集无创简便,与胰液蛋白质组成类似,可代替胰液进行胰腺疾病的蛋白质相关研究、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早期筛查。胰胆管梗阻会影响十二指肠液标本采集质量,内镜操作对标本采集质量无影响。α1抗胰蛋白酶在胰腺癌患者的十二指肠液中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09-06-01)

王从斌[5](2008)在《人类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据2007年统计结果显示,在美国胰腺癌是肿瘤死因顺位中的第4位。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对于胰腺癌患者提高生存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差。近年来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肿瘤标志物成为医学基础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于人类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报道。目的与方法:本课题以人类十二指肠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1-DE与2-DE进行蛋白分离,以LC MS/MS与MALDI-TOF/TOF进行蛋白鉴定。摸索人类十二指肠液的预处理方法,探索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十二指肠液蛋白数据库,并初步探讨十二指肠液替代胰液寻找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结果:1)预处理采用超滤离心法,可以达到除盐与蛋白浓缩的目的;以纯水作为超滤置换液,可以保证十二指肠液标本的稳定性;2)行二维凝胶电泳时,十二指肠液一旦与重泡胀液混合,就会出现明显蛋白降解的现象,加入大剂量蛋白酶抑制剂或同时给予更为彻底的蛋白变性处理,有助于减少标本中蛋白的降解;3)通过1-DE对44例患者的标本进行蛋白分离,发现十二指肠液呈现出3种图谱类型,其中1种与胃液图谱相似,怀疑部分标本中有胃液混入;4)通过1-DE对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十二指肠液标本进行蛋白分离,以MALDI-TOF/TOF质谱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3种独立的蛋白,绝大部分为胰液蛋白成分,其中有3种为胃蛋白酶类,怀疑部分标本中有胃液混入;5)通过对比发现,十二指肠液与胰液之间从1-DE图谱形态到蛋白鉴定的结果均存在很好的一致性。结论:1)超滤置换法是十二指肠液标本预处理过程中一种有效的除盐和浓缩蛋白的方法;超滤置换液选用纯水可保证标本的稳定性;2)行2-DE时,十二指肠液标本中蛋白的降解问题出现在一向等点聚焦过程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重泡胀液提供的碱性环境,使得某些酶类或小分子物质得以激活;3)对十二指肠液1-DE图谱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共发现3种图谱类型,其中的Ⅱ型图谱可能是由于十二指肠液标本中混入了胃液;4)建立了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十二指肠液蛋白数据库;5)十二指肠液可以起到辅助胰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8-06-01)

卢海武,薛平,郑强,胡以则,温子龙[6](2008)在《十二指肠液K-ras癌基因检测在胆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液标本中K-ras癌基因检测对胆管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DNAzolR试剂提取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lism,PCR-RFLP)法分析,检测30例胆管癌患者和10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及十二指肠液标本中上清液及沉渣的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胆管癌组胆汁标本的上清液中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阳性率为56.7%;相应的十二指肠液标本阳性率为43%。良性胆道疾病组仅胆汁标本检出K-ras基因突变1例,良恶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胆管癌K-ras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在上清液组中明显高于沉渣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于胆管刷检阴性的胆管癌患者,检测胆汁中K-ras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仍可达39.3%。结论应用DNAzolR试剂能有效提取到胆汁及十二指肠液标本中的DNA,十二指肠液K-ras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薛平,郑强,卢海武,胡以则[7](2007)在《十二指肠液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液标本中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对胆管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法和PCR-RFLP法检测30例胆管癌患者和10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及十二指肠液标本中上清液及沉渣的K-ras、P53及P16基因突变状况。结果胆管癌组胆汁标本的上清中K-ras、P53和P16基因突变及叁基因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6.7%、50%、33%和80%;相应的十二指肠液标本阳性率为43%、36%、20%和70%。良性胆道疾病组仅胆汁标本检出K-ras基因突变1例,良恶性疾病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5),胆管癌3种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在上清组中明显高于沉渣组(P<0.001),对于胆管刷检阴性的胆管癌患者,联合检测胆汁中3种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仍高达66.67%。结论十二指肠液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胆管癌的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07年01期)

胡玉莲,黄志华,夏黎明[8](2006)在《磁共振胆管成像和动态十二指肠液检查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胆汁酸阳性)并经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十二指肠液检查无胆汁(胆汁酸阴性)且经外科手术探查诊断为胆道闭锁;并将胆道闭锁MRC及十二指肠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最后有34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30例MRC能清楚显示胆总管、肝总管结构,2例显示较小胆囊,2例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首次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31例,3例无胆汁。18例胆道闭锁中13例胆囊、胆总管和肝总管未显示,4例仅显示较小胆囊,1例仅显示较大胆囊,十二指肠液检查均无胆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中,17例与MRC及十二指肠引流诊断相符。结论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能直接观察有无胆汁,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1%;MRC能显示肝外胆道结构,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88.24%;十二指肠与MRC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06%,因此二者结合应用能较准确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06年03期)

金群馨,唐莲凤,聂海明,赵邦权[9](2005)在《280例肝吸虫病患者十二指肠液及粪便检查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诊断肝吸虫感染4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方法:对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有食鱼生史的患者280例,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醚醛沉淀法、胃镜下插管取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检查肝吸虫卵。结果:水洗沉淀法检出率(75.71%)、醚醛沉淀法检出率(82.86%)、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检出率(95.71%)明显高于粪便直接涂片法(60.00%),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检出率最高。结论:胃镜下吸取十二指肠液离心沉淀碘液染色法和醚醛沉淀法在肝吸虫感染的临床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戴存才,苗毅,刘训良,张兆松,苏川[10](2005)在《PCR-MASA检测胰腺癌十二指肠液中K-ras基因点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了解胰腺癌十二指肠液中K-ras基因点突变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PCR-MASA(突变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检测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中K-ras基因点突变。结果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标本中K-ras基因点突变率为17.4%(4/23),而被检测的急慢性胰腺炎、胰岛素瘤、壶腹癌、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胃癌病人十二指肠液标本均无K-ras基因突变。结论(1)PCR-MASA法简便、特异、敏感,扩增产物只需常规电泳、染色即可观察结果,元需酶切、杂交、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显影。(2)对十二指肠液检测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有无突变,可有助于判断胰腺病变良恶性及胰腺癌的诊断,但其实用价值尚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05年01期)

十二指肠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经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液与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择期行ERCP的术中采集十二指肠液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标本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细菌种类及其耐药谱。结果 10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1.78%(34/107),其中十二指肠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50%(23/107),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7%(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P>0.05),且菌种分布基本一致。培养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丁胺卡那100%敏感,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力萘唑烷、万古霉素100%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胆总管结石择期行ERCP患者术后胆汁细菌培养阳性主要来源于操作过程中十二指肠液的污染,十二指肠液与胆汁同时培养对术后带菌原因判断更有意义。临床应注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指肠液论文参考文献

[1].许春玲,王幼芳,杨绮红,谭永宜,黄雪仪.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改良法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

[2].吴晓燕,钟征翔,刘枭荣,沈杰.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十二指肠液和胆汁细菌培养及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

[3].刘圣烜,黄志华.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联合动态十二指肠液检查对婴儿持续性黄疸鉴别诊断的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9

[4].郭潇.人类十二指肠液中胰腺癌肿瘤标志物及蛋白质组学初探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

[5].王从斌.人类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6].卢海武,薛平,郑强,胡以则,温子龙.十二指肠液K-ras癌基因检测在胆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

[7].薛平,郑强,卢海武,胡以则.十二指肠液K-ras、P53和P16基因联合检测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7

[8].胡玉莲,黄志华,夏黎明.磁共振胆管成像和动态十二指肠液检查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

[9].金群馨,唐莲凤,聂海明,赵邦权.280例肝吸虫病患者十二指肠液及粪便检查结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

[10].戴存才,苗毅,刘训良,张兆松,苏川.PCR-MASA检测胰腺癌十二指肠液中K-ras基因点突变[J].江苏医药.2005

标签:;  ;  ;  ;  

十二指肠液论文-许春玲,王幼芳,杨绮红,谭永宜,黄雪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