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陈开凡

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陈开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渗透汽化,杂醇油,中空纤维膜,聚电解质络合物

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陈开凡[1](2018)在《聚电解质络合物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杂醇油脱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能源短缺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比如在生物发酵制备乙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杂醇油就是重要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利用杂醇油可以分离加工出许多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比如杂醇油中的异戊醇是合成香料和中性液晶材料的重要原料,所以需要对杂醇油进行脱水处理,进而精细的分离利用,实现其综合开发利用。渗透汽化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膜分离技术,适用于恒沸混合体系的分离。本文从膜结构与材料的设计出发,采用络合-原位有机无机杂化以及络合-磺化的方法制备了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的中空纤维渗透汽化膜,提高了聚电解质络合物膜在有机物脱水体系的分离选择性、渗透通量以及长期操作稳定性。首先,采用络合-原位有机无机杂化的方法,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电解质络合物(PEC)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引入y-(2.3环氧丙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GPTMS)原位生成二氧化硅(SiO2),获得具有交联结构的PEC/SiO2中空纤维杂化膜。在GPTMS的负载量小于10 wt%时,原位生成的SiO2粒子均匀分散在PEC基体中,创造了传质界面,赋予杂化膜更优的渗透汽化性能。在60 ℃下,杂醇油渗透汽化脱水的通量和透过液含水量分别为1332 g/m2h和99.0 wt%。经过长时间连续操作,杂化膜的通量和选择性能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分离性能和稳定性总体优于现有的商用膜PERVAP-1001膜。用自制的膜组件对500g杂醇油料液进行渗透汽化脱水处理,料液中有机物含量由90.0 wt%提升到99.0 wt%。其次,采用络合-磺化的方法,以壳聚糖(CS)-葡聚糖硫酸钠(DSS)聚电解质络合物为膜材料,在PEC中引入磺酸基团,制备了荷负电的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通过调整磺化试剂的投量比,获得了不同磺化度的渗透汽化膜(SPECM)。随着磺化度的提高,SPECM膜的亲水性增加,接触角达到13°。SPECM对于乙醇水混合体系的分离中(60℃)通量和透过液含水量可以达到1354 g/m2h和99..35 wt%。在此基础之上,为了研究其在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用GPTMS对膜进行了交联,交联后的膜在高水含量条件下保持稳定,拓宽其在不同操作条件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在60℃下,杂醇油渗透汽化脱水的通量和透过液含水量分别为1493 g/m2h和99.3wt%。在经过36h的连续操作之后,1000g杂醇油料液中的有机物含量由90.0 wt%增大到99.0 wt%,且在连续操作过程中相同的料液含水量的情况下其通量始终是在杂化膜的1.3倍以上,透过液含水量也维持在98.5wt%以上。本研究通过络合-原位有机无机杂化以及络合-磺化的方法制备了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的中空纤维渗透汽化膜,所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在杂醇油的连续渗透汽化脱水中具有高效率,表明其在有机物渗透汽化脱水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赵强,汤思涵,魏聪颖[2](2017)在《聚电解质络合物仿生功能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电解质在环境、能源和生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静电络合是聚电解质材料功能化的重要途径,但绝大多数为触发型快速络合动力学,难于进行精细、多样化调控。与此相对,生物体系(例如沙塔蠕虫、贻贝)能够通过基因手段精准调控生物大分子间静电络合的引发、动力学和多重相态等关键结构,实现先进的生理功能。受此启发,本研究提出受控络合思想调控聚电解质静电络合,发展了"劣溶剂络合"和"溶剂交换络合"两种方法,通过构建聚电解质络合休眠态及受控引发,制备了微结构可调的络合物功能材料,在传感驱动和耐水粘结剂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例如,聚电解质膜驱动器的运动速度比传统聚合物驱动器提速至少一个数量级,且能够智能识别包括丁醇同分异构体在内的多种有机溶剂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期刊2017-10-10)

刘慧丽[3](2016)在《基于离子特异性效应调控聚电解质络合物水凝胶自修复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基于离子特异性效应调控聚电解质络合物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我们通过两步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胺丙基叁甲基氯化铵(MPTC)和苯乙烯磺酸钠(NaSS)的聚电解质络合物(PMPTC/PNaSS)水凝胶,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离子特异性效应调控聚电解质络合物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通过不同种类离子对PMPTC/PNaSS水凝胶的特异性掺杂,可以影响水凝胶中聚电解质链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链的运动能力,从而可以控制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以及自修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掺杂阴离子从结构构造型的强水化离子变到结构破坏型的弱水化离子,聚电解质络合物水凝胶的自修复效率会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结构破坏型阴离子可以更加有效地打开水凝胶中的离子键,从而提高聚电解质链的运动能力和自修复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4)

吴家凯,叶纯纯,安全福[4](2015)在《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电解质络合物凭借其特殊的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离子交联结构使得其难以加工,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研究者们采用各种方法增强其可加工性,但是通常会损害其的性能。本文采用"质子化-去质子化"的方法制备基于带氨基聚电解质的可分散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并且制备了其复合渗透汽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元素分析、Zeta电位、粒径分析表征络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荷电性,结果表明改变壳聚糖制备溶液的p H值可以有效的调节PPEC的离子络合度、粒子大小以及荷电性,并且能影响膜的机械性能和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PECM的拉伸强度可达110.3 MPa,断裂伸长率为3.3%。此外,PPECM在分离醇水混合物时展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和耐水性能。在60 oC下分离异丙醇/水混合物,当料液中水含量达到70 wt%时,其渗透通量达8638 g m-2 h-1,透过液水含量仍达98.2 wt%,并且在用于乙醇/水、叔丁醇/水混合物分离时,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K 高分子加工》期刊2015-10-17)

赵凤阳,计艳丽,安全福,高从堦[5](2015)在《原位离子交联聚电解质络合物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渗透选择性的聚电解质络合物纳滤膜(PECNFMs),以聚乙烯亚胺(PEI),海藻酸钠(S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通过原位离子交联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新型PECNFMs。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实验(CA)对PECNFMs的化学组成、结构和亲水性进行表征。考查聚电解质的配比、聚阴离子的种类、无机盐的种类及操作温度等因素对PECNFM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I质量比相同时,PEI/SA原位离子交联PECNFMs较PEI/CMC膜具有更高的水通量;且随着PEI质量比的增加,PECNFMs的荷电性由荷负电转变为荷正电;当PEI质量比为0.9时(PEI/SA 0.9)具有最佳的纳滤分离性能,其对MgCl_2的截留率为94.0%,水通量为13.4L·m~(-2)·h~(-1)(在25℃和0.6 MPa下,对1 g·L~(-1)MgCl_2水溶液进行测试),表现出较高的Na~+/Mg~(2+)分离性能(分离因子为10.4)。采用原位离子交联法,成功制备了高渗透选择性的新型PECNFMs,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高性能纳滤膜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5年14期)

叶亚楠[6](2014)在《可溶性聚电解质络合物体系缔合结构与流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电解质络合物(PEC)是一类重要的多组分高分子材料,其分散液在基因传输、药物控释、微胶囊、絮凝、以及造纸增强等领域己有广泛应用。然而,固态PEC一般不溶不熔,难于加工,严重限制了其多功能性优势的发挥。通过“酸保护-去保护”法制备的可溶性的PEC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选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PDMC)为阳离子聚电解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阴离子聚电解质,制备了可加工性PEC并制备PEC分散液,通过各种结构表征方式(如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仪、热失重、广角X射线衍射、光散射及扫描电镜等)联用研究了PEC分散液中络合物结构与流变行为,尝试建立PEC溶液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关联,为可加工性PEC材料制备和使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证实PEC微粒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内部交联、荷负电的针状/片状缔合结构。稳态流变测试结果显示,PEC分散液浓度只有处于亚浓非缠结区,才可发生自组装形成完善的树枝状分形结构。随着PEC分散液浓度升高,PEC微粒发生重排,形成有序结构。并对PEC分散液体系的结构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PEC分散液的流变行为受盐酸保护浓度、分子链刚性以及分子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2-01)

王雪叁,赵凤阳,安全福,赵强,高从堦[7](2013)在《以硫酸基团构筑的聚电解质络合物膜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电解质络合物(PEC)具有离子交联和高度亲水的特性,PEC膜在渗透汽化方面表现出高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含有硫酸基团的PEC膜具有强离子相互作用和高的亲水性。本文制备含强磺酸或硫酸基团的水溶性聚电解质络合物,并将其均质膜用于渗透汽化醇类溶剂脱水。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络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通过乌氏粘度计、ζ电势和动态光散射等表征手段分别考察了络合物粒子的溶液行为、电荷与粒径。结果表明,络合物粒子表面游离硫酸基团的含量随硫化剂的含量增加而升高。以强硫(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期刊2013-10-12)

张停[8](2013)在《温度敏感性聚电解质络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药物的负载与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天然高分子制备的聚电解质络合物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聚合物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电解质络合物纳米粒子。并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将其负载到纳米粒子内部,研究纳米粒子对药物的负载与可控释放性能。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温度敏感性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通过传统的自由基聚合合成了接枝共聚物CS-g-PNIPAM、SA-g-P(NIPAM-co-NVP)、CMC-g-PNIPAM。结果表明叁种接枝共聚物均具有温度敏感性。将改性得到的接枝共聚物CS-g-PNIPAM分别与CMC、CMC-g-PNIPAM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引作用自组装制备了具有温度敏感性聚电解质络合物纳米粒子CS-g-PNIPAM/CMC、CS-g-PNIPAM/CMC-g-PNIPAM。研究发现:纳米粒子具有温度敏感性,具有较为规则的球形结构,粒径分布比较窄。并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纳米粒子对药物的控制释放性能。研究表明:纳米粒子对5-FU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化学交联对纳米粒子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载药纳米粒子的释放量随着环境温度与pH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纳米粒子在药物控释领域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接枝共聚物CS-g-PNIPAM与SA、SA-g-P(NIPAM-co-NVP)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温度敏感性聚电解质络合物纳米粒子CS-g-PNIPAM/SA、CS-g-PNIPAM/SA-g-P(NIPAM-co-NVP)。研究发现:纳米粒子具有温度敏感性,具有较为规则的球形结构,粒径分布比较窄。并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纳米粒子对药物的控制释放性能。研究表明:纳米粒子对5-FU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化学交联对纳米粒子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载药纳米粒子的释放量随着环境温度与pH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纳米粒子在药物控释领域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3-04-18)

朱美华[9](2012)在《基于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的改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电解质(离子)络合物(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 PECs)具有较好的亲水性,是有机高分子膜的一类新型材料。然而,固体PECs不溶不熔的特性,极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最近,我们提出“酸保护-碱去保护”方法,制备了可水分散的PECs本体材料及其分离膜,成功地用于渗透汽化有机物脱水。本论文针对可水分散的PECs分离膜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力学性能、抗溶胀性、成膜性及膜的选择分离性等,分别采用共混、交联、无机杂化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系统地研究这些常规改性法用于PECs离子交联物的可行性,特点及对提高其渗透汽化膜综合性能中的作用。同时,论文在制备可分散的PECs的新方法方面也进行了探索。论文研究取得主要成果:(1)PEC共混膜.中性高分子聚乙烯醇(PVA)共混改性PEC研究发现,PVA/PEC(PDDA/PAANa0.3)共混物及其共混膜的形貌结构-性能明显存在共混物制备方法的依赖性。当共混条件由PVA固体共混法向PVA溶液共混法变化时,PVA/PEC共混液可从典型的高分子溶液转变成典型的分散液的特征。在10wt%水-异丙醇脱水中,固体共混法制备的共混膜的渗透汽化性能高,稳定性好。如,PVA/PEC3070共混膜在50℃下连续运行10h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几乎保持不变,J=1550g/m2h,α=1500(渗透液中水含量99.4%)。固体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分别是相应纯PEC(PDMC/CMCNa0.46)膜的1.5,1.4和3.6倍,可制成无底膜的PVA/PEC(PDMC/CMCNa0.46)共混膜,在70℃C10wt%水-异丙醇脱水中呈现较高渗透汽化性能,渗透液中水含量和渗透通量分别为~100%和987g/m2h。20wt%荷电CMCNa共混改性PEC(PDDA/CMCNaO.19)时发现,CMCNa/PEC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是相应纯PEC膜的1.8倍。而且该类共混膜可用于乙醇脱水,在70℃10wt%水-乙醇脱水中,渗透液中水含量高至99.30wt%,渗透通量可达1059g/m2h。(2)PEC杂化膜.提出先将阴离子聚电解质CMCNa溶液滴加至荷负电的MMT分散液中制得两者复合物分散液后,再与阳离子聚电解质PDMC进行络合的方法,获得了MMT片层剥离程度大的MMT/PEC(PDMC/CMCNa0.46)纳米杂化物。MMT/PEC杂化膜的力学性能比相应PEC的力学性能有大幅提高。如,MMT含量为3wt%时,MMT/PEC纳米杂化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是相应纯PEC膜的1.53,1.81和1.31倍;杂化膜在70℃10wt%水-异丙醇脱水中,渗透液中水含量为99.83wt%,高于PEC基体选择性(99.6wt%),渗透通量为2600g/m2h。杂化膜经受70℃20小时的连续操作后,膜的选择性几乎不变。(3)PEC交联膜.选用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GPTMS)偶联交联剂,可在弱酸性(pH6)介质中(无需强酸性条件)进行溶胶-凝胶反应交联PEC (PDDA/CMCNa0.19),制得GPTMS/PEC交联膜。GPTMS含量2wt%的交联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是相应纯PEC膜的1.12和1.35倍。而且该交联膜的渗透汽化性能最佳,70℃下10wt%水-异丙醇脱水时,渗透液中水含量为100wt%,渗透通量不因交联而下降,反而高于纯PEC膜的渗透通量(2480g/m2h),可达2670g/m2h。(4)基于高分子溶剂的概念,提出了无外加酸或碱条件下将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直接滴入过量阴离子聚电解质的溶液中,原位制备可水分散的PEC的新方法。在CMCNa含量不低于80wt%时,由新法制备的PDDA/CMCNa络合物(NPEC)具有半互穿网络的结构,其韧性明显提高,NPEC-80的断裂伸长率可达8%,是“酸保护-碱去保护”法制得相应的可分散PEC的3.03倍。NPEC膜(NPECM)用于异丙醇脱水,渗透汽化性能优于酸碱法制得的PEC膜,如NPECM-80在70℃下10wt%水-异丙醇脱水时,渗透通量可达2821g/m2h,是酸碱法制备的PDDA/CMCNa0.19相同条件下渗透通量2480g/m2h的1.14倍。NPECM用于难分离的10wt%水-乙醇脱水也呈现突出渗透汽化性能,如40℃下新法制备的PDDA/CMCNa膜(NPECM-90)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为811g/m2h和1570(PSI=1.27x106)。在相同条件下该膜的渗透汽化性能优于CMCNa/PEC共混膜,522g/m2h和1948(PSI=1.02×106)。此外,按新方法还制备了其它两类NPECMs,PDMC/CMCNa和CMC+/CMCNa也具有高渗透汽化性能,这表明新方法制备的可分散性PEC具有一定普适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10-01)

刘彦星[10](2012)在《交联聚电解质络合物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等优点,在有机物脱水、水中微量有机物的脱除以及有机体系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聚电解质络合物(PEC)由于其存在离子交联结构,通常不溶不熔,难于加工和应用。本文制得了一种荷电可水分散的聚电解质络合物,并对其进行化学交联;进而采用涂覆法,制备出交联的PEC复合平板膜和交联的PEC复合中空纤维膜,同时研究了两类PEC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有机物脱水性能。通过聚电解质基团“酸保护-去保护”法,成功制备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水溶性聚电解质络合物(PDDA-CMCNa PEC).随之,利用戊二醛(GA)与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羟基的缩醛反应对聚电解质络合物进行了化学交联。红外光谱(FTIR)、多普勒展宽能谱(DBE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证明PEC胶体粒子与GA进行了交联反应,且随GA用量的增大交联程度逐步增大。AFM图片表明经GA交联的PEC仍保存其特有的针状粒子结构,当GA用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针状粒子之间出现聚集现象。将涂覆法制备的交联PEC复合平板膜用于异丙醇脱水渗透汽化研究,考察了GA用量、进料温度以及进料组成对于其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交联PEC复合平板膜具有超渗透性、高选择性、高抗水性及较好的长时间稳定性。对70℃下的50wt%水异丙醇体系,GA用量为0.5wt%的交联PEC复合平板膜CPECM0.5通量高达21.1kgh-1m-2,透过液中水含量为98.1wt%。这归因于交联PEC同时具有“水通道”结构和化学交联化学键,“水通道”结构赋予复合膜超渗透性和高选择性,化学交联键赋予复合膜高的抗水性和稳定性。采用涂覆交联法成功制备出以碱水解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为底膜,GA交联PEC为涂覆层的复合中空纤维膜。研究了涂覆液的pH和GA含量等因素对于复合中空纤维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涂覆液pH=5.0和GA用量为1.5wt%。此条件下制备的交联PEC/PAN复合中空纤维膜在60℃分离10wt%水异丙醇体系,渗透通量为1059.4gh-1m-2,分离因子高达2036。同时,进行了复合中空纤维膜渗透汽化放大实验,制备出膜面积为0.163m2的大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异丙醇间歇脱水实验。初步结果表明,膜组件运行正常并呈现出良好的渗透汽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2-15)

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聚电解质在环境、能源和生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静电络合是聚电解质材料功能化的重要途径,但绝大多数为触发型快速络合动力学,难于进行精细、多样化调控。与此相对,生物体系(例如沙塔蠕虫、贻贝)能够通过基因手段精准调控生物大分子间静电络合的引发、动力学和多重相态等关键结构,实现先进的生理功能。受此启发,本研究提出受控络合思想调控聚电解质静电络合,发展了"劣溶剂络合"和"溶剂交换络合"两种方法,通过构建聚电解质络合休眠态及受控引发,制备了微结构可调的络合物功能材料,在传感驱动和耐水粘结剂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例如,聚电解质膜驱动器的运动速度比传统聚合物驱动器提速至少一个数量级,且能够智能识别包括丁醇同分异构体在内的多种有机溶剂分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陈开凡.聚电解质络合物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杂醇油脱水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8

[2].赵强,汤思涵,魏聪颖.聚电解质络合物仿生功能材料[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2017

[3].刘慧丽.基于离子特异性效应调控聚电解质络合物水凝胶自修复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4].吴家凯,叶纯纯,安全福.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K高分子加工.2015

[5].赵凤阳,计艳丽,安全福,高从堦.原位离子交联聚电解质络合物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J].科技导报.2015

[6].叶亚楠.可溶性聚电解质络合物体系缔合结构与流变行为[D].浙江大学.2014

[7].王雪叁,赵凤阳,安全福,赵强,高从堦.以硫酸基团构筑的聚电解质络合物膜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C].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2013

[8].张停.温度敏感性聚电解质络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药物的负载与释放[D].鲁东大学.2013

[9].朱美华.基于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的改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0].刘彦星.交联聚电解质络合物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

标签:;  ;  ;  ;  

聚电解质络合物论文-陈开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