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片叶苔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巨泡性死亡,薯蓣皂苷元衍生物,片叶苔素D衍生物,溶酶体
片叶苔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1](2019)在《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和片叶苔素D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为一种异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的疾病,而且它的新发病例逐年上升。天然产物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就促使我们在天然产物中寻找效果更好或有新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薯蓣皂苷元是从薯蓣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甾体皂苷,是合成甾体类激素的重要原料。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薯蓣皂苷元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并且毒副作用较低,应用广泛。本课题组致力于薯蓣皂苷元的结构修饰和活性筛选,发现经过结构修饰的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化合物7在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诱导细胞死亡的方式和机制。MTT法对一系列薯蓣皂苷元衍生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筛选出最有潜力的化合物7进行后续机制研究。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影响时,发现化合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产生明显的空泡,空泡不断增多,相互融合,最终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化合物7导致A549细胞阻滞在G0/G1期。Annexin V/PI双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PARP蛋白,广谱的凋亡抑制剂(Z-VAD-FMK)测定细胞死亡率,均显示化合物7不会引发caspase依赖的凋亡。进一步通过线粒体和内质网荧光探针,透射电镜,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表明化合物7不能诱导旁凋亡或者自噬性细胞死亡。化合物7可以增加细胞内Lucifer yellow的摄取,空泡呈现出晚期内体Rab 7的特征,而没有早期内体Rab 5的特征,并且不能与溶酶体融合,部分与AO融合。预先加入巨泡性死亡抑制剂Baf-Al发现可以完全抑制细胞出泡和逆转细胞死亡,EIPA可以逆转细胞出泡,表明化合物7是通过巨泡性死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通过建立来源于A549细胞的裸鼠荷瘤模型来评价化合物7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给药16天后,取出肿瘤组织称重并经过HE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7在体内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巨泡性死亡。苔藓植物含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和昆虫拒食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本课题组致力于苔藓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修饰和活性发现。溶酶体在肿瘤细胞中具有数量多,囊泡大,溶酶体膜更为脆弱以及高的组织蛋白酶活性等特点,因此溶酶体是一个较好的抗肿瘤靶点。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天然的大环双联苄Riccardin D的衍生物Riccardin D-N(RD-N)能够在体外富集于溶酶体并导致细胞死亡。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活性,我们尝试在Riccardin D中引入含氮基团来增强化合物的碱性,从而更好的发挥靶向溶酶体抗肿瘤的作用。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毒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O和Lyso-Tracker Red的染色。结果表明,化合物11b和18a能够在体外显着抑制A549细胞增殖,细胞不能顺利加载线粒体荧光探针和吖啶橙,破坏了溶酶体的酸性结构,导致溶酶体膜透化,最终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这些结果揭示了化合物11b和18a诱导细胞死亡的潜在机制,为发展更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的创新性及意义:1.本论文首次证明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化合物7在体内和体外通过巨泡性死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2.本论文阐明了片叶苔素D衍生物11b和18a靶向溶酶体,诱导LMP,启动细胞凋亡和坏死来杀死肿瘤细胞。(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4)
凌霄,郭东晓,娄红祥[2](2013)在《片叶苔素D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片叶苔素D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并对片叶苔素D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大鼠按40 mg/kg剂量口服片叶苔素D后收集胆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代谢产物,利用HPLCMS/MS分析代谢产物,利用NMR鉴定结构。结果大鼠口服片叶苔素D后,在胆汁中检测到2个Ⅱ相代谢产物,均为片叶苔素D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产物(片叶苔素D-1’-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且两个代谢产物互为旋阻异构体,室温下可互相转化。结论片叶苔素D在大鼠体内产生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Ⅱ相代谢产物,且2个代谢产物互为旋阻异构体。(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王燕燕[3](2013)在《片叶苔素D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和鼠李糖受体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药一直是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主要来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临床上肿瘤耐药时有发生,促使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寻找新型的天然抗肿瘤药物,以期发现疗效更好或具有新靶点的化合物。目前为止,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自然界数以百万计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苔藓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中较低的类别,多数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依据形态可分为苔纲(Liverworts)、藓纲(Mosses)(?)角苔纲(Hornworts)3类。苔藓植物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以萜类和酚类化合物为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双联苄类化合物是苔藓植物中的一类特征性的组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双联苄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等。Riccardin D (RD)是一种双联苄类化合物,目前已经发现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然而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RD除了引起细胞凋亡,是否诱导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如自噬性死亡还没有被证实。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RD在人类成骨肉瘤U2OS (p53野生)和Saos-2(P53缺失)细胞中诱导细胞死亡的方式和机制。MTT方法揭示RD引起成骨肉瘤细胞U20S和Saos-2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死亡,而对人类正常成骨细胞则毒性很小。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RD导致U20S和Saos-2细胞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D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发现RD在两种细胞中都能引起cyclin D和cyclin E这两种G1期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和细胞周期蛋白抑制剂p21WAF1的上调,同时在U20S细胞中诱导p53表达水平的增加。在p53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RD仍然导致U20S细胞G0/G1期阻滞。细胞周期阻滞往往伴随着细胞凋亡,DAPI染色显示RD诱导成骨肉瘤细胞核固缩,断裂;Annexin V/PI双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显示RD能够引发caspase依赖的凋亡,同时伴有Bax的降低和Bcl-2的增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53抑制剂不影响RD促进凋亡的作用,而caspase抑制剂能够部分逆转RD诱导的凋亡,这表明RD在成骨肉瘤细胞中介导p53非依赖而caspase部分依赖的凋亡。除了细胞凋亡,RD在成骨肉瘤细胞中引起自噬,表现为LC3B-Ⅱ的积累,AVOs的形成,LC3B-Ⅱ焦点和自噬流的增加。自噬阻断剂3MA和E64d能够抑制自噬的过程,明显减弱RD介导的细胞死亡,敲除自噬形成时的一个重要蛋白ATG5的内源性表达也能够抑制自噬流的形成。此外,自噬和caspase的抑制剂联合用药能够明显减少细胞的死亡率。综上所述,RD在成骨肉瘤细胞中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对于RD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然而RD活性中等,这促使我们对其进行修饰合成一系列衍生物以提高生物学活性,并发现更有效的抗癌药物。在各种衍生物中,氨甲基化的产物riccardin D-N (RD-N)(?)舌性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候选抗癌药。为了探讨RD-N作用的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首先用MTT法对其细胞毒活性进行了检测,RD-N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对前列腺癌PC3的作用比较显着,而对正常细胞则毒性较小,说明RD-N对细胞作用具有选择性。因此,对RD-N机制的研究我们选择前列腺癌PC3、DU145和LNCaP细胞。Annexin V/PI双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RD-N对PC3、DU145和LNCaP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的标志蛋白PARP的剪切,这两个实验说明了RD-N能够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于RD-N能否破坏细胞膜,我们采用LDH酶活的测定和PI荧光染色法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RD-N对PC3细胞膜能诱导通透性增加的作用。细胞内ATP的水平随着加药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ATP的耗竭是细胞凋亡转变为坏死时的一个标志,以上结果说明RD-N同时能够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坏死。此外对RD-N的亚细胞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溶酶体和线粒体并且利用HPLC测定化合物在细胞器中的累积,发现在PC3细胞中,RD-N能优先累积于溶酶体内。RD-N累积于溶酶体后,促使溶酶体体积增大,容易发生溶酶体透化作用(LMP)。为了检测RD-N是否引起LMP,我们采用溶酶体的两个特异性探针Lysotracker Red和AO,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强度,发现RD-N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中均产生LMP作用。溶酶体发生LMP后释放组织蛋白酶(cathepsin)入细胞质,cathepsin B的抑制剂而不是cathepsinD和L的抑制剂能够明显逆转RD-N诱导的细胞死亡。另外,RD-N能够通过降低tubulin和(?)ctin的表达而影响细胞骨架系统,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体内实验表明,RD-N对裸小鼠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H&E和’TUNEL染色显示RD-N是通过引起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抑瘤。因此,RD-N体外通过溶酶体损伤诱导细胞死亡,体内能够抑制肿瘤生长。RD-N引起溶酶体膜透化作用释放cathepsin B促使肿瘤细胞死亡,然而cathepsin B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PI或TUNEL染色发现,用小干扰RNA (siRNA)干扰内源性cathepsin B的表达能够明显减少RD-N引起的细胞死亡和染色质溶解,而转染cathepsin B的表达质粒使其过表达则能够促进RD-N引起的细胞死亡和染色质溶解。进一步的实验发现,PC3细胞经过RD-N处理后cathepsin B首先从溶酶体中释放出来然后进入细胞核,整个过程中蛋白表达增加,酶活性增高。RD-N诱导细胞死亡的过程中,同时有DNA损伤的发生,表现为ATM/ATR通路的激活,下游chk2和chkl分别磷酸化,损伤蛋白H2AX和修复蛋白BRCA1的磷酸化。为了寻找cathepsin B引起细胞死亡的下游作用靶点,我们应用激光共聚焦共定位、蛋白-蛋白对接、免疫共沉淀和小干扰RNA等方法,发现cathepsin B进入细胞核以后和BRCA1相互作用并降解BRCA1蛋白,干扰DNA修复的过程,促进RD-N引起的DNA损伤。对于从中药茄属类植物龙葵中分离得到的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solamargine, solasonine, solasodine和合成的solasodine的两个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我们发现鼠李糖部分在诱导细胞死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包含两个鼠李糖基的化合物solamargine表现出最强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的实验显示,solamargine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也表现出不同的细胞毒作用,PC3和KB细胞比HT-29和MCF-7对solamargine更敏感。为了确定皂苷中的糖基如何发挥作用,我们设计合成了生物素化的马铃薯叁糖,鼠李糖和葡萄糖与链霉亲和素键合的量子点结合,与肿瘤细胞共同孵育,发现鼠李糖探针和叁糖探针的在细胞膜上的红色荧光比葡萄糖探针的荧光强。我们已经知道,鼠李糖对鼠李糖结合受体有高度的亲和性,因此,我们证明了肿瘤细胞膜表面的RBL受体在介导皂苷的抗肿瘤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物素化的糖和链霉亲和素键合的量子点结合,我们建立了一种原位观察肿瘤细胞膜表面鼠李糖结合凝集素的方法,并且第一次用这种方法观察到了RBL受体。根据该方法,我们检测了不同肿瘤细胞膜表面RBL受体的表达,发现不同的肿瘤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的RBL受体的表达,RBL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皂苷更为敏感。不同肿瘤细胞表面不同RBL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为肿瘤的诊断和药物敏感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此外,鉴于鼠李糖在药物吸收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化疗药物可以结合鼠李糖,以增加药物的摄取和定位。本论文首次报道了RD除了引起细胞凋亡还能诱导自噬性死亡。为了提高RD的作用效果,合成了新的衍生物RD-N,并证明RD-N是一种靶向溶酶体的药物,通过溶酶体透化作用诱发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溶酶体通透性增加后释放cathepsin B进入细胞核,降解BRCA1同时促进DNA损伤,这是本文发现的cathepsin B的一个新功能。论文还对肿瘤细胞表面的RBL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肿瘤细胞存在不同的RBL受体的表达,RBL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solamargine更为敏感,为肿瘤的诊断和药物敏感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4-13)
凌霄[4](2013)在《片叶苔素D药动学、质量控制及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立题背景片叶苔素D是从中国苔类植物Dumortiera hirsute中分离得到的双联苄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显示,片叶苔素D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抗真菌、抗肿瘤活性。抗真菌方面,片叶苔素D通过下调菌丝特异基因,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影响生物膜形成,对白色念珠菌产生较好的抗真菌活性,更引人注意的是片叶苔素D对氟康唑耐药菌株表现相同的抗真菌活性,提示片叶苔素D是一个潜在的抗真菌剂;抗肿瘤方面,片叶苔素D与已进入临床阶段的抗肿瘤药Combrastatin A4结构相似,均属于联苄类化合物,提示它可能的抗肿瘤活性。体外研究发现,片叶苔素D通过抑制微管蛋白形成、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等方式对KB、MCF-7、PC3等多个肿瘤细胞系产生抑制作用;在体内,片叶苔素D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但对相应的拓扑异构酶Ⅱ缺乏的HL-60/MX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说明片叶苔素D可选择性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活性,与己上市的抗肿瘤药、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etoposide(依托泊苷,表鬼臼毒吡喃葡萄糖苷)相比,对拓扑异构酶Ⅱ有更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将人肺癌细胞H460注入小鼠体内的方式,建立肺癌小鼠模型,连续叁周以20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片叶苔素D,对照组静注相同剂量etoposide,结果显示,片叶苔素D抑瘤作用与etoposide相当,且毒性远低于etoposide,无明显毒性。根据体内外研究结果,提示片叶苔素D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且毒性小于已上市的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etoposide,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目前课题组已完成片叶苔素D的全合成研究;针对片叶苔素D水溶性差,可能引起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开展了片叶苔素D纳米晶体的研究。为进一步推动新药研究,有必要对片叶苔素D进行药代动力学、体内组织分布、排泄特点及体内代谢方式及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为新药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药动学信息;通过研究片叶苔素D在体外对P450酶的抑制作用,预测它与其他药物间可能的相互作用;研究片叶苔素D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形成质量标准草案,完善片叶苔素D作为候选药物的前期研究工作。2.片叶苔素D代谢产物合成研究初步完成片叶苔素D葡萄糖苷的合成研究,为下一步片叶苔素D制剂药动学研究中片叶苔素D体内代谢产物对照品的制备打下基础,也为同类化合物的合成打下基础。3.片叶苔素D药动学、组织分布及排泄研究建立了快速测定灌胃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血浆、各组织、排泄物中片叶苔素D原型的HPLCMSMS方法,并通过葡萄糖醛酸酶水解法测定了血浆及排泄物中片叶苔素D总量(原型加结合型),并计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经专一性、基质效应、绝对回收率、相对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等确证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生物样本中片叶苔素D原型药及总量测定;药动学结果显示,片叶苔素D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较低,分别为:给药剂量为20mg/Kg时,生物利用度为13.4%,给药剂量为40mg/Kg时,生物利用度为6.2%,给药剂量为80mg/Kg时,生物利用度为9.8%;按酶水解后片叶苔素D的总量计算,片叶苔素D总量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给药剂量为20mg/Kg时,生物利用度为23.2%,给药剂量为40mg/Kg时,生物利用度为24.0%,给药剂量为80mg/Kg时,生物利用度为21.6%,即相同给药剂量时片叶苔素D总量生物利用度高于原型药,提示片叶苔素D吸收过程中可能发生较强的首过代谢而形成结合型代谢产物;组织分布研究显示,口服给药后,片叶苔素D除在胃、小肠等消化道组织有较高浓度外,在其他组织分布浓度均较低;静注给药后,片叶苔素D在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尤其在肺中浓度较高,但在各组织消除迅速;静脉及灌胃给药后,片叶苔素D原型药主要经粪便排泄;片叶苔素D结合型主要经胆汁排泄;尿样中原型药及结合型均较少;体内代谢分析显示,片叶苔素D体内代谢产物主要为片叶苔素D结合一分子葡萄糖醛酸的Ⅱ相代谢产物,且互为异构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合片叶苔素D的结构特点,推断两个异构体为旋阻异构;两个异构体在室温下存在相互转化,直至达到约为1:1的比例。4.片叶苔素D P450酶体外抑制活性采用荧光法、高通量P450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测定片叶苔素D对人同工酶CYP1A2、CYP2C19及CYP3A4的抑制活性,片叶苔素D对CYP1A2活力抑制的IC5d>20μM,基本无抑制作用(IC50>10μM),对CYP2C19活力抑制作用IC50与相应阳性对照药物基本一致,对CYP3A4活力抑制作用IC50较相应阳性药物高,但仍属于有抑制作用。5.片叶苔素D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研究片叶苔素D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方法学研究,确定片叶苔素D性状外观、溶解度、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并制定质量标准草案。建立片叶苔素D红外及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片叶苔素D有关物质及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片叶苔素D残留溶剂。6.总结与展望片叶苔素D因其良好的体内外生物活性,尤其是机制较为清晰的抗肿瘤活性、较低的毒性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建立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的H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及十种组织中片叶苔素D的含量,经方法学确证能满足测定要求;准确描述片叶苔素D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组织分布、排泄情况,为其进一步结构修饰及剂型开发提供药动学科学依据:为克服较强的首过效应,提高其药效,应在进一步研究中关注片叶苔素D的结构修饰、筛选适宜的的剂型;因片叶苔素D水中几乎不溶,导致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限制其应用,故应在目前课题组已开展的片叶苔素D纳米晶体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溶解度;静注结果显示片叶苔素D在肺部有较多分布,与片叶苔素D体内活性结果相符,提示片叶苔素D在治疗肺癌方面具有可开发性;片叶苔素D体内外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片叶苔素D的体内代谢产物为Ⅱ相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确证其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合成研究工作,为制剂研究中片叶苔素D结合型的测定中对照品的制备打下物质基础并且为今后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打下基础;初次考察了片叶苔素D对某些P450同工酶的抑制作用,为今后片叶苔素D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同用时可能的相互作用作出预测;完成片叶苔素D质量研究工作,完善片叶苔素D新药研究的前期工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4-06)
孔峰[5](2012)在《紫杉醇耐受前列腺癌细胞株PC3/Tax的建立及片叶苔素D逆转其耐药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作为男性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迅速上升,且中晚期患者的比例远远大于国外,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已成为危害中老年男性健康的恶性疾病。PCa作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其细胞增殖主要受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介导的信号途径调节,因此内分泌治疗是中晚期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几乎所有初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最终都将产生激素抵抗,发展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HRPC),对抗内分泌治疗,约80%患者伴有骨或软组织转移,抗凋亡,抗药性强,死亡率高。尽管对HRPC的病理机制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其复杂性使其治疗困难,目前化疗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天然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 or Taxol, Tax)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尤为引人注目,因其是唯一被证实可延长HRPC患者生存期的药物。但大约有5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对多西紫杉醇治疗不敏感,甚至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性。因此,深入研究HRPC的药物耐受机制、寻找治疗HRPC的新药物一直备受关注,而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新药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利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构建紫杉醇耐药细胞株PC3/Tax,对其耐药表型、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检测。由于泛素—蛋白酶体(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产生MDR的机制之一,而结构新颖的联苄化合物Riccardin D (RD)对前列腺癌、特别是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呈现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已证实具有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因此我们对Riccardin D是否具有逆转MDR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建立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PC3/Tax,分析其耐药性、基本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讨小分子天然产物Riccardin D对耐药细胞PC3/Tax的作用。方法:以紫杉醇敏感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为亲本细胞,采用间歇逐步增加紫杉醇剂量的方法,建立前列腺癌耐药细胞系PC3/Tax。利用光镜、电镜观察、MTT法、流式细胞技术、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基因表达差异谱分析等方法,检测耐药细胞PC3/Tax与其敏感细胞PC3相比,在细胞形态、亚细胞器变化、对常用化疗药物的应答情况、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变化、细胞周期变化;分析周期相关、凋亡相关、增殖相关基因等的表达情况;并检测经典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情况以及联苄化合物RiccardinD对PC3/Tax增殖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紫杉醇耐受前列腺癌细胞株PC3/Tax的表型分析1、具有多药耐药特性:与敏感细胞PC3相比,PC3/Tax对紫杉醇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提高了56倍,并对化疗药物长春新碱、阿霉素产生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其耐药倍数分别为60.42和40.24,但对顺铂无明显的交叉耐药性(耐药倍数为1.63),表明PC3/Tax具有多药耐药特性。2、形态学变化显着:与敏感细胞相比,PC3/Tax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呈细长、形态不规则。电镜结果显示,胞质中内质网肿胀;高尔基复合体明显、且伴有囊腔肿胀;线粒体基质密度增高,自嗜体、脂质泡明显增多。3、细胞增殖略有下降:耐药细胞增殖速率有所减慢,其细胞倍增时间由敏感细胞的1.93天延长至2.46天。G1期细胞有所增加,而S期细胞有所减少。Western blot、定量PCR及芯片数据显示,与敏感细胞相比,G1/S周期相关的Cyclin D1、A的表达在耐药细胞中均无显着变化,而Cdc25A的表达略有上调。由于PI3K/Akt/NF-к B信号通路在PC3细胞中持续活化且与其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在耐药细胞株中Akt和p65(NF-к B的亚基之一)表达并无改变,但磷酸化Akt和p65的表达下调。结果表明,耐药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所降低。4、跨膜转运蛋白表达各异:耐药经典基因mdrl勺mRNA在敏感细胞与耐药细胞均有表达,且在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显着增加;但流式结果显示,mdrl的蛋白产物药泵蛋白P-gp在敏感细胞与耐药细胞中均不表达。另外,芯片结果显示,在耐药细胞中,其它跨膜转运基因如ABCC1/MRP1的表达无变化,而ABCC2/MRP2, ABCC3/MRP3和ABCC10/MRP7呈上调趋势,其中ABCC10/MRP7已有文献报道与紫杉醇耐药相关,因此,药泵蛋白P-gp可能不参与其耐药过程,而MRP7可能发挥药物外排泵的作用,其作用有待研究。5、其它耐药相关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 (GST-pi), Topoisomerase Ⅱ-alpha (TOPO-2α), thioredoxin reductase3,抗凋亡蛋白Bc12以及微管蛋白alpha8、微管蛋白beta6等在耐药细胞中高表达,分别上调6.9,7.4,13.9,14.9,2.8和8.0倍。结论:人前列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PC3/Tax中多种耐药相关基因(抗凋亡基因、药物外排泵基因、药物代谢基因、微管相关基因等)在耐药细胞中表达升高,可能与其耐药有关;而P-gp耐药糖蛋白在耐药细胞中不表达,可能不参与其耐药过程,其耐药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片叶苔素D对耐药细胞的作用1、片叶苔素D显着抑制敏感细胞PC3、耐药细胞PC3/Tax的增殖:MTT结果显示,细胞经片叶苔素D处理24h后,其对PC3、PC3/Tax细胞的IC50分别为14.0±1.2、12.1±0.89。结果表明,片叶苔素D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片叶苔素D不增加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片叶苔素D不能够逆转紫杉醇介导的多药耐药,当它们和紫杉醇联用时,紫杉醇的IC5。没有明显变化。3、片叶苔素D对药物蓄积的影响:通过Rh123蓄积实验,结果显示片叶苔素D可增加耐药PC3/Tax细胞中Rh123的蓄积,但药泵通用抑制剂维拉帕米处理后罗丹明的蓄积程度非常显着,远高于片叶苔素D处理组。对耐药细胞药物此结果提示我们,片叶苔素D可能对跨膜转运蛋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分析显示,片叶苔素D对P-gp药泵蛋白高表达的KB/VCR细胞中罗丹明的蓄积没有影响,表明片叶苔素D可能对其它跨膜转运蛋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进一步研究。4、片叶苔素D对荷瘤小鼠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由PC3细胞建立的异种移植瘤小鼠经片叶苔素D给药处理后,小鼠体重并无明显变化,但瘤体积、瘤重均显着减少。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片叶苔素D显着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增加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呈现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片叶苔素D显着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对药物外排泵有一定的抑制的作用。对荷瘤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对耐药鼠的抗肿瘤活性、逆转耐药活性有待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5-11)
吕蓓蓓[6](2009)在《色谱—质谱联用筛选苔藓植物中化学成分及片叶苔素D药代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苔藓是植物界中一个重要的门类,从该类植物中已分离得到了大量的萜类及芳香族类化合物,结构新颖,其中一些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和组织培养的成功,对苔类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已证明苔藓植物是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宝库。近年来随着肿瘤及HIV感染者的增加,器官移植、导管插管和内窥镜技术的普遍开展,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真菌感染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由于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局限,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仍需努力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本论文分别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快速筛选苔藓植物中双联苄化合物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其中具有较好抗真菌活性的双联苄化合物片叶苔素D进行了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获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对药物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信息。1.快速筛选苔藓植物中双联苄类化合物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通过电喷雾叁级四级杆串联质谱(ESI-TQ-MS/MS)在正负两种扫描模式下研究了苔藓植物中双联苄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并采用LTQ线性离子阱质谱(LTQ-FT-MS)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进行分析,以比较两种不同型号的质谱对其质谱行为的影响。对于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由于其具有极性低、易挥发的特点,故采用GC-MS法对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的质谱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推断、归纳出了上述两种类型化合物的质谱断裂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对14种苔藓植物以及墨绿叶苔分别进行了双联苄类化合物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的快速筛选。上述筛选方法检测出许多未知化合物,并可通过断裂规律推断出可能的结构。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苔藓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并为富含上述两种成分的其他植物的快速筛选提供参考。2.片叶苔素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2方法,得到片叶苔素D及其代谢产物的二级质谱特征。结合元素组成分析,检测到两个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建立了快速测定灌胃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血浆中原型片叶苔素D的LC-MS/MS方法,并通过酶水解法测定了片叶苔素D总量(原型加结合型),并计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原型药物和总量的达峰时分别为0.33和0.5±0.2 h,达峰浓度分别为313.5±147.3和2788.7±366.8 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6%和29.9%。结果表明片叶苔素D吸收迅速,但口服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推测可能具有较强的肝脏首过效应而形成结合型代谢产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04)
片叶苔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片叶苔素D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并对片叶苔素D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大鼠按40 mg/kg剂量口服片叶苔素D后收集胆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代谢产物,利用HPLCMS/MS分析代谢产物,利用NMR鉴定结构。结果大鼠口服片叶苔素D后,在胆汁中检测到2个Ⅱ相代谢产物,均为片叶苔素D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产物(片叶苔素D-1’-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且两个代谢产物互为旋阻异构体,室温下可互相转化。结论片叶苔素D在大鼠体内产生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Ⅱ相代谢产物,且2个代谢产物互为旋阻异构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片叶苔素论文参考文献
[1].高云.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和片叶苔素D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凌霄,郭东晓,娄红祥.片叶苔素D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3].王燕燕.片叶苔素D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和鼠李糖受体的发现[D].山东大学.2013
[4].凌霄.片叶苔素D药动学、质量控制及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3
[5].孔峰.紫杉醇耐受前列腺癌细胞株PC3/Tax的建立及片叶苔素D逆转其耐药的初步分析[D].山东大学.2012
[6].吕蓓蓓.色谱—质谱联用筛选苔藓植物中化学成分及片叶苔素D药代动力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