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分类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分子聚合物,自分类识别,主客体作用
自分类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卉,黄泽寰,徐江飞,王治强,张希[1](2016)在《基于烷基和芳基间自分类识别的可控超分子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分类识别的可控超分子聚合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含有烷基链(C_n)和芳基(Np)的双官能团分子(Np-C_n-Np)。将单体与两种主体分子混合后,葫芦[7]脲和C_n之间的结合构筑一个刚性的连接基团,葫芦[8]脲和Np的选择性识别能够将单体链接起来,从而促进并控制了链型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由于自分类识别过程的动态性质,我们能够通过调整葫芦[7]脲的比例,控制刚性基团在超分子聚合物中的比例,有效地控制超分子聚合物的聚合度,从而拓展了通过自分类识别的方法实现可控超分子聚合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期刊2016-07-01)
黄泽寰,杨柳林,刘一流,王治强,Oren,A.Scherman[2](2014)在《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自分类识别驱动并控制的超分子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聚合是一个基于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自组装的过程,如何实现可控的超分子聚合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此项工作利用自分类识别的思路,初步实现驱动并控制超分子聚合过程。通过设计一个中间含有对苯二甲铵基,两端为萘甲铵基的双官能度单体,将葫芦脲CB[7]与CB[8]等量与单体混合,空腔较小的CB[7]可以选择性结合对苯二甲铵基,从而构筑刚性连接基团,避免聚合过程的环化、寡聚问题;与此同时,CB[8]则能与单体两端的萘甲铵基结合,自发地驱动超分子聚合。通过调节CB[7]在聚合物中的含量,可以实现对超分子聚合物聚合度的调控。在表征聚合物分子量方面,作者发展了非对称流场场流分析技术,建立了超分子聚合物表征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制备线性、支化、杂化等不同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可能拓展到其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体系。这项研究丰富了超分子聚合方法学,并可用于制备分子量可控、结构精确的超分子聚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期刊2014-08-04)
自分类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分子聚合是一个基于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自组装的过程,如何实现可控的超分子聚合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此项工作利用自分类识别的思路,初步实现驱动并控制超分子聚合过程。通过设计一个中间含有对苯二甲铵基,两端为萘甲铵基的双官能度单体,将葫芦脲CB[7]与CB[8]等量与单体混合,空腔较小的CB[7]可以选择性结合对苯二甲铵基,从而构筑刚性连接基团,避免聚合过程的环化、寡聚问题;与此同时,CB[8]则能与单体两端的萘甲铵基结合,自发地驱动超分子聚合。通过调节CB[7]在聚合物中的含量,可以实现对超分子聚合物聚合度的调控。在表征聚合物分子量方面,作者发展了非对称流场场流分析技术,建立了超分子聚合物表征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制备线性、支化、杂化等不同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可能拓展到其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体系。这项研究丰富了超分子聚合方法学,并可用于制备分子量可控、结构精确的超分子聚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分类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陈凌卉,黄泽寰,徐江飞,王治强,张希.基于烷基和芳基间自分类识别的可控超分子聚合[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2016
[2].黄泽寰,杨柳林,刘一流,王治强,Oren,A.Scherman.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自分类识别驱动并控制的超分子聚合[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2014