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护环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Mn18Cr18N护环钢,奥氏体不锈钢,高周疲劳,低周疲劳
护环钢论文文献综述
侯世璞[1](2018)在《1Mn18Cr18N护环钢的疲劳性能及动态断裂韧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Mn18Cr18N是一种无磁性奥氏体不锈钢,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塑韧性、适宜的热膨胀率、低的磁导率和较高的抗腐蚀性,现已作为主选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轮发电机护环。护环是汽轮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汽轮发电机组中承受应力载荷最高的部件,而且运行环境较为恶劣,长期处于强磁场和腐蚀性氛围中。为了保证护环能够在汽轮发电机组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研究1Mn18Cr18N护环钢材料的疲劳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Mn18Cr18N材料作为一种单相组织的奥氏体不锈钢,为了达到护环高强度及塑韧性方面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不能应用热处理采用相变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冷变形强化或增加氮含量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引起晶格畸变的方式达到。本文通过对国内试制生产的600MW汽轮发电机护环进行全面测试,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拉伸、冲击、金相组织、磁性能及应力腐蚀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护环具备了优良的综合性能。护环在截面厚度方向,从内环到外环强度指标呈现降低趋势,而塑韧性指标呈现升高的趋势。护环不同部位在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与护环在热锻和冷变形强化过程中变形程度不同有关,影响了护环不同部位的动态再结晶充分程度和变形强化效果,而产生了强度、塑韧性的差异。护环在正常的运行工况下,承受着离心力、电磁力、装配应力等复杂应力的作用,需要具备较高的疲劳强度。针对护环不同部位力学性能差异及护环运行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取样进行1Mn18Cr18N护环钢的高周疲劳试验,通过升降法和最小二乘法精确测试了该护环钢材料的疲劳极限和S-N曲线。试验选取了不同应力水平加载进行高周疲劳试验,测得了对应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通过拟合曲线得到了该护环钢不同载荷下的中值疲劳寿命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中,应力幅值与疲劳寿命呈线性关系。1Mn18Cr18N护环钢材料10~7条件疲劳极限约为655MPa,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关系近似为σ_(-1)≈0.61R_m。针对护环在安装、拆卸及运行过程中经历的不同温度,本文研究了加热温度对1Mn18Cr18N护环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超过500℃以上会出现晶界析出物,而对材料的性能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汽轮发电机组频繁启、停机或在高峰负荷过程中,护环承受的应力水平将高于正常工况,长期运行会发生应变形式的低周疲劳。为此,本文研究了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材料的低周疲劳特性,测试了1Mn18Cr18N护环钢的稳定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1Mn18Cr18N护环钢具有循环软化的特性,并且随着应力幅的增大,其循环软化的程度增加。机组在异常工况下运行存在受到瞬间高载荷冲击的可能,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经历热套温度作用后的1Mn18Cr18N护环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到了1Mn18Cr18N护环钢的动态断裂韧性特征值J_(Id),可用于评价护环钢材料抵抗瞬时冲击载荷启裂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1)
汤旭炜[2](2016)在《Mn18Cr18N护环钢工艺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n18Cr18N护环钢作为高氮钢中一种具有优异的抗高强度、抗应力耐腐蚀性能的钢种,其研究和冶炼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因此对Mn18Cr18N护环钢冶炼的理论基础及其材料性能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护环钢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用规则溶液的性质,建立了钢液增氮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增氮的影响,并将溶解度模型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增氮动力学的限制环节,为实际操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分析了钢液凝固时氮偏析出的控制要素,为防止氮在钢液凝固时的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在常压下进行增氮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采用氮气增氮与氮化合金增氮的增氮效果,得出了采用氮气和氮化合金一起增氮效果和经济性最佳、在采用氮化合金增氮的最佳冶炼温度;分析了冶炼温度对增氮的影响,得出采用氮气增氮时最佳冶炼温度为1650℃,采用氮化合金增氮时最佳冶炼温度为1550℃。通过采用真空感应炉+氮气保护电渣重熔双联工艺制备出氮含量均在0.63%以上的Mn18Cr18N钢;分析电渣重熔锭不同参数对电渣重熔制备Mn18Cr18N钢质量的影响。通过采用Procast软件对Mn18Cr18N护环钢进行微观组织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形貌、晶粒数量、晶粒平均半径、二次枝晶间距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凝固参数,可使晶粒数量增加了30.58%,晶粒平均半径减小了38.39%,二次枝晶间距减少了21.34%,为制备高质量Mn18Cr18N钢的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作用。通过对电渣重熔后的Mn18Cr18N电渣锭进行热加工性能研究,分析了Mn18Cr18N护环钢的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常温拉伸断裂形貌及断裂机理分析以及高温热塑性,可以得知在温度为850℃~950℃区间及1100℃~1250℃区间的热塑性好于950℃~1050℃区间。Mn18Cr18N热加工区域应控制在1100℃~1250℃区间以避免铁素体组织的产生和产品开裂。(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6-12-08)
王辉亭,吴双辉,霍岩,文道维,任涛林[3](2016)在《1Mn18Cr18N护环钢高温低周疲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护环钢1Mn18Cr18N在工作温度100℃的低周疲劳特性,本文采用应变控制法对其进行温度为100℃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拟合出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得到了护环钢1Mn18Cr18N在100℃时的低周疲劳特性参数,包括Rambeg-Osgood参数和Manson-Coffin公式,推导出该材料的转变寿命NT。结果表明:1Mn18Cr18N护环钢低周疲劳特性表现为循环软化,循环软化程度随应变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软化速率随应力下降幅值增加而增大;1Mn18Cr18N护环钢的过渡寿命为2177周次,小于2177周次时,塑性应变高于弹性应变成为影响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大于2177周次时,弹性应变主导疲劳断裂。(本文来源于《大电机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朱红春,姜周华,李花兵,李可斌[4](2015)在《电渣重熔1Mn18Cr18N护环钢补缩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渣重熔准稳态过程的温度场为初始条件,采用ANSYS与CFX商业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电渣重熔补缩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考察了无补缩操作、直线降流方式和阶梯降流方式叁种条件下电渣锭热节的最终位置.结果表明:在无补缩操作条件下,电渣锭热节附近糊状区离渣-金界面的最远距离为162 mm,直线降流方式距离为130 mm,大阶梯降流方式距离为70 mm,而小阶梯降流方式的热节位置几乎保持不变.因此,阶梯降流方式更有利于1Mn18Cr18N护环钢电渣重熔补缩工艺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1期)
徐文[5](2015)在《护环钢高温塑性行为及微观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电力系统基础部件的护环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变大的同时,对其内在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采用多火次、多工序变形生产护环,存在变形过程控制性差、表面出现严重裂纹、晶粒粗大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全面研究护环钢在锻造成形中的微观组织演变情况,一方面为护环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在使用有限元技术模拟材料微观组织演变上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护环钢材料进行固溶处理防止析出碳化物,达到提高护环材料奥氏体组织均匀性及稳定性,提高冷变形强化的目的。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护环钢的固溶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力学性能、拉伸断口的分析,探究了固溶处理工艺参数对护环钢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固溶时间一定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延伸率、断面收缩率不断提高;固溶温度对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最佳固溶温度为1100℃,最佳固溶时间为1.5h。(2)运用热模拟试验机MMS-200,采用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护环钢在不同变形参数下的高温流变行为和动态再结晶行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护环钢在发生高温塑性变形时的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双曲正弦函数形式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加以描述。通过对实验获得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取一阶导数得到加工硬化率与应变的关系,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值,并建立护环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3)运用热模拟试验机MMS-200,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对护环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对实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得到静态再结晶的软化曲线符合Avrami方程,建立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4)本文运用Deform-3D将实验得到的护环钢在热压缩变形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的数学模型进行编辑,以用户子程序形式添加进Deform-3D中进行二次开发。对护环钢热压缩变形建模,利用经过二次开发的Deform-3D模拟护环钢的微观组织演变。(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刘贺,赵艳敏[6](2015)在《50Mn18Cr5护环钢温锻产品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阐述对于大壁厚、小高度50M n18C r5护环钢的特殊护环,因无法使用外补液液压胀形法制造,而采用温锻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5年03期)
何文武,孙述利,刘建生,郭会光[7](2014)在《Mn18Cr18N护环钢静态再结晶组织及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采用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Mn18Cr18N护环钢高温变形后不同停留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分析热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以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应力补偿法计算静态再结晶软化率,并结合金相组织作了修正.建立其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获得静态再结晶激活能249.3 k J/mol.研究表明:Mn18Cr18N钢静态再结晶软化曲线呈"S"形,符合Avrami方程.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着停留时间延长而增加,热变形温度越高,静态再结晶分数越大,而在较低温度和较小变形程度时,孕育时间较长,主要发生静态回复,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为护环钢后续热镦粗工艺模拟提供更为详尽的模型.(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14年06期)
杜佳,弥恒伟,李涛[8](2012)在《高品质护环钢40Mn18Cr4的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0 t电炉熔炼→LF精炼→VD真空处理→浇注"工艺试制高品质40Mn18Cr4护环钢。通过控制钢中C、Si、S、P等元素和合理的真空处理工艺,得到目标成分要求的钢水;通过对浇注系统进行清洁、干燥及浇注后期进行冒口补注等措施,得到合格的钢锭。经过合理的锻造、热处理,其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目标要求。(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2年09期)
付秋,何文武[9](2010)在《Mn18Cr18N护环钢高温多次变形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Mn18Cr18N反复变形对材料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对提高大型护环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电站大锻件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圆柱试样镦粗和拉伸的方法,研究了Mn18Cr18N在不同变形次数条件下变形抗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 200℃的试验条件下,变形抗力随变形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且两次反复变形细化晶粒的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0年04期)
何文武,刘建生,郭银芳,陈慧琴,郭会光[10](2010)在《Mn18Cr18N护环钢多火次热锻过程中晶粒的长大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Mn18Cr18N钢护环锻件多火次锻造后晶粒易长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加热条件对其晶粒尺寸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二火次小试样锻造验证。结果表明:锻件的晶粒尺寸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当再加热温度为1 100℃、保温5 h以内,或者在1 050℃长时间再加热的情况下,均未发生晶粒明显长大现象;该钢晶粒长大模型为D_t~(5.9)—D_0~(5.9)=2.2×10~(26)exp(-486809/RT)·t。(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0年07期)
护环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n18Cr18N护环钢作为高氮钢中一种具有优异的抗高强度、抗应力耐腐蚀性能的钢种,其研究和冶炼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因此对Mn18Cr18N护环钢冶炼的理论基础及其材料性能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护环钢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用规则溶液的性质,建立了钢液增氮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增氮的影响,并将溶解度模型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增氮动力学的限制环节,为实际操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分析了钢液凝固时氮偏析出的控制要素,为防止氮在钢液凝固时的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在常压下进行增氮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采用氮气增氮与氮化合金增氮的增氮效果,得出了采用氮气和氮化合金一起增氮效果和经济性最佳、在采用氮化合金增氮的最佳冶炼温度;分析了冶炼温度对增氮的影响,得出采用氮气增氮时最佳冶炼温度为1650℃,采用氮化合金增氮时最佳冶炼温度为1550℃。通过采用真空感应炉+氮气保护电渣重熔双联工艺制备出氮含量均在0.63%以上的Mn18Cr18N钢;分析电渣重熔锭不同参数对电渣重熔制备Mn18Cr18N钢质量的影响。通过采用Procast软件对Mn18Cr18N护环钢进行微观组织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形貌、晶粒数量、晶粒平均半径、二次枝晶间距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凝固参数,可使晶粒数量增加了30.58%,晶粒平均半径减小了38.39%,二次枝晶间距减少了21.34%,为制备高质量Mn18Cr18N钢的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作用。通过对电渣重熔后的Mn18Cr18N电渣锭进行热加工性能研究,分析了Mn18Cr18N护环钢的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常温拉伸断裂形貌及断裂机理分析以及高温热塑性,可以得知在温度为850℃~950℃区间及1100℃~1250℃区间的热塑性好于950℃~1050℃区间。Mn18Cr18N热加工区域应控制在1100℃~1250℃区间以避免铁素体组织的产生和产品开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护环钢论文参考文献
[1].侯世璞.1Mn18Cr18N护环钢的疲劳性能及动态断裂韧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2].汤旭炜.Mn18Cr18N护环钢工艺的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
[3].王辉亭,吴双辉,霍岩,文道维,任涛林.1Mn18Cr18N护环钢高温低周疲劳特性研究[J].大电机技术.2016
[4].朱红春,姜周华,李花兵,李可斌.电渣重熔1Mn18Cr18N护环钢补缩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徐文.护环钢高温塑性行为及微观组织研究[D].东北大学.2015
[6].刘贺,赵艳敏.50Mn18Cr5护环钢温锻产品开发[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5
[7].何文武,孙述利,刘建生,郭会光.Mn18Cr18N护环钢静态再结晶组织及模型[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4
[8].杜佳,弥恒伟,李涛.高品质护环钢40Mn18Cr4的生产技术[J].铸造技术.2012
[9].付秋,何文武.Mn18Cr18N护环钢高温多次变形的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
[10].何文武,刘建生,郭银芳,陈慧琴,郭会光.Mn18Cr18N护环钢多火次热锻过程中晶粒的长大规律[J].机械工程材料.2010
标签:1Mn18Cr18N护环钢; 奥氏体不锈钢; 高周疲劳; 低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